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6)
- 2023(13133)
- 2022(11482)
- 2021(10747)
- 2020(8742)
- 2019(20472)
- 2018(20259)
- 2017(39895)
- 2016(21389)
- 2015(23756)
- 2014(23675)
- 2013(23451)
- 2012(21564)
- 2011(19306)
- 2010(19283)
- 2009(17063)
- 2008(16470)
- 2007(14250)
- 2006(12647)
- 2005(11132)
- 学科
- 济(85716)
- 经济(85618)
- 管理(59122)
- 业(54484)
- 企(45406)
- 企业(45406)
- 方法(39237)
- 数学(34301)
- 数学方法(33966)
- 中国(24661)
- 农(21130)
- 财(20673)
- 学(19500)
- 贸(19076)
- 贸易(19067)
- 制(18923)
- 地方(18818)
- 易(18602)
- 银(17879)
- 银行(17837)
- 业经(17752)
- 环境(16862)
- 行(16830)
- 和(13935)
- 农业(13906)
- 融(13852)
- 金融(13850)
- 理论(13354)
- 出(12903)
- 划(12502)
- 机构
- 大学(299162)
- 学院(294734)
- 管理(119777)
- 济(119259)
- 经济(116594)
- 理学(104057)
- 理学院(102825)
- 管理学(101145)
- 管理学院(100614)
- 研究(99698)
- 中国(76342)
- 京(64394)
- 科学(62031)
- 财(53366)
- 所(48798)
- 农(45978)
- 中心(45213)
- 研究所(44798)
- 业大(43783)
- 财经(43566)
- 江(42003)
- 北京(40567)
- 经(39756)
- 范(39429)
- 师范(39068)
- 院(36887)
- 经济学(36588)
- 农业(36077)
- 州(34375)
- 经济学院(33233)
- 基金
- 项目(209065)
- 科学(165497)
- 基金(153838)
- 研究(151376)
- 家(134551)
- 国家(133237)
- 科学基金(115014)
- 社会(96638)
- 社会科(91743)
- 社会科学(91717)
- 基金项目(83022)
- 省(80056)
- 自然(75646)
- 自然科(73876)
- 自然科学(73860)
- 自然科学基金(72547)
- 教育(68236)
- 划(68044)
- 资助(62713)
- 编号(60343)
- 成果(47961)
- 重点(46458)
- 部(46169)
- 发(44437)
- 创(43067)
- 课题(41133)
- 创新(40262)
- 科研(40058)
- 国家社会(39868)
- 教育部(39722)
- 期刊
- 济(125132)
- 经济(125132)
- 研究(90114)
- 中国(51727)
- 学报(46261)
- 科学(43830)
- 管理(42232)
- 农(40587)
- 财(38234)
- 大学(34939)
- 学学(32876)
- 融(32167)
- 金融(32167)
- 教育(29338)
- 农业(27369)
- 技术(23829)
- 财经(20674)
- 经济研究(19786)
- 业经(19348)
- 问题(18346)
- 经(17537)
- 图书(16012)
- 理论(15181)
- 科技(14590)
- 业(14258)
- 实践(14033)
- 践(14033)
- 技术经济(13936)
- 现代(13854)
- 资源(13507)
共检索到428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郑思齐 霍燚
中国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正在发生巨大演变,空间集聚在带来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引发了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利用2009年9月开展的北京市社区住户"家庭出行能耗与居住环境"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城市空间结构(居住、就业及城市公共品的空间布局)对居民选择购买私家车以及私家车碳排放的影响。我们发现:居住分布与城市公共品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越高,家庭拥有私家车的概率越小;私家车出行成本越低,就业可达性越差,碳排放越高。这些实证发现可以给城市规划者以启示,提高城市空间结构的低碳效果。
关键词:
低碳 城市空间结构 私家车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晓红 李洁月 杨艺 胡东滨
