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92)
2023(20170)
2022(17018)
2021(15680)
2020(13145)
2019(29479)
2018(29319)
2017(56150)
2016(30385)
2015(34018)
2014(33953)
2013(33902)
2012(31426)
2011(28448)
2010(28894)
2009(27314)
2008(26841)
2007(23913)
2006(21744)
2005(19910)
作者
(89682)
(74058)
(74009)
(70122)
(47330)
(35309)
(33610)
(28821)
(28130)
(26718)
(25262)
(25168)
(23868)
(23804)
(22833)
(22687)
(22057)
(21630)
(21475)
(21307)
(18686)
(18375)
(17885)
(17063)
(16787)
(16602)
(16558)
(16471)
(14860)
(14709)
学科
(144434)
经济(144285)
(101098)
管理(97621)
(87827)
企业(87827)
方法(55606)
数学(44580)
数学方法(44161)
中国(38290)
(38119)
业经(37267)
(35580)
地方(32459)
(27480)
(26858)
农业(26483)
(24148)
贸易(24131)
(23628)
财务(23553)
财务管理(23516)
(23350)
理论(23322)
(23313)
环境(22839)
技术(22787)
企业财务(22236)
(21720)
银行(21676)
机构
学院(446305)
大学(443545)
(187941)
经济(184030)
管理(174290)
研究(153326)
理学(148326)
理学院(146659)
管理学(144485)
管理学院(143651)
中国(118399)
(95794)
科学(92159)
(87640)
(77742)
(70005)
研究所(69851)
财经(68959)
(68134)
中心(68017)
(62341)
业大(62121)
北京(61433)
(59095)
师范(58563)
经济学(56667)
(55771)
(54964)
农业(54460)
经济学院(50756)
基金
项目(287292)
科学(226645)
研究(213624)
基金(207512)
(179471)
国家(177900)
科学基金(153227)
社会(135766)
社会科(128674)
社会科学(128643)
(112729)
基金项目(109574)
自然(97445)
教育(96636)
自然科(95122)
自然科学(95101)
(93860)
自然科学基金(93393)
编号(87389)
资助(85274)
成果(70960)
(65129)
重点(64225)
(62810)
(60783)
课题(60370)
创新(56320)
国家社会(55574)
科研(54008)
教育部(53912)
期刊
(222887)
经济(222887)
研究(138572)
中国(87787)
管理(69857)
(67527)
(64429)
学报(63964)
科学(61840)
大学(48718)
教育(47899)
学学(45943)
农业(44485)
(43371)
金融(43371)
技术(40215)
业经(37038)
经济研究(35169)
财经(34483)
(29713)
问题(28858)
(24528)
技术经济(24380)
(22771)
现代(21616)
商业(21499)
图书(21143)
理论(21083)
科技(20427)
世界(20273)
共检索到686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旭鹏  
低碳化是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转型方向,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区域经济可以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文章认为,要实现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必须完善制度安排,提高低碳旅游发展的保障力;坚持资源规划与产业链构建并重,强化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力;扩容以低碳旅游为核心的旅游形态,增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程瑞芳  卢晓宾  
旅游业与旅游交通和区域经济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以河北省为例,建立相关指标体系,选取2004—2012年相关数据,运用SPSS软件和计量协调模型对其协同关系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其发展水平总体呈提升态势,但2011—2012年区域经济和旅游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业发展,由优质协调降为良好协调。因此,重视三个系统协调发展尤为重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和平  乔学忠  张瑾  李亚丽  曾永明  
以旅游业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对长江经济带2006—2015年旅游业碳排放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6—2015年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以14.91%的年均增长率从2006年的6 164.6×104t增长到2015年的20 739.5×104t,同时旅游业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出先上升后缓慢下降的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旅游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性开始减弱;②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类型分布不均衡,以中碳、较高碳排放类型为主,在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上,上游地区>中游地区>下游地区;③长江经济带旅游业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内差异都呈现出先扩大后缩小的态势,区域差异主要根源于区域内差异,但对区域内差异的依赖程度呈下降态势;④在各影响因素中,旅游业经济规模、人数规模、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环境污染治理水平、旅游产业结构对旅游业碳排放起着显著负向阻碍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巨才  孔伟  任亮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效健康地发展城市绿色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方法]以张家口为例,着力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辅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5—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研究期内,张家口市旅游经济指数、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指数、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指数波动较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由2005年的0. 24发展到2016年的0. 61。[结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两者正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兼顾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睿  
鉴于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的客观事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作为经济转型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广西有发展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拥有喀斯特地貌、农业梯田、湖泊瀑布等乡村旅游业发展资源,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发出不少闻名省内外的乡村旅游景区。文章从理论(定性)、实证(定量)等2个角度切入分析,结合乘数理论和生命周期效应理论,建立广西乡村旅游业与区域GDP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严密的数理逻辑推导,分析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的表现和贡献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业对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提出科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强  赵琴琴  辜穗  
