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23)
2023(6974)
2022(5763)
2021(5493)
2020(4356)
2019(10052)
2018(9835)
2017(18399)
2016(9916)
2015(11605)
2014(11291)
2013(11366)
2012(11041)
2011(10265)
2010(10123)
2009(9186)
2008(9311)
2007(8428)
2006(7613)
2005(7090)
作者
(28692)
(24042)
(23866)
(22885)
(15462)
(11553)
(10776)
(9447)
(9222)
(8555)
(8362)
(8036)
(7960)
(7771)
(7644)
(7425)
(7418)
(6908)
(6869)
(6791)
(6236)
(5860)
(5803)
(5442)
(5385)
(5348)
(5280)
(5169)
(4920)
(4787)
学科
(47003)
经济(46957)
管理(30698)
(26601)
(21901)
企业(21901)
方法(18780)
数学(16353)
数学方法(16150)
中国(16121)
(12456)
贸易(12448)
(12277)
环境(11561)
(11087)
(9810)
(9143)
(9129)
业经(8942)
(8884)
(7988)
银行(7979)
(7761)
(7693)
(7645)
关系(7477)
(7271)
金融(7271)
(7245)
农业(6996)
机构
大学(151601)
学院(148042)
(70371)
经济(69237)
研究(58442)
管理(54129)
中国(46275)
理学(45884)
理学院(45332)
管理学(44664)
管理学院(44377)
(33769)
科学(32650)
(29811)
(29393)
研究所(26655)
中心(25031)
财经(23994)
经济学(22903)
北京(22247)
(22033)
(21933)
(21000)
(20885)
经济学院(20492)
(19789)
师范(19621)
业大(18307)
财经大学(17797)
科学院(17763)
基金
项目(93502)
科学(74634)
基金(70932)
研究(68922)
(62388)
国家(61960)
科学基金(52291)
社会(46151)
社会科(43912)
社会科学(43903)
基金项目(35757)
自然(32176)
(31919)
自然科(31459)
自然科学(31452)
教育(31374)
自然科学基金(30930)
资助(30145)
(28660)
编号(25850)
(22585)
成果(22050)
中国(21593)
重点(21407)
(20793)
国家社会(20444)
教育部(19671)
(18842)
课题(18551)
人文(18123)
期刊
(79072)
经济(79072)
研究(48937)
中国(31939)
管理(22802)
科学(22556)
学报(22243)
(21740)
(20639)
大学(17557)
教育(16281)
学学(16240)
(14681)
金融(14681)
农业(14550)
经济研究(13526)
财经(12736)
(12532)
技术(12064)
国际(11820)
世界(11455)
(11216)
问题(10425)
业经(10081)
(9164)
技术经济(7818)
统计(7013)
(6918)
论坛(6918)
图书(6905)
共检索到235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坤民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2007年是全球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和推动低碳经济的一年,人们期望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UNDP 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2004年中国的人均碳足迹为3.8CO2t/人,显著地低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国、英国和法国。J.W.Tester等运用碳排放Kaya公式分析表明:尽管20年间中国的能源强度年平均降低了5.22%,碳强度年平均降低了0.26%,但由于人口多,加上人均GDP年增长为世界的6.6倍,而碳强度年均降低不到世界的58%,使得碳排放年均增长达4%。中国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淑文  
在气候问题倍受关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如今低碳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的全球博弈对于高速发展的中国既是机遇,更是挑战。立足国情分析我国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策略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颉茂华  李玲玉  李晓玲  
碳会计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起着纽带作用,是企业协调生产经营活动与实现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量化管理方法。本文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配“双碳”战略目标,结合《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我国碳会计远景战略进行规划,分析我国碳会计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碳会计实现路径。研究结论不仅可以丰富碳会计理论研究,而且能提高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宏观调控效率,为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决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兆峰   高鸣  
发展生态低碳农业,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强国的有效路径。为推进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成中国特色农业强国,本文在明晰生态低碳农业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愿景,分析当前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现实基础和困难挑战,并据此提出战略构想。研究发现,中国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已经具备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仍然存在多重目标相互掣肘、减排固碳空间有限、技术储备不足、生态产品价值难以实现等问题。新阶段新征程上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的具体思路是充分运用农耕经验与现代科技,同步推进绿色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统筹结合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重点任务是健全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构建支撑生态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庄贵阳  
