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90)
- 2023(6705)
- 2022(5522)
- 2021(4571)
- 2020(3673)
- 2019(8170)
- 2018(7962)
- 2017(14989)
- 2016(7865)
- 2015(9020)
- 2014(8994)
- 2013(9125)
- 2012(9069)
- 2011(8580)
- 2010(8625)
- 2009(7888)
- 2008(7348)
- 2007(6653)
- 2006(6387)
- 2005(5904)
- 学科
- 济(62006)
- 经济(61963)
- 管理(23477)
- 方法(17927)
- 地方(17624)
- 业(15625)
- 学(14389)
- 数学(14060)
- 数学方法(13967)
- 企(13641)
- 企业(13641)
- 环境(13323)
- 地方经济(12730)
- 业经(11723)
- 中国(11485)
- 和(9287)
- 农(9044)
- 经济学(8641)
- 财(7387)
- 划(7182)
- 资源(7005)
- 理论(6865)
- 制(6828)
- 发(6694)
- 融(6667)
- 金融(6666)
- 农业(6529)
- 贸(6343)
- 贸易(6336)
- 易(6012)
- 机构
- 大学(128627)
- 学院(127616)
- 济(64289)
- 经济(63195)
- 研究(54948)
- 管理(42830)
- 中国(39819)
- 理学(35984)
- 理学院(35500)
- 管理学(34870)
- 管理学院(34656)
- 科学(33751)
- 所(29323)
- 京(27817)
- 研究所(26696)
- 财(25890)
- 农(24873)
- 中心(22935)
- 经济学(21191)
- 财经(20396)
- 江(20057)
- 院(19931)
- 业大(19889)
- 农业(19529)
- 经济学院(18650)
- 经(18386)
- 北京(18025)
- 科学院(17871)
- 省(16964)
- 范(15749)
- 基金
- 项目(83289)
- 科学(64718)
- 基金(61153)
- 研究(56174)
- 家(55892)
- 国家(55519)
- 科学基金(45621)
- 社会(37959)
- 社会科(35807)
- 社会科学(35795)
- 省(31613)
- 基金项目(31520)
- 自然(29782)
- 自然科(28923)
- 自然科学(28910)
- 自然科学基金(28367)
- 划(27601)
- 资助(25449)
- 教育(23629)
- 发(20542)
- 重点(19793)
- 编号(19517)
- 部(17918)
- 计划(16652)
- 国家社会(16452)
- 创(16345)
- 发展(16219)
- 科研(16040)
- 展(15994)
- 创新(15572)
共检索到2065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江琴
通过对GDP和能源消费的历史数据分析出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并预测了2009~2020年成渝经济区的GDP、能耗、CO2排放、森林固碳量等,得出走低碳经济是成渝经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未来,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生态屏障 碳源 碳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长江上游地区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同时,由于生态脆弱地区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其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要求,加快长江上游有条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论对促进长江全流域及区域协调发展,还是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整体区域发展格局看,长江上游经济区是成渝经济区的外延扩展,而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经济区的支撑,长江上游经济区区域合作的主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建升 冉建宇
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区域差距的指标体系,利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和成渝经济区共计63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成渝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的差距。研究表明,成渝经济区与三大经济区相比差距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总量低、消费能力低、对外开放度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经营效率低以及环保水平差也是构成差距的重要因素,而科教水平和工业发展等因素影响不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继瑞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已形成了"三大增长极",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京津冀经济圈,无论从经济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水平,还是从产业规模、利用外资总额来说,上述三个经济区被认为是产业集聚效应发挥最好、周边经济带动能力最强的三大经济区。这意味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的建立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刘鹤 王岱 许旭
成渝经济区作为我国区域总体战略的重要指向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基于全国战略视角,从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城镇分布、交通体系、人力资源等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基础;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经济区内部空间的发展潜力,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为成渝经济区更好的贯彻国家区域总体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延华 何维达
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国家在科教兴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军工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是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实践。《绵阳科技城发展规划(2011-2015年)》对绵阳科技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作为成渝经济区西北部中心城市,在建设成渝经济区的背景下,科技城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更大范围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全区域经济和社会较快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登科 杨林
新的"十四五"规划,提出了诸多发展的目标。尤其是关于区域发展和区域发展的空间格局相关政策让人重点关注。我国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主要矛盾,如何实现解决这个问题,摆脱"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成渝地区做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4个主要地区,其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的战略目标至关重要。然而,在现实中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基于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区域发展 新格局 成渝经济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承红 刘攀
成渝经济区是四川盆地中部最发达的地区,这一经济区域像一根扁担一样在长江上游乃至西南地区担负着重要的作用。但这根扁担能挑多重,它的经济增长极作用如何发挥等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在比较成渝经济带与三大经济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上找出成渝经济带现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成渝经济区发展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承红
【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则纲要》和《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确定了西部三个率先发展的重点地区,即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后两个规划2009年已经出台。2008年5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启动,2009年12月初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期刊] 改革
[作者]
徐承红
简要回顾成渝经济区的由来,同时列出成渝经济区发展面临六大现实问题:成渝经济区能否成为和如何成为西南甚至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协作发展问题;成渝经济区的特色经济、特色产业以及产业协同发展问题;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问题;成渝经济区城市、城镇体系建设问题;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的问题。未来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应着力研究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产业空间布局战略、协调机制、对外开放、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区域规划 协调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世庆 贾玫
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的战略构想要有新思维,要从"西部与世界相连"、两个前沿地带、国家新的增长极三个视角审视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战略,要从产业振兴、川渝合作、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崛起三个途径夯实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基础,要从毗邻区域合作、泛区域合作、国际区域合作三个维度拓展成渝经济区对外开放空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继琼
采用豪斯道夫(Hausdorff)分维模式,利用2002和2003年成渝经济区各等级城市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一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等6个指标对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分形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较为分散。除第一产业外,经济区内各城市在非农业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GDP)、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等级差异。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成渝经济区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昶 李嵩然
区域金融中心是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汇聚优化金融资源、提高区域经济运行效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梳理区域金融中心理论,总结国内外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成渝经济区区域金融中心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定位分析,提出在金融条件欠成熟的情况下,成渝金融中心建设应突出特色走专业化金融中心之路,模式宜选择"双核"推动下的区域金融协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全域全面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要在国务院划定的20.6万平方公里、46个市区县、约9000万人口的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全面推进国家规划的实施;要在成渝经济区范围内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实现三化联动、三化统筹;要加快经济区的建设,培育次区域经济增长极,重塑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地理;要把成渝经济区建成现代产业基地;要坚持改革开放,全面推进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改革;要在成渝经济区这个内陆地区,强力推进对外开放,尤其是向西开放,使成渝经济区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基地,重振现代南北丝绸之路。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区域规划 全域 增长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郑治伟 孟卫东
对于成渝经济区这种典型的增长极开发模式,选取合适的次级中心,以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章章借助空间引力模型找出区域次级中心的候选城市,并根据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建立一个综合评价系统,进而确定了遂宁、南充、自贡和宜宾为成渝经济区的次级中心城市,并据此对各次级中心城市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