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59)
2023(9796)
2022(7914)
2021(7135)
2020(5853)
2019(13460)
2018(13459)
2017(26794)
2016(14235)
2015(15961)
2014(16183)
2013(15876)
2012(14692)
2011(13532)
2010(14198)
2009(13079)
2008(12450)
2007(11335)
2006(10477)
2005(9606)
作者
(40781)
(33943)
(33913)
(32384)
(21884)
(15907)
(15178)
(13114)
(12908)
(12365)
(11678)
(11175)
(11117)
(10960)
(10671)
(10662)
(10213)
(9885)
(9766)
(9520)
(8641)
(8295)
(8213)
(7933)
(7817)
(7689)
(7348)
(7276)
(6833)
(6640)
学科
(82917)
经济(82863)
管理(44696)
(36747)
(30351)
企业(30351)
方法(29592)
数学(26989)
数学方法(26445)
地方(19562)
中国(17755)
(16703)
业经(14729)
(14585)
环境(14483)
(14069)
地方经济(13271)
(12076)
(11786)
(11159)
贸易(11152)
农业(10839)
(10763)
(10367)
理论(10144)
(10102)
银行(10094)
(9987)
金融(9986)
(9784)
机构
学院(209918)
大学(206200)
(99633)
经济(97709)
管理(81686)
研究(72368)
理学(69623)
理学院(68940)
管理学(67602)
管理学院(67226)
中国(56258)
(44057)
(42444)
科学(40661)
(35722)
财经(34095)
中心(32916)
(32612)
研究所(31885)
经济学(31138)
(30775)
(28569)
经济学院(27553)
北京(27178)
业大(26614)
(26119)
(25849)
师范(25645)
(25428)
财经大学(24867)
基金
项目(131348)
科学(104567)
研究(98084)
基金(95532)
(81598)
国家(80983)
科学基金(70519)
社会(63568)
社会科(60496)
社会科学(60482)
(51685)
基金项目(48450)
教育(45274)
自然(44344)
自然科(43326)
自然科学(43319)
(42716)
自然科学基金(42503)
资助(41086)
编号(39646)
成果(32186)
(29873)
重点(29492)
(28907)
课题(28239)
(26935)
国家社会(26100)
创新(25273)
教育部(25260)
人文(24928)
期刊
(118794)
经济(118794)
研究(67082)
中国(40689)
管理(33406)
(32864)
科学(26046)
(26035)
学报(24949)
(22507)
金融(22507)
技术(21552)
教育(20963)
经济研究(20440)
大学(20175)
学学(19231)
农业(17656)
业经(17595)
财经(17379)
(15111)
问题(14214)
统计(13766)
技术经济(12976)
(12329)
(11382)
决策(11331)
世界(10136)
国际(10118)
商业(9986)
现代(9761)
共检索到326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长流  
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依靠市场化改革快速崛起,工业化、城市化效果显著,与此同时这种经济的快速增长与高碳型经济发展方式密不可分。当前,我国既面临着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快研发低碳技术、增加碳汇潜力的国内压力,也面临着国际环境公约与碳排放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置于多重约束中进行剖析。一、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长流   张燕  
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城市是碳减排的主要阵地,城市低碳消费更是应对“双碳”的重点之一。但能源消费量增加的刚性、经济行为主体利益失衡的诉求以及消费风俗惯性依赖等成为城市低碳消费模式选择的现实制约。“双碳”目标可从理念、政策、创新等方面驱动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生成,低碳试点城市所取得的政策试点经验也为城市低碳消费行为选择提供了实践指引。鉴此,需将政府、企业、消费者作为城市低碳消费的三方主体,构建政府引导低碳消费、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消费者践行低碳消费的城市低碳消费模式,并按城市类型的差别选择差异化的低碳消费实现路径与激励政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长流   张燕  
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达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集中区域,城市是碳减排的主要阵地,城市低碳消费更是应对“双碳”的重点之一。但能源消费量增加的刚性、经济行为主体利益失衡的诉求以及消费风俗惯性依赖等成为城市低碳消费模式选择的现实制约。“双碳”目标可从理念、政策、创新等方面驱动城市低碳消费模式生成,低碳试点城市所取得的政策试点经验也为城市低碳消费行为选择提供了实践指引。鉴此,需将政府、企业、消费者作为城市低碳消费的三方主体,构建政府引导低碳消费、企业主导低碳消费、消费者践行低碳消费的城市低碳消费模式,并按城市类型的差别选择差异化的低碳消费实现路径与激励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长流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及运行效率直接受到社会公众消费习惯、企业生产的经营伦理与社会责任以及政府的发展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当前的形势下,应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置于多维视角中进行分析。故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既有赖于各级地方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得益于城市、区域与国家三者的有机协调,其最终效果则依赖于外部激励机制构建。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三重约束下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机制的四力模型,并提出激励导向的低碳经济发展治理模式以及政府为主导的低碳发展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金颖  尹波  杨彩霞  李晓萍  
