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8)
- 2023(13146)
- 2022(11192)
- 2021(9888)
- 2020(8317)
- 2019(18985)
- 2018(18825)
- 2017(36296)
- 2016(19871)
- 2015(22613)
- 2014(23263)
- 2013(23265)
- 2012(22447)
- 2011(20518)
- 2010(20955)
- 2009(19235)
- 2008(19261)
- 2007(17879)
- 2006(16056)
- 2005(14903)
- 学科
- 济(95962)
- 经济(95877)
- 业(57296)
- 管理(56869)
- 企(43031)
- 企业(43031)
- 方法(36235)
- 数学(31348)
- 数学方法(31010)
- 农(29412)
- 中国(28242)
- 地方(25948)
- 业经(21912)
- 农业(20315)
- 学(20003)
- 财(19767)
- 技术(18346)
- 环境(17845)
- 贸(17406)
- 贸易(17394)
- 制(16827)
- 易(16776)
- 银(15256)
- 银行(15205)
- 行(14657)
- 融(14652)
- 金融(14650)
- 地方经济(14642)
- 发(14298)
- 和(14135)
- 机构
- 学院(302030)
- 大学(299303)
- 济(128205)
- 经济(125438)
- 管理(111398)
- 研究(109832)
- 理学(93932)
- 理学院(92773)
- 管理学(91202)
- 管理学院(90617)
- 中国(82517)
- 科学(68276)
- 京(65348)
- 所(58220)
- 农(58089)
- 财(56736)
- 研究所(52410)
- 中心(50164)
- 江(49164)
- 业大(47221)
- 农业(45427)
- 财经(43997)
- 北京(41999)
- 范(41577)
- 师范(41140)
- 经(39540)
- 经济学(39037)
- 州(38991)
- 院(38685)
- 省(36003)
- 基金
- 项目(192249)
- 科学(149774)
- 研究(140854)
- 基金(135509)
- 家(118650)
- 国家(117628)
- 科学基金(98908)
- 社会(88200)
- 社会科(83750)
- 社会科学(83724)
- 省(78505)
- 基金项目(71709)
- 划(65251)
- 教育(63901)
- 自然(62218)
- 自然科(60695)
- 自然科学(60678)
- 自然科学基金(59578)
- 编号(57537)
- 资助(55330)
- 发(48258)
- 成果(47208)
- 重点(44273)
- 部(41720)
- 课题(41100)
- 创(40506)
- 发展(38683)
- 展(38051)
- 创新(38001)
- 科研(36256)
- 期刊
- 济(151397)
- 经济(151397)
- 研究(91627)
- 中国(66116)
- 农(54617)
- 学报(48684)
- 科学(45064)
- 财(43291)
- 管理(40969)
- 农业(37079)
- 大学(36100)
- 教育(35127)
- 学学(33849)
- 融(29761)
- 金融(29761)
- 技术(29578)
- 业经(26308)
- 经济研究(23376)
- 财经(21795)
- 问题(20735)
- 业(19744)
- 经(18978)
- 技术经济(17630)
- 贸(15905)
- 科技(15278)
- 图书(14987)
- 商业(14615)
- 版(14353)
- 统计(14241)
- 理论(13983)
共检索到472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冉春红 阳晓君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产业集成 动力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雷 冉春红 阳晓君
从循环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低碳技术及产业发展集成的必要性,对影响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动力机制因子进行了必要归类,对其动力机制及其动力因子做进一步详细阐述与论证,进而针对低碳技术和产业发展集成的动力机制构建分析模型。研究发现:环境与资源压力、公众意识需求、政府支持与推动、企业长期发展推动及高管对低碳技术的重视是促进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集成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低碳技术 产业集成 动力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杜立峰 张永 鲍香台 梁歌
在对低碳物流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剖析了低碳物流的特征;基于河北省道路货运企业对开展低碳物流内涵的认识、环境意识、需要的支持以及动力因素实际调研数据,采用SPSS17.0数据分析工具,分析了道路货运企业开展低碳物流的动力因素,并提出了道路货运业发展低碳物流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元旗
低碳源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问题。低碳是一个责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个责任,但不要把它作为活动的目标来追求。低碳是解决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怎么样保护生态和资源合一。低碳这个概念应该定位到这个层面上,怎样来和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建华
低碳经济是当前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上海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传统路径及其效果。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传统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节能减排还有差距,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鉴于此,面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以及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良好机遇,如何实现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作出上海的贡献,这是人们关切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对上海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路径提供了框架性分析的认识和思考,一是着眼于服务全球和...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路径 上海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东昌
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能耗,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耗能情况,从而引出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能耗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施月红
