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5)
2023(7083)
2022(5618)
2021(4604)
2020(3583)
2019(7918)
2018(7704)
2017(14433)
2016(7542)
2015(8333)
2014(8426)
2013(8489)
2012(8415)
2011(7775)
2010(8021)
2009(7253)
2008(6788)
2007(6555)
2006(6213)
2005(5399)
作者
(22798)
(19228)
(19153)
(18274)
(12143)
(8839)
(8641)
(7525)
(7320)
(6921)
(6850)
(6283)
(6262)
(6152)
(6103)
(6005)
(5724)
(5569)
(5379)
(5142)
(4926)
(4726)
(4683)
(4506)
(4390)
(4382)
(4168)
(3987)
(3880)
(3822)
学科
(58769)
经济(58740)
管理(26535)
地方(18158)
环境(15539)
方法(13892)
(13505)
中国(12859)
地方经济(12488)
数学(12283)
数学方法(12238)
(11594)
(10503)
企业(10503)
业经(9946)
(9431)
经济学(9017)
(8741)
(8226)
资源(7866)
(7574)
(7343)
(6639)
金融(6639)
农业(6436)
(6426)
(6382)
国家(6265)
规划(6108)
环境规划(5961)
机构
学院(116311)
大学(115478)
(61217)
经济(60152)
研究(45335)
管理(41548)
理学(34479)
理学院(34115)
管理学(33696)
管理学院(33474)
中国(33381)
(26978)
科学(24715)
(24027)
(22199)
经济学(20721)
财经(20408)
中心(20014)
研究所(19749)
(18513)
(18461)
经济学院(18276)
(16480)
(15915)
北京(15452)
财经大学(14807)
业大(14434)
(14380)
(14313)
师范(14258)
基金
项目(72691)
科学(57169)
研究(55291)
基金(52254)
(44843)
国家(44500)
社会(38004)
科学基金(37999)
社会科(36101)
社会科学(36089)
(28953)
基金项目(26947)
教育(23555)
(23225)
自然(21422)
自然科(20817)
自然科学(20814)
资助(20593)
编号(20549)
自然科学基金(20393)
(18426)
成果(16784)
重点(16753)
国家社会(16526)
(15665)
发展(15649)
课题(15555)
(15405)
(15099)
经济(14970)
期刊
(79366)
经济(79366)
研究(40666)
中国(25699)
(20632)
管理(17133)
学报(15326)
(14865)
科学(14538)
经济研究(13611)
大学(12230)
技术(11661)
学学(11524)
财经(11204)
(10927)
金融(10927)
业经(10071)
农业(10011)
教育(9969)
(9897)
问题(9656)
技术经济(7734)
统计(6686)
世界(6626)
(6453)
经济问题(6314)
经济管理(5875)
(5830)
改革(5709)
(5709)
共检索到192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厉斌斌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包括发展中国家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国政府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明确提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剑玲  
以低碳绿色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围绕低碳绿色经济、城市建设以及低碳绿色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在对城市建设目标分解的基础上,从系统论角度分析中国低碳绿色城市建设中的挑战与机遇,SWOT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基于"三生"共赢理论,分析低碳绿色城市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分析中国城市建设的战略问题,依据PEST分析法,统筹经济、环境、社会、科技和节能减排,从理念、政策、体制、人才、技术、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探索以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建设、适合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低碳绿色城市建设的发展道路。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星宇  姜凌  余进韬  
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实现绿色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建成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2个城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全面考察三批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显著成立;(2)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低碳城市建设发挥政策效应的重要渠道;(3)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促进效应在东中部城市、中心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高排放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外围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低排放城市;(4)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促进了试点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还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辐射带动了邻近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未来政策上应扩大低碳城市的覆盖范围、提供财政支持、引进相关人才,并形成区域间绿色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于2007年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营。作为国家财政支持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补充资金机制,基金充分发挥连接政府与市场、财政与金融、国际与国内的桥梁作用,通过提供优惠贷款、开展股权投资和融资性担保等有偿使用方式,示范、引领、撬动市场资金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及节能减排领域流动,支持和促进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17年是清洁基金"保稳定、促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新形势、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岩松  
饭店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走绿色化的建设道路,这既是低碳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饭店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需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有效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饭店业可通过加强政府立法、关注饭店产品的生命周期、全面推广碳中和技术等措施,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上推动饭店业的绿色化进程,从而实现饭店业低碳发展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贺俊果  
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积极、适时地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转型,是山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蓉  王成  徐铁  王丹  
减缓和适应全球气候暖化,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的共识。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中国在自身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且成为全球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绿色化、低碳化,不仅契合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而且也是中国市场导向的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内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湖北经济学院、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由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湖北经济学院环境资源与国际贸易学院等单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海霞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支持绿色电力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这些政策的实施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相当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行绿色电价政策体系的弊端,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初步确立了绿色电力的定价原则和价格形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春光  肖敏  程晓娟  戴恩勇  
近年来,绿色发展和低碳环保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因此,企业必须加快步伐,从发展传统物流向绿色物流转变。文章首先阐述绿色物流产生的背景和现状,分析目前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低碳物流视角下企业绿色物流发展的必要性,最后从资源配置、逆向物流、包装、运输、仓储等方面阐述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实践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金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绿色金融不仅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金融支持,也有力促进了绿色经济的发展,以利于促进绿色金融发展,进而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低碳经济视角探析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我国绿色金融监控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彧  
立足中国2009—2021年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误差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绿色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新基建与绿色技术进步均对低碳经济转型发挥显著推动作用,且二者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存在显著空间关联性,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数字新基建水平提升能够增强绿色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赋能效应;分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与绿色技术进步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门槛效应检验显示,绿色技术进步在数字新基建、低碳经济转型之间发挥门槛效应,在跨越门槛值后,东、中、西部地区数字新基建对低碳经济转型的助力作用均明显增强,且在西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新基建的三层子维度均有利于低碳经济转型,其中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向赋能效应最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先涛  石俊  
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主体、目标和内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基于低碳经济的绿色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大趋势。绿色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人"这一基本要素的管理,为企业创造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的内外环境,从而推动企业宏观管理走向"绿色""低碳""和谐",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大佑  潘超云  
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的外部环境变得更有利于绿色营销的实施。绿色营销管理中引入低碳指标,既可以让绿色营销在企业更具可操作性,也使得理论界对绿色营销理论研究中的某些分歧进一步缩小,从而有助于绿色营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琳  林善浪  
中国金融发展是绿色的吗?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结构如何影响经济效率?虽然经历了长时期的市场化改革,中国金融体制依旧存在着众多非市场因素。在中国式分权框架下,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是引发粗放式增长和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00-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碳排放量和碳强度两个层面,将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综合起来从结构的视角考察了中国金融体制对碳排放的影响及潜在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当前中国金融发展并不是绿色的,金融体系对经济的低碳绿色转型尚未表现出积极的作用。进一步对不同金融部门影响碳排放的机制分析发现,股票市场发展经由技术创新渠道,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效率,减少碳排放;而银行部门发展经由城市化渠道产生了显著的碳排放效应。在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股票市场的作用要强于银行部门,即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洪波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低碳绿色新发展格局下,作为绿色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市场培育,又要加强产品机制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构建体系健全、产品丰富、功能完备的绿色债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