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72)
- 2023(10535)
- 2022(8691)
- 2021(7767)
- 2020(6053)
- 2019(13808)
- 2018(13668)
- 2017(25476)
- 2016(13333)
- 2015(15166)
- 2014(15142)
- 2013(15366)
- 2012(15010)
- 2011(14194)
- 2010(14159)
- 2009(13032)
- 2008(12641)
- 2007(11139)
- 2006(10478)
- 2005(10004)
- 学科
- 济(87029)
- 经济(86962)
- 管理(34145)
- 业(29939)
- 中国(26440)
- 方法(25215)
- 地方(24438)
- 数学(22527)
- 数学方法(22449)
- 企(20826)
- 企业(20826)
- 农(18829)
- 业经(16328)
- 环境(16222)
- 地方经济(15624)
- 贸(15394)
- 贸易(15380)
- 学(15217)
- 易(14876)
- 发(13373)
- 融(13106)
- 金融(13106)
- 农业(12963)
- 银(12648)
- 银行(12637)
- 行(12481)
- 制(12427)
- 财(11736)
- 和(10196)
- 发展(9876)
- 机构
- 大学(204913)
- 学院(204462)
- 济(106058)
- 经济(104404)
- 研究(84894)
- 管理(71837)
- 中国(66022)
- 理学(59853)
- 理学院(59093)
- 管理学(58464)
- 管理学院(58074)
- 科学(46467)
- 京(45225)
- 财(44422)
- 所(43216)
- 研究所(38836)
- 中心(36054)
- 经济学(35319)
- 财经(34710)
- 经(31636)
- 经济学院(31519)
- 农(31396)
- 江(30458)
- 院(30208)
- 北京(30194)
- 范(27818)
- 师范(27587)
- 科学院(26493)
- 财经大学(25555)
- 业大(24895)
- 基金
- 项目(126728)
- 科学(101015)
- 研究(95528)
- 基金(93603)
- 家(81382)
- 国家(80764)
- 科学基金(68141)
- 社会(65334)
- 社会科(62245)
- 社会科学(62235)
- 基金项目(47883)
- 省(46782)
- 教育(41588)
- 划(39875)
- 自然(39415)
- 资助(38634)
- 自然科(38442)
- 自然科学(38433)
- 自然科学基金(37757)
- 编号(35681)
- 发(35045)
- 成果(29508)
- 发展(29386)
- 部(29367)
- 重点(29300)
- 展(28918)
- 国家社会(28797)
- 中国(27539)
- 课题(26429)
- 创(25842)
- 期刊
- 济(129212)
- 经济(129212)
- 研究(73474)
- 中国(46772)
- 财(31043)
- 农(30396)
- 管理(29736)
- 科学(28569)
- 学报(27609)
- 融(24074)
- 金融(24074)
- 经济研究(22634)
- 大学(21634)
- 农业(21245)
- 学学(20322)
- 教育(19751)
- 财经(18620)
- 业经(18455)
- 技术(17820)
- 问题(16894)
- 经(16405)
- 贸(15555)
- 世界(14970)
- 国际(14559)
- 技术经济(12261)
- 业(12013)
- 经济问题(10647)
- 统计(10209)
- 经济管理(9666)
- 资源(9592)
共检索到339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承红
本文建立了同时考虑技术进步和污染控制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借此阐释了当今低碳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基于中国面临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压力和挑战,提出中国应在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和推广节能3方面,以发展聚集型的低碳经济产业链等模式、技术创新等手段来推动和实现经济发展向低碳经济的转型。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链 新能源 京都议定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金乐琴 刘瑞
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产出。目前它正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影响着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潜在优势。中国需要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建设性地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在发展战略、政策机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积极做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准备。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转型 气候变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尤逸萍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降低排放存在许多特殊困难。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排放的战略目标,应该完善相关法律与政策,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和产品环保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合理的准入机制与优惠政策;改革创新银行金融政策,向低碳经济技术投资倾斜;利用信托合同解决众多乡镇小企业节能减排难的问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法 信托契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远红 罗予东
《京都议定书》的制定迎来了经济发展的低碳时代。文章分析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应当确立低碳经济发展的能效目标,推进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低碳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将有效降低碳排放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最终建立环境友好、人居和谐的低碳社会。
关键词:
低碳 经济 碳排放 能效 全球变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低碳经济不仅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途径,也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英国作为世界最先提出发展低碳经济战略的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中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在阐述英国低碳经济发展成功做法基础上,针对中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适宜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以实现经济、资源与环境和谐发展目标。
关键词:
英国 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 低碳技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邵伟
当前,气候变暖已严重威胁到人类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成了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气候变化的原因除了自然因素外,与人类的活动特别是与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的程度密切相关。随着气候变暖,人们对低碳经济的呼唤也日趋强烈,因此,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新课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韶峰 蔡伟民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面临巨大的资源、环境和碳排放压力,实现经济发展的低碳转型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从要素价格机制的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高碳发展模式成因与要素价格制度的内在关系,探讨了要素价值的组成,最后提出了实现经济低碳转型的要素价格制度安排的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要素价格机制 制度安排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袁家春
王明喜所著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理论与政策》(2018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是新形势下我国面对碳减排压力展开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探索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从理论与政策的分析出发,专业性地探讨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博弈模型、企业减排投资模型等关键问题,并充分强调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留住青山"的低碳经济时代二元经济发展结构。该书是探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的代表性学术成果,推动了我国低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总的来看,该书对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与政策体系构建的研究体现了以下特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倪外
低碳经济发展全球治理具有国家中心治理和超国家中心治理的双重结构特征,其实质是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发达国家试图利用现行国际政治、经济、科技话语权,环境治理新机制约束新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继续控制世界的新方式。全球低碳发展治理与合作框架机制主要由国际谈判与决策机制、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国际低碳技术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邹玉娟
哥本哈根大会标志着"低碳化"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化可包括低碳社会、低碳经济、低碳产业以及低碳技术等几个层次的内容,而低碳城市是低碳化的载体。我国由"高碳化"向"低碳化"的转型势在必行,应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低碳化中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低碳化 低碳经济 转型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倪晓宁
该文结合低碳框架背景研究中国经济自主安全发展问题。经济安全包括经济安全发展和经济自主发展,经济自主发展的核心在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抓住低碳框架建设中的机遇就可在未来世界经济新规则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强参与国际碳经济制度建设,将中国碳市场拓展至区域经济组织内;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并培育低碳产业链,鼓励产品碳标签;打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安全 自主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在朴
二氧化碳排放是公共物品,其影响所及并非一家、一国而是全世界。全球气温升幅越大损失越大,升温宜控制在+2℃以内。全球每年若以1%GDP的减排投入,可避免每年5%~20%GDP的损失。以GDP数量增长推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须成为过去,低碳经济的成长方式以去物质化为必要条件以去碳化为充分条件,经济发展最终与碳排放脱钩。低碳经济标示一个新文明的开始它不仅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改变,还涉及南北两个世界、穷国与富国间发展权益冲突的新平衡。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排放情景 碳中性 脱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增长明显,2010—2014年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十余年间中国低碳经济动态绩效变化实现了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的转变;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掣肘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变化的因素随研究时段、地区的变化而变化;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碳排放总量始终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印 王敏洁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自2003年英国提出"低碳经济"发展概念以来,发达国家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中国目前面临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应该借鉴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在加强法律和政策支持、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合作和自主研发能力、实施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以及倡导绿色消费等方面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国际经验 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