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44)
- 2023(16465)
- 2022(13657)
- 2021(12424)
- 2020(10148)
- 2019(23376)
- 2018(22976)
- 2017(43979)
- 2016(23827)
- 2015(26786)
- 2014(26843)
- 2013(27074)
- 2012(25565)
- 2011(23110)
- 2010(23524)
- 2009(21863)
- 2008(22001)
- 2007(20202)
- 2006(18099)
- 2005(16519)
- 学科
- 济(112415)
- 经济(112289)
- 业(94583)
- 管理(76273)
- 企(75108)
- 企业(75108)
- 农(51750)
- 方法(42184)
- 业经(34869)
- 农业(34455)
- 数学(33297)
- 数学方法(33049)
- 中国(30507)
- 财(30222)
- 地方(28915)
- 制(22089)
- 务(20521)
- 财务(20493)
- 财务管理(20458)
- 技术(20009)
- 贸(19785)
- 贸易(19770)
- 环境(19578)
- 学(19554)
- 和(19389)
- 企业财务(19288)
- 易(19124)
- 发(17402)
- 策(17386)
- 划(17374)
- 机构
- 学院(352723)
- 大学(344266)
- 济(149245)
- 经济(146051)
- 管理(136912)
- 研究(119837)
- 理学(116415)
- 理学院(115125)
- 管理学(113537)
- 管理学院(112862)
- 中国(94215)
- 农(73609)
- 京(73172)
- 科学(72374)
- 财(67695)
- 所(61274)
- 江(57576)
- 中心(56557)
- 农业(56390)
- 业大(55559)
- 研究所(54954)
- 财经(52589)
- 经(47398)
- 范(46048)
- 北京(45834)
- 师范(45651)
- 州(45464)
- 经济学(44075)
- 院(42539)
- 省(41254)
- 基金
- 项目(225903)
- 科学(178119)
- 研究(169202)
- 基金(161538)
- 家(139179)
- 国家(137790)
- 科学基金(118745)
- 社会(108320)
- 社会科(102256)
- 社会科学(102227)
- 省(93291)
- 基金项目(86579)
- 划(75280)
- 教育(74923)
- 自然(74313)
- 自然科(72482)
- 自然科学(72462)
- 自然科学基金(71163)
- 编号(70420)
- 资助(63561)
- 成果(55659)
- 发(54621)
- 重点(50345)
- 创(49309)
- 部(49092)
- 课题(48157)
- 业(45951)
- 创新(45441)
- 发展(44367)
- 国家社会(44049)
- 期刊
- 济(182091)
- 经济(182091)
- 研究(103126)
- 中国(75529)
- 农(74650)
- 财(54715)
- 学报(52447)
- 科学(51091)
- 管理(51016)
- 农业(50418)
- 大学(40373)
- 学学(38266)
- 融(36441)
- 金融(36441)
- 业经(36213)
- 教育(34339)
- 技术(32395)
- 业(26683)
- 经济研究(25831)
- 财经(25666)
- 问题(24836)
- 经(22188)
- 技术经济(20083)
- 版(18609)
- 世界(18020)
- 资源(17567)
- 现代(17293)
- 商业(17200)
- 贸(17158)
- 经济问题(16637)
共检索到547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新萍 张庆文 苟天来 毕宇珠
在全球化的低碳经济趋势下,农业低碳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低碳农业即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存在多种制约因素,如农业生产机制的制约,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博弈,以及技术水平限制,这些构成低碳农业发展瓶颈。要想促进低碳农业高效、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发现问题,突破发展瓶颈。
关键词:
低碳农业 生态环境 瓶颈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树义 田杨
机构养老是中国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文章以2016年山东省养老机构调查数据为例,对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增速快但床位空置率高、无证经营制约民办机构发展、医养结合资源整合难、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护理员队伍水平低及政策落实难等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破解养老机构发展"瓶颈"需要从机构自身的内生性因素和体现发展环境的外生性因素同时入手。对养老机构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资金和硬件、人员和服务都应得到保障。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养老政策应实现机构建设从指标化到精准化、机构管理从形式化到实质化的转变;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无序竞争和资源垄断;社会支持的"补充"作用到位;切实提高和满足老年人的有效需求。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树义 田杨
机构养老是中国养老体系的重要补充。文章以2016年山东省养老机构调查数据为例,对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增速快但床位空置率高、无证经营制约民办机构发展、医养结合资源整合难、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护理员队伍水平低及政策落实难等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破解养老机构发展"瓶颈"需要从机构自身的内生性因素和体现发展环境的外生性因素同时入手。对养老机构来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资金和硬件、人员和服务都应得到保障。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养老政策应实现机构建设从指标化到精准化、机构管理从形式化到实质化的转变;加强行业自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岳花艳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2年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城镇化提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其中提出,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河南省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其城镇化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征地不规范、规划不科学、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等不少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本文对河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瓶颈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注重粮食安全、科学规划、加强城乡统筹等方面给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南 新型城镇化 发展瓶颈 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凯
物流业是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利用1987 ̄2004年上海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统计数据,根据协整原理建立数学模型,测度农村各项治理措施的绩效,得出物流业是上海市农村发展瓶颈的结论。文章提出,上海市郊区突破物流发展瓶颈,应制定与区域人口和资源流动模式相一致的物流发展模式,完善区域内综合交通网的布局规划,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综合系统,建立多元物流网络组织,统一交通税费标准,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实现城乡物流一体化。
关键词:
物流业 发展瓶颈 新农村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磊 关晓月
