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1)
2023(16235)
2022(13681)
2021(12855)
2020(10559)
2019(24732)
2018(24824)
2017(47300)
2016(26084)
2015(29444)
2014(29515)
2013(29010)
2012(26748)
2011(24027)
2010(24169)
2009(21564)
2008(20817)
2007(18400)
2006(16099)
2005(13808)
作者
(75699)
(62541)
(62480)
(59455)
(40080)
(30239)
(28324)
(24701)
(24189)
(22558)
(21780)
(21182)
(20213)
(19728)
(19622)
(19431)
(18724)
(18658)
(18133)
(17945)
(15711)
(15363)
(15313)
(14534)
(14056)
(14052)
(14027)
(13886)
(12760)
(12525)
学科
(101936)
经济(101821)
管理(72600)
(62962)
(51737)
企业(51737)
方法(46633)
数学(40635)
数学方法(39911)
中国(28827)
(28072)
(25118)
地方(24567)
业经(22365)
(22274)
环境(21240)
理论(19009)
农业(18826)
(17665)
(16452)
(15771)
贸易(15758)
(15558)
(15203)
技术(14853)
教育(14200)
(13388)
(13325)
财务(13302)
财务管理(13276)
机构
大学(358656)
学院(357731)
管理(139278)
(132348)
经济(129015)
研究(121364)
理学(120493)
理学院(119040)
管理学(116434)
管理学院(115825)
中国(89360)
科学(80227)
(78956)
(62077)
(61165)
(58791)
业大(57621)
研究所(56144)
中心(55991)
(53995)
(50051)
北京(50021)
师范(49478)
农业(48697)
财经(46951)
(45264)
(44247)
(42655)
技术(41184)
师范大学(39967)
基金
项目(252095)
科学(196308)
研究(181285)
基金(179734)
(158224)
国家(156924)
科学基金(134037)
社会(110734)
社会科(104636)
社会科学(104604)
(100208)
基金项目(95728)
自然(89732)
自然科(87570)
自然科学(87547)
自然科学基金(85932)
(84911)
教育(84509)
编号(74709)
资助(74554)
成果(59939)
重点(57110)
(53931)
(53853)
课题(52685)
(51800)
科研(48456)
创新(48320)
计划(46650)
大学(46497)
期刊
(145750)
经济(145750)
研究(102205)
中国(74054)
学报(60944)
(55684)
科学(55524)
管理(50725)
教育(47434)
大学(45670)
(43398)
学学(42555)
农业(38964)
技术(33955)
(27075)
金融(27075)
业经(24466)
图书(22184)
经济研究(22160)
财经(21335)
(20676)
问题(19818)
(18234)
资源(18160)
科技(18158)
(17628)
技术经济(16694)
理论(16468)
业大(16215)
现代(15722)
共检索到525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玉  
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国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重要战略的实践主要载体,区分二者的建设模式的差异性,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贵阳市在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为例,系统的分析了他们的不同之处。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城市主要是以制度建设为主,通过文化、意识、制度等推进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从具体产业着手,通过发展低碳的物流、会展、服务、交通、建筑等推进城市建设。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个过渡阶段;现阶段,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申振东  朱文龙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国家倡导的现代城市发展方向,本文根据国内外城市管理动力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内首个提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贵阳市的成功经验,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并设计了指标体系生成了调查问卷。利用SPSS13.0和Lisrel8.7分别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建立结构化方程模型,并进行了假设检验。经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均对城市管理动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最后结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说明了相关的研究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莉莉  刘卫东  
建设生态文明,是贵阳市变生态资源比较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和城市文明建设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本文借鉴国外发展生态经济而实行的税收制度,结合贵阳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贵阳市生态经济发展的绿色生态税收对策,旨在促进贵阳社会经济良性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年举  
党的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写进报告。2007年12月,中共贵阳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提出着力改善民生,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人文环境、生产环境、生态环境,拉开了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序幕。近年来,贵阳市物价局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秋志  马少华  邓启辉  马经纬  
山地城市快速扩张致使其建设用地爬坡现象日趋普遍,深入认识该现象将有助提高山区国土空间管控科学性。以中国西南典型山地城市贵阳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2000—2020年五期建设用地数据,构建建设用地密度、建设用地爬坡热度等指标,基于网格单元和坡度区段单元开展统计分析,探究该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坡度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总体伴随着建设用地平均坡度的趋陡,各相邻时段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但新增建设用地平均坡度却一直在变陡;(2)各时期建设用地的现状密度和新增密度均随坡度上升而减小,在坡度梯度上体现出强烈的“择平而建”效应;(3)建设用地密度对建设用地爬坡热度有显著线性影响,且该影响随着背景地面平均坡度上升而增强。研究认为,建设用地爬坡现象通常更多出现在建设用地加密时期,这有利于促进山地城市实现更为集约紧凑的空间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向恩明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研究向恩明城市是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中心,将容纳越来越多的人口,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十分重要。本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国内外开始研究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认为这是解决...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懋栓  
