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4)
- 2023(19169)
- 2022(16385)
- 2021(15352)
- 2020(12735)
- 2019(29271)
- 2018(29137)
- 2017(56160)
- 2016(30619)
- 2015(34492)
- 2014(34764)
- 2013(33532)
- 2012(30873)
- 2011(27743)
- 2010(27934)
- 2009(25207)
- 2008(24448)
- 2007(21544)
- 2006(18941)
- 2005(16048)
- 学科
- 济(117672)
- 经济(117530)
- 管理(89213)
- 业(80180)
- 企(66685)
- 企业(66685)
- 方法(53603)
- 数学(46608)
- 数学方法(45792)
- 中国(33727)
- 农(33158)
- 财(30392)
- 业经(26620)
- 学(26317)
- 地方(25658)
- 制(22601)
- 理论(22233)
- 农业(21762)
- 环境(20977)
- 贸(20406)
- 贸易(20396)
- 易(19794)
- 和(19433)
- 务(18685)
- 财务(18583)
- 财务管理(18542)
- 技术(18406)
- 银(18139)
- 银行(18087)
- 企业财务(17484)
- 机构
- 学院(424306)
- 大学(422233)
- 管理(166269)
- 济(163255)
- 经济(159392)
- 理学(143803)
- 理学院(142192)
- 研究(140824)
- 管理学(139205)
- 管理学院(138448)
- 中国(104319)
- 京(90079)
- 科学(89016)
- 财(76069)
- 所(69816)
- 农(69776)
- 中心(64805)
- 业大(64683)
- 研究所(63715)
- 江(63465)
- 财经(60284)
- 范(57296)
- 师范(56700)
- 北京(56459)
- 经(54884)
- 农业(54578)
- 院(52566)
- 州(51042)
- 经济学(48221)
- 技术(47999)
- 基金
- 项目(294025)
- 科学(230751)
- 研究(215237)
- 基金(210848)
- 家(184246)
- 国家(182704)
- 科学基金(157124)
- 社会(132817)
- 社会科(125713)
- 社会科学(125683)
- 省(116523)
- 基金项目(111219)
- 自然(103540)
- 自然科(101124)
- 自然科学(101097)
- 教育(101034)
- 自然科学基金(99223)
- 划(98062)
- 编号(88998)
- 资助(87387)
- 成果(72249)
- 重点(66188)
- 部(64011)
- 发(62608)
- 课题(62460)
- 创(60903)
- 创新(56767)
- 科研(56133)
- 教育部(54824)
- 大学(54812)
- 期刊
- 济(177333)
- 经济(177333)
- 研究(122273)
- 中国(83257)
- 学报(67682)
- 农(62895)
- 科学(61306)
- 管理(61203)
- 财(57721)
- 教育(54792)
- 大学(51734)
- 学学(48460)
- 农业(43350)
- 技术(40452)
- 融(35393)
- 金融(35393)
- 业经(30661)
- 财经(28255)
- 经济研究(28114)
- 经(24223)
- 问题(23965)
- 图书(22946)
- 业(22164)
- 科技(20317)
- 版(20052)
- 技术经济(19833)
- 统计(19726)
- 理论(18804)
- 现代(18688)
- 资源(18435)
共检索到618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广耀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政策决策 混合扫描模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盛广耀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过程中,低碳城市建设逐渐成为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政策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涉及诸多方面的系统性工程,这一复杂问题的政策制定,适用于混合扫描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和指导。基于此政策模型,可以从政策层次、政策机制、政策领域三个维度,构建促进城市低碳发展的政策框架,并以此从不同方面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其中,从政策层次的维度,探讨了中央和地方两个层次的政策制定与配合;从政策机制的维度,探讨了命令控制型、经济激励型和社会参与型等三种类型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从政策领域的维度,探讨了低碳政策工具在产业、建筑、交通和消费四个城市重点领域的具体落实。
关键词:
低碳城市 政策决策 混合扫描模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艳莉 柴瑜婧 徐新民
制定学习型城市政策是践行理念、推进实践,从而实现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利用混合扫描模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习型城市政策进行分析,可发现学习型城市政策的出台有利于满足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社会治理创新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当然,相关政策决策过程、执行及评估阶段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经验性、短效性及原则不明确等缺陷。因此,未来学习型城市政策在制定与完善过程中,可从民主与科学角度入手,健全决策体系,以认同与参与为抓手优化执行机制,以共同体和工具为依托革新评估环节,对已知问题展开渐进性调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董紫君 杜红 董文艺 段洪雷
城市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圳市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下,根据城市节水节能的实际需要,构建多层次、整体性的城市综合节水示范体系。重点介绍深圳市在产业结构优化、政策法规保障、战略规划引导、市场监督管理、资金支持保障等方面的各项举措,以期为其他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城市综合节水模式和经验,共同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
关键词:
城市节水 示范体系 低碳城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涛 安暄
针对当前国内政策文本所包含信息的非量化导致具有操作性的政策分类标准缺乏的现状,借鉴扎根理论的"信息提取-归纳-概念化-重组"思想,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层面科技政策文本研读、对其结构梳理的基础上,提取科技政策的重要特征参数,确定政策文本编码和分类标准,并将1996—2007年北京市的科技政策文本转化为半结构化数据,进行类定量化分析。
关键词:
