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8)
- 2023(12510)
- 2022(10635)
- 2021(9882)
- 2020(8052)
- 2019(18512)
- 2018(18692)
- 2017(35389)
- 2016(19339)
- 2015(21797)
- 2014(21967)
- 2013(21712)
- 2012(19896)
- 2011(17938)
- 2010(17722)
- 2009(15666)
- 2008(15060)
- 2007(13296)
- 2006(11672)
- 2005(9695)
- 学科
- 济(77571)
- 经济(77495)
- 管理(60128)
- 业(51904)
- 企(43143)
- 企业(43143)
- 方法(34612)
- 数学(29691)
- 数学方法(29376)
- 中国(22601)
- 农(20782)
- 环境(19958)
- 学(19086)
- 地方(18555)
- 业经(17257)
- 技术(17145)
- 财(16454)
- 和(14290)
- 农业(14164)
- 理论(13563)
- 划(13194)
- 贸(12097)
- 贸易(12091)
- 易(11695)
- 制(11181)
- 教育(10870)
- 发(10698)
- 资源(10499)
- 务(10312)
- 财务(10237)
- 机构
- 大学(272439)
- 学院(271394)
- 管理(111265)
- 济(103016)
- 经济(100451)
- 理学(96613)
- 理学院(95497)
- 管理学(93881)
- 管理学院(93400)
- 研究(90436)
- 中国(64317)
- 京(59358)
- 科学(58741)
- 所(44466)
- 财(43667)
- 业大(42765)
- 农(42763)
- 中心(41052)
- 研究所(40892)
- 江(38998)
- 范(37545)
- 北京(37421)
- 师范(37221)
- 财经(35641)
- 院(33822)
- 农业(33288)
- 经(32467)
- 州(32223)
- 技术(30622)
- 师范大学(30222)
- 基金
- 项目(194836)
- 科学(153102)
- 研究(142922)
- 基金(139899)
- 家(121904)
- 国家(120928)
- 科学基金(104315)
- 社会(88599)
- 社会科(83910)
- 社会科学(83886)
- 省(77004)
- 基金项目(75949)
- 自然(68641)
- 自然科(66929)
- 自然科学(66918)
- 自然科学基金(65679)
- 教育(64943)
- 划(64798)
- 编号(58675)
- 资助(55934)
- 成果(46047)
- 重点(43522)
- 部(42055)
- 发(41931)
- 创(40749)
- 课题(40338)
- 创新(38030)
- 科研(36941)
- 教育部(35730)
- 国家社会(35698)
- 期刊
- 济(111534)
- 经济(111534)
- 研究(77194)
- 中国(51730)
- 学报(42782)
- 科学(40551)
- 管理(39216)
- 农(37895)
- 教育(33497)
- 大学(32055)
- 财(30734)
- 学学(29862)
- 农业(27262)
- 技术(26665)
- 业经(18680)
- 融(17736)
- 金融(17736)
- 图书(17302)
- 经济研究(16219)
- 财经(15990)
- 问题(15791)
- 科技(15580)
- 技术经济(14332)
- 资源(14188)
- 业(13958)
- 经(13576)
- 理论(13251)
- 现代(12882)
- 实践(12440)
- 践(12440)
共检索到386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毛洪伟 李芬 郭永聪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我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对于城市社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是关系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然而现阶段缺乏系统性的低碳生态建设领域的公众认知情况研究和定量化的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针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低碳生态城建设技术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受访者普遍认同低碳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规划技术存在差异,认为差异主要存在于控制方式、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信息化手段、规划流程、规划内容、保障体系等方面;认为对于城市片区绿色建筑规模化规划前期需要进行生态诊断与预评估,诊断和评估的对象包括,生态环境、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云燕 赵国龙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以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英国政府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之后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低碳社会,2007年中国开始出现低碳城市的提法,之后国内专家学者也更多地关注低碳城市的研究。文章主要梳理国内外研究者关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目前低碳城市研究的背景现状,然后从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内涵和特征目标等方面总结我国专家学者的一些研究进展,对当前发展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梳理,最后总体概述了我国专家学者对构建低碳城市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碳排放 指标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超骕 马振邦 郑憩 邵天然 曾辉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众多低碳城市建设案例,其中的先进经验亟待剖析和总结。基于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的梳理和概述,针对其发展模式、实践要点、空间发展策略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多个维度对中外低碳城市建设案例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国内外案例城市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低碳城市建设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叶祖达
目前把社会成本(SocialCost)概念引入到低碳城市的碳排放控制指标与政策手段中的研究相对比较少。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概念也只是在过去10多年来,特别是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后,才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高度重视。政府在城市发展领域推动低碳城市的政策和行动都有其相对的社会成本和效益,因此这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社会成本分析就是要将客观而科学的工具引入到城市规划建设政策制定过程中,把有关的社会成本量化为经济价值,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以实现社会整体资源的最优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景新 郭志远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威胁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挑战。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城市地区排放的二氧化碳也迅速增加,低碳城市建设已迫在眉睫。文章从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在对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碳城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低碳城市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瑞