【目的】私家车行驶碳排放是中国居民日常出行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现有测算方法局限于宏观层面研究,本文以车主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方法为基础,旨在构建燃油私家车出行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可为道路交通碳排放量核算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方法】本文以2014—2023年中国13万余燃油车主披露的多维度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回归、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方法,提出车辆(单辆车)累积出行碳排放量、相同行驶天数车辆群的平均累积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及预测模型,构建车辆年均出行碳排放量计算模型。【结果】(1)在车辆累积出行碳排放量预测方面,相比仅基于车龄的预测模型,由车型、制造商、区域、城市级别、价格区间等5个类别以及车龄构建的包含25个变量的模型可将预测精度(R~2)由0.666提高到0.821,其中车龄对车辆累积出行碳排放量预测的影响程度仍然最高;(2)在相同行驶天数车辆群的平均累积出行碳排放量预测方面,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显示,全国层面的车辆平均累积出行碳排放量的预测精度达到0.915,车型、制造商、区域、城市级别、价格区间等5个类别的车辆平均累积出行碳排放量的预测精度处于0.875~0.925之间;(3)在车辆年均出行碳排放量测算方面,全国层面的车辆年均出行碳排放量为2.99 t,进口制造商、价格区间在(50, 100]万、价格高于100万等3个类别下的车辆年均出行碳排放量高于4 t,MPV、SUV车型、华南区域、超大城市级别、价格区间在(20, 30]万、价格区间在(30, 50]万等6个类别下的车辆年均出行碳排放量处于3.00~3.99 t之间,其余15个子类别划分下车辆年均出行碳排放量均低于全国层面的平均水平,处于2.15~2.99 t之间。【结论】具有车龄、车型、制造商、区域、城市级别、价格区间等多维特征的大规模车主数据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有助于提高私家车使用周期碳排放量测算的科学性、全面性,不同区域的道路交通碳排放量测算应考虑上述特征差异。本文可为新能源私家车出行碳排放量测算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肖燕 袁玉娟 夏海斌
私家车出行方式对城市交通碳排放的影响巨大,如何促使居民出行行为的转变是城市实现绿色交通和低碳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济南市主城区居民日常出行的调查数据,本文分析了私家车日常出行碳排放的基本特征,并应用Heckman两步估计法计量模型,研究了私家车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私家车日常出行年碳排放量的平均值为2.22t,空间分布呈现中心低、外围高的差异化格局,个体分布则符合60/20的量化分布;(2)与社会经济因素相比,建成环境因素对私家车碳排放的影响更为显著,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的提高和职住距离的缩短虽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娅薇 李军
分析了低碳出行模式与城市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对低碳出行导向的城市空间案例进行了分析与解读,进而总结出了低碳出行导向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宏观与中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低碳出行导向的点轴式空间结构模式和基于土地混合利用的出行节点复合空间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郁芳 许妙玲
近年来,我国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引起人们对其碳排放问题的关注。而私家车排量的大小基本上能够决定每百公里碳排放量的多少,因此要控制私家车的碳排放总量,应该从调控私家车的消费结构入手,通过实行有效的碳税征收政策来鼓励和引导排量为1.6L及以下的私家车消费。经研究对比发现,当碳税税率为10元/吨,排量在1.6L及以下的车辆购置税降低到5%的征收模式是最有效的。
关键词:
私家车 碳排放 碳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上官筱燕 孙瑞红
九寨沟居民私家车已经成为仅次于九寨沟景区内观光车辆之外的另一大交通主力,随景区内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私家车数量增多,景区居民私家车碳排放势必加大对景区的环境影响。论文通过考察九寨沟居民私家车数量从2005年到2012年的变化,从私家车的出行距离、次数、油耗、数量等要素来估算私家车的燃油消耗情况,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九寨沟私家车碳排放情况,结论如下:首先,景区内私家车碳排放量平均每年以10.62的速度增长,2012年达到151.82TCO2。其中树正寨私家车碳排放占70%,荷叶寨和扎如寨合占30%。其次,私家车中汽油碳排放占总量的97%,说明居民私家车多是用于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享受需要。论文最后建议改善...
