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4)
2023(11033)
2022(9113)
2021(7941)
2020(6355)
2019(14204)
2018(14097)
2017(26366)
2016(14314)
2015(16070)
2014(16308)
2013(16115)
2012(15314)
2011(14037)
2010(14254)
2009(13039)
2008(12872)
2007(11807)
2006(10744)
2005(10231)
作者
(43123)
(36187)
(36036)
(34015)
(23002)
(17150)
(16156)
(14037)
(13745)
(12998)
(12590)
(12101)
(11931)
(11732)
(11500)
(11147)
(10843)
(10523)
(10485)
(10462)
(9397)
(9008)
(8730)
(8327)
(8177)
(8155)
(8111)
(7973)
(7325)
(7259)
学科
(65445)
经济(65352)
管理(50048)
(45383)
(36560)
企业(36560)
中国(21454)
地方(19312)
方法(18847)
(18733)
业经(16857)
(16604)
技术(16591)
环境(16122)
(15940)
数学(15681)
数学方法(15517)
(13102)
农业(12874)
(12719)
银行(12694)
(12545)
金融(12543)
(12347)
(11641)
(11323)
(11185)
贸易(11173)
(10783)
地方经济(10759)
机构
学院(211642)
大学(208806)
(90481)
经济(88551)
研究(78363)
管理(78272)
理学(65431)
理学院(64668)
管理学(63737)
管理学院(63334)
中国(59982)
科学(46113)
(45826)
(43510)
(40052)
研究所(35654)
(35547)
中心(35218)
(34823)
财经(32648)
业大(29813)
北京(29511)
(29357)
(28734)
(28498)
师范(28185)
经济学(27465)
(27449)
农业(27241)
(26013)
基金
项目(135513)
科学(107296)
研究(102140)
基金(96627)
(84094)
国家(83367)
科学基金(71199)
社会(65831)
社会科(62559)
社会科学(62549)
(54978)
基金项目(50665)
教育(45956)
(45504)
自然(43513)
自然科(42428)
自然科学(42421)
自然科学基金(41638)
编号(40819)
资助(38240)
(35554)
成果(33444)
重点(31425)
(30305)
课题(29987)
(29798)
(29434)
发展(28686)
(28194)
创新(27797)
期刊
(112404)
经济(112404)
研究(68487)
中国(52731)
(34507)
(33857)
管理(32562)
学报(30758)
科学(30611)
教育(26276)
大学(24009)
(23616)
金融(23616)
农业(23452)
学学(22581)
技术(21778)
业经(19200)
经济研究(17233)
财经(16573)
(14332)
问题(14163)
(12232)
技术经济(11922)
科技(11603)
(11006)
(10411)
论坛(10411)
世界(10215)
现代(9994)
国际(9806)
共检索到3451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万达  冯月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一次专章论述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出在未来的五年,要"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要"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我们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低碳发展,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固然是必要的,但更应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一系列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激励政策,包括发展政策、规章制度和标准、可交易许可证、财政补贴和税收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是技术与制度的协同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与使用需要相应的组织创新,需要相应的外在激励因素和制度环境,需要相应的制度创新来降低低碳产业的高风险。创新低碳技术、解除碳锁定的过程是提高一个社会应对环境危害的社会能力和制度能力的过程。研究表明15种能源"楔子"(低碳技术),可以在未来的50年内让世界排放量趋于稳定,实行战略"缝隙"管理是解除碳锁定的最优路径。从现有低碳技术创新与使用、研发投入等方面的情况来看,解除碳锁定的技术创新障碍主要来自制度层面。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要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要把降低在能源短缺面前的脆弱性所需的技术和减少碳排放所需的技术结合起来;要把形成有利于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蒋震  
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有多种,从目前市场效率和政策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应该选择碳税制度,未来应该建立规范的碳税制度,以"绿化"我国税制,获得"双重红利",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同时,应该关注碳税的经济效应,将这些融入税制设计中,最大程度地避免对社会经济效率的扭曲。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晓伟  
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引发人们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低碳经济孕育而生。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我国是以煤炭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发展低碳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体现在路径依赖和环境管理的制度不完善等方面。这就需要改革旧有的制度安排,实行环境税收和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等,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春桃  
2015年中国启动了第二次电力体制改革。目前中国电力行业发展面临着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市场机制不完善、电价关系没有理顺、低碳能源发电激励机制不健全和能源电力立法修法滞后等问题。从环境经济学外部性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来分析,高碳能源发电是典型的负外部性例子,低碳电力的发展是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分析,本文提出了中国电力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转变政府职能;从发电侧、输电侧、配售电侧、用电需求侧完善市场机制;严格约束机制;健全激励机制以及修订电力法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福东  朱雪忠  文家春  
