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35)
2023(16364)
2022(13630)
2021(12674)
2020(10445)
2019(23885)
2018(23750)
2017(45827)
2016(25253)
2015(28290)
2014(28564)
2013(27684)
2012(25447)
2011(22975)
2010(23090)
2009(20994)
2008(20424)
2007(18185)
2006(16337)
2005(14637)
作者
(72344)
(60037)
(59595)
(56940)
(38373)
(28606)
(27080)
(23304)
(22770)
(21562)
(20424)
(20281)
(19197)
(19122)
(18553)
(18494)
(17950)
(17778)
(17355)
(17171)
(14904)
(14884)
(14482)
(13707)
(13534)
(13372)
(13288)
(13229)
(12062)
(11890)
学科
(98915)
经济(98785)
管理(74075)
(69087)
(57156)
企业(57156)
方法(40223)
数学(33466)
数学方法(33007)
(29571)
中国(28025)
(24761)
业经(24037)
地方(22726)
(22483)
(20135)
农业(19567)
环境(18591)
(18186)
贸易(18175)
(17660)
理论(17321)
(16490)
(16474)
(15771)
(15572)
银行(15533)
技术(15249)
(14987)
财务(14908)
机构
学院(355676)
大学(354895)
管理(140038)
(139524)
经济(136307)
研究(122300)
理学(120236)
理学院(118868)
管理学(116892)
管理学院(116213)
中国(90561)
(76324)
科学(75699)
(65540)
(60935)
(56193)
研究所(55386)
中心(54632)
(53321)
业大(51770)
财经(51607)
(49538)
师范(49121)
北京(48632)
(46742)
(45259)
农业(43535)
(43275)
经济学(40517)
师范大学(39604)
基金
项目(240318)
科学(188623)
研究(178312)
基金(172831)
(150381)
国家(149094)
科学基金(127586)
社会(111176)
社会科(105170)
社会科学(105146)
(93650)
基金项目(91756)
自然(82518)
教育(80931)
自然科(80456)
自然科学(80437)
(79110)
自然科学基金(78976)
编号(73824)
资助(70557)
成果(60502)
重点(53885)
(52385)
(52216)
课题(51198)
(49194)
创新(45807)
科研(45166)
国家社会(44974)
项目编号(44874)
期刊
(159337)
经济(159337)
研究(106156)
中国(68224)
学报(53926)
(52061)
管理(51862)
科学(51754)
(47818)
教育(42053)
大学(41056)
学学(38454)
农业(35921)
(32198)
金融(32198)
技术(29568)
业经(27140)
财经(24356)
经济研究(24319)
问题(21161)
(20744)
图书(18778)
(18487)
科技(17009)
现代(16922)
理论(16739)
资源(16467)
技术经济(16129)
(15848)
(15734)
共检索到527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华峰  任佩瑜  
低碳景区建设是解决旅游发展和生态破坏矛盾、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游客满意度是景区建设的核心之一,如何在低碳景区建设的同时提高游客满意度?文章以九寨沟景区为研究对象,借助于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针对"适应性"、"社会比较"和"满意度累积效应"结合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一般因素进行逐层分析,提出以"景区低碳化建设为主、游客低碳知识教育为辅,加强引导,逐步适应"的低碳化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长孙馥蓉  
红色旅游作为新兴旅游形式,受到国家和政府部门重视,发展越来越迅速,陕西省作为红色旅游大省,景区游客满意度对景区和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选取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和马栏革命旧址为研究对象,进行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研究。在梳理国内外游客满意度相关研究基础上,结合食、住、行、游、购、娱旅游6要素,筛选出26大评价指标因子,针对评价因子设计问卷,对游客进行调查,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构建出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模型,利用SPSS20. 0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得出红色旅游景区纪念品、景区特色活动、景区硬件设施、景区服务和游客意愿性等5大公因子,并对两个景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最后并提出红色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提升策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琰  
旅游景区发展潜力和能力直接影响游客的满意度。在借鉴大量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响山岳型景区游客满意度因素入手,构建了影响游客满意度的9大指标评价模型,即游览、旅游交通、旅游安全、旅游卫生、旅游购物、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景区形象、综合管理,以白云山和华山为陕西省山岳型景区典型案例,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采集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析同一权重下不同山岳型景区游客满意度的感知指标,并根据统计结果与相关指标关联,提出对白云山和华山游客满意度提升的建议,并为山岳型景区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红莲  张咪  宋海龙  
重点景区在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宝鸡市重点景区期望差异理论模型,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游客的游前期望和游后的实际感知,对宝鸡市八大不同级别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分析,得到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和劣势因子。结果表明:游客对宝鸡旅游总体感到较为满意,旅游资源禀赋好但分布较散,难以满足多元化旅游者的需求;餐饮卫生、住宿便捷度、购物环境和种类、历史文化特色四大类因子的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差异值均为负,在景区发展中处于弱势;与法门寺相比,太白山更具有资源和观赏优势,其余景区的观赏价值虽较高,但整体满意度不均衡。针对弱势因子探讨并提出解决对策,为宝鸡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红莲  张咪  宋海龙  
重点景区在目的地城市的旅游资源功能发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构建宝鸡市重点景区期望差异理论模型,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调查游客的游前期望和游后的实际感知,对宝鸡市八大不同级别的重点旅游景区进行分析,得到游客满意度的优势和劣势因子。结果表明:游客对宝鸡旅游总体感到较为满意,旅游资源禀赋好但分布较散,难以满足多元化旅游者的需求;餐饮卫生、住宿便捷度、购物环境和种类、历史文化特色四大类因子的游客期望和实际感知差异值均为负,在景区发展中处于弱势;与法门寺相比,太白山更具有资源和观赏优势,其余景区的观赏价值虽较高,但整体满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董观志  杨凤影  
