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21)
2023(7663)
2022(6480)
2021(5768)
2020(4578)
2019(10125)
2018(10103)
2017(19675)
2016(10413)
2015(11329)
2014(10881)
2013(10690)
2012(9689)
2011(8811)
2010(8794)
2009(8012)
2008(7516)
2007(6840)
2006(6167)
2005(5407)
作者
(27907)
(23429)
(23045)
(21954)
(14834)
(11004)
(10487)
(9004)
(8693)
(8432)
(7784)
(7699)
(7331)
(7308)
(7221)
(7075)
(6979)
(6874)
(6751)
(6734)
(5819)
(5685)
(5668)
(5256)
(5238)
(5162)
(5151)
(5076)
(4608)
(4555)
学科
(47311)
经济(47279)
管理(32728)
(31026)
(25710)
企业(25710)
方法(15677)
地方(14342)
(13911)
数学(13108)
数学方法(12954)
业经(12741)
环境(12367)
中国(11665)
产业(9942)
农业(9399)
(8985)
(8892)
(8508)
贸易(8503)
地方经济(8358)
(8206)
(8057)
(7980)
技术(7797)
(7558)
(6697)
(6512)
理论(6233)
(6065)
机构
学院(146054)
大学(139838)
(63905)
经济(62751)
管理(57270)
理学(49519)
理学院(49028)
研究(48422)
管理学(48267)
管理学院(47997)
中国(35067)
(28293)
科学(28170)
(26053)
(23284)
中心(21919)
(21588)
财经(21191)
研究所(21120)
(20326)
业大(19496)
经济学(19114)
(19020)
(18882)
师范(18722)
(18392)
(17832)
北京(17254)
经济学院(17248)
农业(15803)
基金
项目(99108)
科学(79190)
研究(75836)
基金(70879)
(60767)
国家(60291)
科学基金(52517)
社会(49312)
社会科(46963)
社会科学(46956)
(40893)
基金项目(37461)
教育(33846)
(33281)
自然(32168)
编号(31410)
自然科(31368)
自然科学(31365)
自然科学基金(30785)
资助(27849)
(24840)
成果(24032)
重点(22657)
课题(21939)
(21776)
(21185)
发展(20687)
(20357)
创新(20251)
国家社会(20179)
期刊
(74215)
经济(74215)
研究(41358)
中国(26247)
管理(22704)
(19801)
科学(19363)
(19023)
学报(17492)
业经(14979)
教育(14590)
农业(13701)
大学(13563)
技术(13306)
学学(12963)
经济研究(11867)
(11644)
金融(11644)
财经(10032)
问题(9625)
(8940)
商业(8116)
(7958)
技术经济(7710)
现代(7548)
科技(7219)
(7105)
论坛(7105)
(7068)
国际(6555)
共检索到213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红蕾  陈艳  
本文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纳入传统的战略产业选择指标体系中,利用Weaver-Thomas模型对广东地区工业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并结合广东"十二五"规划和工业的发展情况,对模型结果进行调整,最终选择出符合广东低碳经济发展条件的工业战略产业。本文的结果表明:广东若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不仅要对传统优势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还要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超  
低碳约束下,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国的金融产业随之也要战略转型。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转型,就目前来说,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低碳金融产业的规划和政策研究;二是搭建低碳交易平台;三是完善中国的低碳金融体系。本文构建了简明的低碳金融产业与实体低碳产业的互动模型,并首次在低碳系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金融参数和企业低碳系数的概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金波  
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是在不断突破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条件下形成的,升级路径也基本上是沿着资源替代和资源能源节约型方向演进的。在推动日本产业结构向循环、低碳环保方向转变的过程中,高新技术园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创新示范作用。在推动日本经济向集约型、低碳型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生态工业园则成为日本推进循环经济,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观念更新的重要载体。正是资源环境约束下日本产业升级的低碳路径选择带来了日本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的质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马涛  东艳  苏庆义  高凌云  
本文以临港重化工城市宁波为例,根据IPCC的方法测算了规模以上工业行业的CO2排放强度,基于此构建了碳生产力和碳强度竞争力两个低碳指标,并将其作为战略产业选择的约束指标纳入Weaver-Thomas方法的传统指标体系。在传统指标和低碳指标(分为强低碳约束和弱低碳约束两种情景)基础之上,进行了战略产业选择,进而利用模拟方法对宁波市实现"十二五"期末工业增长和碳强度减排目标进行了双重目标的模拟。结果表明,根据低碳条件下的指标体系进行战略产业选择,同时采用技术减排,可以有效促进地区实现工业增长和低碳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蔡绍洪  陈胜男  
我国西部具有资源优势,然而资源型产业的生产效率却很低下,"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低碳经济约束下,西部地区面临着跨越式快速发展和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双重任务,单纯的产业集群和单纯的循环经济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采用循环产业集群模式,资源型产业才能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的恶性循环,并形成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统一,实现可持续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晓兰  余建辉  
为了衡量低碳约束下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在分析现有的低碳视角下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不足的基础上,引入贸易污染条件指数对现有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并用修正后的指标对中国等七个国家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对比分析指标修正前后各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考虑碳因素之前我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弱,考虑碳因素后虽然国际地位略有上升,但是仍然缺乏国际竞争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原  孙慧  
"十三五"时期坚持绿色发展,要求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严重缺乏、相关制度供给不足、发展思维定式及政府政绩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是制约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障碍。应加快产业转型的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依托"一路一带"战略,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的全球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增进人力资本积累,夯实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基础;大力开展环境治理,推进生态补偿有序进行;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强化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保障等,从而有效推进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赵细康  吴大磊  曾云敏  
