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5)
- 2023(13127)
- 2022(10692)
- 2021(9727)
- 2020(7781)
- 2019(18008)
- 2018(17928)
- 2017(33962)
- 2016(17881)
- 2015(20420)
- 2014(20408)
- 2013(20295)
- 2012(19102)
- 2011(17819)
- 2010(17997)
- 2009(16620)
- 2008(16039)
- 2007(14122)
- 2006(12992)
- 2005(12200)
- 学科
- 济(104804)
- 经济(104725)
- 管理(47195)
- 业(42675)
- 方法(36963)
- 数学(33441)
- 数学方法(32923)
- 企(32419)
- 企业(32419)
- 中国(29771)
- 地方(26071)
- 农(22648)
- 业经(20544)
- 贸(18165)
- 贸易(18149)
- 学(18057)
- 易(17575)
- 环境(17453)
- 地方经济(16156)
- 农业(15270)
- 制(15147)
- 财(15093)
- 融(14974)
- 金融(14973)
- 银(14871)
- 银行(14859)
- 行(14558)
- 发(14503)
- 和(12492)
- 产业(11918)
- 机构
- 学院(266155)
- 大学(265110)
- 济(127701)
- 经济(125523)
- 研究(101008)
- 管理(98346)
- 理学(83315)
- 理学院(82353)
- 管理学(80921)
- 管理学院(80429)
- 中国(78723)
- 京(57728)
- 科学(57157)
- 财(53909)
- 所(50881)
- 研究所(45863)
- 中心(44036)
- 财经(42389)
- 经济学(41279)
- 农(39652)
- 江(39303)
- 经(38563)
- 北京(37967)
- 经济学院(36823)
- 院(36196)
- 范(35371)
- 师范(35060)
- 业大(34119)
- 州(31422)
- 财经大学(31271)
- 基金
- 项目(169389)
- 科学(134783)
- 研究(125751)
- 基金(124091)
- 家(107844)
- 国家(107040)
- 科学基金(91639)
- 社会(83386)
- 社会科(79417)
- 社会科学(79398)
- 省(64446)
- 基金项目(63413)
- 教育(57044)
- 自然(55962)
- 自然科(54705)
- 自然科学(54695)
- 划(54474)
- 自然科学基金(53701)
- 资助(52377)
- 编号(48663)
- 发(42848)
- 成果(39537)
- 重点(38754)
- 部(38165)
- 国家社会(35856)
- 课题(35348)
- 发展(35255)
- 创(35036)
- 展(34700)
- 教育部(33173)
- 期刊
- 济(149707)
- 经济(149707)
- 研究(88191)
- 中国(58266)
- 管理(40207)
- 财(38457)
- 农(37360)
- 科学(36742)
- 学报(35948)
- 教育(28658)
- 融(28480)
- 金融(28480)
- 大学(28414)
- 学学(26688)
- 经济研究(26249)
- 农业(26017)
- 技术(25806)
- 业经(22411)
- 财经(21958)
- 经(19215)
- 问题(19005)
- 贸(16954)
- 世界(16300)
- 统计(15942)
- 技术经济(15678)
- 国际(15598)
- 业(14886)
- 策(14018)
- 决策(12660)
- 商业(12562)
共检索到423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军岐
人类利用能源的发展轨迹是一个从高碳时代逐步走向低碳时代的过程。低碳经济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发展模式与制度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涉及发展价值取向、组织形式、激励约束和发展手段与工具等要素。采取何种模式对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甚为关键。我国可采取的模式主要有: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资本推动型等八种模式。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技术创新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慧凤
工业化、城市化大量消耗化石能源而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威胁到全球的生态平衡,深刻触及到能源安全、生态安全、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路径和必由之路。本文在梳理、总结国内外低碳经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经济模式的总体框架及实现策略。
关键词:
中国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佳佳
以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协调共生为核心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成为世界主流。在剖析低碳经济基本概念、内涵及其必要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这种发展模式可能会给中国宏观经济各个方面如经济增长、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中国在未来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转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宏观经济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鲍文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均是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密切相关,又各有侧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乃至产业均是相互统一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承红
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借此阐释了当今低碳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基于中国面临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压力和挑战,提出中国应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和推广节能3方面,以发展聚集型的低碳经济产业链等模式、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推动和实现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链 新能源 京都议定书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韶峰 蔡伟民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压力,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要素价格机制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高碳发展模式成因与要素价格制度的内在关系,探讨了要素价值的组成,最后提出了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要素价格制度安排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要素价格机制 制度安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旭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剖析,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以及发展路径与方法等不同角度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旸 黄季红 王丽萍
一、低碳经济和环境审计理论框架低碳经济是指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创新、经营创新、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提高能源生产和使用的效率以及增加低碳或非碳燃料的生产和利用的比例、尽可能地减少对于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同时积极探索碳封存技术的研发和利用途径,从而实现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长的目标,最终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利民 黄亚哲 兰国昌
经工业革命后而确立的经济发展模式,时至今日,存在着资源浪费太大、碳化气体排放严重、环境代价过高等一些严重问题。于是,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主要有观念的转变、新经济理论的建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推进低碳经济的快速转变,就必须进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实行循环经济,倡导生态文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关键词:
经济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 低碳经济 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鸿渊 孙丽丽
低碳经济所产生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与模式转换成本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不对称分布决定了异质性行为主体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的行为选择差异性。低碳经济是低碳投入—低碳转换—低碳产出—低碳消费的系统集成,是系统中各行为主体集体行动的结果,然而一致性的集体行为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低碳经济的顺利发展决定各区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是异质性行为主体的选择结果。本文以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行为人为基本理论,从中观层面研究分析了低碳经济在异质性区域之间的生成条件和内在微观基础,提出了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区域之间以碳交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跨区域 低碳经济 合作竞争 机制设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涛
中国继社会制度转型和经济体制转型之后,目前正面临着第三次历史性大转型,即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必须转向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注重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强调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消费需求和创新体制机制,实现发展模式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范钰婷 李明忠
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能源消费的急剧增长,高碳特征的能源结构以及对外贸易的结构差异,导致中国在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面对转型的挑战,中国需要从国家战略、优化能源结构、改造传统高碳产业、政策激励等四个方面出台支持措施。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莹
本文选取了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最有特色的3个的欧洲国家——英国、德国和丹麦作为实例,通过相关的资料以及笔者在欧洲留学期间对各国的走访经历,分析这3个国家特有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现状,并总结欧洲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共同点,为中国的低碳经济转型之路提供经验。
关键词:
欧洲 低碳经济 模式 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加韬
蓝色的海洋蕴藏丰富的蓝色碳汇,是我国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缓和国际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新空间。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国海洋经济在低碳时代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必须从海洋产业结构调整、海洋碳中和技术推广应用、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入手,加快推进中国海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 低碳经济 蓝色碳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