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33)
- 2023(19020)
- 2022(16009)
- 2021(14499)
- 2020(12051)
- 2019(27413)
- 2018(26951)
- 2017(51839)
- 2016(28066)
- 2015(31165)
- 2014(31038)
- 2013(30856)
- 2012(28899)
- 2011(25881)
- 2010(26358)
- 2009(24790)
- 2008(24464)
- 2007(22022)
- 2006(19721)
- 2005(18105)
- 学科
- 济(138002)
- 经济(137863)
- 业(97929)
- 管理(90936)
- 企(84553)
- 企业(84553)
- 方法(52305)
- 数学(42449)
- 数学方法(42100)
- 农(38211)
- 业经(35683)
- 财(35310)
- 中国(34755)
- 地方(32154)
- 农业(26822)
- 学(24894)
- 制(24598)
- 务(23801)
- 财务(23760)
- 财务管理(23717)
- 贸(22924)
- 贸易(22909)
- 企业财务(22441)
- 易(22115)
- 和(21833)
- 技术(21599)
- 环境(21546)
- 理论(20472)
- 划(19373)
- 银(19266)
- 机构
- 学院(407654)
- 大学(401712)
- 济(178281)
- 经济(174759)
- 管理(156590)
- 研究(139918)
- 理学(133383)
- 理学院(131861)
- 管理学(129862)
- 管理学院(129098)
- 中国(108495)
- 京(84968)
- 科学(83399)
- 财(81507)
- 所(71302)
- 农(69589)
- 研究所(64022)
- 财经(63996)
- 江(63783)
- 中心(63707)
- 业大(58056)
- 经(57836)
- 经济学(54861)
- 农业(54386)
- 北京(53598)
- 范(52279)
- 师范(51801)
- 州(50857)
- 院(50234)
- 经济学院(49263)
- 基金
- 项目(260838)
- 科学(206501)
- 研究(192779)
- 基金(188774)
- 家(163388)
- 国家(161927)
- 科学基金(139758)
- 社会(124639)
- 社会科(118128)
- 社会科学(118097)
- 省(104105)
- 基金项目(100068)
- 自然(88511)
- 教育(87324)
- 自然科(86467)
- 自然科学(86446)
- 划(85999)
- 自然科学基金(84916)
- 编号(77991)
- 资助(76164)
- 成果(62309)
- 发(60978)
- 重点(58775)
- 部(57204)
- 创(56455)
- 课题(53933)
- 创新(52186)
- 国家社会(51364)
- 业(49583)
- 科研(49548)
- 期刊
- 济(211215)
- 经济(211215)
- 研究(123570)
- 中国(82250)
- 财(66577)
- 农(64584)
- 管理(62133)
- 学报(58170)
- 科学(56690)
- 大学(44148)
- 农业(43859)
- 学学(41854)
- 融(40123)
- 金融(40123)
- 教育(39606)
- 技术(37333)
- 业经(35235)
- 经济研究(33433)
- 财经(32534)
- 经(28238)
- 问题(27357)
- 业(25466)
- 技术经济(23531)
- 贸(21685)
- 世界(20336)
- 商业(19811)
- 现代(19765)
- 统计(19037)
- 国际(18689)
- 版(18134)
共检索到628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覃丽 伍业锋 廖小云
本文从节能减碳的角度分析了广东交通业能源消耗和交通业增加值与全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总量的相互关系,并与全国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交通业增加值对广东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不明显;(2)交通业能源消耗量变动是全省能源消耗总量变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说明交通业能耗量在全省能源消耗总量中占据重要地位,预示广东交通业节能降耗的空间很大、任务很重;(3)能源消耗量增加并不必然导致广东经济增长;(4)广东交通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高于全省单位GDP能耗平均水平,而且远超过全国交通业的平均能耗水平,高能耗特征依旧严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辉
如何处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中国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对三者彼此间因果关系的不同理解,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文章选取中国1978—2013年的相关数据,以碳排放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出口额为研究对象,借助STATA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从经济决定环境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和出口增加碳排放水平,而能源强度则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从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角度看,人均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和出口在长期发展的趋势下都会对碳排放水平的减少具有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
碳排放 向量自回归模型 加权最小二乘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蔚镇 韩青
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表现出高度依赖能源的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上海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依靠"效率份额"而非"结构份额"促进城市产业能耗的降低;上海产业空间重构下,由于新兴产业空间与生态脆弱空间的高度重叠,面临海岸带空间产业集聚下潜在生态安全的巨大风险。
关键词:
上海 低碳城市 产业能耗 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正辉
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增长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对已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发展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实证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其对经济增长质量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关键词:
金融发展 中国经济 增长质量 分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公维凤 周德群 王传会
本文建立了在全国及省际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约束下省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分析了三种假设情景中2010-2015年各省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优分配路径的异同,指出了各种情景下经济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变动较大的省区,比较了各种情景下的节能成本和减排成本,分析了各种情景下全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对全国生产总值的脱钩状态。优化结果显示,现行全国及各省能耗强度约束对贵州、青海、宁夏和山西经济发展较为不利,对其他省区经济发展较有利。减慢经济增长速度和进一步降低全国能耗强度对节能减排的作用均比较明显。若全国能源碳强度遵循历史变化趋势,则2010-2015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最大降...
