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16)
2023(7934)
2022(6781)
2021(5760)
2020(4965)
2019(11537)
2018(11363)
2017(22361)
2016(12164)
2015(13990)
2014(14420)
2013(14659)
2012(14159)
2011(13152)
2010(13314)
2009(12426)
2008(12151)
2007(11270)
2006(9951)
2005(9087)
作者
(38090)
(32320)
(32234)
(30882)
(20449)
(15343)
(14730)
(12685)
(12000)
(11381)
(11210)
(10652)
(10267)
(10254)
(10145)
(10104)
(9794)
(9579)
(9307)
(9254)
(8108)
(8085)
(7832)
(7458)
(7356)
(7279)
(6979)
(6973)
(6496)
(6456)
学科
(78814)
经济(78763)
管理(35117)
(29586)
方法(29185)
数学(26313)
数学方法(26151)
(22870)
企业(22870)
地方(18753)
(16045)
中国(15600)
(15332)
环境(14274)
(13291)
地方经济(13023)
业经(12803)
(10625)
贸易(10622)
(10323)
农业(10302)
(10273)
(10200)
经济学(9539)
(9108)
金融(9106)
(8711)
(8617)
银行(8594)
(8224)
机构
大学(192786)
学院(192097)
(92962)
经济(91234)
管理(70978)
研究(69605)
理学(60562)
理学院(59867)
管理学(58948)
管理学院(58589)
中国(51682)
科学(41472)
(39957)
(38914)
(36351)
(33320)
研究所(32974)
中心(31271)
财经(31260)
经济学(30406)
(29407)
业大(28280)
(28109)
经济学院(27271)
农业(26258)
北京(25352)
(24117)
(24066)
师范(23845)
财经大学(22779)
基金
项目(121282)
科学(94659)
基金(87856)
研究(87642)
(76349)
国家(75776)
科学基金(63878)
社会(57011)
社会科(54112)
社会科学(54094)
(47551)
基金项目(46427)
自然(39799)
(39667)
教育(39259)
自然科(38782)
自然科学(38768)
自然科学基金(38057)
资助(36309)
编号(34699)
(28267)
成果(28059)
重点(27763)
(27214)
(24423)
课题(24011)
国家社会(23875)
科研(23375)
教育部(23204)
发展(23070)
期刊
(107652)
经济(107652)
研究(58772)
中国(34208)
(30428)
(29719)
学报(29531)
科学(27073)
管理(24796)
大学(21858)
学学(20902)
农业(19659)
经济研究(18225)
(17103)
金融(17103)
技术(17101)
财经(16459)
业经(15119)
(14317)
问题(14218)
教育(13824)
技术经济(12288)
统计(11170)
(10903)
(10554)
世界(9776)
商业(9653)
(9524)
经济问题(9227)
理论(9207)
共检索到289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骆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的特征,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认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涵  
全球价值链分工在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等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低碳技术进步、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碳排放权、碳金融市场的完善是各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价值链升级的基本条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春玲  
本文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阐述了低碳产品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产品消费模式存在的障碍,从消费者行为、厂商行为、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产品消费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涵  
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要素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以外,还包括了能源使用以及碳排放的环境容量等。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要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低碳技术进步是缓解我国参与价值链低碳发展成本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而言,虽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崔长彬  王海南  唐浩  
碳排放权交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率的减排手段,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与广泛应用。其实质是用市场机制解决或弱化资源配置中的价格扭曲,实现经济良性增长。在"中国制造"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的当下,需要将碳排放权与碳汇林权价格的形成纳入同一体系,走碳交易与碳汇相结合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推动中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真正实现碳源控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芳  
低碳乡村旅游的发展就是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发展,其中旅游者对低碳旅乡村游产品的需求是促进低碳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巨大拉动力,但现实中旅游者不愿改变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对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不足。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旅游者偏好和乡村旅游产品价格对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乡村旅游产品需求的实施路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芳  李东和  
低碳旅游的发展就是旅游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低碳化发展,其中旅游者对低碳旅游产品的需求是促进低碳旅游持续发展的巨大拉动力。但现实中旅游者不愿意自觉改变现有的旅游消费行为,对低碳旅游产品的需求不足。文章运用经济学中消费者行为理论分析工具,分析了旅游者偏好和旅游产品价格对低碳旅游产品需求的影响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提高旅游者对低碳旅游产品的认知、增强旅游者对低碳旅游产品的情感和降低低碳旅游产品的相对价格等增加低碳旅游产品需求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洪曙  魏福成  
非低碳技术和低碳技术的创新活动各自具有不同的预期收益。尽管非低碳技术和低碳技术在当前的创新都可能在未来被各自进一步的创新所取代,从而两者当前的创新在未来都可能无法获得收益,然而,非低碳技术是当前普遍使用而在未来很可能被低碳技术所取代的技术,因此非低碳技术的创新在当前时期能获得收益但在未来则难以获得,而低碳技术则正好相反。基于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尽快获得收益以收回成本的心理,在无政府干预的自由市场情况下,创新活动将过多地集中于非低碳技术方面,而低碳技术的创新活动则过少,从而偏离社会最优水平。所以,需要采取各种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并改革专利制度,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改进,并进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沁悦  
交易是市场活动的本质。经济的运行态势可由经济的活跃程度即经济交易的发生量来反应,此外整个社会对经济资源的需求总量也是衡量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SARS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主要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施冬健  张黎  
本文讨论了水价的内涵和构成因素,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水价的概念、构成、制定等有关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水价的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莫易娴  李举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家宁  冯淑玲  
(火用)是商品(火用)使用价值和稀缺性的统一。商品(火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使用价值,在市场中实现价值。通过分析商品(火用)的价值形成与实现过程可以解决热经济学中商品(火用)的计价、排弃(火用)损计价、过程(火用)损计价、(火用)经济评价参数等热经济学核心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改革以来,审批逐渐减少,评审却在持续增加,并已成为某些领域中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评审优于审批,但评审组织者仍可在评审中体现自己的意志。评审组织者对评审的操纵程度越高,评审机制越接近计划经济中的审批。这种操纵在评审规则制定和评审过程中均有体现。评审同时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对评审对象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并有可能引起评审对象的行为偏差。评审组织者偏离社会利益目标的操纵和评审对象为通过评审所做努力中的偏差,会使资源配置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因而,应控制通过评审分配资源的比例,尽可能地使评审规则科学化,并保持规则的相对稳定性,规范评审过程,增加评审的公开性,加强评审后资源使用情况的公开监督。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卫  
认为目前在职研究生教育较低的质量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职教育文凭质量较低的原因是多数需求者的需求与教学标准负相关,而学校是教育需求量(货币收入)追求型的。指出要改变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必须从提高入学标准、限制开办院校及规模、专业,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改变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和收费政策,引入高校的良性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指自考毕业生的行业就业领先系数在优势行业小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的一种就业现象。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筛选理论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自考毕业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不足。解决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问题的思路在于重塑自考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调整自考专业设置以及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