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4)
- 2023(13969)
- 2022(12107)
- 2021(11300)
- 2020(9381)
- 2019(20997)
- 2018(21155)
- 2017(40233)
- 2016(21821)
- 2015(24518)
- 2014(23872)
- 2013(23583)
- 2012(21776)
- 2011(19357)
- 2010(19218)
- 2009(17080)
- 2008(16380)
- 2007(14266)
- 2006(12449)
- 2005(10704)
- 学科
- 济(83613)
- 经济(83531)
- 管理(71945)
- 业(64544)
- 企(55674)
- 企业(55674)
- 方法(38093)
- 数学(32346)
- 数学方法(31990)
- 财(26330)
- 中国(23073)
- 技术(22316)
- 农(21889)
- 环境(20695)
- 业经(19548)
- 学(19539)
- 地方(18744)
- 理论(15536)
- 划(15521)
- 和(15152)
- 制(14974)
- 贸(14621)
- 贸易(14612)
- 农业(14564)
- 易(14189)
- 技术管理(14096)
- 务(12967)
- 财务(12902)
- 财务管理(12879)
- 企业财务(12208)
- 机构
- 大学(300521)
- 学院(299517)
- 管理(124708)
- 济(118062)
- 经济(115527)
- 理学(108853)
- 理学院(107724)
- 管理学(106051)
- 管理学院(105515)
- 研究(97110)
- 中国(71200)
- 京(63554)
- 科学(61162)
- 财(55696)
- 所(47559)
- 业大(44568)
- 农(44091)
- 中心(43972)
- 研究所(43357)
- 江(43016)
- 财经(42921)
- 北京(39964)
- 经(39063)
- 范(38995)
- 师范(38656)
- 院(35879)
- 州(35013)
- 经济学(34639)
- 农业(34261)
- 技术(32765)
- 基金
- 项目(212387)
- 科学(168102)
- 研究(157053)
- 基金(154087)
- 家(133698)
- 国家(132612)
- 科学基金(115273)
- 社会(99110)
- 社会科(93962)
- 社会科学(93938)
- 省(84460)
- 基金项目(82737)
- 自然(74898)
- 自然科(73132)
- 自然科学(73114)
- 自然科学基金(71809)
- 教育(71531)
- 划(70108)
- 编号(63450)
- 资助(61896)
- 成果(50181)
- 创(48390)
- 重点(47227)
- 部(46157)
- 发(45409)
- 创新(44469)
- 课题(43577)
- 国家社会(40535)
- 科研(40185)
- 教育部(39770)
- 期刊
- 济(125268)
- 经济(125268)
- 研究(87416)
- 中国(59842)
- 管理(46511)
- 学报(45467)
- 科学(43120)
- 财(42758)
- 农(38846)
- 教育(35953)
- 大学(34643)
- 学学(32476)
- 技术(28830)
- 农业(27736)
- 融(21846)
- 金融(21846)
- 业经(20568)
- 财经(20316)
- 经济研究(19994)
- 科技(17955)
- 经(17288)
- 图书(16943)
- 技术经济(16321)
- 问题(15766)
- 业(14948)
- 理论(14560)
- 现代(13509)
- 实践(13476)
- 践(13476)
- 资源(13223)
共检索到431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汉杰 于法稳 唐洪雷 彭定洪 周建华
在气候变化应对日益紧迫的背景下,研究了政府、企业、研发机构和金融机构(政产学研金)参与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创新的条件和策略。以企业合作关系为假设条件,引入金融主体和科研机构,构建了LCEFT的政产学研金协调创新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碳权质押、信用等级、投资回报等因素对博弈系统群体协调创新策略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参与协同创新的决策受到政府奖惩机制、绿色信贷项目盈利和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多主体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互补性正是LCEFT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关键;政府部门的奖惩机制能够促进多主体合作,但难以使得整体获得最优,达到整体最优的关键是有效地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和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本文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金融、产学研协同创新及产业化管理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一定的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崔和瑞 王欢歌
在有限理性基础上,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对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策略进行分析,最终得到6种情况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各个因素对产学研达成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违约金、协同收益、政府补助、碳排放量差值和碳排放税对协同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研发成本和知识溢出效应对协同创新有反向抑制作用;成本分摊比例和收益分配比例的影响是非单向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促进产学研低碳技术创新提出相应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低碳技术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汉杰 王华
根据影响企业策略选择的技术互补比例、政府激励参数和行业内惩罚损益等参数构建支付矩阵,构建企业间的低碳环境友好技术创新扩散非合作演化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字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扩散需要政府部门优化环境规制制度,同时需要行业自身净化行业内部环境;技术互补性越强博弈主体双方选择扩散策略的比例越大,企业间进行技术创新扩散的概率越大。政府恰当的激励政策有利于企业进行扩散策略的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志奇 王玉 付业林
构建风车模型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资本支持机制以及平台联动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与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以及平台联动作用机制相比,市场驱动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意愿更加明显,激励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各主体演化博弈策略,构建循环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欧训民 张希良 王若水
