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49)
2023(16464)
2022(13944)
2021(12639)
2020(10357)
2019(23520)
2018(23304)
2017(44240)
2016(23067)
2015(25421)
2014(25302)
2013(24896)
2012(22923)
2011(20666)
2010(20760)
2009(18860)
2008(18042)
2007(15813)
2006(14200)
2005(12827)
作者
(65021)
(54196)
(53922)
(51217)
(34565)
(25829)
(24406)
(21158)
(20700)
(19131)
(18682)
(18185)
(17287)
(16999)
(16932)
(16721)
(16154)
(15545)
(15506)
(15436)
(13404)
(13241)
(12965)
(12469)
(12355)
(12151)
(11824)
(11711)
(10838)
(10531)
学科
(116144)
经济(116045)
管理(69262)
(62298)
(49052)
企业(49052)
方法(41458)
数学(36303)
数学方法(35866)
中国(32038)
地方(30292)
(28476)
环境(25158)
业经(23854)
(22431)
(22198)
农业(20040)
(17962)
贸易(17951)
地方经济(17345)
(17297)
(17086)
(16902)
(16380)
(16279)
(15738)
金融(15737)
(15675)
银行(15654)
(15098)
机构
学院(326557)
大学(323421)
(145390)
经济(142529)
管理(126769)
研究(114728)
理学(108320)
理学院(107101)
管理学(105376)
管理学院(104751)
中国(87370)
(68564)
科学(67514)
(63495)
(55993)
中心(52550)
研究所(50501)
财经(50309)
(49181)
(48252)
(45608)
经济学(45018)
业大(44380)
(43294)
北京(43249)
师范(42820)
(42490)
经济学院(40157)
(39064)
财经大学(37115)
基金
项目(220068)
科学(175397)
研究(162116)
基金(160815)
(139528)
国家(138412)
科学基金(120447)
社会(106391)
社会科(101126)
社会科学(101104)
(86044)
基金项目(84951)
自然(76378)
自然科(74415)
自然科学(74397)
教育(73343)
自然科学基金(73017)
(71915)
资助(64741)
编号(63999)
(52731)
重点(50097)
成果(50000)
(48160)
(45852)
国家社会(44819)
课题(44795)
创新(43011)
发展(42418)
教育部(41802)
期刊
(167090)
经济(167090)
研究(99168)
中国(66007)
管理(50459)
(48551)
科学(44341)
学报(43844)
(43684)
大学(34669)
学学(32939)
技术(31984)
教育(31488)
(30201)
金融(30201)
农业(30022)
经济研究(27152)
业经(26749)
财经(24860)
问题(22650)
(21592)
技术经济(17303)
(16512)
资源(16504)
(16105)
统计(15623)
现代(15318)
世界(15310)
商业(15016)
国际(14838)
共检索到4986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斗  闫昱睿  
推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落实低碳战略的具体实践,剖析其实施效果可为识别低碳战略的实施价值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支撑。基于2005—2019年284个地级城市的数据,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低碳战略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发现低碳战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三条路径能显著增强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分组回归结果表明,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因城市区位、资源禀赋及人口规模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提升人力资本能显著增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效应,反映出低碳战略与人力资本的协同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因而应以低碳城市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低碳战略部署;以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为导向,充分利用低碳政策工具;以区域差异性为依据,精准助力低碳目标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韦东明  顾乃华  
本文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为基础,采用2004—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低碳治理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非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的低碳治理建设显著促进了绿色经济增长。绿色经济增长分解发现,城市低碳治理通过绿色技术变动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增长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城市更为显著。从动态效应而言,城市低碳治理的绿色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滞后的长期政策效应。拓展性检验发现,制定公开减排目标对低碳治理具有显著促进效应,主要体现于环境目标硬约束方面。机制检验发现,城市低碳治理通过强化环境政策力度、降低城市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等渠道推动绿色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效率提升是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波特假说”和“遵循成本假说”理论,文章利用2007—2018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DID方法实证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升城市生态效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分别进行PSM-DID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等多种情景下依然稳健;异质性检验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地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的正向作用较强;从影响机制看,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从而促进生态效率提升;进一步地,低碳城市试点的政策效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其对相邻城市的生态效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治  彭百川  郭晶晶  谭欢  
以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依据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量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社会-治理(ESG)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有效提升企业的ESG表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提高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和环境治理投资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国有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企业市值压力和财务风险更低的企业、市场关注度更高的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更显著。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分类推进重污染行业的低碳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胜今  朱润酥  
利用低碳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层面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低碳城市试点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城市主要通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增加环境保护投资、增加碳汇、推动创新等实现碳减排。低碳城市的减碳效果存在区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相比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东部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减碳效果更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青  孙海添  王子瑄  
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构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测算样本企业的融资效率,分析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及调节作用。研究显示,样本企业的融资效率整体水平和资金配置阶段效率较低,且企业间效率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提升了企业的融资效率,且对民营企业、非重污染企业、中小型企业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有更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综合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融资环境,通过降低两类代理成本和提高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来实现企业融资效率的提升。本文为低碳城市建设和推进企业绿色转型创新提供了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振智  程振  吕德胜  