关键词:
能耗强度 能源碳强度 经济增长 最优分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玉亮
针对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以及由于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5%而引发的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质疑,根据1984-2005年山东省的出口、进口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山东对外贸易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山东的进、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这表明山东经济自身的发展以及进口的增加促进了出口的增长,山东经济具有较强的自生能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和成 伊金秀
近年的电力短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效率角度研究了两个问题:地区单位产出能耗比较分析;基于电力投入的地区产出的DEA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的单位产出能耗较高,尤以西部地区最高,东部地区则较低;几乎所有地区的电力投入未能有效发挥其作用,以西部地区效率最低。这与我国经济发展伴随着能源高消耗的结论是一致的。因此,如何制订相应的政策以高效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而保证经济可持续和安全地发展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
效率 投入产出 电力消耗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鹏 于涛 支俊立
中国经济已步入增速阶段性回落的"新常态",即以要素、投资为主要驱动力的高速增长暂告段落,且导致这种经济"新常态"的主因是结构性矛盾,因而,通过改革和调整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结构转型升级就成为主要的战略选项。接下来通过分析发达经济体的发展历程以及现阶段中国的自身优势——丰富的知识和物质资本积累、国内市场优势,进而得出创新带动的技术进步将成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力。同时从资本逐利的角度得出,自主创新下的技术进步离不开金融支持,加快我国金融发展,提升金融服务现代化水平,以金融发展促进创新,同时以创新带动金融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金融发展 经济结构调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虹
利用相对"脱钩"、"复钩"的理论与测度方法,对我国1980~2008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从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测度了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总量之间、经济增长与不同种类能源消耗量之间、各产业产值增长与各产业能源消耗之间的"脱钩"与"复钩"的变动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脱钩” “复钩” 经济增长 能源消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毅一 王皓良
文章从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出发,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工业能源消耗与工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我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的效率,而后在三要素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运用协整理论对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证明了我国工业经济与工业能源消耗的单向因果关系,从而证实了抑制能源消费并不会阻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能源 工业能耗 经济增长 实症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佩玲 佟仁城 许健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能耗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本论文主要通过对我国1992和1999年的不变价投入产出表进行结构分解分析,分析1992-1999年的最终使用与技术进步对我国国内能耗变化的影响情况,并进一步分解为各个经济部门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
能耗变化 结构分解分析 投入产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丽辉
本文运用C-D生产函数及耦合协调性方法,分析了广东21地市耕地占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云浮外,广东20个地市耕地占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广东四个经济区域耕地占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其大小依次是西翼地区、东翼地区、珠三角地区及北部山区五市。耦合协调性分析表明:广东四个经济区域的耦合协调度基本都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度协调逐步演变到目前的全面严重失调状态。该研究对广东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区域差别化的耕地管理、加快"金科产"相融合步伐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翟东昌
高能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降低能耗,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成为中国各个城市实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城市的低碳发展要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首先介绍了青岛市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和能源消耗情况,然后入手分析了各个行业的具体耗能情况,从而引出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
低碳城市 能耗 产业结构调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继贵 叶阿忠
通过构建半参数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研究了服务业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与技术进步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动态扰动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碳排放强度和技术进步的非参数估计,分别存在"N"、"V"和倒"U"形的曲线关系;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未能降低碳排放强度,反而推动了碳排放强度的上升;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二者间的相互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碳排放强度的上升既会抑制经济增长,也会对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胜利 虎朝阳 杨钦栋
产业发展、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一直都是政府和学者关注的重点。从产业发展视角分析宏观经济指标与就业问题的相关性,研究宏观经济变化对就业问题的影响。以山东省为例,采用OLS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研究方法,对宏观经济指标与就业问题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合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政府应从政策制定、人财物的要素集聚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第二、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充分发挥产业结构优化与就业良性发展正向互促的优势,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关键词:
产业发展 经济增长 劳动力就业 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