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在多个不同类型区域的非均衡状态下展开的,能否顺利发展取决于跨区域之间协同的有效性。基于协同学理论,认为目标、沟通、文化与制度等方面的协同是我国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础;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实行碳排放交易权制度、碳足迹制度、增加碳汇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并从监测管理、设立奖惩机制、建立协同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炜  陈景新  薛楠  刘二亮  
京津冀是我国雾霾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要想彻底解决环境问题,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京津冀循环经济区域协同发展,不仅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运用综合分析和对比分析方法,在系统梳理北京、天津、河北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个方面提出了京津冀地区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基本途径。农业方面,根据资源禀赋统筹整合农业生产区,建设各类生态产业园,推动农业循环发展;工业方面,按照循环经济理念统筹规划空间布局,建设改造现有产业园区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构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以减少污染物向外排放;服务业方面,基于比较优势合理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巧玲  
应用大数据思维,通过优质旅游业的开发和带动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是进入新时代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因此,深入思考大数据背景下我国农村经济与旅游业结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行之有效、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性发展路径势在必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查建平  王挺之  冯宇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研究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对中国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数据包络方法与方向性环境距离函数,构建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业碳排放分解模型,对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作出了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先负后正,以2008年为分界点;资源要素投入对旅游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较大;碳排放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多数地区主要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旅游经济增长;旅游业环境结构特质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旅游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对旅游业碳减排起到较大促进作用,资源要素投入却助推了碳排放量上升,但旅...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钦  陈忠  
《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一书由作者何忠伟、陈艳芬、罗红联合编写,于2015年11月1日经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为推进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林昌  赵丹阳  郭世鹏  赵娇娇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研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影响有待进一步发掘。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郑林昌  赵丹阳  郭世鹏  赵娇娇  
区域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研究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尤为重要。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京津冀地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推动作用,且这种作用有持续增加的趋势;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其影响有待进一步发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海燕  陈肖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美好精神生活有了新的追求和定义。除日常工作和学习外,很多人会选择旅游作为主要消遣方式。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蓬勃发展,全域生态旅游和生态经济深入融合,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在有限的空间内推动产业模式多样化,可以更好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旅游业作为国内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等方面意义深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万媛媛  苏海洋  刘娟  
采用1998—2016年的统计数据,首先运用脱钩理论研究了广东省旅游收入与废气排放量的耦合关系;其次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方差分解,分析了广东省旅游收入与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之间的协整关系,从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均衡关系分别求出经济效应和生态效应对广东省旅游收入的弹性系数。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省旅游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对经济的贡献率提升明显,后期潜力巨大,广东省国内旅游收入与废气排放量在未脱钩和相对脱钩之间交替循环;(2)广东省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广东省GDP是广东省旅游收入的格兰杰原因。方差分解显示,生态效应和经济效应的冲击对旅游收入的波动贡献率能够达到55%左右。基于上述理论,生态和经济共同影响着广东省旅游业的发展,结合绿色发展背景提出相关建议,提倡绿色旅游。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盛毅  
大力发展旅游循环经济是旅游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是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提升旅游产业效益、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对安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安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旨在为安徽旅游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