通过对津京沪农业的横向比较与自身农业的纵向比较,天津农业经济结构、农民文化程度、农民收入及农村基础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了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通过实行惠农政策,改善农村基础公共设施,支持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医疗水平,坚持科技富农,推进乡镇企业产业化,最终实现科技化、产业化和生态化的都市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邹小杰
作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与我国城乡差距的逐步扩大等相关城乡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城镇化建设对于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缩小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实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有效利用城镇化所带来的机遇,如何通过城镇化建设有效推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在我国城镇化背景之下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面对与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其对于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如何实现休闲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山东省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解决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相结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雨晴 祝文琪 刘海明 董晓霞
【目的】探究影响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因素,为促进淄博市未来的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推动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山东省淄博市全域8个区(县)48个涉农乡镇的调研数据,运用熵值法对淄博市2020-2023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障碍度模型分析制约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2020-2023年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领域、各区域间的发展存在明显差异;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数字化、网商数量、农产品质量追溯应用、在线办事水平、农技推广数字化应用、农民数字素养培训、数字化领域金融贷款投入以及财政投入是近年来制约淄博市数字农业农村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结论】淄博市应从缩小区域间差异、提高畜禽和水产养殖数字化、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开发应用、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的在线办理以及提高数字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进一步促进数字农业农村的建设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梅华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依赖于秸秆、柴薪等生物质能的能源消费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且污染严重等问题。在孝感农村地区存在制约低碳用能的资金瓶颈,破解这一难题需要从农民增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以及广泛动员社会资金方面做文章。
关键词:
低碳 农村用能 资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国兴
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瓶颈因素是什么?本文从完善市场经济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后,认为市场经济下的农业主体缺位,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最直接的因素,并由此分析了导致农业市场主体缺位的体制原因,提出了重塑农业市场主体的对策。从我国的国情和目前农村经济的实际来看,最现实、最有效、成本最低、社会振荡最小的农业市场主体塑造途径,是对现有的农村集体经济进行改造。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市场主体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丽敏
目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生产发展、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的瓶颈。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必须改革原有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使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由依靠乡镇和农民自身为主向以乡镇、国家和农民并重的政策过渡,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瓶颈效应 农村经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婷婷 龙花楼
在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各发展要素转型之间往往存在不协调现象,超前转型或滞后转型现象时有发生,阻碍了乡村乃至整个城乡地域系统的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基于此,分析研究区域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的协调性对制定乡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综合集成传统地理学调查分析、数量模型模拟及"3S"决策支持等技术方法,构建乡村协调转型度模型,基于"人口—土地—产业"乡村发展三要素,搭建"乡村转型度—综合协调度—协调转型度"三维平台,从"转型"与"协调"视角分析了1990-2009年间山东省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整体转型速度与乡村发展要素间转型协调性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①乡村转型度空间结构逐渐由局部集聚向全局分散转变;综合协调度呈现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协调转型度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与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呈现不同的耦合特点;②乡村转型度和综合协调度与协调转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和0.61,表明山东省乡村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人口—土地—产业"要素的全面流动促使了其乡村系统的协调转型;③"转型"与"协调"分别代表了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的"量"与"质",乡村转型发展应秉着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持续稳定推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彭新育 吴旭贤
在个别地区和省份开展的试点工作中,制约农业巨灾保险发展的因素凸显,成为其向全国推广的障碍。以发展农业巨灾保险的意义为切入点,认为必须正视当前我国农业巨灾保险发展所遇到的瓶颈,并相应地提出破题之策。
关键词:
农业 巨灾保险 发展瓶颈 破题之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祖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迅速,但农业保险发展非常滞后,农业风险保障严重缺乏;且经营技术落后、巨灾保障机制缺失、法律法规建设缺位、农民风险与保险意识薄弱。突破这些瓶颈的有效途径是:注重经营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建立巨灾风险保障体系,提供再保险支持;制定农业保险法律,为农业保险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农业保险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