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58)
- 2023(17733)
- 2022(15095)
- 2021(13851)
- 2020(11606)
- 2019(26413)
- 2018(25972)
- 2017(48280)
- 2016(26183)
- 2015(29532)
- 2014(29029)
- 2013(28795)
- 2012(27156)
- 2011(24683)
- 2010(24597)
- 2009(23031)
- 2008(22285)
- 2007(19846)
- 2006(17471)
- 2005(15645)
- 学科
- 济(124320)
- 经济(124228)
- 管理(74925)
- 业(69210)
- 企(55846)
- 企业(55846)
- 方法(47384)
- 数学(41571)
- 数学方法(41152)
- 中国(33458)
- 农(31691)
- 地方(30562)
- 财(25456)
- 业经(25431)
- 学(25326)
- 环境(21784)
- 贸(21784)
- 贸易(21768)
- 农业(21338)
- 易(21065)
- 技术(20698)
- 制(20448)
- 和(18102)
- 融(17412)
- 金融(17409)
- 银(17364)
- 银行(17329)
- 地方经济(16988)
- 行(16639)
- 理论(16420)
- 机构
- 学院(373217)
- 大学(371763)
- 济(163337)
- 经济(160088)
- 管理(140629)
- 研究(133760)
- 理学(120402)
- 理学院(118943)
- 管理学(117006)
- 管理学院(116284)
- 中国(101347)
- 科学(80964)
- 京(78897)
- 财(71072)
- 所(67844)
- 研究所(61710)
- 农(61319)
- 中心(60901)
- 江(59255)
- 财经(56333)
- 业大(53366)
- 经(51016)
- 经济学(50807)
- 范(50414)
- 师范(49953)
- 北京(49600)
- 院(48416)
- 农业(47960)
- 经济学院(45601)
- 州(45120)
- 基金
- 项目(248426)
- 科学(196215)
- 研究(183562)
- 基金(179140)
- 家(155979)
- 国家(154716)
- 科学基金(132264)
- 社会(118113)
- 社会科(111952)
- 社会科学(111920)
- 省(99421)
- 基金项目(94741)
- 教育(83733)
- 自然(83100)
- 划(82487)
- 自然科(81105)
- 自然科学(81081)
- 自然科学基金(79607)
- 编号(73400)
- 资助(72185)
- 成果(59130)
- 重点(56914)
- 发(56525)
- 创(55281)
- 部(55000)
- 课题(52328)
- 创新(51174)
- 国家社会(49151)
- 科研(47293)
- 教育部(46941)
- 期刊
- 济(186292)
- 经济(186292)
- 研究(112425)
- 中国(78167)
- 学报(55528)
- 农(55328)
- 财(54888)
- 科学(53538)
- 管理(51979)
- 大学(41662)
- 教育(40659)
- 学学(39021)
- 农业(37982)
- 技术(33910)
- 融(33795)
- 金融(33795)
- 经济研究(30514)
- 业经(29028)
- 财经(28025)
- 经(24333)
- 问题(24055)
- 业(22121)
- 技术经济(20684)
- 贸(20473)
- 资源(19090)
- 统计(18661)
- 世界(18156)
- 科技(18047)
- 策(17715)
- 国际(17673)
共检索到568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群英 朱震锋 曹玉昆
低碳经济视域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由单纯追求经济指标、资源依附型转变为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民生最佳化的科技创新型发展模式。研究构建了由绿色创新投入能力、绿色资源与环境友好能力、企业绿色创新能力、绿色创新产出能力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34个三级指标组成的区域绿色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12~2016年中国省级区域面板统计数据,对不同省区绿色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聚类分析,并以黑龙江为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域绿色创新能力总体呈现不均衡特征,最高等级只有北京,而河北、山西、黑龙江等11个省区均处在最低等级。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提出旨在强化区域绿色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春蕾 宋泽芳 陈春雨
专业技术人才少、层次低,特别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紧缺,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黑龙江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要求,通过立足地方设置专业,开拓教育市场,加大社会培训力度,构建区域交流机制等措施,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人才交流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极深化改革,为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
黑龙江 高等职业教育 区域经济 人才支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牟维哲 张盼盼 李腾
结合粮食中转库的选址要求,创新地将因次分析法模型应用于粮食中转库的选址中,不仅对因次分析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细化,而且针对传统因次分析法过于定性化的特点,在各个非经济因素中引入可量化的客观值,利用变异系数法定量地确定非经济因素的权重比率,从而对因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以黑龙江省为例,将黑龙江省13个市作为中转库的备选地址,运用改进后的因次分析法,选出哈尔滨、齐齐哈尔和佳木斯三个市为建立区域粮食中转库的最佳地址。通过铁路、公路等运输线路将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网络中各节点衔接起来,完善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促进区域粮食物流发展。
关键词:
粮食中转库 选址 因次分析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善民 刘兰茹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对黑龙江省1985-2009年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黑龙江省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其呈现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专利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专利产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不显著,两者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协调互动的反馈机制。
关键词:
专利产出 区域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霍影 张凤武
创新驱动已经成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内能否完成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因素。根据黑龙江省特色产业及高校学科群发展的现状,可以搭建黑龙江省装备制造技术创新研发工程平台、黑龙江省高校新药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和中药新药研发技术平台、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和黑龙江省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研发平台等四方面校企协同创新研发平台。相应的,建议配套组建先进装备制造学科群集群、新药开发学科群集群、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学科群集群和黑色能源产业学科群集群等四个优势学科群集群。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平台 学科群 学科群集群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会钧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期,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容忽视,发展绿色金融,支持并引导绿色兴农,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绿色升级是必由之路。黑龙江省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绿色金融支农取得了进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业绿色发展的转型升级。本文从绿色金融发展环境入手,分析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的原因,并给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农业结构 转型升级 绿色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宁静 杨楠 杜国明 孙天成 胡明均 王蕾