促进低碳环境友好技术的国际转移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方面。论文探讨博弈论方法在此类技术转移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建立起转移双方国家间宏观博弈、企业间微观博弈的双层、非合作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从企业、国家、国际社会三个层面综合分析重点影响因素。该模型中宏观参与人为双方国家,微观参与人为双方政府、企业和公民。研究表明,企业层面的项目投资回报率要求,国家层面的税收水平、项目管制或补贴资金水平,以及国际社会层面的气候变化应对项目支持资金水平是主要直接影响因素;双方的公民环保意识水平通过干预国家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而成为重要间接影响因素。最后,就促进我国引进技术、应对气候变化并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气候变化 博弈论 技术转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维蔚 石岿然 朱跃钊
为了探讨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的演化并揭示参与者策略行为的影响因素,在有限理性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单群体和两群体系统的演化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概率与协同超额收益正相关、与投入总成本和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一个最优的超额收益分配系数,使得产学研双方进行协同创新的可能性最大化;合理的惩罚和奖励机制将有效减少双方的背叛行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嵇留洋 刘良灿 张渊 张同建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遇到了困境,未能顺利推进。许多参与主体缺乏对"协同"的深刻认识,在实施上手足无措。互惠性偏好理论的发展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上的突破指明了方向。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在适当的市场条件下,互惠性偏好及演化可以实现产学研互惠性合作,实现对传统合作模式的超越,进而克服"协同"瓶颈,完成真正的"协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迈上新的高度。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 互惠 演化博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1,2,朱姝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有效手段,将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协同主体,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产学研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三螺旋模型,通过对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决策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不同,金融机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意愿。据此,提出完善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程强 石琳娜
基于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演化机理。结果发现,产学研协同演化的前提条件是开放与非平衡,动力是非线性相互作用,诱因是随机涨落,路径是相变与分叉,形式为超循环。
关键词:
产学研 协同创新 自组织 协同演化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肖汉杰 彭定洪 王华
在全球积极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研究了心理压力和信息条件因素对低碳环境友好技术(LCEFT)转让企业与受让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通过引入对谈判区间、还价策略和不同心理压力的假设,构造了非对称信息下的LEFCT转移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深入分析了收益贴现参数、心理压力参数和谈判区间等因素对博弈双方报价策略、还价策略以及成交价格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心理压力和信息条件都会直接影响博弈双方的报价策略、还价策略和最终的成交价格,并得出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受让企业"见好就收"和"对半侃价"的还价策略。本文为受让企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面对不同的心理压力和信息条件所应采取何种还价策略提供了一定的决策支持。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汉杰 唐卫宁 彭定洪 王华 周建华
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事关我国前沿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核心竞争力。针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高、环境正外部性等基本特征,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有限理性及在资源禀赋方面存在的异质性,使双方在创新合作过程中均存在博弈行为。引入政府补贴、资源拥有量、碳价和资源交互系数等关键参数,构建企业资源禀赋异质下的产业共性技术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并采用演化相位图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各参数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得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提出促进资源禀赋异质企业协同创新的建议对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娜 李波
建立以集群内企业和科研院所为博弈主体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稳定策略分析可知,确定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各方保持协同治理的核心;同时加入一些奖励惩罚机制以及信息共享机制对各主体具有激励作用,政府的监管,则进一步优化对企业间的协同治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巩永华 薛殿中 朱卫未
通过ICT促进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ICT低碳方案提供商、高能耗工业企业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基于博弈论分析高能耗工业企业与ICT低碳方案提供商通过收入分享方式合作时,本文分析了各方的最优投入水平,以及政府激励和监管的协调作用。研究表明收入分享比例是影响合作与否的关键;政府资金资助和监管惩罚力度、税收优惠能分别提高ICT低碳方案提供商和高能耗工业企业的最优投入,协调双方因收入分享比例导致的利益冲突,但须合理设置经费资助的首期拨付比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悦 顾新
本文总结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其知识协同的概念与特性,基于知识协同的前提条件从准备、运行、终止三个阶段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并对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予以描述。同时从环境因素、协同意愿、产学研合作模式、知识差异四方面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协同过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影响因素作用的框架模型。
关键词:
产学研协同创新 知识协同过程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