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68)
- 2023(17456)
- 2022(14554)
- 2021(13107)
- 2020(10637)
- 2019(23674)
- 2018(23738)
- 2017(45064)
- 2016(24027)
- 2015(26942)
- 2014(26875)
- 2013(26563)
- 2012(24492)
- 2011(22402)
- 2010(22551)
- 2009(20922)
- 2008(19777)
- 2007(17802)
- 2006(15978)
- 2005(13832)
- 学科
- 济(117561)
- 经济(117457)
- 管理(72086)
- 业(70056)
- 企(56016)
- 企业(56016)
- 方法(43491)
- 数学(37306)
- 数学方法(36917)
- 农(35635)
- 中国(28530)
- 业经(28324)
- 地方(26827)
- 学(23966)
- 农业(23937)
- 财(23200)
- 技术(19107)
- 环境(18978)
- 制(18496)
- 贸(17560)
- 贸易(17549)
- 易(16962)
- 理论(16685)
- 和(16506)
- 地方经济(15550)
- 划(15514)
- 银(15490)
- 银行(15450)
- 融(15134)
- 金融(15132)
- 机构
- 学院(352620)
- 大学(350571)
- 济(147214)
- 经济(144010)
- 管理(139555)
- 理学(120521)
- 研究(120161)
- 理学院(119205)
- 管理学(117270)
- 管理学院(116617)
- 中国(87860)
- 京(73694)
- 科学(72692)
- 财(62921)
- 所(59298)
- 农(56547)
- 中心(53981)
- 研究所(53922)
- 江(51904)
- 业大(51408)
- 财经(50590)
- 范(47524)
- 师范(47145)
- 北京(46356)
- 经(45801)
- 经济学(44201)
- 院(43505)
- 农业(42952)
- 州(42046)
- 经济学院(39488)
- 基金
- 项目(238729)
- 科学(187951)
- 研究(178210)
- 基金(172161)
- 家(148753)
- 国家(147477)
- 科学基金(127016)
- 社会(113723)
- 社会科(107650)
- 社会科学(107622)
- 省(94059)
- 基金项目(91084)
- 教育(80522)
- 自然(79818)
- 自然科(77890)
- 自然科学(77877)
- 划(77751)
- 自然科学基金(76447)
- 编号(73789)
- 资助(69279)
- 成果(59341)
- 重点(53148)
- 发(52645)
- 部(51645)
- 课题(50367)
- 创(49691)
- 国家社会(46819)
- 创新(46298)
- 项目编号(44781)
- 教育部(44617)
- 期刊
- 济(171742)
- 经济(171742)
- 研究(104926)
- 中国(66993)
- 农(55587)
- 学报(52934)
- 管理(51738)
- 科学(50755)
- 财(46043)
- 大学(40639)
- 教育(38526)
- 学学(38365)
- 农业(37717)
- 技术(32882)
- 融(29722)
- 金融(29722)
- 业经(29073)
- 经济研究(27214)
- 财经(24590)
- 问题(21459)
- 经(21133)
- 图书(19573)
- 技术经济(19255)
- 科技(17647)
- 业(17485)
- 现代(16457)
- 理论(16455)
- 版(16330)
- 商业(15948)
- 坛(15201)
共检索到522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扶持,但是传统的金融服务面临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痛点,难以真正促进资金精准直达各类乡村融资主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数字技术能够解决商业银行政策性要求和盈利性矛盾,降低金融机构网点延伸的必要性,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但是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面临着农村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思想存在局限、人才短缺问题以及信息泄露以及金融欺诈等风险。应该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供应链金融,积极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设"碳中和新乡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玉霞
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较多,如乡村旅游管理体系不健全、乡村旅游地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经济发展可从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健全乡村旅游的政策、创新开发乡村旅游、提高乡村旅游品质等方面着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 经济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媛 王为民 胡贝贝
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系统性工程。随着我国数字化建设向各领域纵深推进“,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业态。产业数字化和教育新生态使高职教育数字化发展具有必然性,高职院校只有培养大量具有数字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有效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然而,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乡村振兴仍存在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数字素养、课程体系、教学基础设施、教学评价等多重问题。基于此,高职院校亟须培养具有数字化素养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具备数字化素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基于岗位能力的数字化课程体系,创设线上线下联动的数字化育人空间,创新关注学习效果的数字化评价体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芳 周雄 柯莹
本文分析我国省域农产品物流经济收敛性特征,提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时,既要考虑区域特色,也应重视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外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以推进区域农产品物流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丹燕
梅州市经济向前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各县(市、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明显等问题。作为乡村振兴改革综合试点的梅州,应该立足优势,深化改革,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深挖各县(市、区)发展亮点,促进合作,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业生产模式等方式,推动梅州市经济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梅州市 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令明
