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0)
- 2023(12786)
- 2022(10307)
- 2021(9174)
- 2020(7680)
- 2019(17457)
- 2018(17508)
- 2017(34198)
- 2016(19126)
- 2015(21643)
- 2014(22001)
- 2013(21618)
- 2012(19948)
- 2011(17984)
- 2010(18059)
- 2009(16764)
- 2008(16830)
- 2007(15464)
- 2006(13693)
- 2005(12711)
- 学科
- 济(79093)
- 经济(78984)
- 管理(61413)
- 业(55082)
- 企(45592)
- 企业(45592)
- 方法(32850)
- 数学(28498)
- 数学方法(28258)
- 财(24470)
- 农(23624)
- 中国(22604)
- 制(21098)
- 业经(18902)
- 学(16720)
- 环境(16588)
- 地方(15672)
- 务(15053)
- 农业(15039)
- 财务(15016)
- 财务管理(14978)
- 体(14769)
- 企业财务(14238)
- 银(14007)
- 银行(13973)
- 贸(13691)
- 贸易(13687)
- 易(13293)
- 行(13262)
- 划(12962)
- 机构
- 大学(277277)
- 学院(276099)
- 济(115428)
- 经济(112970)
- 管理(103593)
- 研究(94581)
- 理学(88477)
- 理学院(87528)
- 管理学(86090)
- 管理学院(85581)
- 中国(72019)
- 京(58442)
- 财(57078)
- 科学(56352)
- 农(48230)
- 所(47991)
- 财经(44433)
- 江(43793)
- 中心(43787)
- 研究所(43150)
- 业大(40808)
- 经(40144)
- 农业(37608)
- 经济学(36531)
- 北京(36359)
- 范(35332)
- 师范(34962)
- 院(34112)
- 州(33804)
- 经济学院(33028)
- 基金
- 项目(180701)
- 科学(142106)
- 研究(133170)
- 基金(131176)
- 家(114153)
- 国家(113225)
- 科学基金(96477)
- 社会(85829)
- 社会科(81251)
- 社会科学(81228)
- 省(70831)
- 基金项目(69288)
- 教育(61216)
- 自然(60560)
- 划(59522)
- 自然科(59059)
- 自然科学(59043)
- 自然科学基金(57987)
- 编号(54192)
- 资助(52472)
- 成果(45135)
- 重点(41389)
- 部(40829)
- 发(39490)
- 制(37873)
- 课题(37817)
- 创(37319)
- 国家社会(35936)
- 创新(35116)
- 教育部(35019)
- 期刊
- 济(130901)
- 经济(130901)
- 研究(82061)
- 中国(56616)
- 财(46781)
- 农(45313)
- 学报(43743)
- 科学(39968)
- 管理(37552)
- 大学(33499)
- 学学(31601)
- 农业(29650)
- 教育(28135)
- 融(27408)
- 金融(27408)
- 技术(23029)
- 财经(22589)
- 业经(21170)
- 经济研究(20497)
- 经(19402)
- 问题(17991)
- 业(15526)
- 版(14313)
- 贸(13560)
- 技术经济(13325)
- 理论(13046)
- 现代(12465)
- 财会(12358)
- 商业(12027)
- 科技(11860)
共检索到415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蒋长流 韩春虹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低碳发展转型受分权体制刚性、激励机制扭曲和代理机制失灵等内生性约束的阻碍。为消除障碍因素的制约并加快低碳转型,亟需寻找驱动新型城镇化低碳发展转型的动力机制。然而,促使驱动力功能有效发挥及加快低碳城镇化建设,则有赖于社会多种力量的支持和参与。鉴于此,构建了一个以制度改革驱动为保障、技术创新驱动为手段、资源效率驱动为支撑、低碳需求驱动为引擎和低碳供给驱动为路径的驱动力机制体系,并提出以驱动力为导向的政府、企业和居民等行为主体互动合作的低碳城镇化转型治理框架与思路。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超
专项治理具有非常规化、非制度化和非专业化特点,常常被认为不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然而,不同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可能有所不同。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的实践逻辑和治理技术,分析了其融入现代化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在弱治理情境下,专项治理仍然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权威、官员意志和压制性程序,但更倾向于采取专家治理、制度治理和技术治理的策略,从而增加专项治理的现代化价值内涵,并可以通过人、技术和制度的多重维度融入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弱治理 专项治理 实践逻辑 技术治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强 张惠
城镇化是区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而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先导。因此,剖析人口城镇化下的碳排放机理,探寻人口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到分权体制刚性、激励机制扭曲和代理机制失灵等内生性机制约束,人口城镇化低碳转型面临着诸多障碍。本文在深入解析人口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下的碳排放分解框架,阐释了人口城镇化下碳排放机理与效应,探求人口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内部约束机制,进而构架了"五大驱动、三大主体、四大路径体系"的人口城镇化低碳治理框架,以探索推进人口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科学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强 张惠
城镇化是区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而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先导。因此,剖析人口城镇化下的碳排放机理,探寻人口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框架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到分权体制刚性、激励机制扭曲和代理机制失灵等内生性机制约束,人口城镇化低碳转型面临着诸多障碍。本文在深入解析人口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下的碳排放分解框架,阐释了人口城镇化下碳排放机理与效应,探求人口城镇化低碳转型的内部约束机制,进而构架了"五大驱动、三大主体、四大路径体系"的人口城镇化低碳治理框架,以探索推进人口城镇化低碳发展的科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华强
本文用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和国有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双重软预算约束分析框架系统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内生性。通过对国有企业沉没成本的维持成本、国有商业银行复活投机和地方政府利用双重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地悲剧"的分析,揭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和积累的动态机制,指出了逐步硬化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预期对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决定性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艳丽
