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0)
- 2023(13971)
- 2022(12203)
- 2021(11238)
- 2020(9308)
- 2019(21146)
- 2018(21244)
- 2017(41265)
- 2016(22317)
- 2015(24928)
- 2014(24919)
- 2013(24633)
- 2012(22563)
- 2011(20296)
- 2010(20459)
- 2009(19017)
- 2008(17896)
- 2007(15733)
- 2006(14153)
- 2005(12666)
- 学科
- 济(105444)
- 经济(105339)
- 管理(65173)
- 业(57764)
- 企(47634)
- 企业(47634)
- 方法(40574)
- 数学(35056)
- 数学方法(34632)
- 农(24634)
- 中国(24571)
- 地方(23979)
- 学(22602)
- 财(22203)
- 业经(21376)
- 环境(17939)
- 农业(16715)
- 制(16625)
- 贸(16149)
- 贸易(16140)
- 易(15566)
- 和(15483)
- 理论(15202)
- 地方经济(14726)
- 务(13674)
- 财务(13601)
- 划(13587)
- 财务管理(13573)
- 银(13561)
- 银行(13520)
- 机构
- 学院(316022)
- 大学(315496)
- 济(132369)
- 经济(129527)
- 管理(124260)
- 研究(107773)
- 理学(106869)
- 理学院(105707)
- 管理学(103877)
- 管理学院(103330)
- 中国(80036)
- 京(66880)
- 科学(65930)
- 财(59181)
- 所(54334)
- 研究所(49075)
- 中心(48152)
- 农(47526)
- 财经(47123)
- 江(46322)
- 业大(45142)
- 经(42609)
- 北京(42592)
- 范(41840)
- 师范(41502)
- 经济学(39871)
- 院(39003)
- 州(37762)
- 农业(36763)
- 经济学院(35536)
- 基金
- 项目(211265)
- 科学(165651)
- 研究(156731)
- 基金(152165)
- 家(131571)
- 国家(130479)
- 科学基金(112002)
- 社会(98558)
- 社会科(93308)
- 社会科学(93284)
- 省(82955)
- 基金项目(80732)
- 自然(71918)
- 教育(71230)
- 自然科(70149)
- 自然科学(70137)
- 划(69074)
- 自然科学基金(68842)
- 编号(64718)
- 资助(62744)
- 成果(52502)
- 重点(47118)
- 发(46109)
- 部(45933)
- 课题(44301)
- 创(43461)
- 创新(40548)
- 科研(40078)
- 国家社会(39905)
- 项目编号(39859)
- 期刊
- 济(153982)
- 经济(153982)
- 研究(98254)
- 中国(57418)
- 学报(46989)
- 管理(46726)
- 财(44832)
- 科学(44067)
- 农(43731)
- 大学(35399)
- 教育(34294)
- 学学(33343)
- 农业(30274)
- 技术(27810)
- 融(27041)
- 金融(27041)
- 经济研究(25128)
- 业经(24362)
- 财经(23141)
- 经(19872)
- 问题(19519)
- 技术经济(16653)
- 图书(16520)
- 理论(15828)
- 业(14547)
- 科技(14430)
- 现代(14423)
- 贸(14251)
- 实践(14182)
- 践(14182)
共检索到47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超学 文冰
文章分析了已有低碳经济概念并扩大了其内涵,并以此为基础着重介绍了低碳经济下对经济增长的评价,提出并分析了以低消耗和技术进步为条件的经济增长的评价标准,最后指出如何实现低碳经济下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增长 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袁富华
为对减排目标的经济意义进行比较系统的观察,本文尝试着建立一个含有环境要素的增长核算框架。立足于这个分析性框架,本文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些重要特征进行了揭示,并对减排冲击和未来增长趋势给出了说明,主要结论如下:(1)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潜在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为9.5%,其中,大约1.3个百分点是环境的代价;进入新世纪以来,环境消耗拉动经济增长平均为2个百分点。(2)在考虑低碳经济约束、人口转型的条件下,未来10年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将逐步降低到8%以下,现有生产模式不足以吸收减排冲击。(3)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转型至关重要。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潜在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竹 耿涌 薛冰 付加锋 唐笑飞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热点。目前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降低碳排放是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以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陕西、广东、辽宁、湖北、云南5省为研究对象,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核算5省份1995年-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并通过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脱钩分析,探讨5个省份1995年-2008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变化的相关关系。研究显示,5个省份在1995年-2008年间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碳排放迅速增加,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均呈现"弱脱钩"态势;预...
