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90)
- 2023(16669)
- 2022(13959)
- 2021(12875)
- 2020(10447)
- 2019(23921)
- 2018(23589)
- 2017(44179)
- 2016(23654)
- 2015(26691)
- 2014(26811)
- 2013(26279)
- 2012(24622)
- 2011(22426)
- 2010(22328)
- 2009(20206)
- 2008(19677)
- 2007(17217)
- 2006(15383)
- 2005(14212)
- 学科
- 济(119878)
- 经济(119762)
- 管理(65891)
- 业(59945)
- 企(47722)
- 企业(47722)
- 方法(44759)
- 数学(38881)
- 数学方法(38437)
- 中国(34017)
- 农(28432)
- 地方(28240)
- 业经(24524)
- 财(24099)
- 学(22399)
- 贸(20844)
- 贸易(20828)
- 易(20159)
- 环境(19662)
- 制(19344)
- 农业(19251)
- 银(17872)
- 银行(17855)
- 融(17804)
- 金融(17802)
- 行(17291)
- 理论(16924)
- 地方经济(16644)
- 和(16380)
- 发(15885)
- 机构
- 学院(339413)
- 大学(338927)
- 济(154356)
- 经济(151513)
- 管理(127403)
- 研究(120708)
- 理学(108499)
- 理学院(107284)
- 管理学(105590)
- 管理学院(104948)
- 中国(93841)
- 京(72477)
- 财(69133)
- 科学(68546)
- 所(59349)
- 中心(54716)
- 财经(54574)
- 研究所(53266)
- 江(50793)
- 经(49696)
- 农(49519)
- 经济学(49285)
- 北京(46448)
- 范(45671)
- 师范(45253)
- 业大(44325)
- 经济学院(44089)
- 院(43762)
- 财经大学(40424)
- 州(40411)
- 基金
- 项目(219593)
- 科学(174716)
- 研究(165359)
- 基金(160602)
- 家(138698)
- 国家(137543)
- 科学基金(118682)
- 社会(108128)
- 社会科(102627)
- 社会科学(102610)
- 省(84007)
- 基金项目(83606)
- 教育(76126)
- 自然(73261)
- 自然科(71540)
- 自然科学(71524)
- 划(70725)
- 自然科学基金(70249)
- 资助(66057)
- 编号(65996)
- 成果(53389)
- 发(52299)
- 重点(49973)
- 部(49812)
- 课题(46413)
- 国家社会(45832)
- 创(45755)
- 教育部(43573)
- 创新(42882)
- 发展(42602)
- 期刊
- 济(177939)
- 经济(177939)
- 研究(108709)
- 中国(71140)
- 财(53326)
- 管理(50288)
- 学报(46185)
- 科学(45859)
- 农(45448)
- 教育(39523)
- 大学(36788)
- 学学(34395)
- 融(34177)
- 金融(34177)
- 技术(32625)
- 农业(31283)
- 经济研究(29341)
- 财经(28113)
- 业经(26881)
- 经(24459)
- 问题(23037)
- 贸(19763)
- 世界(18323)
- 技术经济(18236)
- 国际(17609)
- 业(17148)
- 统计(16564)
- 图书(15170)
- 现代(15016)
- 商业(15009)
共检索到5277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厉以宁 朱善利 罗来军 杨德平
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低碳发展成为了世界各国非常重视而又不得不重视的重大发展元素,低碳发展的成败与好坏将决定人类未来的生存与福利状况。鉴于低碳发展的重要性,本文提出低碳发展应作为宏观经济目标。而后根据现有4个目标作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原因和逻辑,结合中国情况,具体分析与论证低碳发展的作用与影响、衡量与测度、规律与路径、目标与方向、政策与工具,为低碳发展作为宏观经济目标提供理论支撑。引入低碳发展目标之后,宏观经济有五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低碳发展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五大目标分别从经济发展速
关键词:
低碳发展 宏观经济目标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鲁成
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理论思考黄鲁成正确分析和认识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前提和基础。选择和确定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所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首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发展的全部内涵去寻求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其次要运用系统论的原理,从整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马珺
本文在研究西方有关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提出了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确定原则 ,并依此提出由稳定——短期调控目标 ,发展——长期调控目标和平等——社会分配目标组成的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体系。作者还指出 ,宏观经济调控本身也可能会对经济过程产生消极的作用 ,故政策实施要对此有所警醒 ;其目标的确定也更多地是一个公共选择过程 ,或政治过程 ;从历史上来看 ,不同时期对多种目标的排序 ,总受到那个时代特殊的经济和社会历史背景的制约。总之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确定是一个超出经济范畴之外的复杂问题。这对于我们确定切合国情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宏观经济政策 调控目标 稳定 发展 公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溶沧 马珺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发展只能看作是我们的一个政策取向,是不可能通过短期的量调整而完全达到的。因此,我们要强调宏观调控政策的长期含义。在实现发展目标上,需要体现出短期政策的长期视野,不能为增长而增长。总的要求是,宏观调控要与建立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相一致,要有利于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人口和资源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剑 王妤
本文对企业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文章以经济理论历史为脉络,以企业产品生产的供给和需求结构矛盾作为切入点,探讨了经济危机、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增长等问题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力求缓解日益加剧的社会供需矛盾,在宏观上给出了主动调控企业收入分配比例是实现经济均衡化增长的结论。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均衡增长 经济历史 企业生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枇杷木 徐智俊