文章基于城镇化约束的视角系统分析了CO2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在城镇化水平较低时,CO2排放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CO2排放的增长则会显著阻碍经济增长,这主要是因为城镇化水平提高引起的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能源消费结构发生变化,进而使得能源密度持续下降,这一点已经得到实际数据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通过城镇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是可以逐步降低CO2排放的,这三者之间并不冲突,其关键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注意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能源结构。
关键词:
城镇化 二氧化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涂正革 谌仁俊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基于构建的LMDI"两层完全分解法"和中国1995—2011年30个省份7大部门CO2排放量及相关数据,分析工业化、城镇化的动态边际碳排放量。研究发现,由于中国工业能源利用率较低,工业规模扩张的边际碳排放量呈现下降趋势,但工业比重的边际碳排放量却呈现上升趋势,其17年平均值分别为3.81吨/万元和56.58MT(百万吨);城镇人口比重及商业规模的边际碳排放量波动幅度不大,其17年平均值分别为0.67吨/万元和6.83MT。进一步地,各地区间工业化、城镇化的边际碳排放量差异显著。由于经济(人口)规模的差异,工业(城镇人口)所占比重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占峰
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翼,处理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并行关系非常重要。城镇化的本质在于消除社会经济结构的对立性。传统城镇化需要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但是这种转型却面临来自内外两方面的宏观约束。一方面,来自世界危机的传递效应引起了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转型,构成了中国城镇化转型的外部约束;另一方面,中国多重结构性矛盾的累积效应形成了城镇化转型的内源性制约因素。畸形的工业化和短腿的城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路径依赖,必须依靠新型城镇化战略彻底打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元庆
本文以我国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切入点,探究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得与失,从而总结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力度不足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软肋,进而提出农民工内生性市民化才是我国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内生性市民化才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从而对内生性市民化问题展开深入论述,探索内生性市民化的问题和制度激励,为更好地实现我国城镇化和农民工市民化出力献策,破解我国城镇化困局。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民工 内生性市民化 制度激励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翔 戴桂斌
长期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拥有向城镇居民身份转变的能力和条件,我国应启动以这类农民工的市民化为内涵的深度城镇化进程。农村退出的土地流转制度、城镇融合的社保制度是实现农民工有效迁移的核心"制度集"。在当前条件下,应当为其建立相对独立的社保体系,构建由中央政府、流入地政府、企业及农民工劳动力等共同参与的社保成本分担机制,并健全农地流转机制以解决其土地依赖问题。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萍 纳地
金融供给的多元化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运用2004-2014年的数据对浙江省城镇化建设的金融供给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在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建设中,政府预算内资金和地方性债务在融资体系中的竞争比较优势逐年上升,对外资具有挤出效应。在制度供给连续的条件下,各类资金来源的结构逐步趋向均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立 钱佩佩
文章构建2008—2015年50个全国典型城市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反映城镇化效率变动趋势与规律的GML指数,从区域差异、不同行政级别差异、时间变化特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城镇化效率变化趋势差异显著,GML及其分解项的累积变化率和平均变化率均呈现出与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行政级别相一致的空间格局;技术效率水平低下是阻碍东、中部地区城镇化效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西部地区城镇化效率水平增长较慢的根本原因则是技术进步;所有城市都应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措施和环境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牛玉兵 刘钦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其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部分地区的农村环境在城镇化进程中甚至呈现出恶化趋势。面对此种情境,应进一步反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保护政策与技术依赖路径之不足,进而建构适应城镇化需要的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现状看,其立法体系、执法机制、司法保障等尚不能有效回应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需要,故应进行针对性完善,以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农村环境治理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环境 坏境治理 法律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春艳 张学浪
农业转移人口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序推进其市民化成为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变革的重大课题。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视角,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是其利益相关者收益分享、成本分担、利益分配直至平衡格局的动态过程。同时,运用协同理论的理念,提出要在政府主导下,动员企业、个人以及社会力量构建多元成本主体的合理分担机制,使农业转移人口能够真正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