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9)
- 2023(5573)
- 2022(4311)
- 2021(3830)
- 2020(2715)
- 2019(5895)
- 2018(5706)
- 2017(10868)
- 2016(5871)
- 2015(6385)
- 2014(6471)
- 2013(6358)
- 2012(5973)
- 2011(5570)
- 2010(5511)
- 2009(4581)
- 2008(4325)
- 2007(3987)
- 2006(3506)
- 2005(3100)
- 学科
- 济(24565)
- 经济(24537)
- 管理(18721)
- 业(14501)
- 企(10570)
- 企业(10570)
- 环境(10082)
- 方法(9380)
- 农(8649)
- 数学(7982)
- 数学方法(7856)
- 学(7654)
- 中国(6612)
- 业经(6361)
- 农业(6267)
- 划(5387)
- 财(4805)
- 和(4784)
- 地方(4581)
- 贸(4562)
- 贸易(4560)
- 资源(4487)
- 易(4367)
- 发(4160)
- 人民(3968)
- 规划(3954)
- 融(3916)
- 金融(3914)
- 环境规划(3848)
- 制(3821)
- 机构
- 学院(89908)
- 大学(88210)
- 济(35460)
- 经济(34823)
- 管理(32758)
- 研究(31470)
- 理学(28690)
- 理学院(28349)
- 管理学(27757)
- 管理学院(27614)
- 中国(22515)
- 科学(20582)
- 京(17951)
- 农(16449)
- 所(16119)
- 财(15620)
- 研究所(15015)
- 业大(14247)
- 中心(13629)
- 江(13416)
- 范(13009)
- 农业(12967)
- 财经(12875)
- 师范(12855)
- 经(11672)
- 院(11589)
- 经济学(11024)
- 北京(10970)
- 州(10508)
- 师范大学(10364)
- 基金
- 项目(64284)
- 科学(51425)
- 基金(47308)
- 研究(46511)
- 家(41959)
- 国家(41591)
- 科学基金(35369)
- 社会(30301)
- 社会科(28701)
- 社会科学(28693)
- 省(25839)
- 基金项目(24995)
- 自然(22836)
- 自然科(22282)
- 自然科学(22275)
- 划(21910)
- 自然科学基金(21839)
- 教育(21169)
- 编号(18475)
- 资助(17952)
- 重点(14920)
- 发(14857)
- 成果(14206)
- 部(13913)
- 创(13673)
- 课题(13154)
- 创新(12780)
- 国家社会(12663)
- 科研(12380)
- 计划(12081)
共检索到12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浩 王永贵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首先对低碳消费的基本主张进行了梳理,基于消费心理学,对低碳消费偏好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消费者的低碳认知是形成低碳偏好的重要动因,只有有效地影响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才能促进低碳消费行为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息认知的低碳消费偏好引导路径。
关键词:
低碳消费 低碳消费偏好 引导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晶 李文东
低碳消费方式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本文对低碳消费偏好和低碳产品需求及其影响因素作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对低碳产品的消费偏好进行了分析,低碳产品消费偏好的两个最重要特征是二元价值结构的产品和超越基本价值的消费偏好,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低碳产品效用函数。然后根据低碳产品效用函数给出了低碳产品的一般需求模式,结合低碳产品置信度变量的引进,构建了一个具体的低碳产品需求函数,并对低碳产品需求函数进行分析,揭示了低碳产品需求的一些基本性质。为了验证低碳消费理论分析的结论,做了低碳产品消费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收入越高,对低碳产品支付的价格就越高;低碳产品的环境价值置信度越高,意愿支...