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同时又促进经济发展,这对于人类的永存来说,是急需解决的极其重要的课题。虽然两者被认为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在“可持续性发展”这一口号下,人们正在摸索找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可持续性发展”之口号只是一种理念的表达,由于这一理论没有系统的理论依据,所以,至今对它的摸索还只是停留在理念中,没有超越理念来研究和寻找每个问题的解决对策。有时,即使有一些临时性的对策,但是,因这些对策缺乏理论的依据,也就难以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笔者在本文中,想对上述口号的理念进行分析,并使之理论化。笔者认为应该在建立宏观经济的长期发展结构的基础上,找出一套既可保护环境同时又可促进经济发展的理想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汉洪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倪外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支撑要素已由传统的经济要素,向碳排放权、交易权等生态环境要素、区域公平与发展共享等民生、民权要素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转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区域发展由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区域低碳发展路径具有多样性,包括全球行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地域系统优化,区域治理模式创新等方面。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区域创新 区域学习 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迎秋
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逻辑和方法的研讨,着重分析和阐明了三个基本要点:清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以及与其相适应的GDP均衡目标增长率,是展开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逻辑起点;科学确定与上述逻辑起点相吻合的适度通货膨胀区间,是正确进行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重要基础;深入阐明与上述逻辑起点和适度通货膨胀区间相匹配的货币供给增长倍数,是搞好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与预测的关键环节。弄清上述三个基本要点,对于正确进行宏观经济走势分析,保证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选择和有效实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门可佩 蒋梁瑜 朱鸿婷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华人民共和国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最新统计资料,通过筛选建立对数新发展系数优化灰色模型,对2008~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我国GDP将达到286950.1亿元,到2010年中国GDP将达390645.9亿元,约为2000年的3.94倍,"十一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可望顺利实现。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树清
宏观调控这一术语在中国经济界流行开来,迄今为止还不到10年。但是,今天的中国政府官员、企业家和经济学家使用这个术语的经常程度,可能超过了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这自然意味着,人们给这个概念所赋予的含义是十分广泛的,因而也可以说是非常混乱的。出现这种局面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因为在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是一个行政集中统一体,我们称之为"大一统经济",不存在独立的微观机制,也不存在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兴海
如何有效地宏观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就国内学者较少涉足的该领域,笔者展开了此次研究。为了保证研究效果,笔者将统计学、分析学、代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自主构建了一种泛二阶差分一元二次方程模型。随后,采用该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实证分析、实证引入的方式,就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若干个方面展开预测研究,为宏观经济的平稳、深入、有效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关键词:
二阶 一元二次方程 宏观经济 发展 预测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万东
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来之不易 ,投资环境改善、世界产业转移、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巨额的外汇储备等因素都支撑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 ,也面临一系列资源、环境和制度建设的制约。因此 ,必须紧紧抓住经济的支撑因素 ,把握时机 ,争取中国经济有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机遇 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郑睿臻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全球将不可逆转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进入持续40年的高速老龄化时期。中国多数人的观点认为人口老龄化会抑制中国经济的增长,甚至会导致经济的衰退。美国也同样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但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研究报告却对美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做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人口老龄化对政府开支会有显著影响,但对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影响很小,对资产价格也不会有大的影响。老龄化导致的私人资产积累甚至有可能对经济产生积极作用。整体来说,人口老龄化对生活水平的影响是有限的,对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影响是温和的。这些观点和结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探讨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寒明
文章对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主体,以国际收支统计(BOP)、货币与金融统计(MFS)和政府财政统计(GFS)为补充的四大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我国宏观济发展脉络,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