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2)
- 2023(13138)
- 2022(11187)
- 2021(9875)
- 2020(8313)
- 2019(18978)
- 2018(18814)
- 2017(36280)
- 2016(19866)
- 2015(22604)
- 2014(23247)
- 2013(23253)
- 2012(22441)
- 2011(20513)
- 2010(20949)
- 2009(19228)
- 2008(19255)
- 2007(17874)
- 2006(16053)
- 2005(14897)
- 学科
- 济(95950)
- 经济(95865)
- 业(57287)
- 管理(56865)
- 企(43030)
- 企业(43030)
- 方法(36232)
- 数学(31346)
- 数学方法(31008)
- 农(29400)
- 中国(28237)
- 地方(25938)
- 业经(21911)
- 农业(20306)
- 学(19979)
- 财(19760)
- 技术(18345)
- 环境(17843)
- 贸(17406)
- 贸易(17394)
- 制(16824)
- 易(16776)
- 银(15253)
- 银行(15202)
- 行(14654)
- 融(14647)
- 金融(14645)
- 地方经济(14640)
- 发(14296)
- 和(14128)
- 机构
- 学院(301928)
- 大学(299196)
- 济(128197)
- 经济(125430)
- 管理(111377)
- 研究(109794)
- 理学(93918)
- 理学院(92759)
- 管理学(91190)
- 管理学院(90605)
- 中国(82472)
- 科学(68240)
- 京(65334)
- 所(58200)
- 农(58060)
- 财(56714)
- 研究所(52393)
- 中心(50141)
- 江(49133)
- 业大(47202)
- 农业(45412)
- 财经(43991)
- 北京(41988)
- 范(41551)
- 师范(41114)
- 经(39534)
- 经济学(39034)
- 州(38973)
- 院(38667)
- 省(35968)
- 基金
- 项目(192166)
- 科学(149727)
- 研究(140806)
- 基金(135469)
- 家(118594)
- 国家(117572)
- 科学基金(98875)
- 社会(88180)
- 社会科(83733)
- 社会科学(83707)
- 省(78463)
- 基金项目(71689)
- 划(65222)
- 教育(63881)
- 自然(62190)
- 自然科(60668)
- 自然科学(60651)
- 自然科学基金(59551)
- 编号(57524)
- 资助(55312)
- 发(48247)
- 成果(47201)
- 重点(44251)
- 部(41709)
- 课题(41082)
- 创(40496)
- 发展(38676)
- 展(38044)
- 创新(37992)
- 科研(36234)
- 期刊
- 济(151378)
- 经济(151378)
- 研究(91614)
- 中国(66071)
- 农(54592)
- 学报(48618)
- 科学(45032)
- 财(43269)
- 管理(40967)
- 农业(37067)
- 大学(36046)
- 教育(35114)
- 学学(33797)
- 融(29747)
- 金融(29747)
- 技术(29576)
- 业经(26304)
- 经济研究(23376)
- 财经(21790)
- 问题(20732)
- 业(19739)
- 经(18973)
- 技术经济(17630)
- 贸(15905)
- 科技(15230)
- 图书(14975)
- 商业(14614)
- 版(14344)
- 统计(14240)
- 理论(13983)
共检索到472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冉春红 阳晓君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产业集成 动力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冉春红 阳晓君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产业集成 动力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立峰 张永 鲍香台 梁歌
在对低碳物流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剖析了低碳物流的特征;基于河北省道路货运企业对开展低碳物流内涵的认识、环境意识、需要的支持以及动力因素实际调研数据,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了道路货运企业开展低碳物流的动力因素,并提出了道路货运业发展低碳物流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广凤 张立华 昌军
厘清低碳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推进低碳发展重要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凝练出经济、科技、环境、生态等影响低碳发展的因素,认为低碳经济与低碳科技、低碳环境、低碳生态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低碳科技与低碳环境、低碳生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只有把握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因果关系,准确定位关键影响因素,才是有效提高低碳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政策实践中应从产业结构低碳化、推动低碳技术进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增加绿化覆盖率等方面着手推动低碳发展。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低碳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雁斌 陈卫洪
本文在对农业总产值与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极大,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展低碳农业应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应该推广施肥新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应该改进装置,利用新技术生产化肥;应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循环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路超君 秦耀辰 罗宏 张丽君 张艳 鲁丰先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对"低碳城市"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出19个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城市主体水平、发展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多级递阶结构图,理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阐明了影响因素间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19个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其中政府和低碳城市标准位于最高层次,碳排放统计次之,它们是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其余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建议现阶段在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多级递阶结构图所示,采取"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玉英 李闰春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明确提出,降低能源依赖,减少碳排放以实现流通业低碳转型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通过探究我国不同区域流通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外溢效应,对地区环境保护以及流通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区差异,本文在综合测算2009-2019各省域流通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其空间相关性,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省流通业碳排放的外溢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域流通业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外溢效应;其中,环境规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三个变量是影响流通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对本省的直接效应与对邻省碳排放的外溢效应。各省份在推动本省流通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省域区位因素,以实现区域联动,更好推动流通业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敏
动力因素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有效运行,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以EPNR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具有突破性、全球公益性和显著的外部性,导致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动力效能受限;完善低碳政策是提高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动力效能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霞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提炼出低碳经济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生活方式系统、低碳生态系统等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并取得相关数据。最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在信度、效度满足结果的前提下,利用AMOS17.0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相关假设,得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低碳经济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露
开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例,积极探索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促进天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地区的低碳经济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辉 计军平 马晓明
运用自上而下碳计量模型核算了中国水泥工业2002~2012年的碳排放量情况,并运用STIRAPT扩展模型分析了其增长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我国水泥行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轨迹背向而行,碳排放总量直线上升,而排放强度逐年下降;(2)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拉动作用的因素有4个,按单位拉动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城市化率、人均GDP,拉动弹性系数分别为0.2133、0.1892、0.1877、0.1771;(3)对我国水泥工业碳排放增长起减排作用的因素有3个,按单位减排效应大小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能源消费结构、水泥消费结构、技术进步率,减排弹性系数分别为0.15...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一平 陈丽娜 周妍 胡磊
前期研究表明信息化对企业低碳发展在总体上有促进作用,然而信息化具体因素对企业低碳发展的影响尚不明确,本文在此基础上以低碳经济与企业信息化相关理论为依据,选取适当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企业低碳发展和信息化的影响因素,建立信息化对企业低碳发展的影响路径模型并验证,借助SEM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结构方程模型)得出信息化各要素对企业低碳发展的作用关系,并为企业实现低碳信息化给出科学合理的对策、意见。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企业信息化 SEM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理论视角,将资源型行业划分为高耗能-低碳(I型)、低耗能-高碳(Ⅱ型)和低耗能-低碳(Ⅲ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演化存在产业异质性。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测算碳排放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规模调控四种低碳发展路径对异质性产业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效应,发现碳排放技术进步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最优路径";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是Ⅲ型产业的"最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较优路径";经济规模调控是Ⅲ型产业的"较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一般路径";能源结构调整对三类异质性产业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异质性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存在"比较优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元旗
低碳源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问题。低碳是一个责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个责任,但不要把它作为活动的目标来追求。低碳是解决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怎么样保护生态和资源合一。低碳这个概念应该定位到这个层面上,怎样来和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