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87)
- 2023(16699)
- 2022(13888)
- 2021(12697)
- 2020(10240)
- 2019(23111)
- 2018(22463)
- 2017(42734)
- 2016(22626)
- 2015(25216)
- 2014(25056)
- 2013(24658)
- 2012(23192)
- 2011(21348)
- 2010(21773)
- 2009(20520)
- 2008(19733)
- 2007(17788)
- 2006(16457)
- 2005(15508)
- 学科
- 济(113941)
- 经济(113845)
- 管理(64095)
- 业(61543)
- 企(48604)
- 企业(48604)
- 中国(38823)
- 方法(37155)
- 数学(32614)
- 数学方法(32347)
- 地方(29938)
- 融(29611)
- 金融(29610)
- 农(29193)
- 银(28440)
- 银行(28428)
- 行(27662)
- 财(24811)
- 业经(24297)
- 制(23111)
- 贸(22465)
- 贸易(22442)
- 易(21782)
- 农业(19527)
- 学(19435)
- 环境(18788)
- 地方经济(16879)
- 策(16269)
- 发(16157)
- 体(15282)
- 机构
- 学院(325735)
- 大学(322459)
- 济(155165)
- 经济(152179)
- 研究(121254)
- 管理(120209)
- 中国(100930)
- 理学(100612)
- 理学院(99514)
- 管理学(98248)
- 管理学院(97623)
- 财(71462)
- 京(68814)
- 科学(65532)
- 所(60442)
- 中心(55638)
- 财经(55347)
- 研究所(53824)
- 经(50301)
- 经济学(49986)
- 江(49960)
- 农(47369)
- 北京(44892)
- 经济学院(44695)
- 院(43150)
- 范(42629)
- 师范(42285)
- 财经大学(40879)
- 州(40302)
- 业大(38981)
- 基金
- 项目(200503)
- 科学(159894)
- 研究(153663)
- 基金(146771)
- 家(125672)
- 国家(124638)
- 科学基金(107086)
- 社会(101655)
- 社会科(96734)
- 社会科学(96717)
- 省(76339)
- 基金项目(74799)
- 教育(69246)
- 划(64048)
- 自然(63876)
- 自然科(62394)
- 自然科学(62380)
- 编号(61509)
- 自然科学基金(61285)
- 资助(60951)
- 成果(51093)
- 发(49431)
- 重点(45590)
- 部(45498)
- 课题(44022)
- 国家社会(42998)
- 创(42130)
- 发展(41273)
- 展(40635)
- 教育部(40024)
- 期刊
- 济(185772)
- 经济(185772)
- 研究(111509)
- 中国(72450)
- 财(53382)
- 融(51063)
- 金融(51063)
- 管理(48957)
- 农(45348)
- 科学(42031)
- 学报(40348)
- 教育(34930)
- 大学(32034)
- 经济研究(31527)
- 农业(30312)
- 学学(30077)
- 财经(29052)
- 业经(28505)
- 技术(28155)
- 经(25279)
- 问题(23494)
- 贸(21945)
- 国际(20860)
- 世界(19457)
- 技术经济(17519)
- 业(16532)
- 现代(15445)
- 商业(15408)
- 统计(15358)
- 理论(15347)
共检索到534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小军
针对我国碳金融实际发展与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提出我国不仅应积极构建由政府主导市场平台和由市场主导碳金融项目运作的"政府财政补贴,公司市场运作"的碳金融模式,而且应努力探索区域性碳金融衍生品的设计和交易模式,制定基于区域性环保融资额度及其衍生品的合理价格,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具体的碳金融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通过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市场,制度设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黄鑫 蒲成毅
金融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障。低碳经济浪潮下,以能源使用结构优化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资本与金融创新的融合以及碳金融的出现。通过剖析归纳国内外现有文献,发现科技金融萌芽于二十世纪初,早期的创新理论和新古典增长理论都包含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的阐述。而且,学者们多以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融合流派为主,相应政策研究为辅;政府在科技金融政策和科技创新方面作用明显,科技金融政策及创新模式对科技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具有深远影响。根据金融与科技的互动规律及其发展现状,科技创新和政策金融支持下的产业升级是科技金融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科技金融将是以量子通讯为代表...