"三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更关乎国家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所做出的精细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中国和日本同为亚洲的农业大国,对两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进一步汲取经验进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助力添彩。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中日 农业经济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芳 周雄 柯莹
本文分析我国省域农产品物流经济收敛性特征,提出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措施时,既要考虑区域特色,也应重视空间相互作用、空间外部性及空间溢出效应,以推进区域农产品物流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全
"干部互动"是基于"体制性关联"建立起来的中国政治客观存在关系,它衔接、弥合、建构的是"国家-政府-社会"框架中最为关键的治理主体内在运作机理。当下我国正处于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村治主体的"代理人""当家人"角色,在资源密集输入的乡村振兴时代,于"科层-关系"的底色互动关系下开始发生三重结构性分化:传统维持性取向、过渡重构性取向、现代行政性取向。我们必须明晰认知、辩证对待"村治主体互动"在城乡转型中正历经的巨大流变,应始终将村治主体作为衔接国家规范与乡土秩序的中介变量,充分激活自治性,引导基层社会走向良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想 曾绍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内容和主攻方向,以乡村产业发展为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传统村镇的产业发展模式割裂了产业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之间的耦合关系,因此,以打造和完善产业生态链既是推进"三农"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文章根据产业生态学原理,基于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以农业生态链、工业生态链、服务业生态链为依据,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区域一体化为构建原则,提出村镇产业生态链结构模型,发展以农产品种植、养殖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纽带的产业大循环生态链条,并对其各个环节和要素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探析村镇产业生态链构建,为促进现代产业生态化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吕劲松 黄崑
基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策背景,本文从扶贫政策目标的顶层设计层面、参与主体层面、政策优化组合三个维度总结了我国扶贫政策的演变逻辑和主要特征。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内容及扶贫审计目标定位,本文从进一步加强扶贫审计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政策的精准对接、创新完善全覆盖工作机制、增强以审计为枢纽的扶贫审计监督合力、在更高层面整合扶贫审计资源、创新扶贫信息化审计方式、探索完善政府督查和审计联动机制推动化解扶贫审计整改难问题等六个方面,提出创新完善扶贫审计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扶贫审计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锦 赵正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农业发展、产业融合、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共同作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包括经济振兴、社会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和生态振兴。乡村振兴下的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多种路径来实现,基于传统村落的文化复兴建设,形成独特乡村文化形态。借助于国家特色小镇的推进建设,构建乡村文化结构。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是形成乡村文化空间的有效路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线上和线下同步建设,构建交互式的文化网络服务平台,形成乡村文化网络空间。此外,机制创新、人才和资金要素投入,才能保障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建设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建设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夏玉林 唐剑
数字农业发展契合我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也是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目前我国数字农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受制于农村经济发展桎梏,数字经济潜力未完全释放,无法发挥数字农业规模收益与经济效益。对此,应加强数字农业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长远谋划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数字农业,实现数字农业集成式发展,并建立数字农业人才培养机制,培育现代化新农人。
关键词:
数字农业 乡村振兴 产业升级 现代农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得军 王宁杰 曹春艳
开展村土地利用规划,加强农村土地利用供给的精细化管理,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深远的意义。多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镇扩张和乡村缩紧的城乡不平衡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传统精细农业结构转型提升不充分、农业劳动力的单向非均衡流动等问题制约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在这一背景下,科学编制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乡村振兴实现路径的关键起点。目前,我国涉及村域全覆盖的规划主要有村庄规划、乡
关键词:
土地利用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