关键词:
低碳试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 中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潘冬阳 陈川祺 Michael Grubb
在"碳中和"目标背景下,本文基于经济"增长"视角,从理论上分析金融政策在经济低碳转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一个包含清洁(绿色)与非清洁(非绿色)生产部门、定向技术进步、金融约束与金融政策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基于模型的理论证明与数值模拟,我们发现:(1)清洁部门相对非清洁部门更强的金融约束会推迟经济低碳转型过程、导致环境恶化,绿色金融政策能够缓解清洁部门的金融约束。(2)绿色金融政策能够增加清洁部门的产量,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促进经济实现低碳转型并阻止环境恶化。(3)通过金融政策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相比部分财政政策具有成本效益优势;两类政策存在组合搭配的空间。(4)在疫情冲击后加大绿色金融政策力度,将有益于实现"绿色复苏",并有可能以相对平时更低的成本,加快"碳达峰"与经济低碳转型的进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文洁
本文利用1991—2007年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能源开发强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时间趋势和地区差异,并以此来探讨发展低碳经济的不同区域对策,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能源开发强度对总体经济的影响为负,说明能源开发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从影响的时间趋势来看,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能源开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影响逐渐从正向转变为负向。从影响的地区分布来看,能源开发在样本时间内对西部和中部经济的影响为负,而对东部经济的影响为正。对于这种差异性,本文认为,宏观政策的倾斜导致东、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出现差异,并且人力资本水平和科技...
关键词:
低碳经济 能源开发强度 经济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付迪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飞速提升,生产过程中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论文在分析低碳经济转型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构建扩展内增长模型,分析人力资本与低碳经济转型的关联性。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总结得出,无论是人力资本存量,还是人力资本积累,都对低碳经济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最后根据总结得出的人力资本与低碳经济转型之间的关联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檀一帆 汪柳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归纳分析后发现,已有研究对低碳经济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概念探讨、影响因素、增长路径、建模方法等几个方面。低碳的概念可分为"绝对低碳"和"相对低碳",然而低碳经济的内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和明确的定义;影响我国低碳经济的因素主要有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效率、对外开放,除此之外还有经济发展方式、工业化和城镇化、能耗强度、生活方式等等;也有学者运用分解方法、计量分析、模拟与系统优化、投入与产出模型等对我国低碳经济增长路径进行了探索。总体来看,我国的低碳经济增长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目标和特点不同,背后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有很大差异,却少有文献探讨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同时,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参差不齐,现有文献虽然研究了某些地区的碳排放,但是没有充分揭示我国低碳经济增长过程的行业性和地区性特征。因此,未来可进一步加强我国低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行业性和区域性路径的研究,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梯度发展协调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增长 增长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立 蔡震 关玉娟
低碳经济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形态,它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与经济产出有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应用传统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低碳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很大局限性。运用随机微分对完全抽象的经济增长随机过程进行分析,其结论对于制定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增长 随机微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公维凤 王传会 周德群 曾昭鹏
本文建立了双强度约束下低碳经济增长多目标优化模型,分析了行业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低碳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CO2排放协调发展情景中,若"十二五"期间各行业能耗强度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遵循"十一五"期间的变化趋势,则对农业、工业和建筑业的经济增长不利,对其他行业有利。在其基础上,若减少工业和建筑业能耗强度的降幅,增加其他行业能耗强度的降幅,可提高农业和建筑业的经济增长速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减缓工业和建筑业能耗强度的下降压力,且非化石能源比例可达11.4%。若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工业和建筑业能耗强度的降幅,对各行业经济增长影响不大,但会增加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武林 雷原
本文基于协同理论,通过构建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探索二者的协同关系。综合1981~2013年中国、印度、英国、美国、日本的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国的经济增长与碳减排复合系统协同度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协同度从大到小依次是英国、美国、中国、日本、印度;就经济协同度来看,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但就碳协同度来看,发达国家高于发展中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和碳减排复合系统的协同度处于停滞状态。
关键词:
碳减排 经济增长 协同度 国际比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海骏娇
碳排放控制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倒逼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从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绿色增长、棕色增长和黑色增长三种类型。本文利用1971-2010年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中国近40年经济增长方式的演变。笔者发现,1971-1977年为黑色增长阶段,1978-2001年为棕色增长阶段,2002-2004年倒退到黑色增长阶段,2005-2010年重新步入棕色增长阶段,中国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道路曲折艰辛。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短期内,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互为因果,经济粗放型增长特征显著;但从长期看来,经济增长并不是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丹鹤 彭博 黄海思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本文从投资、有效劳动投入量及生产率这三方面剖析了低碳技术与IT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机制,分析了在保持当前技术发展速度的前提下,低碳技术将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点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技术 IT技术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星宇 姜凌 余进韬
准确评估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实现绿色与经济增长的双赢、建成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基于2003—2018年中国272个城市的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全面考察三批低碳城市建设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建设对城市绿色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上述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并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显著成立;(2)绿色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低碳城市建设发挥政策效应的重要渠道;(3)低碳城市建设的绿色促进效应在东中部城市、中心城市、非资源型城市和高排放城市要强于西部城市、外围城市、资源型城市和低排放城市;(4)低碳城市建设不仅促进了试点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还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辐射带动了邻近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未来政策上应扩大低碳城市的覆盖范围、提供财政支持、引进相关人才,并形成区域间绿色协同发展格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杜洪林
碳税实际上是二氧化碳排放税的简称,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的,对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炭、天然气、成品油等)按照其碳含量或碳排放量征收的一种税。碳税具有两种性质,它既是一种能源税,对纳税主体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