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72)
2023(13100)
2022(10908)
2021(9761)
2020(7816)
2019(17380)
2018(17179)
2017(32558)
2016(17333)
2015(19095)
2014(19006)
2013(18630)
2012(17543)
2011(16233)
2010(16784)
2009(15654)
2008(15114)
2007(13772)
2006(12799)
2005(11983)
作者
(49742)
(41346)
(41270)
(39234)
(26646)
(19662)
(18588)
(15880)
(15781)
(14963)
(14294)
(13753)
(13404)
(13375)
(13077)
(12829)
(12401)
(12034)
(11913)
(11801)
(10662)
(10183)
(10008)
(9627)
(9504)
(9330)
(9164)
(9135)
(8271)
(8200)
学科
(91294)
经济(91225)
管理(49954)
(45642)
(35701)
企业(35701)
地方(26910)
中国(26513)
方法(24629)
(23408)
数学(20747)
数学方法(20504)
业经(19959)
(17337)
环境(17007)
(16639)
地方经济(16360)
农业(15975)
(15233)
(14758)
贸易(14745)
(14428)
银行(14416)
(14349)
金融(14348)
(14171)
(14163)
(14101)
(13926)
(12000)
机构
学院(251730)
大学(245939)
(114678)
经济(112290)
研究(94202)
管理(91758)
理学(76503)
理学院(75621)
管理学(74509)
管理学院(74020)
中国(72709)
科学(53389)
(52746)
(51926)
(47486)
研究所(42274)
中心(41810)
(40751)
财经(39440)
(37782)
(35503)
经济学(35205)
(35122)
师范(34833)
北京(34188)
(34062)
(32488)
业大(31612)
经济学院(31109)
农业(28772)
基金
项目(153998)
科学(121918)
研究(118748)
基金(109397)
(93685)
国家(92856)
科学基金(79478)
社会(76497)
社会科(72604)
社会科学(72591)
(61722)
基金项目(56048)
教育(53547)
(50917)
编号(48932)
自然(47542)
自然科(46359)
自然科学(46349)
自然科学基金(45473)
资助(44498)
成果(40657)
(40240)
课题(35585)
重点(35275)
发展(33302)
(33229)
(32761)
(32073)
国家社会(31338)
(30239)
期刊
(146818)
经济(146818)
研究(84904)
中国(56369)
(38375)
管理(38168)
(36857)
科学(32631)
学报(31417)
教育(30519)
(29892)
金融(29892)
农业(25116)
大学(24651)
经济研究(24357)
业经(24113)
技术(23296)
学学(23133)
财经(19934)
问题(18046)
(17418)
(15305)
国际(14173)
技术经济(13740)
世界(13676)
(12850)
商业(12758)
现代(12591)
(12233)
论坛(12233)
共检索到4127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琳灿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低碳园区纷纷涌现,但整体仍处于发展的早期启动阶段,存在管理不规范、缺乏核心技术和评价体系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考虑到低碳园区具有平台创新、产业集聚和示范带动等的重要作用,建议从明确主导产业、建设2.5代园区、弹性开发、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快推进低碳园区的科学建设和规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被提上了日程。本文从我国碳排放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碳金融的发展障碍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推进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马妍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变暖、雾霾天气、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此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注点。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金融创新的产物,将低碳产业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低碳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构建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碳金融,既是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经之路,又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华亦雄  皮永生  
本文旨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对作为实现产业升级重要手段的工业设计进行研究;从工业设计的作用探讨了发展工业设计的重要性,进而研究了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起到参考和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毕甫清  
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外贸出口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分析世界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必要性及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低碳经济对中国外贸出口的影响,认为中国外贸企业应迅速适应环境变化,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并提出了中国外贸出口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奕  郝寿义  陈妍  
低碳产业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内容,是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文章追溯低碳产业的产生背景,概括低碳产业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分析不同低碳产业的减排量、减排成本、发展现状和市场潜力,根据我国国情,分类评述重点低碳产业的发展方向。这将有助于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充分发挥低碳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邹亚生  
《京都议定书》建立了三种旨在成功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的国际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I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IET允许附件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转让它们的部分排放配额单位。JI主要用于发达国家和东欧转型国家的合作减排,允许附件Ⅰ国家从其在其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秋莹  晏合敏  
低碳设计思潮影响着各类产品设计,而电动汽车设计首当其冲。本文从电动汽车能源种类、电动汽车新材料应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三方面展开,分析低碳设计背景下电动汽车的产业创新,并以此论述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策略,即根据电动汽车能源特点各取所长,政府帮助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市场规范标准,实现制造使用标准化,引导企业结盟合作发展,避免重复性投资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博  
近年来,全球的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恶化,气候变暖也在不断加剧。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发展低碳经济。为了更加充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及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亟需寻求一种更为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各个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来,培育发展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接续替代产业成为东北国有林区林业生产的主要任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东北国有林区积极构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林业产业新格局,大力发展森林食品、生态旅游、种植养殖业和林药业等绿色替代产业。林产工业是中国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先从林产工业行业入手,推进低碳化经济的实现。由宋维明、王雪梅和印中华合著的《低碳经济与林产工业发展》(中国林业出版社)一书主要探讨了三个重要问题,即低碳经济与我国林产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低碳经济对我国林产工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促进中国林产工业的发展来进一步发挥林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兴明  熊超  于翠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蚕桑生产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迫切需要向低碳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在分析蚕桑生产中涉及碳排放的各环节的基础上,提出了减少生产中碳排放的技术措施和低碳蚕桑生产模式,为实现低碳蚕桑发展指明了发展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运材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包装产业必须坚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走绿色包装之路。依据低碳经济理论,阐述了绿色包装产业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分别从企业、政府与行业协会及消费者方面提出了我国绿色包装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丽贤  张寿庭  
全球气候的日益恶化,促使人类进入"低碳经济"时代。中国面对"碳减排"与发展经济的双重压力,提出增加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利用总量中的比例、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范围、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等要求。应该完善可再生能源相关立法,加强法律实施;通过政府积极干预建立可再生能源的主导产业地位;根据能源的自然禀赋条件,建立区域性的可再生能源的产业集群;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立  
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的持续关注,碳金融市场发展也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相比,碳金融的核心是围绕着碳排放权展开的。因此,从碳金融的本质来看,碳金融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具有碳交易规模飞速增长、基于配额的交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参与主体广泛及碳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欧盟占据主要地位及欧元成为主要结算货币等特征,同时也具有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中国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而且还要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问题,具体包括加强宣传力度、培育中介机构、落实政策支持、加强风险应对能力建设等方面。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颖薇  
本文认为在国内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方研究的重点,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对照发达国家碳金融业务的开展现状,我国在此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从政策框架、监管、立法、投资等方面加强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温荀  
文章基于“双碳”背景下对深圳市低碳经济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对策。采用数理统计法对深圳市的低碳经济分别从节能减排效果、碳排放能源种类、碳排放行业、能源结构以及能源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碳技术水平低,能源利用率低,且公众参与度低。最后从政府、企业、个人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