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5)
- 2023(12670)
- 2022(10926)
- 2021(9826)
- 2020(8314)
- 2019(19013)
- 2018(19001)
- 2017(36449)
- 2016(19778)
- 2015(22373)
- 2014(22674)
- 2013(22600)
- 2012(21013)
- 2011(19167)
- 2010(19308)
- 2009(17825)
- 2008(17808)
- 2007(16599)
- 2006(14394)
- 2005(12956)
- 学科
- 济(82910)
- 经济(82810)
- 管理(68590)
- 业(63305)
- 企(54383)
- 企业(54383)
- 方法(35366)
- 数学(30156)
- 数学方法(29895)
- 财(23477)
- 农(22280)
- 中国(21671)
- 制(20598)
- 业经(20273)
- 技术(19897)
- 学(17205)
- 地方(17049)
- 环境(16828)
- 银(14589)
- 银行(14559)
- 务(14343)
- 农业(14315)
- 财务(14306)
- 财务管理(14266)
- 贸(14036)
- 贸易(14028)
- 划(13913)
- 行(13870)
- 体(13862)
- 和(13786)
- 机构
- 学院(290042)
- 大学(288381)
- 济(121420)
- 经济(118854)
- 管理(113470)
- 理学(97218)
- 理学院(96216)
- 研究(95300)
- 管理学(94759)
- 管理学院(94207)
- 中国(72817)
- 京(60219)
- 财(57968)
- 科学(57354)
- 所(47752)
- 农(46924)
- 江(45659)
- 财经(45163)
- 中心(45042)
- 研究所(43003)
- 业大(42449)
- 经(40587)
- 北京(37750)
- 经济学(37195)
- 农业(36764)
- 州(35856)
- 范(35648)
- 师范(35262)
- 院(34325)
- 经济学院(33659)
- 基金
- 项目(191454)
- 科学(151424)
- 研究(142120)
- 基金(137659)
- 家(119053)
- 国家(118063)
- 科学基金(101743)
- 社会(90421)
- 社会科(85879)
- 社会科学(85856)
- 省(77783)
- 基金项目(73519)
- 教育(65314)
- 自然(64427)
- 划(64320)
- 自然科(62860)
- 自然科学(62844)
- 自然科学基金(61766)
- 编号(57463)
- 资助(54558)
- 成果(46634)
- 创(45035)
- 重点(43492)
- 发(42276)
- 部(42194)
- 创新(41369)
- 课题(40342)
- 制(39663)
- 国家社会(37203)
- 教育部(36333)
共检索到4336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梁中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它以提升低碳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系统目标,以低碳产业创新主体、低碳产业创新资源和低碳产业创新环境为构成要素。以此为基础,低碳产业创新系统的结构模型主要由低碳产业创新技术子系统、制度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评价子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并通过低碳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导向机制来保持系统运行的高效性、稳定性和前瞻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邵必林 赵煜 宋丹 胡珍
AI(人工智能)技术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推动AI产业技术创新是构建自主可控AI核心技术体系、培育全球AI产业发展新高地、推进各行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举措。针对我国AI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系统运行机制缺乏细粒度分析等问题,从驱动力、资源供给、合作模式3个维度,研究AI产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结果发现:(1)AI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和共生性特征;(2)AI产业包括硬件、系统和应用3个技术创新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既有技术关联又存在较大发展差异;(3)AI技术创新存在底层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资源供给障碍和技术创新合作思路不明等现实问题。在机制研究基础上,基于共生理论提出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对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英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创新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顺应时代变革于"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西部地区区域创新机制运行效率偏低导致地区竞争力弱,本文以西部地区差异性资源禀赋和现有区域创新为基础,对西部地区创新系统运行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其效率进行分类和评价。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运行机制 非均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爽 刘刚
智能产业创新系统具有一套实现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包括多元创新主体相互作用和协同,共同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系统内的知识交流、溢出成为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与条件;制度、规则等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基于价值网络分析法,具体剖析以色列贝尔谢巴先进科技园区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包括以大学为枢纽形成多方参与主体协同创新的系统机制、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对创新创业风险形成有效分担机制、军事资源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催化机制等。以色列网络安全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对中国构建和完善智能产业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包括:强化技术创新的系统观念,加快构建不同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产业创新系统的金融分担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大学在产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加大产业创新系统中的军民融合和成果相互转化;加快构建智能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产业创新系统。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文静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成为增强流通服务业整体竞争能力,进而充分发挥其对国家竞争能力支撑作用和对国家安全保护作用的重要途径。文章在界定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系统是一个由各类流通企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金融机构所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并详尽分析了该系统的运行机制以及系统运行中各主体和要素的自主创新行为。
关键词:
流通服务业 自主创新 创新系统 运行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丁永波
区域产业创新系统建设是一个重新配置创新资源的过程,合理地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有助于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必要构建由产业技术创新机制、产业创新资金筹集机制、产业创新人才机制、产业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中介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等几个方面相互协调构成的产业创新运行机制,并分析产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
关键词:
创新 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系统 运行机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梁中 李永发 武佩剑
低碳产业创新系统作为具有动态行为的非线性系统,其运行符合系统动力学的一般原理,即结构功能原理、主导回路原理和整体性原理。依据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模型设计原则,构建出低碳产业创新系统动态运行的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并确定系统中各主要变量之间的定性及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为对象,对其系统运行进行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关键词:
低碳产业 创新系统 系统动力学 仿真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关云飞 詹湘东
区域创新系统是区域知识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要素之间以知识为联动的纽带,构建了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运行机制。界定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管理的构成,分析区域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知识应用机制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知识创新、知识增量的螺旋上升式知识创造机制;基于知识交流、知识学习的开放、互动、效益激励型知识共享机制;基于知识扩散、技术交易的知识应用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座铭 宋丽萍
本文基于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提出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政策建议: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园区创新支持体系和加大地方政府支持力度等。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提升路径 运行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慕静 毛金月
文章首先采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建立了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以调研和查阅年鉴获得的数据作为原始数据,通过仿真分析,总结出了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以天津保税物流园区为例,提出了促进物流企业集群创新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小成 刘立
区域创新系统面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构建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是一个巨大系统,主要由低碳知识生产系统、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低碳创新政策系统、低碳创新服务系统和低碳创新文化系统等构成。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实现机制主要包括构建低碳创新官产学研互动机制、构建区域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强化环境保护政策机制、建立低碳创新信息资源服务机制、培育社会低碳创新参与机制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晓云 赵伟峰
如何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战略发展的重大问题,运用协同创新是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根据系统自身特点和制造产业特点,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动力机制、资源供给机制、合作信任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四个机制相互支撑、相互作用,能够保障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制造业的协同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常洁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潮的兴起,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逐渐成为创新驱动的主体,但由于其在能力、资源等方面与大型企业差距较大,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学会集中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分工的基础上,依靠外部资源和能力共同发展。文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影响其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为促进企业之间的共赢、集群的持续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增长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赞 李东 孔祥浩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通过对学科创新动力要素的分类与综合分析,提出了"创新合力"的概念;以自主动力系统和外驱动力系统为子系统,构建了学科创新动力系统模型,并分析了动力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和运行机制,从而为学科创新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
学科创新 动力系统 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广凤 马志强 朱永跃
基于高校科技创新系统困境,分析其创新系统生态化的必要性。在深刻理解高校创新生态系统内涵的基础上,明确系统核心层与影响力层的具体构成,详细分析系统基于开放式平台的知识创新、基于生态位决策和利益"共赢"协调的运行机制。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实际情况,从生态视角得出高校创新生态系统管理启示。
关键词:
高校 创新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