关键词:
科技 金融 产业结构 研究动态 前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夏球 沈维萍 田堃
为应对气候风险,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并构建“1+N”政策体系。无论是控制气候风险的影响,还是开辟新能源业务蓝海,商业银行都具有应对气候变化的内在动力。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是我国落实气候投融资的核心主体。发展符合我国国情和监管要求的中国气候友好型银行,创新气候友好型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低碳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需求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现实需求,探索中国气候友好型银行的标准体系,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促进商业银行有序推进气候投融资。
关键词:
气候风险 气候友好型银行 气候投融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立
随着全球对气候问题的持续关注,碳金融市场发展也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与传统意义上的金融相比,碳金融的核心是围绕着碳排放权展开的。因此,从碳金融的本质来看,碳金融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国际碳金融市场具有碳交易规模飞速增长、基于配额的交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市场参与主体广泛及碳金融产品日益多样化、欧盟占据主要地位及欧元成为主要结算货币等特征,同时也具有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中国不仅要积极地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而且还要从全局的角度思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问题,具体包括加强宣传力度、培育中介机构、落实政策支持、加强风险应对能力建设等方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利用等被提上了日程。本文从我国碳排放交易和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我国碳金融的发展障碍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碳金融发展体系的推进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碳交易 发展策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献 詹玲 李宁辉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已使得我国碳排放量逐渐增加,气候问题严峻,对两型社会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发展以燃料乙醇与石油混合替代化石燃料,对节能减排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能源供给紧张和碳排放量增加背景下,认为当前中国燃料乙醇发展已从第一代生物燃料向第二代生物燃料转变,非粮燃料乙醇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认为发展燃料乙醇,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循环农业和技术进步的原则,着重从基地建设出发,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发展多元化原料,从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燃料乙醇 发展策略 非粮原料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蒋毅一 杜静
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且发展前景广阔。目前虽然国际与国内的碳金融市场发展都不完善,但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迅猛,欧、美、日已逐渐主导国际市场,而国内碳金融市场发展却很缓慢,对碳金融研究甚少。我国企业、政府都应尽快充分认识碳金融市场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市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关键词:
碳金融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许春燕
作为低碳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碳金融市场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在这一进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尽快出台《低碳经济促进法》;第二,坚持市场化运作,以市场机制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负外部性,促进我国实现低碳发展;第三,确保碳排放权分配制度公平合理;第四,确保碳排放监控体系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第五,保持开放性,加强国际合作。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权 碳金融市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曼怡 马妍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气候变暖、雾霾天气、城市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此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注点。碳金融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金融创新的产物,将低碳产业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与低碳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构建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碳金融,既是中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经之路,又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金融 金融支持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琳灿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低碳园区纷纷涌现,但整体仍处于发展的早期启动阶段,存在管理不规范、缺乏核心技术和评价体系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考虑到低碳园区具有平台创新、产业集聚和示范带动等的重要作用,建议从明确主导产业、建设2.5代园区、弹性开发、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加快推进低碳园区的科学建设和规范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园区 转型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隆耀
为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低碳经济的建设,并逐步朝着低碳经济转型。当前,很多国家都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了低碳经济发展步伐,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我国的能源危机与环境保护危机越来越凸显,需要积极借鉴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经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低碳经济下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 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翟勇洪
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来自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严峻挑战,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和研究重点。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户的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指出了现代物流在低碳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然后揭示了现代低碳物流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最后从九个方面研究了低碳视角下的现代物流发展策略,对低碳物流的发展有较好的理论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 低碳物流 策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雪磊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碳金融市场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各个子市场不平衡加剧。更为严重的是,国际金融危机动摇了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增加了碳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和年减排量最大的国家,应当抓住当前机遇,建立全国统一的碳强制减排市场,完善交易市场体系,参与国际碳金融市场运作,掌握产品定价权,服务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和兑现国际减排承诺。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金融危机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熊鹏 王飞
后危机时代,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复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路径,而绿色金融逐渐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抢占未来经济增长制高点的关键。绿色金融的广阔发展前景也为银行业的业务转型和创新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和全方位挑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