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3)
2023(14323)
2022(11923)
2021(10602)
2020(8667)
2019(19789)
2018(19813)
2017(38170)
2016(20331)
2015(22918)
2014(23235)
2013(23090)
2012(21470)
2011(19867)
2010(20476)
2009(19166)
2008(18683)
2007(16843)
2006(15319)
2005(14507)
作者
(59748)
(49934)
(49622)
(47335)
(31866)
(23658)
(22484)
(19242)
(18999)
(18011)
(17296)
(16798)
(16277)
(16215)
(15725)
(15514)
(14870)
(14524)
(14270)
(14138)
(12898)
(12237)
(12141)
(11663)
(11310)
(11248)
(11117)
(11042)
(10044)
(9717)
学科
(107277)
经济(107159)
管理(62280)
(54551)
(44886)
企业(44886)
方法(36401)
数学(31544)
数学方法(30966)
中国(28748)
地方(26962)
(23612)
业经(22909)
(21369)
(21003)
(20512)
环境(18794)
(17424)
金融(17420)
(16916)
银行(16898)
(16387)
地方经济(16251)
农业(15823)
(15546)
贸易(15532)
(14988)
理论(14976)
(14944)
(14884)
机构
学院(300837)
大学(300421)
(134052)
经济(131301)
管理(112433)
研究(108608)
理学(94926)
理学院(93854)
管理学(92132)
管理学院(91570)
中国(83982)
(64765)
(62856)
科学(62303)
(54892)
研究所(48923)
中心(48229)
财经(48116)
(47414)
(44137)
(43332)
北京(41939)
经济学(41929)
(40091)
师范(39726)
(39125)
业大(39024)
(37451)
经济学院(37160)
财经大学(35279)
基金
项目(189042)
科学(149598)
研究(141347)
基金(136546)
(117612)
国家(116652)
科学基金(100502)
社会(91679)
社会科(87127)
社会科学(87106)
(74425)
基金项目(70467)
教育(64858)
自然(62156)
(61839)
自然科(60661)
自然科学(60649)
自然科学基金(59525)
编号(56799)
资助(56634)
成果(47294)
(45857)
重点(43239)
(41788)
课题(40717)
(39353)
(38425)
国家社会(38118)
发展(37168)
创新(36988)
期刊
(164245)
经济(164245)
研究(98127)
中国(68424)
(48047)
管理(47002)
(41708)
学报(41199)
科学(40274)
教育(35050)
大学(32681)
(32410)
金融(32410)
学学(30233)
技术(29417)
农业(28089)
经济研究(26859)
业经(25078)
财经(24394)
(21142)
问题(20216)
技术经济(16680)
统计(16296)
(15747)
图书(15036)
世界(14932)
(14789)
(14697)
国际(14513)
商业(14140)
共检索到483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丹辉  李伟  
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实践催生了低碳经济的理念和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将推动人类生产和消费方式的重大转变,促进相关领域国际协调机制的改革和创新。目前,低碳经济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从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和发展动因入手,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着重分析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全球机制以及低碳发展模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未来低碳经济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程会强  韦子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鸿渊  孙丽丽  
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地方政府为主导,区域经济体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跨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丁伟伟  
飞地经济是一种能有效突破属地化管理原则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得到大范围实践推广,在获得国家明确鼓励支持后逐渐进入发展新阶段。国内学者对我国飞地经济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解读,且与国外学者的研究视角存在较大差异。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述评,重点介绍我国飞地经济发展的特征、类型和效应,以及发展面临的困境和解决策略,最后合理提出飞地经济未来研究的关键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苗军  王茹  
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模式和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的最佳选择。作为一种新兴起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成为近年来中国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形成了一批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芳  夏庆利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过度地依赖能源与科技,长期开放式与高耗能运作累积的一个显著结果就是大量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在气候变暖的维度上,农业是把双刃剑,它既有碳排放功能又有碳汇功能,因此发展低碳农业是减源增汇的必然途径。文章梳理了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研究的主要成果,包括低碳农业与农产品安全、低碳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低碳农业的生态产业链与发展现状等,并预期了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文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均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乃至产业均是相互统一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福成  
本文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基本因素的四种看法或假说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包括运气(多重均衡)假说、文化与宗教信仰假说、地理与疾病假说以及制度和政策假说。这四种因素都会通过影响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直接因素,从而影响经济发展与增长。然而,运气、文化和地理都不足以产生持续和巨大的人均收入的跨国差异,无法解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相反,制度和政策假说能很好地解释各国人均收入差异以及1500年以来世界财富的逆转。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相信,制度和政策是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主要的基本因素。本文把重点放在有关"制度和政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的文献上,总结了有关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内生的文献,并进行了结论性述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饶卫  陈娴  陈欣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性因素,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深入探析文化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本文以文化的概念为主线,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与成果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并对未来国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出了建议。本文为实现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发挥文化在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出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谭君  何荣宣  
基于文献的分析表明,财政包干时期预算外资金(非税收入的前身)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分税制改革使地方政府遭遇了严重的财政压力,有研究认为财政压力使得地方政府不得不依赖预算外甚至制度外的收入,从而向企业伸出了攫取之手,影响了长远经济发展。这一观点受到了质疑,当分析框架从中央VS地方扩展到地方政府内部的互动时,非税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更趋复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饶卫  陈娴  陈欣  
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性因素,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深入探析文化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本文以文化的概念为主线,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与成果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梳理与总结,并对未来国内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出了建议。本文为实现在中国制度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发挥文化在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方面的作用提出理论支持与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忠秋  陆玉梅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广东等省经济发展迅猛,民营经济发展的区域特色鲜明,与此同时,三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绩效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引起了理论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普遍关注。文章在对已有文献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此领域后续研究应当关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段爱明  
本文对城镇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城镇化的本质与农村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等方面,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和内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平  王春晖  于国才  
本文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有关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理论机制、经验研究及影响因素等热点问题发现: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得到了理论研究和经验检验的支持,但其贡献度检验尚无定论;政治环境和地方分权是影响基础设施投资的两大主要政治利益因素;基础设施投资实践中的融资渠道、规模优化与结构配置等问题尚需进一步细化论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