由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气候变化被认为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一个涵盖国际政治、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新民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中国低碳农业实践创新了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低投入、高效益内涵的多种低碳农业发展模式。文章剖析了中国低碳农业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莉侠  曹黎明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在探讨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及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发展低碳农业的基础及面临的挑战,最后从制定低碳农业示范区的规划、规范农户和企业的生产行为、加快低碳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研究与示范、加强低碳农业理念的宣传等角度提出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如平  
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已是大势所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低碳经济既有难得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能源、技术、产业和资金等方面的严峻挑战,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才能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占得先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谢安邦  周巧玲  
大学的战略管理要求大学领导既是战略策划者,又要在战略的执行和实现中发挥指挥者的作用。多方利益的平衡、大学领导的多重角色、大学组织的特性、领导者的战略思考能力和知识结构等,都对领导角色提出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的对策和建议是:发挥领导的能力和位置优势,为发展大学的愿景进行战略性思考;合理选择战略决策方式;坚持以战略规划所确立的使命与愿景作为资源配置决策的最终标准和依据;选择合适的中层管理者并合理授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周杰  李金叶  
目前,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人类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高碳"经济生产和消费方式,是环境和气候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随着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率"为特点的全新"四位一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方式,其能源效率、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的实质日益受到全球各国或地区的追捧,已成为抢占下一轮全球产业与国际贸易竞争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周健  
低碳经济日益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产业低碳化。产业低碳化也是中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其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安全挑战。因此,我国推动产业低碳化,必须选择一个合理的转换路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桂梅  
2008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发展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对非洲投资逆势而上,稳步扩大。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在非洲面临的投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表现亦有诸多亟待调整和改进的地方,理应引起中国政府和投资者高度重视,对面临的多种挑战,提出全面的应对战略和解决方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晨  万广华  吴万宗  
2020年中国将向全世界宣告消除了贫困,并进行减贫战略的转型,届时很可能从使用绝对贫困线改为采用相对贫困标准。在这一历史性时刻,有必要回顾中国的减贫历程,并对未来新的减贫战役进行展望。特别地,有必要探讨这样的转型意味着什么?又会带来哪些挑战?中国是否应该进行这样的转型?基于Shorrocks and Wan(2009)的方法,本文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收入分组数据"还原"为个体观察值,在不同的贫困线或贫困标准下,估算改革开放后中国及其各省份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发生率,并简单评估中国的减贫成就。特别地,本文通过比较绝对贫困发生率和相对贫困发生率,试图说明中国采用相对贫困标准为时过早,同时还将讨论转型使用相对贫困标准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难以应对的挑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彬睿  
数字中国建设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目前数字中国建设仍然面临数字经济发展受限、数字治理模式滞后、跨界危机频繁发生、大国竞争持续加码等现实挑战。从顶层设计看,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具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升国家数字治理水平、提高国家国际竞争韧性等重大战略意涵。为此,应健全和完善国家数字治理法律和政策体系,强化数字领域发展所需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国家数字规则主导能力以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弗格斯·格林  尼古拉斯·斯特恩  
1.经济结构改革挑战。由于成功的工业化、强有力的投资、快速追赶的经济增速、贸易的扩张和人口结构的变化等,中国已经到达了这样一个类似于刘易斯拐点的临界点:上升的工资水平正在逐渐侵蚀着中国在低经济增加值、出口导向型制造业中的相对历史优势。追赶相对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回报依然存在,却没有以前强烈。将围绕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再综合起来,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