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22)
2023(23616)
2022(19856)
2021(18411)
2020(15304)
2019(35121)
2018(35037)
2017(66600)
2016(36539)
2015(41315)
2014(41644)
2013(41270)
2012(38366)
2011(34683)
2010(34995)
2009(32441)
2008(32194)
2007(29120)
2006(25806)
2005(23448)
作者
(109005)
(91400)
(90532)
(86291)
(57916)
(43792)
(41207)
(35588)
(34620)
(32791)
(31039)
(30801)
(29132)
(28985)
(28470)
(28111)
(27307)
(26961)
(26216)
(26214)
(22830)
(22685)
(22281)
(20825)
(20482)
(20414)
(20362)
(20283)
(18653)
(18332)
学科
(152247)
经济(152059)
管理(105610)
(105299)
(82033)
企业(82033)
方法(63160)
数学(54455)
(54339)
数学方法(53721)
中国(43455)
(40536)
业经(37087)
农业(35930)
地方(34395)
(33914)
(33122)
(26879)
贸易(26859)
(26026)
(25864)
银行(25791)
(24652)
(24463)
环境(24418)
(24411)
金融(24405)
财务(24362)
财务管理(24298)
理论(24176)
机构
学院(527588)
大学(527586)
(210837)
经济(206087)
管理(200064)
研究(183539)
理学(171420)
理学院(169434)
管理学(166194)
管理学院(165255)
中国(139346)
科学(114748)
(113917)
(101343)
(99848)
(94491)
研究所(85428)
中心(84359)
业大(83056)
(81901)
农业(78484)
财经(77777)
北京(72037)
(70863)
(70583)
师范(70108)
(66121)
(65263)
经济学(63150)
(58803)
基金
项目(350555)
科学(274121)
研究(254087)
基金(252211)
(221245)
国家(219341)
科学基金(186729)
社会(158929)
社会科(150325)
社会科学(150284)
(138227)
基金项目(133075)
自然(121642)
自然科(118753)
自然科学(118719)
教育(117001)
自然科学基金(116569)
(116142)
编号(104109)
资助(103846)
成果(85590)
重点(79183)
(76808)
(76731)
课题(72680)
(71830)
创新(67180)
科研(67122)
国家社会(65203)
教育部(65109)
期刊
(241024)
经济(241024)
研究(156584)
中国(111486)
(96817)
学报(89072)
科学(80533)
(78139)
管理(73797)
大学(67524)
农业(65200)
学学(63653)
教育(60549)
(52176)
金融(52176)
技术(46672)
业经(42021)
财经(38324)
经济研究(36850)
(33444)
(32826)
问题(32377)
(27766)
图书(26555)
技术经济(25450)
科技(24899)
理论(24253)
统计(23547)
现代(23250)
资源(23212)
共检索到801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永  
低碳农业可以为碳交易定价市场提供自愿减排量,从而实现"三农"发展的低碳转型和碳交易定价市场的核证减排量抵消机制供给。因此,有必要根据低碳农业和碳交易顶层设计思路,探明碳交易抵销机制与低碳"三农"的关联。本文在借鉴国际碳交易市场经验的基础上,阐释了农业碳交易在中国的现状,并研究了国际碳市场与农业CER项目的关联、我国农业CER项目与国际碳市场供给侧的关联、国内碳市场与我国农业CCER项目的关联,进一步架构了碳交易市场抵消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间的关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瑞萍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世界范围内的大部分区域的环境均处于危机四伏的状态中,走低碳化发展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必然,鉴于我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通过分析日本乡村旅游在低碳化发展道路上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我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具体对策,从而为我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获得本质的改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孟铁鑫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走低碳化发展道路是中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在分析了日本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发展模式、经营方式、开发方式3个方面对中日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中国乡村旅游低碳化发展的具体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熊林波   陈闻君  
本文选取2006—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双重差分法评估碳交易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并利用递归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碳交易对低碳经济的影响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碳交易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有着显著促进作用且逐年增强;东部地区碳交易的低碳经济发展效应优于中部地区,而碳交易对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能源强度、国际贸易是碳交易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两条路径,都具有部分正向中介效应。因此,可以在全国大力推行并逐步完善碳交易市场、制定鼓励能源技术升级的相应配套政策、提高低碳清洁型产品的进出口、继续推进区域低碳经济协调发展来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钦  陈忠  
《低碳经济背景下北京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一书由作者何忠伟、陈艳芬、罗红联合编写,于2015年11月1日经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本书的出版为推进乡村旅游的低碳化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季刚  苗昱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分析金融在能源低碳化发展进程中的驱动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对碳排放强度下降有显著影响,成为能源低碳化发展的驱动力。金融可以通过资金扶持渠道、碳金融市场渠道、政策引导渠道和金融中介服务渠道,作用于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领域,发挥其资源配置、杠杆调节、中介服务职能,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通过能源结构优化,能源效率改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来驱动能源低碳化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齐绍洲  杨光星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交易。2013年,我国选取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东省、重庆市、湖北省、深圳市等7个省市启动碳交易试点,计划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湖北省作为试点省市之一,经过三年运行,在推动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上均取得了新的突破。湖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等方面最接近中国发展现状,具有典型代表性,充分总结湖北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慧  龙云飞  