低碳城市试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并且带动、突破与引领全国低碳发展,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也为企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重要契机。以低碳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及与企业所在城市进行匹配的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考察国家低碳战略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低碳城市试点政策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在进行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低碳城市试点政策会降低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但有助于提高非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3)低碳城市试点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丰富了将低碳城市试点切入企业层面进行政策效应评估的理论研究和经验证据,是基于中国情境对"波特假说"相关领域研究的补充,为低碳城市试点的深入推进及企业以该试点为契机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和平  谢云飞  黎宁  
绿色低碳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基础支撑,始终受到学术界高度关注。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发展模式,对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17年18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法考察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显著降低了区域碳排放强度,该结论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碳排放强度具有异质性影响。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智慧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碳吸收能力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途径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由此促进低碳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蒋水全   谭蕴林   孙芳城   尹长萍  
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08—2021年深沪两市A股工业企业的年度数据,将三次低碳城市试点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递归式中介效应模型等实证考察了低碳城市试点的碳减排机理及环境审计在此过程中的交互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低碳城市试点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企业的碳排放量,且该效应在高碳行业企业、工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高企业中表现更为突出;(2)低碳城市试点与环境审计在促进企业减少碳排放方面存在互补关系;(3)机制检验表明,技术创新在低碳城市试点促进企业减碳方面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娇  
本文以我国2013年先后发布的两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我国2011-2021年2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多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新型消费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能够通过提升产业聚集和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且通过稳健性检验。从不同地区和不同规模城市影响来看,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政策对中东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景国文  
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4~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建立渐近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网络基础设施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研究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能显著降低地区碳排放,平均而言,“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使得试点地区碳排放下降约12.31个百分点。异质性检验发现,“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政策效果在东部地区、碳排放量高的地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是“宽带中国”战略试点政策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梦  常哲仁  
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且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试点政策通过提升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环保投资水平促进企业履行环境社会责任。从异质性角度看,位于高法治水平与高市场亲密程度城市的企业、高碳行业企业、国有企业、老企业与家族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表现更容易受到试点政策的影响。此外,媒体关注可以正向调节试点政策对企业环境社会责任的积极影响。本文的结论拓宽了试点政策效应评估的研究,有利于政府、企业与媒体形成绿色低碳转型合力,可以为实现环境保护与企业绩效增长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郭沛  梁栋  
作为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成效在当今我国面临碳减排及经济下行双重压力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8年间的279个地级市样本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核算了城市碳排放效率,并通过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碳试点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碳排放效率,这一结论在经过PSM-DID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在东西部及非资源型地区更显著。机制分析则表明,低碳试点政策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城市技术创新水平和调整城市能源结构来发挥作用。区分东中西地区的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试点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及产业结构合理化来影响碳排放效率,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则分别主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作用。本文为加强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实现碳减排与经济发展双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晓敏   宋鑫伟   郭檬楠  
城市低碳转型是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基于低碳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城市低碳转型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城市低碳转型显著降低了企业审计费用,城市低碳转型主要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和审计风险机制降低企业审计费用。具体的,城市低碳转型可以提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企业环境违规行为;也可以减少审计师的努力程度,降低企业财务重述概率。此外,城市低碳转型降低企业审计费用的效应在高碳行业、非国有企业和非资源型城市的企业更为明显。本研究有利于厘清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机制,为理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费用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昊  周小亮  
数字经济与生态环境是关乎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议题。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经济福利效应业已被文献证实,然而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探究。本文借助"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利用Time-Varying DID、两阶段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识别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改善间的因果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主要环境污染物SO_2的排放量,且这种"治污效应"具有明显的"厚积薄发"特征。机制分析表明,SO_2排放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转型和居民生活方式的线上化转型,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释放创新驱动力来促进这两大转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存在非对称性,"治污效应"仅存在于创新能力较强、城市规模较大与产业结构层次较高的城市。这些研究结论将数字经济的有益影响从经济福利领域拓展至社会福利领域,从而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局面提供了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