低碳发展与专利制度密切相关。实现低碳发展,需要专利制度促进低碳技术创新及其应用,但我国专利制度在适应低碳发展需求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专利制度的价值取向从个体权利为中心转向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并重。基于低碳发展导向,需要对专利制度在专利取得制度、审查标准、运用制度、对外交流制度以及其他制度方面进行变革,以促进低碳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国锐  
城市是碳排放的集中地,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构建一条从碳源到碳汇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调整能源结构、生产低碳化和消费低碳化以及扩大碳汇等几方面的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城市发展低碳化的目标,还要进行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工具的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建坤  
在可持续发展和扶贫框架下发展绿色经济与国际可持续发展制度建设及改革是当前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里约+20"峰会的两个主题。首先,绿色经济是体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绿色经济的核心是以低的自然资源消费、低排放、低污染,达到高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实现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供高的生活水平和优良的生活环境。全球绿色经济的发展潮流,将引发社会形态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虽然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但也必须探索新型的绿色低碳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应对全球绿色...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早  
在以往的西部开发史上 ,投入要素量的积累一直扮演着主角 ,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妨碍了西部地区的发展 ?本文从制度创新的角度 ,重新审视西部开发问题。作者认为 ,在新的大开发中 ,应当警惕“唯资本论”的陷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敏  
全球气候变化,人类高碳消费活动的日益增多以及低碳消费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因素作用,构成我国低碳消费发展的现实背景。制约我国低碳消费发展的主要非正式制度成因有西方消费主义文化渗透、经济发展的价值导向发生偏差、技术创新的生态伦理约束较弱、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缺失、高碳消费传统与习俗的锁定。要促进我国低碳消费发展,需走"五化"路径,即消费偏好绿色化、消费规模适度化、消费结构非物质化、消费资源可循环化、消费方式共享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玉蓉  邓家骎  
"磷酸铁锂电池"案是一起由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针对加拿大魁北克水电公司等提出磷酸铁锂电池专利无效宣告请求而引发的案件。从此案件可以看出低碳技术专利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长十分重要。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的背景下,本文针对低碳技术专利,提出对其专利无效宣告请求理由的补充、审理时间的加速、审理程序的简化以及与低碳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相结合等改进措施,进一步检验低碳技术专利权的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低碳技术事业的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边志强   张倩华  
在稳增长与碳减排双重压力下,识别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低碳转型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2006—2021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度碳排放效率,使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用能权交易制度对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效应、内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并对其空间溢出效应、政策协同效应和环境红利进行探析。结果表明:2006—2021年,中国城市碳排放效率总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用能权交易制度可以显著提升碳排放效率,且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用能权交易制度通过绿色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了城市碳排放效率,用能权交易制度的碳排放效率提升效应在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中表现得较为明显。用能权交易制度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碳规制双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效应较为明显。因此,用能权交易制度能够发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结论可为稳步推广用能权交易制度与促进城市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政策启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元旗  
低碳源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所带来的问题。低碳是一个责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的一个责任,但不要把它作为活动的目标来追求。低碳是解决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各种经济活动过程中,怎么样保护生态和资源合一。低碳这个概念应该定位到这个层面上,怎样来和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永新  
低碳经济在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地发展。但由于技术水平、研发水平和创新能力有限,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创新也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有着重大影响。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文章指出,利用财政政策纠偏我国当前制度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低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实现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