关键词:
低碳产品 消费偏好 二元价值结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杨海洪 胡小建 张艳丽 丁海宁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针对消费者策略行为在两个制造商生产两种低碳水平不同且可替代产品的情况下,应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两个制造商的定价模型。假设消费者对产品的估价是异质的,且服从均匀分布,通过消费者剩余效用构建消费者剩余函数,得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及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还分析了消费者低碳消费偏好对产品定价的影响。最后通过构造政府盈余函数,给出在满足政府效用最大化时的产品低碳水平。
关键词:
产品定价 消费者偏好 绿色产品 政府盈余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金环 戢守峰 张杨 朱宝琳
针对自愿减排驱动下的顾客低碳行为偏好对选址-路径-库存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推导了顾客低碳行为偏好下的市场需求函数和价格函数,并构建了考虑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和经济成本的多目标选址-路径-库存优化模型,通过对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可得碳排放量和经济成本间的Pareto解集。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碳配额税的概念,可得顾客低碳行为偏好和碳配额税下的总收益函数。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给出了自愿减排和监管减排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企业减排方案和灵敏度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唐金环 戢守峰 张杨 朱宝琳
针对自愿减排驱动下的顾客低碳行为偏好对选址-路径-库存决策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推导了顾客低碳行为偏好下的市场需求函数和价格函数,并构建了考虑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和经济成本的多目标选址-路径-库存优化模型,通过对多目标优化模型的求解可得碳排放量和经济成本间的Pareto解集。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碳配额税的概念,可得顾客低碳行为偏好和碳配额税下的总收益函数。最后通过数值分析给出了自愿减排和监管减排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企业减排方案和灵敏度分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昕 梁志浩
本文以减排水平为正的控排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行碳排放配额初始分配方式下总量控制和拍卖比例对低碳消费偏好下不同类型企业的减排效应,并依据系列单位排放阈值对控排企业做了进一步细分。理论结果表明:在完全免费分配方式下,缩减碳排放配额总量对轻型碳排放企业和中型碳排放企业的减排效应显著,而对重型碳排放企业的减排效应并未显现;在完全拍卖分配方式下,缩减碳排放配额总量降低了所有类型控排企业的减排效应;在免费分配与拍卖分配相结合的混合分配方式下,提高拍卖比例对轻型碳排放企业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但会极大降低中型碳排放企业和重型碳排放企业的减排动力;而缩减碳排放总量和提高拍卖比例只对轻型碳排放企业的减排效应显著。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的碳减排效应具有行业异质性,轻型碳排放行业和重型碳排放行业的减排效应截然不同。无论何种分配方式下,严控重型碳排放行业内企业规模、降低企业减排成本系数和提高消费者低碳意识对促进企业减排和提升配额使用效率都是有益的。本文既丰富了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和碳减排方面的研究,也为政府完善相应的分配机制和减排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敬京 王建玲
随着工业减排效果呈现收敛和衰减态势,挖掘消费部门的消费减排成为新的重点。为制定具有长效机制的居民低碳消费干预措施、引导居民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整合了低碳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干预措施,以江苏省居民低碳消费行为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联合分析法对影响当前居民低碳消费行为的碳标签、激励政策与信息传播方式3个重要因素进行偏好研究,并进一步模拟了所有低碳消费措施方案的市场占有率,优选出5个高效低碳消费措施方案。结果显示,影响当前居民低碳消费参与意愿的3个属性按重要程度依次为激励政策、信息传播方式、碳标签;各属性的分值效用最高水平分别为直接经济奖励、实践体验传播、拟人化碳标签;5个优选低碳消费方案的预测市场占有率差异不大,且都不具有绝对优势,说明居民低碳消费的推进任重道远,需要多种措施齐头并进。最后基于5个优选低碳消费方案的普遍共同特征提出了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代应 林金钗 覃燕红 宋寒
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外部动力下,引入零售商的利他偏好,分别建立了完全自利下、零售商利他偏好下基于批发价格契约的低碳供应链决策模型,探讨了零售商利他偏好对低碳供应链相关决策及其协调性的影响。通过建立模型和数值分析发现:利他型零售商只有当其利他偏好较小时,才愿意与自利型制造商合作;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制造商投资减排,因而制造商更倾向于与利他偏好型零售商合作;但零售商的利他偏好行为不能实现低碳供应链的协调,也不能减缓低碳供应链的"双边际效应"。
关键词:
低碳偏好 零售商利他 低碳供应链 碳减排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立成 应梦煌 张济建