我国出现低碳城市建设热,甚至一些城市出现伪低碳现象,其原因是城市建设者缺乏正确的低碳理念,导致低碳城市建设出现盲目跟风现象。低碳城市建设应以正确的低碳理念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低碳城市规划,采取措施促使城市碳排放外部性内在化,量化碳排放目标,实施碳足迹信息公开制等多种形式,最终实现城市的减碳目标,走符合城市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之路。
关键词:
伪低碳 低碳理念 低碳城市 建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莹
低碳城市建设是近几年热议的话题,国内外许多城市均开展了此项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文章从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入手,论述武汉建设低碳城市拥有的基础,探讨低碳城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武汉 评价指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震
中国城市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城市生态格局愈发恶化。旧有的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备受诟病,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得到更广泛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具有价值的有关低碳生态的哲学观,包括辩证的变化观、平衡观、有节制的发展观、制天命而用之的能动观以及人地天道合一的有机整体观等。然而现代城市建设在技术革命中不断对传统观点进行突破,使城市发展无限突破资源限制,将城市的发展和变化简单理解为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的扩张,将人的需求凌驾于自然之上等。因此,有必要对低碳生态城市的中国哲学理论和传统理念进行构架,在城市建设中借鉴传统,形成统筹天地人整体的发展路径,为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型寻求出路。
关键词:
低碳 生态 传统哲学 城市建设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玉
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国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重要战略的实践主要载体,区分二者的建设模式的差异性,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贵阳市在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为例,系统的分析了他们的不同之处。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城市主要是以制度建设为主,通过文化、意识、制度等推进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从具体产业着手,通过发展低碳的物流、会展、服务、交通、建筑等推进城市建设。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个过渡阶段;现阶段,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魏守华 钱非非
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为切入点,使用2003-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环境技术提升的政策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并未对环境技术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发现这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存在激励与扭曲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致。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激励效应在中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大城市均显著为正,但在中小型城市中难以发挥;扭曲效应主要出现在西部地区城市、中小型城市以及Ⅰ型大城市。鉴于此,可由点到面地推进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加强西部地区中小城市的环境监管力度,激发创新活力,减少政策扭曲;对于中东部地区城市和人口规模较大城市要努力提高创新质量,实现绿色创新“多量多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兴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对此,国际社会达成一致,共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切实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以降低全球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低碳城市运作机理,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路径是当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由申立银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书,基于低碳城市建设背景,通过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内在机理,探寻评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方法与路径,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董紫君 杜红 董文艺 段洪雷
城市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根据城市节水节能的实际需要,构建多层次、整体性的城市综合节水示范体系。重点介绍深圳市在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法规保障、战略规划引导、市场监督管理、资金支持保障等方面的各项举措,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城市综合节水模式和经验,共同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
城市节水 示范体系 低碳城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庄贵阳
以"绿色之城——深圳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二届深圳学术年会,日前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建设低碳城市是城市的基本问题,如何实施看得见的措施建设低碳城市等,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刊摘编了几位专家的演讲内容,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章立东
在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发展低碳城市是化解城市危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目前的低碳城市实践来看,虽然积累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还存在着发展模式趋同、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性不高、减碳的长期性与地方短期政绩观不一致等问题。为了推进城市建设向低碳化转型,本文从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坚持低碳化发展、企业低碳化生产、市民低碳化消费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低碳城市建设 困境 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时间里,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如臭氧空洞、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难以挽回的损失。特别是温室气体巨量排放导致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