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1)
- 2023(16573)
- 2022(14311)
- 2021(13257)
- 2020(11131)
- 2019(25277)
- 2018(25348)
- 2017(49792)
- 2016(26870)
- 2015(29938)
- 2014(30067)
- 2013(29726)
- 2012(27663)
- 2011(25243)
- 2010(25564)
- 2009(23978)
- 2008(23106)
- 2007(20605)
- 2006(18598)
- 2005(16771)
- 学科
- 济(125532)
- 经济(125417)
- 管理(78150)
- 业(72038)
- 企(58848)
- 企业(58848)
- 方法(48862)
- 数学(42418)
- 数学方法(41946)
- 中国(32115)
- 农(31280)
- 地方(27787)
- 财(27781)
- 业经(26341)
- 学(25832)
- 制(23036)
- 贸(21200)
- 贸易(21189)
- 易(20511)
- 农业(20389)
- 环境(19827)
- 银(18654)
- 银行(18612)
- 和(17940)
- 行(17875)
- 理论(17760)
- 融(17548)
- 金融(17546)
- 地方经济(16655)
- 策(16474)
- 机构
- 学院(391045)
- 大学(390116)
- 济(167481)
- 经济(163956)
- 管理(152479)
- 研究(134383)
- 理学(130946)
- 理学院(129542)
- 管理学(127483)
- 管理学院(126794)
- 中国(100609)
- 京(82847)
- 科学(80121)
- 财(76739)
- 所(67494)
- 研究所(60913)
- 财经(60831)
- 中心(59362)
- 农(58237)
- 江(57847)
- 经(54985)
- 业大(54310)
- 北京(52960)
- 范(51400)
- 师范(50971)
- 经济学(50942)
- 院(48718)
- 州(46749)
- 经济学院(45640)
- 农业(45282)
- 基金
- 项目(255012)
- 科学(200536)
- 研究(190448)
- 基金(183890)
- 家(158376)
- 国家(157079)
- 科学基金(134737)
- 社会(120256)
- 社会科(113997)
- 社会科学(113968)
- 省(99424)
- 基金项目(96867)
- 教育(86888)
- 自然(85544)
- 自然科(83422)
- 自然科学(83404)
- 划(83103)
- 自然科学基金(81895)
- 编号(78583)
- 资助(76441)
- 成果(64652)
- 重点(57021)
- 部(56450)
- 发(56181)
- 课题(54394)
- 创(52360)
- 创新(48866)
- 国家社会(48770)
- 教育部(48664)
- 项目编号(48204)
- 期刊
- 济(194023)
- 经济(194023)
- 研究(122923)
- 中国(70263)
- 管理(57669)
- 财(56231)
- 学报(55794)
- 科学(53206)
- 农(53149)
- 大学(42605)
- 教育(41451)
- 学学(40204)
- 融(37230)
- 金融(37230)
- 农业(36655)
- 技术(33973)
- 经济研究(32020)
- 业经(31391)
- 财经(30186)
- 经(25989)
- 问题(25220)
- 技术经济(20617)
- 贸(19897)
- 理论(19295)
- 图书(18648)
- 商业(18572)
- 现代(18541)
- 业(17698)
- 科技(17665)
- 统计(17574)
共检索到586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丽峰
"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既保证经济的平稳发展,又能控制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产业及内部结构、产业能源消费结构、产业节能率和产业的碳排放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碳排放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贾立江 范德成 武艳君
如何针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通径分析方法和面板协整模型,探讨了各个行业发展和能源消费的依赖关系,揭示了在节能和碳排放约束下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研究结果发现,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通过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作用于单位GDP碳排放的间接通径系数,也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的比重下降,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上升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一个方式。工业内部行业的结构调整以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高、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较低的行业进行调整,如有色金属、化纤、食品行业进行调整。而对实际工业总产值和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弹性较低、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对...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中耀 李坤
本文通过构建静态消费理论下的ELES模型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进而计算出17个主要部门的感应度和感应系数,并以三次产业消费需求进行分类,最终预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比重,适度扩大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维冰
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推动经济增长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重化结构"特征明显,高能耗问题突出。文章认为,在全球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碳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升级 中国经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婷
本文通过构建静态消费理论下的ELES模型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方向,进而计算出17个主要部门的感应度和感应系数,并以三次产业消费需求进行分类,最终预测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研究表明:我国应进一步加大第二产业结构比重,适度扩大第三产业结构比重,降低第一产业结构比重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甘路有 曾国良
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之后,世界经济正在迈入"低碳化"的新时代。面对着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的到来,如何推进四川民族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就成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四川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的必要性出发,结合该区域的实际状况,进而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快节能减排、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碳汇产业和完善法规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东
2012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随着"一带一路""互联网+""营改增"、精准扶贫、供给侧改革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新常态下,国民经济运行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与优化是必然选择。文章结合当前经济运行特点指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要点,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产业结构调整 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谭清文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谭清文文章认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九五”期间所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尽管自1978年以来产业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基础不稳,后劲不足;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产业素质低下,等等。在充分...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葛红玲 张景富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已不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一项迫在眉睫的课题。本文介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一些突出矛盾 ,并以此为基础 ,对我国产业结构进行战略调整的思路和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和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宏岳 陈然
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世人面前。中国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低碳经济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将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国外的碳关税而有利于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志胜
我国的碳排放主要源于生产领域,所以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助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基于环境负荷模型,以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为因变量,以工业产值增长率、建筑业产值增长率、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率、非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长率以及环保投资额增长率为自变量,通过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能源消耗与各类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的路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并在有效技术推动下实现低碳经济。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优化 环境负荷模型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历幸
在经济不景气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相关产业结构调整立法应当具有合理、公平、适度、可操作、即时等价值目标,应当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化,加大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产业的支持,促进能够增加就业的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国家立法机关应当有意识地将产业结构调整立法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经济不景气 产业结构调整立法 产业结构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汪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洪光 陈永庆
基于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背景,应用对数平均迪式指数法(LMDI)对2001—2015年吉林省能源消费变化进行了分解分析。吉林省能源消费的变化受到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强度的影响,其中经济增长效用是促使能源消费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用则是抑制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吉林省的产业结构效用表现为对能源消费的推动,这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发达省份的情况相反,表明吉林省近年来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存在较大问题,不利于区域低碳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进一步对2016—2025年不同产业结构情景下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情景分析,指出吉林省未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也考虑到吉林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吉林省基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低碳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