稳定的规模化游客流是经营性旅游景区的生命线 ,游客满意度是游客流的根本动力。本文在分析旅游景区业务流程的基础上 ,提炼了影响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构建了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指标体系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测评游客满意度的数学模型 ,试图为旅游景区经营管理者提供一个掌握游客满意度水平的决策辅助工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玲霞  张勃  王亚敏  戴声佩  王兴梅  李丹  
构建旅游景区游客感知满意度理论模型,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测量等同性检验及均值模型检验,对兰州市白塔山、五泉山、兴隆山三个旅游景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对资源、服务、价值的感知与满意度显著相关,满意度对忠诚度有积极影响;②模型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和跨组比较的可行性;③与白塔山相比,五泉山具有相对的资源和服务优势,兴隆山具有相对的资源优势,而在服务和感知价值方面处于劣势地位。文章的游客满意度结构方程均值模型,同时考虑并处理了多个因变量,找到了影响该景区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发现了该景区目前存在的不足,对三个景区不同结构因子进行直接对比,发现了每个景区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可为景区今后发展具提供了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田坤跃  
景区产品或服务感知不仅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且感知差异也不是呈离散态,而是具有连续性。传统的感知表现测量方法是采用离散的数值表示状态的转变,如"满意→非常满意",表示为"4→5",呈现跳跃式的转变,忽略了感知的缓冲区域。因此,本文首先依据三角模糊评价理论,采用三角模糊值表示游客的感知表现,用连续性的变化更为客观地描述游客感知表现,如"满意→非常满意"表示为"(50,75,100)→(75,100,100)";其次运用去模糊化法则,把产品或服务感知表现的三角模糊值转化为逻辑数值,结合传统的IPA,设计满意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涂红伟  林丽清  
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Mplus 7.0软件构建中介效应全模型,探讨了景区形象对游客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景区设施形象和景区服务形象对游客满意度均存在正向的显著作用;价格公平感在景区设施形象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价格公平感在景区服务形象和游客满意度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因此,景区管理者还应在实践中通过加强景区设施和服务形象来提高价格公平感,以此增强游客满意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松志  张春杰  
导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游客的感受即游客的满意度。以庐山风景名胜区的导游服务为研究对象,设计导游服务的细节,通过问卷调查,利用IPA分析法,发现导游人员的态度及亲和力细节服务没有得到游客的认可,而提高导游细节化服务,对提高导游服务质量,对深化旅游产品,对旅游景区美誉度和形象塑造有重要意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智超  李晨  
近年来,智慧旅游一词已经开始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者开始追求智能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传统旅游景区的各项服务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文章选取了辽宁省较为典型的三类智慧景区作为调研地点,从游客满意度的视角出发,对辽宁省智慧景区各个方面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传统景区开始向智慧景区转型,但毕竟是转型初期,问题颇多。智慧景区的发展应从产业结构和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文章最后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如加强智慧设施建设、加强人工服务培训、建立游客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客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祥添  李登峰  余高锋  
针对多类型评价信息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贴近度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旅游景区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语言变量和直觉模糊数5种不同类型表示旅游进去的评价信息,提出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计算方法;据此确定旅游景区满意度排序,并具体给出其评价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曾祥添  李登峰  余高锋  
针对多类型评价信息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相对贴近度的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旅游景区旅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直觉模糊语言变量和直觉模糊数5种不同类型表示旅游进去的评价信息,提出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正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计算方法;据此确定旅游景区满意度排序,并具体给出其评价步骤;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锦雅  段文军  
以携程网游客对漓江景区网络点评为文本素材,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满意度评价系统,并运用模糊评判和IPA分析法对漓江景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11个主要范畴展开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总体满意度为5.71,属于基本满意水平;游客比较重视且较满意的指标为漓江景区的景观要素、旅游形式、内部环境、主体服务;不重视却满意的指标为形象和游客主体要素;而对外部整体环境、配套服务及设施、价格、管理要素等指标为不太重视且不满意。文章最后提出了水域环境保护、游船提档改造、服务质量改进等满意度提升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南剑飞  李蔚  
游客满意度是旅游景区之间竞争的焦点,对其应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信息不完全确知的小样本系统分析的优势,可以对旅游景区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这样就能了解到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