对工业适度重型化背景下的高碳发展惯性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以广东为重点,利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研究工业能源消费历史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广东工业重型化和高碳化在未来一段时期仍将处于惯性高位区间,工业碳排放峰值预计出现在2025年左右;由技术进步诱发的能源效率提升是过去十多年来碳排放增长减缓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尚未发挥足够的降碳效应。结合广东工业适度重型化发展特征,研究认为,能源效率提升仍是现阶段广东工业碳减排的主要途径。随着技术进步效应的边际递减,中远期碳减排的主要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旺红  马瑞超  
基于1998-2011年我国工业行业数据,选取可变规模报酬的多阶段DEA模型,测算出低碳约束下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审查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其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占比表示的金融中介发展程度每上升1%,碳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将增长2.13%;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其的影响却不明显。另外,能源价格的上升能显著提高碳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而FDI与产权结构对其却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海秀  王明利  石自忠  倪印锋  
基于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调研数据,本文系统梳理中国牧草产业发展历史和特征、总结提炼发展成就、挖掘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战略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牧草产业共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和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产业发展形势整体向好、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发展方式不断创新且综合效益逐步显现。但是也面临着产业重要性未受到充分认可、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市场体系不完善和扶持政策不精准等现实约束。因此,需要采取破除传统种养观念、提升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水平、加大市场体系建设力度以及完善政策体系等重点措施以促进中国牧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五七  
本文运用基于共同前沿分析框架的Metafrontier-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度了能源与碳排放约束下地区工业绿色TFP指数及其分解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地区工业绿色TFP整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东部省区工业绿色TFP指数高于中部与西部省区,工业低碳生产技术的地区差距整体上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尤其是2004年以来,西部工业低碳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超越中部;(2)东部地区工业绿色TFP增长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显著高于中部与西部地区,地区工业绿色TFP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整体上拖累了绿色TFP增长,在发挥技术进步对地区工业低碳转型的促进作用的同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文新  潘宇  
本文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30个省2005~2014年低碳约束下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测度,分析其结构及总体演化趋势,并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及时空跃迁测度法描述其在空间格局上的演化过程,最后运用证实性空间数据分析(CsDA)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表明:样本年内我国低碳物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呈螺旋式缓慢上升,但各生产要素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进步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技术进步,能源结构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无明显改善。从空间上看,各省低碳物流效率存在显著关联性特征,但其与能源投入水平未能一致,存在空间异质性。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实施差异化物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睿劼  张智慧  
为了对中国各地区工业进行环境约束下的效率评价,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利用2005~2009年各地区工业的面板数据,对31个省市的工业进行了环境约束下的效率测算,揭示了中国工业效率的总体发展情况及各地区间的差异。在进行超效率DEA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工业环境影响的社会支付意愿代表环境投入,弥补了过去研究中在处理非期望产出问题上的不足,并通过比较不同模型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环境问题对各地区工业的效率影响程度上的差异。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利用投影寻踪方法加权评分,反映了各地区工业效率的综合状况,从区域情况来看呈现东部优于中部与西部,而中部优于西部的态势。最后,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对各区域中的特殊省份进行了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吴红霞  刘遵峰  
低碳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又使得低碳经济成为可能。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有重要作用。文章在阐述低碳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低碳经济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Weaver-Thomas和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笪凤媛  吴军  
从技术效率和环境技术效率二维角度将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划分为四种类型,并利用1999—2008年省级工业部门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工业化发展路径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相对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模式,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仍未走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型粗放式发展老路。地区间工业发展路径差异显著,河北、内蒙古、浙江、四川和重庆等地区实现了渐进式发展,广西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陕西出现了倒退,而黑龙江、湖北、天津等地区则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间摇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