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7)
2023(6371)
2022(5330)
2021(4688)
2020(3633)
2019(7689)
2018(7658)
2017(14343)
2016(7638)
2015(7990)
2014(7416)
2013(6977)
2012(5934)
2011(5445)
2010(5241)
2009(4669)
2008(3985)
2007(3263)
2006(2900)
2005(2439)
作者
(19937)
(16806)
(16649)
(15608)
(10275)
(7987)
(7259)
(6272)
(6201)
(5585)
(5508)
(5457)
(5217)
(5061)
(4999)
(4993)
(4991)
(4921)
(4791)
(4610)
(4128)
(3868)
(3848)
(3822)
(3646)
(3623)
(3600)
(3473)
(3290)
(3289)
学科
(26763)
经济(26747)
管理(26464)
(19153)
环境(16523)
(14610)
企业(14610)
方法(10224)
(9092)
数学(8988)
数学方法(8796)
(8769)
(7168)
规划(7144)
环境规划(6943)
中国(6727)
业经(6619)
(6402)
资源(6199)
(5840)
贸易(5838)
农业(5739)
(5704)
(5645)
地方(5590)
(5035)
生态(4949)
(4222)
财务(4197)
财务管理(4192)
机构
学院(99536)
大学(94640)
(39929)
经济(39137)
管理(37591)
理学(32851)
理学院(32553)
管理学(31893)
管理学院(31756)
研究(31555)
中国(23242)
科学(20379)
(18857)
(17050)
(16552)
业大(15862)
(15172)
中心(14813)
(13999)
研究所(13975)
财经(13489)
农业(13437)
(12262)
(12208)
经济学(12128)
师范(12119)
(11989)
(11361)
技术(11356)
北京(11151)
基金
项目(72821)
科学(57613)
研究(53095)
基金(52648)
(46526)
国家(46198)
科学基金(40014)
社会(34700)
社会科(33007)
社会科学(32997)
(30226)
基金项目(27441)
自然(25648)
自然科(24996)
自然科学(24993)
(24668)
自然科学基金(24499)
教育(23573)
编号(21569)
资助(20778)
(17213)
重点(16753)
(15620)
成果(15159)
(14880)
国家社会(14779)
创新(14688)
课题(14602)
科研(14298)
(14233)
期刊
(42907)
经济(42907)
研究(24375)
中国(17123)
(16000)
学报(15214)
科学(14145)
管理(13468)
(12524)
大学(11659)
农业(11618)
学学(11310)
教育(9277)
技术(9185)
业经(8876)
经济研究(7458)
(6146)
资源(5989)
(5961)
金融(5961)
财经(5731)
(5156)
(5059)
科技(5048)
问题(5014)
商业(4800)
技术经济(4702)
(4394)
现代(4315)
统计(4022)
共检索到13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张燕华  陈伟达  杨烨  
针对废钢铁再加工过程的工艺特点和约束条件设计了碳足迹计量方法,构建了最小化经济成本与碳交易成本总和的低碳调度模型。从理论分析和数值实验两方面探讨了碳限额、碳价及碳交易对总成本、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的影响。研究表明:废钢铁再加工低碳调度方案能有效减少碳排放,但可能会引起总成本的增加,若政府设置合理的碳限额,可大大提高废钢铁企业碳减排的积极性;碳限额的增大能有效降低总成本,对碳排放和最优调度方案无直接影响;高碳价促使废钢铁企业选择更具减排优势的加工设备、工艺路线和精料调度方案,从而降低碳排放,但过高的碳价对碳减排作用不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崔少东  陈伟达  
针对炉次加工时间可变条件下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考虑到炉次在生产车间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随机性与模糊性,根据不确定理论对炉次加工时间进行模糊化处理,在碳排放约束下构建了加工时间可变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提出了加工时间的调整方法并设计人工智能算法进行了求解。最后结合算例,比较分析了加工时间调整方法对碳排放约束条件下加工时间可变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的影响,并得到:1加工时间调整方法平均每次可以减少炉次等待时间61.71%,减少炉次等待产生的碳排放63.79%,单次实验使得炉次等待时间显著减少的概率为60%及以上;2在不改变makespan的前提下,加工时间调整可以降低炉次等待时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崔少东  陈伟达  
针对工件等待时间受限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问题,在碳排放约束下构建了等待时间受限的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了求解。最后结合算例,比较分析了碳排放对生产调度的影响,并得出:废钢铁再制造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量与设备空转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工件等待时间受限作为约束其主要作用在于避免重调度,对于减少makespan和碳排放量影响不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魏莉  陈伟达  杨烨  
构建考虑碳减排投资的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利润最大化模型,求解得到最优生产量和碳减排投资量,基于模型分析得到了最优生产决策和最优减排投资决策的一些基本性质。最后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碳价、碳限额和碳减排投资额对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利润和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碳限额与交易政策背景下,废钢铁再制造企业进行碳减排投资有利于增加利润,减少碳排放量;当碳减排收益一定时,废钢铁再制造企业引入碳排放投资效率高的碳投资减排方式有利于实现利润和碳排放同时优化;提高碳价会促进废钢铁再制造企业积极采取碳减排投资措施,合理的碳限额可以有效减少废钢铁再制造企业碳排放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钱强飞  
考虑到钢企回收的社会性废钢铁成分的不确定性,基于预设缓冲时长的精炼站及钢铁冶炼生产工艺特征,以提高炉次合格率和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在工期约束下建立了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合适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指出无精炼缓冲时长下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有精炼缓冲时长下空转时长与工期约束的相关关系,继而通过功效系数法整合两个子目标,分析不同工期约束下评价函数值的变化,并重点给出了三类工期约束的近优生产调度计划,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伟达  钱强飞  
