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55)
2023(15224)
2022(12982)
2021(12066)
2020(9788)
2019(22579)
2018(22546)
2017(43025)
2016(23510)
2015(26291)
2014(26556)
2013(26223)
2012(24513)
2011(22280)
2010(22359)
2009(20071)
2008(19445)
2007(17433)
2006(15509)
2005(13541)
作者
(68156)
(56404)
(56011)
(53152)
(35919)
(26890)
(25475)
(22229)
(21650)
(20278)
(19351)
(19080)
(17949)
(17803)
(17451)
(17315)
(16708)
(16498)
(16181)
(15978)
(13975)
(13954)
(13688)
(12920)
(12648)
(12573)
(12558)
(12468)
(11417)
(11215)
学科
(99057)
经济(98953)
管理(68780)
(59713)
(47870)
企业(47870)
方法(38357)
数学(32559)
数学方法(32237)
中国(31540)
地方(28030)
(27173)
业经(22723)
(22507)
(21550)
环境(19807)
农业(18465)
(16509)
(16451)
(15939)
贸易(15923)
理论(15675)
技术(15329)
(15328)
(15323)
(15125)
银行(15083)
(14766)
金融(14765)
(14538)
机构
大学(329850)
学院(328846)
管理(130871)
(130095)
经济(127001)
研究(115099)
理学(112266)
理学院(110943)
管理学(109190)
管理学院(108581)
中国(85324)
(72686)
科学(71472)
(59595)
(57489)
(52955)
研究所(52073)
中心(52054)
(49435)
业大(48716)
财经(46542)
北京(46536)
(46200)
师范(45774)
(42549)
(42290)
农业(40899)
(40592)
经济学(37817)
师范大学(37044)
基金
项目(224430)
科学(176541)
研究(166433)
基金(160945)
(139588)
国家(138357)
科学基金(119082)
社会(104057)
社会科(98470)
社会科学(98447)
(88263)
基金项目(86320)
自然(76745)
教育(75708)
自然科(74911)
自然科学(74898)
(74284)
自然科学基金(73511)
编号(68798)
资助(65096)
成果(55837)
(51650)
重点(50029)
(48802)
课题(48033)
(46172)
创新(43052)
科研(42307)
国家社会(42002)
教育部(41739)
期刊
(150119)
经济(150119)
研究(101203)
中国(69456)
学报(49848)
管理(48711)
(48610)
科学(47517)
(43226)
教育(42109)
大学(37865)
学学(35118)
农业(34018)
技术(29594)
(29078)
金融(29078)
业经(25613)
经济研究(22941)
财经(21815)
图书(20519)
问题(20497)
(18600)
(17215)
科技(16464)
理论(16084)
技术经济(15831)
资源(15676)
现代(15579)
(14996)
实践(14792)
共检索到498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达锦  
发展新能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是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的强有力保障。文章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对低碳城市建设中的新能源支撑体系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博弈的角度研究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及政府行为,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新能源发展四方协调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能源行为内容,提出了低碳城市建设中政府能源行为创新策略,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费衍慧  林震  
全球气候变化使得"低碳"概念开始风靡全球,与此同时,"低碳城市"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开始为各方所推崇。建筑作为城市赖以存在的载体,其发展模式关乎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低碳城市建设中,贯彻可持续理念的绿色建筑对低碳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体体现在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和营造低碳生活两大方面。通过对这些作用的分析,结合目前的低碳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本文认为只有抓住目前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契机,通过对低碳化指标的深入研究、低碳政策的创新、低碳技术的开发以及低碳知识的宣传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为进一步加快低碳城市建设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珏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理论研究得出低碳城市的内涵,提出建设低碳城市不等同于发展新能源产业,在低碳城市建设推动下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风险分析基础上,提出理性发展新能源产业建议和措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建平  
低碳城市建设热潮在全国掀起,普遍面临资金缺口和减排机制创新问题,这就需要低碳金融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持。国际社会在低碳金融发展方面已积累较多经验,如英国创设了碳信托和节能信托基金,欧盟设计了碳排放交易体系,世界银行设立各型碳基金等。国内低碳金融业发展现状是:银行业低碳绿色信贷业务增长迅速;碳权市场中项目市场发展较快,配额市场正在酝酿;各地各市积极创建各类低碳基金。借鉴国际经验,针对国内问题,本文最后提出完善低碳金融支撑体系、支持低碳城市建设的系列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林育妙   程秋旺   许安心  
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是为应对气候变化、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所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客观评价该政策的碳减排效果对于试点城市的系统性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284个城市面板数据,以新能源示范城市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能够显著减少试点城市的碳排放。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后,进行了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长江经济带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要强于非长江经济带城市、资源型城市以及高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机制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社会投资、技术创新均在新能源示范城市政策与碳排放之间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建议应坚持因地制宜,针对各个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和精准化措施积极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促进示范城市有序扩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城  