根据我国建筑领域低碳发展中长期目标,分析不同阶段目标政策的需求特征,按照明确政策受益对象、体现个性化特征、鼓励性政策与限制性政策相结合、考虑多种经济激励手段的设计思路,考虑低碳建筑类型、阶段目标、政策类型等因素,提出2015~2050年包括激励政策和约束政策在内的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高凤勤  郭珊珊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引导和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必然选择。在致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工具中,碳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措施被国际社会广泛应用。所谓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一种税,通过对燃煤和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或碳排量课税,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变暖,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操小娟  李和中  
通过政策模型分析法,可以发现政策中的问题,探求政策创新的路径和策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市低碳发展激励政策的模型分析,应当以创新与扩散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政策系统中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等因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对城市圈政府及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的激励方面有所创新。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江花  陈加洲  
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是两种不同的激励方法,团队包括个体,但团队又不等于个体的简单叠加,它们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各自有差异。本文对影响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选择决策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江花  陈加洲  
组织的扁平化、环境的多变性以及企业工作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开始以团队形式来共同完成组织中的任务。对于组织中的成员是采用个体激励还是团队激励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这是本文提出并要解决的问题。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是两种不同的激励方法,本文对影响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个体激励和团队激励的选择决策模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勇强  熊倪娟  
经济激励政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产业经济激励政策的实践,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坤  
21世纪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气候变暖、打破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整合现行税制中具有低碳功能的税种,调整其税收要素,适时开征新的环境税种予以辅助,通过渐进式改革逐步增强税收的环保功能,健全相关配套机制,充分发挥低碳税收政策的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郭健  谢萌萌  欧阳伊玲  李桂君  
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构建投资激励政策与企业投资CCS临界值的数学模型,创新引入清洁电价政策变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政策因素对投资临界碳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提高碳税税率,使投资临界降低;政府投资补贴增加,投资CCS的期权价值也随之增大;提高清洁电价,由于发电量基数大,投资临界明显降低;碳价波动率的增加会增大投资风险,但发电商会期望高收益而倾向投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南  
本文建立了区域政策性创业投资模式最优激励的规范性数理分析框架,着重探讨了激励机制及其实现途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枕戈  庄贵阳  
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蕴含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治理模式不懈追求和探索。本文在综述碳达峰、碳中和的文明创造激励意义和高质量发展实践内涵基础上,阐释了新发展格局驱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经济变革机理,并对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的(非)均衡稳态及影响因素表现进行解析。研究认为,聚焦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逐步实现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有机统一,需要用好统筹考虑政策目标稳定性与内外政策交互性、精准把握政策时度效和政策体系完善与升级、综合协调政策的创造性执行以及破坏性创造等“双碳”工作推进策略;把“双碳”作为加快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促进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与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政策选择和协作机制,克服“纳什均衡”低质效非合意稳态带来的生产力损失与要素资源错配;结合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与试点建设政策机制设计,巩固、充实和拓展有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的经济基础、发展空间和动力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曲福田  张锋  
在我国当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是否能改变行为主动适应这种发展模式,政府应该从哪些方面激励与规制企业的行为。本文利用博弈论这一经济学分析工具,分析得出决定企业行为的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支付意愿、转化成本和政府的规制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