"绿色北京"是北京市总结"绿色奥运"经验,拓展未来城市环境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阐述了"绿色北京"的内涵、行动目标、保障措施,揭示出"绿色北京"是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宜居城市的更高标准和宏大愿景,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具体行动。在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又一追求目标的背景下,从文明城市建设的角度阐述了生态文明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突出地位,认为"绿色北京"不仅将推进首都文明城市的建设,也将丰富文明城市创建的理论和实践。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庄贵阳  
以"绿色之城——深圳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第二届深圳学术年会,日前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建设低碳城市是城市的基本问题,如何实施看得见的措施建设低碳城市等,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本刊摘编了几位专家的演讲内容,为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卓群   姚鸣奇   张晓慧  
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中国2006—2021年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建立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分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水生态韧性的影响,并从优势转化和劣势弥补两个方面展开机制分析。研究发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能够有效提升水生态韧性。该结论在进行了平行趋势检验、异质性处理效应诊断、排除其他政策干扰、个体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在优势转化方面,绿色技术创新和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提升水生态韧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渠道作用;在劣势弥补方面,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政策能够有效增强水污染较严重地区的净水能力,提升供水条件较差地区的供水能力,进而提高水生态韧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持续巩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成果、提升城市水生态韧性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禄晓龙  王芸  周春芳  伍红艳  周戈耀  
本文基于计量模型对贵阳健康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经济发展对居民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健康投资对贵阳市经济发展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过高和居民健康消费不足的问题。建议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以进一步促进贵阳健康城市建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丹丹  
从国内外学者对于低碳城市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入手,对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建设案例进行横向比较,分析得出其共性与特色,从而探析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律性和普遍性。在低碳城市发展指导原则即系统优化原则、政策保障与引导原则、三方合作治理原则下,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分别从政府、市场和公众的角度分析,指出政府要制定政策规范并结合新交通手段主导低碳经济,市场要以产业拉动和技术创新为支撑构建低碳社会,公众要养成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保障共建低碳生活。最后,从关键低碳要素识别、指标量化、意识形成三阶段探求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并指出城市规划除了利用行政手段外,还必须利用法律手段,在某些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同时兼顾区域和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叶萍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已经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栖息地,也是社会变迁的决定因素。生态文明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城市已逐渐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栖居空间。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剖析,指出在新的形势下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来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并以长沙市为例,对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进行了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琳  李鸿  
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包容性增长从经济、社会、环境、人居和文化等多方面对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当前,应结合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内涵,揭示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路径。一、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非包容性问题生态文明城市是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唐小桃  
在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城市环境与文明建设的重视,不断创新环境理念与道德文明建设理念,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环境教育。文章从现阶段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如何进一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地环境教育提出几点意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延强  单志广  马潮江  
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入爆发期,庞大的建设运营资金需求为传统政府主导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带来了严峻考验。在公共服务需求迫切、政府财政收入紧缩、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的背景下,PPP模式成为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最优途径。在分析我国PPP模式的政策形势基础上,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的特点,对地方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PPP运营模式进行梳理,分析并提出智慧城市PPP模式在我国应用的要点与建议,展望未来智慧城市PPP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