利用1990~2008年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GDP数据,对二者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证明,辽宁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如果在能源利用方式和效率上没有发生较大变化,那么随着经济的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会随之快速增长,生态环境将面对更大的压力与破坏。在总结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固有局限的基础上,指出辽宁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于新能源并提出新能源发展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多云  张秀英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与清洁能源开发,新能源由此构成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它是带动经济增长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双赢选择。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新能源发展战略,以期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制高点,中国要加紧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强化政策对于新能源发展支撑作用,加快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商业化的步伐。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兰梓睿  
基于2005-2018年中国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全要素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和SBM-DEA模型测算地区绿色发展效率,从考虑低碳试点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减排效应入手,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低碳试点政策实施对地区绿色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了进一步验证;对低碳试点政策作用于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地区绿色发展效率水平;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低碳试点政策在激发地区绿色发展潜力的过程中,能驱动产生技术创新、要素积累、结构升级和资源配置效应,进而通过这四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和碳减排目标实现;异质性的分析体现了不同地区和城市规模的差异下,政策的作用效果也存在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金岳祥   祝若宁  
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是党和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型城市建设是推进学习型大国建设工程的重要抓手,政府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决定着学习型大国建设的应有高度。基于36年《教育部工作要点》,构建任务维度、建设维度和保障维度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发现:从纵向看,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经历初期全面扫盲和发展职业教育等任务维度,到聚焦资源和技术对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支持等建设维度,再到依法治教、协调资源等三维度注意力配置趋于均衡;从横向看,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注意力配置内部结构及次级维度关注点分布不均衡,任务维度以教育质量提升为重点,建设维度以各类学习支持为导向,保障维度以制度引领为关键。对此,政府应加大政策和制度保障力度,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立齐抓共管队伍体系,统筹推进新时代学习型城市示范区建设;优化个性化教育培训方式,健全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贵卿  
随着"低碳时代"来临,汽车产品将向节能、环保、安全的方向迈进,新能源汽车也随之成为汽车行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几乎所有中国车企都加入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阵营,此番举动将掀起整个汽车行业的投资热湖,从而为汽车消费开辟新的一番天地。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新能源汽车发展遇到的瓶颈,并对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着重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军队和国防建设领域可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胜今  朱润酥  
利用低碳城市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7年地级市层面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了低碳城市试点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城市主要通过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增加环境保护投资、增加碳汇、推动创新等实现碳减排。低碳城市的减碳效果存在区域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异质性,相比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东部地区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减碳效果更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闫世刚  
低碳经济下发展新能源是北京市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和增强创新实力的重要举措。文章从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发展能力、产业战略能力和产业环境建设等四个维度构建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评价体系,根据定量研究结果提出北京市新能源汽车的集成创新模式、太阳能和风能的龙头带动模式、地热能的中小企业集群模式以及生物质能的产学研联盟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芳  郭艳丽  丁海军  
低碳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低碳化处在一个缺少资金的瓶颈状态,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志军  
环境问题包括很多方面,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所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低碳的概念正是从这个角度提出来的。低碳经济的目标应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除了要关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外,还要关注节能减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