控制和减少中国碳排,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当下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产业结构是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产业结构总体性分析表明"二三一"产业特性与"二三一"产业能源消费结构息息相关,使得产业能源消费结构具有"高碳"特征。再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政府环境规制是引起单位GDP碳排变动的其中一个因素。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环境规制 产业特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广凤 张立华 昌军
厘清低碳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推进低碳发展重要基础。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凝练出经济、科技、环境、生态等影响低碳发展的因素,认为低碳经济与低碳科技、低碳环境、低碳生态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低碳科技与低碳环境、低碳生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只有把握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因果关系,准确定位关键影响因素,才是有效提高低碳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政策实践中应从产业结构低碳化、推动低碳技术进步、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加强生态保护力度、增加绿化覆盖率等方面着手推动低碳发展。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低碳发展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雁斌 陈卫洪
本文在对农业总产值与化肥施用量、机械总动力以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极大,是制约低碳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发展低碳农业应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施保护性耕作;应该推广施肥新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应该改进装置,利用新技术生产化肥;应该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经济循环发展。
关键词:
低碳农业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路超君 秦耀辰 罗宏 张丽君 张艳 鲁丰先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开展低碳城市建设,但是由于对"低碳城市"认识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本文根据低碳城市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出19个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因素,分别从城市主体水平、发展结构水平和管理水平等角度进行分类说明。通过专家咨询法和建立解释结构模型(ISM),绘制出多级递阶结构图,理顺各因素间的结构关系,阐明了影响因素间内在关联性和层次性。研究结果显示,19个影响因素分为5个层次,其中政府和低碳城市标准位于最高层次,碳排放统计次之,它们是影响我国低碳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对其余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建议现阶段在推进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过程中,根据多级递阶结构图所示,采取"自...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玉英 李闰春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明确提出,降低能源依赖,减少碳排放以实现流通业低碳转型受到广泛关注。我国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经济发展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通过探究我国不同区域流通业碳排放的空间关联性及其外溢效应,对地区环境保护以及流通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地区差异,本文在综合测算2009-2019各省域流通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其空间相关性,并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各省流通业碳排放的外溢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各省域流通业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外溢效应;其中,环境规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三个变量是影响流通业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存在对本省的直接效应与对邻省碳排放的外溢效应。各省份在推动本省流通业低碳转型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省域区位因素,以实现区域联动,更好推动流通业协调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蔚镇 韩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表现出高度依赖能源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上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效率份额"而非"结构份额"促进城市产业能耗的降低;上海产业空间重构下,由于新兴产业空间与生态脆弱空间的高度重叠,面临海岸带空间产业集聚下潜在生态安全的巨大风险。
关键词:
上海 低碳城市 产业能耗 产业布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崴
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低碳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结合低碳技术发展趋势,藉此对下一轮产业革命突破点做出预判,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集聚优势,振兴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结论是做强四个产业板块、开发两大领域、三个做强。基于实证式研究提出对策建议,建构以低碳经济为主的东北老工业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敏
动力因素是保障低碳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有效运行,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的关键。在明确低碳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以EPNR模型为理论基础,分析中国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具有突破性、全球公益性和显著的外部性,导致中国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的动力效能受限;完善低碳政策是提高低碳技术创新内、外部动力因素动力效能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