- 年份
- 2024(13525)
- 2023(19702)
- 2022(16618)
- 2021(15509)
- 2020(12750)
- 2019(29261)
- 2018(29107)
- 2017(55352)
- 2016(29812)
- 2015(33561)
- 2014(33538)
- 2013(32977)
- 2012(30519)
- 2011(27887)
- 2010(27977)
- 2009(25970)
- 2008(24940)
- 2007(21780)
- 2006(19371)
- 2005(17498)
- 学科
- 济(137847)
- 经济(137711)
- 管理(83334)
- 业(77216)
- 企(62843)
- 企业(62843)
- 方法(55110)
- 数学(48010)
- 数学方法(47283)
- 中国(38568)
- 农(33576)
- 地方(30923)
- 业经(29556)
- 财(27962)
- 学(27890)
- 贸(24649)
- 贸易(24632)
- 易(23869)
- 制(22980)
- 农业(22554)
- 环境(21684)
- 理论(20786)
- 银(20575)
- 银行(20531)
- 融(20026)
- 金融(20023)
- 和(19912)
- 行(19812)
- 技术(18749)
- 发(17659)
- 机构
- 大学(425854)
- 学院(425111)
- 济(179995)
- 经济(176348)
- 管理(164052)
- 研究(150187)
- 理学(141052)
- 理学院(139463)
- 管理学(136905)
- 管理学院(136149)
- 中国(113887)
- 京(91895)
- 科学(90354)
- 财(79851)
- 所(75561)
- 研究所(68595)
- 中心(66615)
- 农(65965)
- 财经(63509)
- 江(61854)
- 业大(60124)
- 北京(59065)
- 经(57781)
- 范(57522)
- 师范(57008)
- 经济学(55219)
- 院(54535)
- 农业(51241)
- 州(50220)
- 经济学院(49438)
- 基金
- 项目(283695)
- 科学(223712)
- 研究(209493)
- 基金(205671)
- 家(178964)
- 国家(177504)
- 科学基金(152190)
- 社会(133276)
- 社会科(126388)
- 社会科学(126356)
- 省(109369)
- 基金项目(107412)
- 自然(97178)
- 教育(96727)
- 自然科(94947)
- 自然科学(94928)
- 自然科学基金(93198)
- 划(92414)
- 资助(85802)
- 编号(84918)
- 成果(69414)
- 重点(63870)
- 发(63641)
- 部(62917)
- 课题(59467)
- 创(58644)
- 国家社会(55136)
- 创新(54752)
- 教育部(54388)
- 科研(53650)
- 期刊
- 济(204324)
- 经济(204324)
- 研究(131550)
- 中国(85689)
- 学报(63919)
- 管理(63056)
- 科学(60749)
- 农(60673)
- 财(58759)
- 教育(50661)
- 大学(48978)
- 学学(45880)
- 农业(42352)
- 融(39264)
- 金融(39264)
- 技术(38738)
- 经济研究(34179)
- 业经(32445)
- 财经(31315)
- 经(27050)
- 问题(25739)
- 业(22782)
- 技术经济(21993)
- 图书(21872)
- 贸(21375)
- 统计(20402)
- 世界(20215)
- 科技(19540)
- 理论(19195)
- 商业(19048)
共检索到643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佳佳
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共生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在剖析低碳经济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如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在未来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钰婷 李明忠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高碳特征的能源结构以及对外贸易的结构差异,导致中国在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转型的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改造传统高碳产业、政策激励等四个方面出台支持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易露霞 王一明 黄伟麟
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广东现存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对广东对外贸易发展模式现状和低碳经济理念给广东外贸带来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为广东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实现外贸发展模式转型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广东外贸 对外贸易发展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查建平
文章依据2005—2011年间中国30省市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及碳排放数据,参照序列DEA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法,构建了碳排放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分解模型,在探究旅游经济增长源泉的同时,对旅游经济发展模式作出了划定与解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大,多数地区皆通过单纯扩大游客接待规模,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推动旅游经济增长;环境技术效率对旅游经济增长整体上呈现负面影响,各省市旅游业技术效率差距不断扩大,进而对旅游经济增长形成抑制;环境技术进步变化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且这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关键词:
北京市 低碳经济 新能源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关键词:
北京市 低碳经济 新能源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林秀
路径依赖理论是近些年来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中广为流传的理论。遵循这一理论,以重庆为例对西部地区工业产业的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深入揭示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障碍,并对破除路径依赖,进一步发展低碳产业提出了基本研究思路。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路径依赖 低碳产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长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及运行效率直接受到社会公众消费习惯、企业生产的经营伦理与社会责任以及政府的发展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置于多维视角中进行分析。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有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得益于城市、区域与国家三者的有机协调,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构建。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的四力模型,并提出激励导向的低碳经济发展治理模式以及政府为主导的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采取何种模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甚为关键。我国可采取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慧凤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现策略。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慧凤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我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耗方面都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也处于低端位置。我国应建立一种政府、市场、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居民)三方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加快制定国家战略和法制保障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替代能源,建立碳交易市场。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约因素 低碳经济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玓 林珊 赵颖婕
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我国"命令—控制"模式下的低碳经济发展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出现了资金、技术和信息瓶颈,面临政策失效等诸多问题。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碳基金模式。该模式以碳基金为关键种,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三大平台作用,形成低碳经济发展共生网络,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碳基金 共生网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洁 宋博
低碳经济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更具优势。由此,本文在掌握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实证研究法,选取2005~2020年国家统计局、上交所和深交所公布的符合低碳经济新兴产业要求的1023个年度观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和检验得到:(1)政府的碳交易市场运作机制及政策优惠和财政直接补贴对低碳经济模式下的新兴产业的经济效益效率存在较大影响;(2)政府产业链及基础设施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下新兴产业社会生产效益和信息披露质量呈现正相关回归关系,并且在1%水平显示统计的显著性;(3)在政府相关政策对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经济效益的效率影响上,上市企业表现的趋势一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雪
循环型农业作为一种兼顾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能有效解决我国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具有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资源环境,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循环农业发展可按照以下几种创新模式进行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