考虑到钢企回收的社会性废钢铁成分的不确定性,基于预设缓冲时长的精炼站及钢铁冶炼生产工艺特征,以提高炉次合格率和降低碳排放为目标,在工期约束下建立了废钢铁再制造生产调度模型,并设计合适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指出无精炼缓冲时长下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以及有精炼缓冲时长下空转时长与工期约束的相关关系,继而通过功效系数法整合两个子目标,分析不同工期约束下评价函数值的变化,并重点给出了三类工期约束的近优生产调度计划,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钱强飞  陈伟达  
针对废钢铁再制造中电弧炉出钢延迟的生产扰动问题,以断浇最小化、重调度前后加权差异最小化为目标,建立冲突消除规则和断浇修复规则,在工艺动态约束满足下设计了右移受影响炉次和炉次重分配两类重调度方案。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得出:延迟时间越长,断浇可能性越大,重调度前后差异也越明显,并更倾向于选择炉次重分配;生产环境需求决定着权重系数大小设置;冶炼、精炼工序双炉次重分配在极端条件下可成为最优方案。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华  
本文概述了我国废钢铁资源回收利用的现状以及钢铁工业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现状 ,用三种不同的模型预测了未来钢铁工业的发展对废钢铁资源的需求 ,提出了废钢铁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燕华  陈伟达  
针对钢铁行业高能耗与高碳排放的问题,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下的废钢铁再制造供应链优化模型,通过数值实验探讨碳交易机制对碳排放、成本和配方决策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碳价只有超过临界价格后,企业才会选择转换配方来减少碳排放;碳价对总成本的作用取决于给定碳限额的范围;给定碳价下,碳限额与总成本负相关,对配方选择与碳排放无直接影响。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轩华  王薛苑  李冰  
为达到降低在制品库存及保证生产连续性等目标,将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生产过程归结为中间阶段为批处理机的多阶段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了一体化生产模型。该模型以总加权完成时间和总加权滞留时间之和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了机器加工能力、浇次处理要求、炉次释放时间等约束条件。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应用于模型中,利用该算法的批分解方式和子问题的双向动态规划求解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下界。不同规模问题的测试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轩华  王薛苑  李冰  
为达到降低在制品库存及保证生产连续性等目标,将炼钢-连铸-热轧一体化生产过程归结为中间阶段为批处理机的多阶段柔性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建立了一体化生产模型。该模型以总加权完成时间和总加权滞留时间之和为优化目标,综合考虑了机器加工能力、浇次处理要求、炉次释放时间等约束条件。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应用于模型中,利用该算法的批分解方式和子问题的双向动态规划求解策略,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下界。不同规模问题的测试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一博  宗刚  
本文从价格变化的周期性特征出发,对再生资源价格波动的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索再生资源价格变化的规律。研究发现:大多数再生资源的价格波动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且季节因子分布一般是倒周期性波动中的倒U形,受季节性影响而引起价格上涨的月份主要集中在上半年;波动的类型以古典型波动为主,波动周期一般在8-18个月左右,同时存在短期、局部的波动周期。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达  肖彦  
低碳经济对高能耗、高污染的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在参照目前全球公认的、影响力最大的环境评价纲领性文件、联合国会计核算标准和国内钢铁行业标准的前提下,结合我国钢铁企业现有生态环境保护和评价方面的实际,从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环境治理和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构建了钢铁企业环境绩效评价体系,并利用突变级数法耦合成环境绩效评价模型,通过对四家上市钢铁企业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策略。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婷婷  
我国钢铁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我国总排放的14%以上。在巨大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下,构建针对钢铁企业生产特点的碳排放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钢铁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传统的价值链成本分析没有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其核算体系中,无法从产品的研发、制造、使用、回收等诸多环节上对环境的影响、资源的消耗和碳排放的节约状况进行成本核算。文章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价值链会计进行探讨,构建了低碳经济下钢铁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二维模型,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我国钢铁企业价值链会计成本的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莉  薛冬辉  刘建  苑德江  
本文将我国钢铁供应链的特点与Stefan Seuring供应链成本管理模型相结合,创新性地构建钢铁供应链成本构成三维模型,分析各类成本组成成分。独创性地研究低碳经济框架下,我国钢铁供应链成本发生的重构,从而找出其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本文认为,应通过低碳政策推行、碳交易市场机制建立,调节钢铁供应链生产成本,促进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并加强企业合作,引进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