为区域低碳农业和生态振兴提供数据支持,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黑龙江省为例探究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特征,基于2000—2020年黑龙江省13个地级市的农业生产投入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分析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时空变化,并利用ArcGIS分析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和碳排放呈现上升趋势,碳足迹呈现波动变化特征,空间上均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格局。综上,黑龙江省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生态赤字,发挥碳源功能,2010年起碳生态盈亏呈现增长趋势,表明碳源功能逐渐减弱。由此有针对提出加强田间管理、实现农田固碳减排的策略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琦 万志芳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林业产业转型将成为影响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林业的特殊性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使得林业产业转型应充分考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论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DEA模型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测算2012—2018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对区域的贡献效率。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转型对黑龙江省的区域综合贡献效率较高,其中林业产业转型的经济贡献效率较好,其次是社会贡献效率,最后是生态贡献效率。依据此结果期望能够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发展方向,以此推动黑龙江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琦 万志芳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林业产业转型将成为影响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成为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林业的特殊性以及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使得林业产业转型应充分考虑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论文以黑龙江省为例,基于DEA模型分别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角度测算2012—2018年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对区域的贡献效率。结果表明:林业产业转型对黑龙江省的区域综合贡献效率较高,其中林业产业转型的经济贡献效率较好,其次是社会贡献效率,最后是生态贡献效率。依据此结果期望能够为黑龙江省林业产业转型提供新的思路以及发展方向,以此推动黑龙江省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进而为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哲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通东北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重要的桥梁。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北部边疆省份,既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向北开放的窗口。优良的区位、历史悠久的经贸合作关系、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等都在进一步促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良性发展,但诸如对外贸易结构单一,区域内经济“非均衡发展”、跨境次区域合作各项机制建设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极大影响了黑龙江省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效。新冠疫情的发生又使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很多项目都陷于停滞发展的状态,对于黑龙江省的深度融入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我国北部边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黑龙江省在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进程中,应着力完善合作机制体制的建设,强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挖掘欠发达地区的“后发优势”,加快推进黑龙江省融入我国“双循环”发展格局之中,将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
关键词:
黑龙江省 中蒙俄经济走廊 路径 边疆治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建中 张楠
制造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由于其产出比和能源消费比较大,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主要受制于制造业的影响,因而制造业低碳发展是实现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政府推力、市场拉力、技术驱动力构成了制造业低碳转型的三重合力,因而实现转型的路径方法也必须围绕这三个方面,通过激励与规制改革、搭建低碳技术创新平台和交易平台并构建其推广体系、完善产业低碳发展的服务体系等工作,实现有效驱动。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制造业 转型发展 黑龙江省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赵大伟 武梦笛
绿色食品物流模式具有流通环节少、流通速度快、流通成本低、技术标准高等四位一体的特点。在对目前黑龙江绿色食品物流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绿色物流理念淡薄、基础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不成熟、配套制度不健全、物流信息系统落后等问题,从而基于绿色物流理念提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物流体系建设的相关对策,以期对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食品 绿色物流 黑龙江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吴绒
将绿色食品供应链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流通、销售物流等四大环节,以黑龙江省为例,运用HACCP体系结合统计过程控制(SPC)理论和方法,构建绿色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防止不良绿色食品进入消费领域。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供应链 质量安全 黑龙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大伟
绿色食品产业作为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质量认证和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一个经济运行组织,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和升级与制度密切相关。为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要形成稳定的制度结构和供给,使集群与制度相互促进,不断发展。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产业集群 制度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曙光 张越
作为东北亚地区地理中心的黑龙江省,在对俄、日、韩等国的贸易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这对黑龙江省经贸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对外贸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区位商分析,结合黑龙江省经济腹地、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从进出口总额、工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投资等方面,对黑龙江省对外贸易中的重要节点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同时提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城市圈、发展园区和对外产业基地、构建现代化对外物流体系和开展商业贸易多元化合作等建议,以促进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区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 区位商 经贸合作 物流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