研究阐述了在旅游产业遭遇发展瓶颈情境下的低碳化乡村旅游创新内涵及其价值;从低碳化乡村旅游的统筹规划和空间布局、低碳乡村旅游产品创新及低碳乡村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剖析乡村旅游在低碳化转型升级中面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给出优化低碳乡村旅游空间布局,升级低碳乡村旅游产品运营和完善相关配套基础设施与基本服务建设等升级路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鲁欢欣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交易市场成为中国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金融政策手段。本文利用30个省份2009—2019年面板数据,引入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变量,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有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碳交易有利于资源型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一定促进意义。文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徐阳洋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金融的扶持,但是传统的金融服务面临信息不对称等诸多痛点,难以真正促进资金精准直达各类乡村融资主体。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理论上可以解决这个痛点。数字技术能够解决商业银行政策性要求和盈利性矛盾,降低金融机构网点延伸的必要性,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但是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面临着农村数字技术设施建设不足、农村地区思想存在局限、人才短缺问题以及信息泄露以及金融欺诈等风险。应该加快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供应链金融,积极强化数字技术在农业的应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设"碳中和新乡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守先  庄贵阳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要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论文以东北地区振兴为背景,探讨吉林市产业低碳化发展的路径,提出吉林市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与建议。吉林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工业重镇,已形成了以石化、汽车、冶金、电力为龙头的产业格局。实现吉林市产业升级和现代化改造,低碳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吉林市低碳经济发展,必须在本地自然资源条件和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前提下,采取尽可能大的努力,实现较低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体现在:将吉林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到一个低能耗、高效率的状态;通过多种激励政策和措施,促进节能减排、普及先进高效技术、以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核电技术;促进低碳...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赵琪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志华  陈晓雪  陆玉梅  
本文在简单回顾江苏低碳经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3个阶段;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方法,估算了1986~2009年江苏工业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江苏工业碳排放量呈指数形式增长,而碳排放强度呈对数形式下降;基于对各种可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的设定,对江苏工业低碳化的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江苏应当选择工业增长保持在12%左右,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保持在7%左右的工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为保证这一排放情景的实现,就必须推进能源效率提高、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加强重点行业管理。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旺  赵先超  
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和机动化过程中的中国城市,向低碳化发展是其必由之路。基于DPSIR模型,从低碳化基础、能源低碳化、产业低碳化、建筑低碳化、交通低碳化、环境低碳化、碳汇能力和社会低碳化8个方面构建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线性加权法对我国36个城市进行了测度。结果分析表明:城市总体低碳化发展水平不高,还没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城市,将之划分为3个准低碳城市、22个中碳城市、11个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现出由东向西、由南到北逐渐减小的分异态势;低碳化发展指数与城市财富和城市规模都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低碳化发展在各个方面还不平衡,薄弱之处需要提高。该研究试图为各市统筹兼顾、因地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永龙  
总体上看,我国低碳经济仍处在起步阶段,没有建构系统的低碳政策体系,也没有专门以低碳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工具选择,这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极为不利。本文试图从有效政策设计角度,提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创新及其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