准确提炼碳转移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异质性产品定价影响机理,不但有助于优化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行为,而且也有助于协调供应链主体的定价行为。本文通过构建供应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并将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和消费者低偏好纳入到该模型中,分别在分散和集中情景下分析了碳转移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异质性产品销售价和批发价的影响;针对分散情景下供应链整体利润损失,采用Shapley值协调供应链。研究表明: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会正向影响普通产品批发价,但针对低碳产品而言,批发价会先短暂下降后上升;供应链企业间碳排放转移的存在会使得供应链产品销售价先下降后上升,其中普通产品销售价变化幅度更大;消费者低碳偏好对供应链产品定价的影响与碳转移量有关,其中低碳产品定价对消费者低碳偏好的敏感度高于普通产品;碳转移量和消费者低碳偏好达到一定值时,低碳产品会对普通产品产生市场挤兑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郭军华 孙林洋 张诚 倪明 朱佳翔
在碳限额交易政策及消费者低碳偏好条件下,针对两个制造商(一个碳减排、一个不进行碳减排)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析了碳限额及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对产品零售价和最优碳减排量的影响,并利用Shapley值法协调供应链。研究发现:最优碳减排量、产品零售价不仅依赖于碳限额和消费者碳排放敏感系数,还与初始碳排放量相关;清洁型制造商最优碳排放量为零;政府应该实行差异化碳限额交易政策,对于中间型及轻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降低碳限额,对于重污染型制造商应该适当提高碳限额并给予企业碳减排补贴;对于清洁型及中间型制造商,政府应该提供低碳消费补贴;另外政府还应该加强节能环保宣传。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文光 葛玉良
从产品价值和消费者技术偏好两个角度对Joseph Farrell和Garth Saloner(1985)的消费者预期协调模型进行了修正,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试验的方法模拟了新技术的市场扩散过程,并对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从而成功占有市场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新技术只有在初始网络达到一定规模(临界容量)时才具备自增强效应。其中,临界容量的取值以及达到该临界容量的速度取决于市场上消费者特征和企业策略。这为我国当前技术创新战略以及新技术商业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新技术 临界容量 随机试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艳菊 袁财华
为研究在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的环境下,未被强制要求减排的制造商在可以自愿加入碳减排的情形下其是否选择加入碳减排的问题,文章建立了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碳排放权市场价格和政府免费碳配额这三个因素时的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分析证明了制造商愿意加入碳减排时三个因素应满足的条件及其相对重要性。同时得出了制造商单位产品实际碳排放量随各因素变化的规律。最后,用算例对以上规律进行了说明。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黄臻 赵道致
随着消费者低碳意识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将是产品价格、质量和碳排放等因素的综合函数,零售商由于接近市场终端,对消费者低碳偏好具备完全信息并由此形成买方抗衡势力。首先就零售商在制造商对市场需求不具备完全信息下就低碳产品批发价格与其进行的讨价还价博弈过程进行求解,而后分析了零售商将市场信息与制造商共享情况下双方就供应链总体利润的分配因子进行讨价还价的博弈过程,并分析得出两种情境下制造商对零售商可接受价格(可接受利润分配因子)的预估能力对双方收益函数的影响。
关键词:
消费者低碳偏好 两级供应链 讨价还价博弈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友东 谢鑫鹏
在低碳环境下,研究了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低碳供应链成本分摊决策问题。考虑消费者具有环保意识,因此在购买产品时会考虑产品的碳排放。分别讨论了零售商参与减排成本分摊契约和双方Nash讨价还价成本分摊契约两种形式对碳减排、产品定价和整个供应链及其成员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两种契约形式中,零售商都可以实现与制造商共同降低碳排放的目标,从而促进制造商提高碳减排率,提高供应链利润。但是基于Nash讨价还价方式的减排成本分摊契约的供应链绩效高于零售商成本分摊契约下的供应链绩效。同时消费者低碳偏好增加可以激励零售商更多地分摊减排成本,在此基础上,利用Nash讨价还价模型确定了零售商为制造商提供减排成本分摊的比例范围及其最优解。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减排因子对不同决策结构的定价、零售商减排分摊比例、供应链利润等决策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陈克贵 王新宇 黄敏 任亮
在消费者低碳偏好和产品残值变化下,研究制造商的碳减排、生产及定价联合决策、以及对销售商的销售激励契约设计问题。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假设残值不变,本文考虑残值依赖于清仓期库存以及碳减排问题。提出委托代理模型,求解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残值的变化和碳减排成本对双方决策和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残值变化率的增加只导致制造商的收益和生产量下降,不影响制造商的碳减排、定价、销售契约及零售商的决策和收益,但碳减排成本将导致制造商的收益和双方决策变量的下降。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结论,对供应链的运营实践有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