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7)
2023(12275)
2022(10688)
2021(9904)
2020(8123)
2019(18898)
2018(18991)
2017(36294)
2016(20278)
2015(22778)
2014(23308)
2013(22702)
2012(20757)
2011(18710)
2010(18527)
2009(16541)
2008(15778)
2007(13619)
2006(11889)
2005(10115)
作者
(59639)
(49237)
(48977)
(46634)
(31312)
(23746)
(22261)
(19653)
(18952)
(17501)
(17050)
(16596)
(15692)
(15533)
(15251)
(15121)
(14931)
(14708)
(14037)
(14026)
(12384)
(12119)
(11927)
(11267)
(11053)
(11029)
(10935)
(10706)
(10042)
(9908)
学科
(78282)
经济(78188)
管理(58540)
(50001)
(41883)
企业(41883)
方法(35577)
数学(30825)
数学方法(30430)
中国(22296)
(20433)
(19597)
(18200)
地方(17758)
环境(16921)
业经(16435)
理论(14147)
(13946)
(13871)
农业(12908)
(12505)
(11798)
贸易(11794)
技术(11651)
(11422)
(11369)
财务(11350)
财务管理(11326)
教育(11202)
(10946)
机构
大学(282824)
学院(281072)
管理(112665)
(104268)
经济(101638)
理学(97808)
理学院(96652)
研究(96104)
管理学(94911)
管理学院(94425)
中国(68435)
科学(63640)
(61560)
(48644)
(48221)
(46273)
业大(45594)
研究所(44881)
中心(42803)
(40450)
北京(38601)
(38562)
师范(38147)
农业(38016)
财经(37541)
(36030)
(34108)
(33080)
技术(31474)
师范大学(30961)
基金
项目(201751)
科学(157194)
研究(145031)
基金(144138)
(126914)
国家(125881)
科学基金(107303)
社会(88732)
社会科(83912)
社会科学(83887)
(80155)
基金项目(77624)
自然(71721)
自然科(69995)
自然科学(69974)
自然科学基金(68643)
(67917)
教育(66073)
编号(59338)
资助(58918)
成果(47622)
重点(45053)
(43212)
(42764)
课题(41506)
(41361)
科研(38706)
创新(38615)
计划(37880)
大学(36622)
期刊
(111822)
经济(111822)
研究(80433)
中国(52295)
学报(48554)
科学(43818)
(42563)
管理(39374)
大学(35575)
(33518)
学学(33440)
教育(33428)
农业(29877)
技术(24640)
(19405)
金融(19405)
业经(18593)
经济研究(17040)
财经(16873)
图书(15900)
问题(15843)
(15236)
科技(14916)
(14279)
资源(13847)
理论(13668)
(13359)
技术经济(13176)
实践(12777)
(12777)
共检索到40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婧  刘学敏  姚娜  
在全球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展了对于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文在分析低碳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我国低碳城市评价研究的现状。认为低碳城市评价涉及多目标决策,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评价应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客观反映城市低碳建设的基本现状并分析其优势与短板;二是准确监测评价发展状况、政策及实施方案等;三是预测引导城市的下一步行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应成为评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翠仙  唐善茂  
科学地构建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模型,是全面描述和正确评估城市低碳经济的现状,改善城市低碳经济实际效果的关键。文章通过建立多指标的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尝试综合评价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水平,并以广西梧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该市发展城市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连玉明  
以人与自然"两个中心"、"两种价值"的生态文明思维,分析了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的价值内涵,提出了低碳城市概念,并以城市价值最大化为核心提出了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姚德利  陈通  
低碳建筑与生态城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构建成一个关联互促体。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充分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和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天津中新生态城的本土特征,构建了较为全面有效的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生态城市理念下的低碳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婧  刘学敏  张昱  
低碳城市概念自提出后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和案例实践,随着《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不论是履行国际承诺抑或是执行国内规划的约束性要求,都面临新的挑战。由于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侧重点不同,内容多样,形式各异,需要在同一个标准下对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以指导更多城市的计划行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30个指标构成,涉及能耗、碳排放、城市主要领域(工业、交通、建筑)以及废弃物处理等与低碳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指标,希望对未来的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靖忠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借鉴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刻把握低碳经济内涵,以河北唐山市为例,构建了城市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 H P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提出了评价模型的选用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钦普  
为了推动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近年国内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思考,发现存在当前指标体系未能很好地反映出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之间的有机联系、一些指标设计缺乏清晰的数学逻辑、一些定量指标没有相应的权威统计、指标体系不够全面、缺乏逻辑一致性、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动态性和比较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艳雁  冯时  
当前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对气候因素的影响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气候特征,构建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建立了基于气候特征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气候因素的影响,将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区分为受气候直接影响的指标和非气候直接影响的指标,并根据气候影响碳排放的关系框架,建立了包含32项指标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兴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对此,国际社会达成一致,共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切实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以降低全球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低碳城市运作机理,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路径是当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由申立银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书,基于低碳城市建设背景,通过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内在机理,探寻评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方法与路径,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初龙  章光新  杨建锋  
本文在归纳水资源评价分类基础上,论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Indicators system for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use,ISSAWRU)的研究基础,即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指出SAWRU需要ISSAWRU。水资源评价方法按指标数量可分为单项指标法、多项指标法和指标体系法。水资源评价所需指标数量因评价内容而异。综合评价常需要用指标体系法。SAWRU是水资源常规评价结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发展形成的一种多属性综合评价。由于水资源系统在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压力下日趋复杂化,其可持续性影响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曼  
从产业生态发展脉络的梳理出发,结合海洋产业生态特性,界定海洋产业生态化内涵;并在综述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指标选择原则与指标体系构成两个方面构建包含海洋产业结构生态化、海洋产业组织生态化、海洋产业生产方式生态化、海洋产业技术生态化的指标体系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识别生态水平的区际差异并提出解决对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曼  
从产业生态发展脉络的梳理出发,结合海洋产业生态特性,界定海洋产业生态化内涵;并在综述产业生态化指标体系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指标选择原则与指标体系构成两个方面构建包含海洋产业结构生态化、海洋产业组织生态化、海洋产业生产方式生态化、海洋产业技术生态化的指标体系框架,以期为定量评估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识别生态水平的区际差异并提出解决对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玥  刘春玲  王云峰  
本研究对26种学校融合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发现:研究多采用基于系统论观点的理论作为理论框架;构建方法以单一文献研究法或专家咨询法为主;核心评价内容呈现多样化特点;指标体系应用过程中评价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评价主体以单一教师或家长为主。未来研究应坚持系统论和多元化的观点,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方面不断丰富学校融合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低碳城市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城市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考虑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苗阳  邢文杰  鲍健强  
近年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给我国城市带来了较高的碳排放与环境污染,各级政府逐渐意识到了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实现的重要性。文章基于对我国重点区域能源结构发展现状统计分析,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总结出城市能源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意义;并在AHP模型与相关指标构建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我国低碳试点城市的布局,构建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低碳试点城市能源结构低碳化实现路径做了简单的梳理,以供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与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