科技政策 政策文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邵超峰 鞠美庭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低碳城市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城市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考虑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兴瑜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频发,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发展。对此,国际社会达成一致,共同发展低碳城市建设,切实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以降低全球碳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低碳城市运作机理,探索科学有效的建设路径是当前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环节。由申立银编著、科学出版社于2021年6月出版的《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书,基于低碳城市建设背景,通过分析其现实意义和内在机理,探寻评价低碳城市建设水平的方法与路径,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了科学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郝澜宇 李艳婷 潘尔顺
多维数据的监控问题已成为现代质量监控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多元统计过程控制方法往往假设数据符合特定分布,直接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多变量监测过程并不独立,不同维度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也是容易被忽略的关键点。文章通过引入Copula模型,充分利用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给出合理的联合分布模型,然后建立了一种基于Copula模型的新的空间扫描统计量监测方法。与目前较流行的MEWMA控制图监测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能灵活有效地监测失控数据。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尽早发现数据的上升趋势,为防治系统提供预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艳
文章在计算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利用2000年-2012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造半参数混合模型,对影响碳排放的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GDP、人口总量、城市化水平、对外贸易与碳排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随着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的增加,刚开始碳排放量的波动不大,随后出现明显快速的增长趋势,慢慢增长的边际作用下降。煤炭消费的增加会导致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到该值超过90%之后出现拐点。最后通过将半参数混合模型与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在充分考虑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条件下,半参数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是最优的。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半参数混合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任栋 王琦
统计指数体系分析方法的一个较大不足就是局限于乘法形式的经济方程式,然而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目前的统计指数体系分析方法难以应用于形式多样的复杂经济现象的因素分析。本文把基于乘法方式的指数体系称之为指数体系的"乘法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传统的只包含乘法关系的经济方程式加以扩展,将其推广到可以应用于加减运算的"加法模型"和包含全部四则运算的"混合模型",建立了"广义指数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保留了传统统计指数体系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还可以提高统计指数分析的深度和广度,由此可以基本解决统计指数体系分析方法的局限性问题。
关键词:
指数体系 加法模型 混合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中文 高朋钊
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低碳城市的建设还处在刚起步状态,作为低碳城市建设重要支撑体系的交通体系,与国外比较成熟的低碳交通建设相比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城市低碳化进程中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从城市交通的布局、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私家车辆的控制四方面建设低碳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低碳交通体系 低碳城市 低碳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芳 郭艳丽 丁海军
低碳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低碳化处在一个缺少资金的瓶颈状态,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低碳城市 金融支撑体系 城市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婧 刘学敏 张昱
低碳城市概念自提出后已有不少研究成果和案例实践,随着《巴黎协定》的正式生效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面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形势,不论是履行国际承诺抑或是执行国内规划的约束性要求,都面临新的挑战。由于中国低碳城市建设侧重点不同,内容多样,形式各异,需要在同一个标准下对不同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以指导更多城市的计划行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由30个指标构成,涉及能耗、碳排放、城市主要领域(工业、交通、建筑)以及废弃物处理等与低碳城市建设直接相关的指标,希望对未来的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 指标 水平值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佩枫 王群伟 张浩 张慧明
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正面临经济增长乏力和生态危机的巨大压力,亟待创新。低碳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的范式,已受到政府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如此,低碳城市建设尚存在概念不统一、碳核算精度欠佳、评价指标体系过于静态、城市低碳建设模式趋同、新能源产业财政支持重点偏颇、居民低碳意识到行为转化难以及政府间协调机制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梳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我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优化政策。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建设误区 优化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