关键词:
碳排放 私家车 景区内居民 燃油消耗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茜 段城江 周典 王宇鹏 郭莉
居民日常出行既反映城市人口转移与集聚的真实路径,也体现着城市不同空间的使用强度差异。基于深圳第五次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研究从出行规模、出行时间和出行目的三方面分析城市居民出行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利用SPSS的K-MEANS聚类方法将市域482个交通小区划分为高热、次热、低热三类区域;由此识别出全市三级出行中心,三条出行走廊和五个出行组团,并将深圳城市出行总结为"多心多廊组团式"空间结构;最后从中心城区与外围郊区出行空间模式、城市出行中心与建成环境中心体系比较、五大出行组团发展差异等方面总结了深圳城市出行空间结构的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经南 陈舒怡 王国恩
选取武汉市沌口东风阳光城及青山区108街坊两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家庭出行冷热点分析,对其土地利用、路网密度以及社会经济属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个社区在家庭出行碳排放量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居住小区的土地混合度越低,家庭碳排放量越高;路网密度越大,公共交通站点越密集,家庭出行碳排放量越小;家庭社会经济水平越高,家庭出行碳排放量越大。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这种差异与二者不同的开发历史、空间布局以及社会经济等因素有关。最后,从微观层面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策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永科 任旭东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私家车时代"的来临使得我国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面临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北京市政府和私家车主换乘博弈模型表明,当前政府换乘投资的驻车换乘(P+R)停车场收费标准(基于私家车主效用最大化视角)及规模(基于政府换乘投资成本收益分析视角)均较为合理。但是,为维持驻车换乘(P+R)停车场的运营及促进私家车主清洁出行,政府应加强对私家车主清洁出行的宣传教育,并为驻车(P+R)换乘停车场的收费标准和规模的调整预留空间。此外,政府在换乘枢纽换乘投资构建的实惠高效的驻车(P+R)换乘停车场,将为私家车主的清洁出行提供机制性保障,并有助于减少私家车主自驾的负外部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孙斌栋 潘鑫
通过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构建来疏解单中心城市的交通拥挤是城市规划历来的理想,但这种理想正日益受到实证研究的挑战。关于多中心空间结构能否节省通勤距离与通勤时间,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分析表明,两种截然相反的实证结论源于两种不同形成机制的多中心结构,改善交通出行的多中心结构是以就业与居住就地平衡为前提的。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交通出行 单中心 多中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国鹏
针对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基于"互联网+交通"视角提出了通过私家车共享模式来减缓交通拥堵。根据共享模式沟通渠道的不同,分别提出了社交网络平台、第三方商业平台和政府非营利平台三种私家车共享模式。在政府非营利平台私家车共享模式下,出行线路相同的私家车相互共享降低空载率,大幅度减少私家车的上路数量,从而达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为有效实施政府非营利平台私家车共享模式,进一步从理念宣传、政策支持、行业协调和平台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立祥 吴松岭
本文基于个人碳交易概念构建了碳户籍理论框架,设计了私家车管控的碳户籍制度,并运用Cobb-Douglas函数建立了管控大城市私家车碳户籍和碳税的比较经济模型,立足调研数据分析两者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碳户籍与碳税制度都可以使消费者减少实际行车里程并保证总效用的增加;减排量对消费者刚性需求的影响决定着碳户籍制度的接受程度,合理设定的碳户籍制度比碳税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并能够达到碳减排的效果;在消费领域碳减排初期、社会减排任务量不大时,碳户籍制度优于碳税,当减排任务很大时,碳税政策更为有效。
关键词:
个人碳交易 碳税 消费领域 效用函数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立祥 吴松岭
本文基于个人碳交易概念构建了碳户籍理论框架,设计了私家车管控的碳户籍制度,并运用Cobb-Douglas函数建立了管控大城市私家车碳户籍和碳税的比较经济模型,立足调研数据分析两者的减排效果。结果表明:碳户籍与碳税制度都可以使消费者减少实际行车里程并保证总效用的增加;减排量对消费者刚性需求的影响决定着碳户籍制度的接受程度,合理设定的碳户籍制度比碳税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并能够达到碳减排的效果;在消费领域碳减排初期、社会减排任务量不大时,碳户籍制度优于碳税,当减排任务很大时,碳税政策更为有效。
关键词:
个人碳交易 碳税 消费领域 效用函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彪
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剖析了社会进步给私家车发展所注入的内在动力,认为私家车进入家庭是难以阻挡的阶段性历史潮流,同时,私家车发展所带来的以交通问题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将是十分严峻的,对私家车的限制无法回避。
关键词:
私家车 可持续发展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