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4)
- 2023(4559)
- 2022(3611)
- 2021(2995)
- 2020(2483)
- 2019(5552)
- 2018(5398)
- 2017(9899)
- 2016(5751)
- 2015(6235)
- 2014(6192)
- 2013(6206)
- 2012(6113)
- 2011(5742)
- 2010(5744)
- 2009(4969)
- 2008(5032)
- 2007(4521)
- 2006(3997)
- 2005(3542)
- 学科
- 济(23974)
- 经济(23938)
- 管理(15219)
- 业(13146)
- 方法(12282)
- 数学(10661)
- 数学方法(10387)
- 企(10322)
- 企业(10322)
- 学(9067)
- 农(5963)
- 环境(5941)
- 财(5626)
- 中国(5538)
- 业经(4841)
- 和(4474)
- 农业(4240)
- 贸(3827)
- 贸易(3826)
- 壤(3749)
- 土壤(3736)
- 融(3700)
- 金融(3699)
- 易(3698)
- 理论(3677)
- 地方(3660)
- 划(3605)
- 资源(3568)
- 制(3482)
- 银(3446)
- 机构
- 大学(93441)
- 学院(91582)
- 研究(35959)
- 济(33881)
- 经济(33204)
- 管理(30570)
- 理学(26846)
- 科学(26757)
- 理学院(26445)
- 管理学(25532)
- 管理学院(25397)
- 中国(24474)
- 农(23672)
- 所(20425)
- 京(20233)
- 研究所(19324)
- 业大(19297)
- 农业(19121)
- 财(15321)
- 中心(14996)
- 江(13845)
- 院(12949)
- 财经(12944)
- 农业大学(12664)
- 北京(12483)
- 科学院(12198)
- 范(12109)
- 省(12102)
- 师范(11947)
- 经(11831)
- 基金
- 项目(68400)
- 科学(52939)
- 基金(50962)
- 家(48365)
- 国家(48066)
- 研究(41636)
- 科学基金(39293)
- 自然(28301)
- 自然科(27678)
- 自然科学(27663)
- 自然科学基金(27134)
- 基金项目(26393)
- 社会(26379)
- 省(26276)
- 社会科(25085)
- 社会科学(25074)
- 划(23427)
- 资助(21346)
- 教育(18727)
- 重点(16476)
- 计划(15650)
- 科技(14505)
- 部(14441)
- 发(14420)
- 编号(14008)
- 科研(13876)
- 创(13638)
- 创新(12947)
- 国家社会(11854)
- 专项(11699)
共检索到127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秋辉 潘根兴 丁瑞兴
低硒茶园土壤施用亚硒酸钠, 经茶树的吸收转化而形成富硒茶。结果表明: 土壤施硒05 kg/hm 2 和10 kg/hm 2 , 以及施用含硒05 kg/hm 2 的富硒茶专用肥, 茶叶含硒量均比对照显著提高, 最高可达0362 μg/g, 施用富硒茶专用肥可显著提高硒的生物有效性。茶树叶面喷施硒50~100 g/hm 2 (100 μg/m L), 在喷施后8~26 d 内采摘茶叶, 茶叶含硒量达032~145 μg/g, 其中有机硒占76% ~90% 。硒施用量、喷施浓度、时间和茶叶采摘时期是通过叶面喷施亚硒酸钠生产富硒茶的关键因素。制茶工艺对茶叶含硒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茶园土壤 茶叶 硒 生物富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蕊 林勇
【目的】研究了不同林龄(1、5、10、15年)茶园土壤和茶叶硒含量分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和茶叶硒含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结果】①茶树林冠幅、基茎、分枝数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茶树林密度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降低;②不同林龄茶树林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总体上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土壤养分含量达到最大,生长年限超过10年以后,土壤养分含量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③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和游离氨基酸则急剧降低,依次表现为10年生>15年生>5年生>1年生。④土壤和茶叶全硒含量、全硒富集系数和有效全硒富集系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在生长年限为10年时达到最大。⑤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茶叶全硒和有效硒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不同林龄茶园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土壤有机碳(载荷系数为0.689)和全氮(载荷系数为0.702),不同林龄茶园茶叶硒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水浸出物(载荷系数为0.623)和茶多酚(载荷系数为0.726)。
关键词:
林龄 茶叶 土壤 硒含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秋辉 潘根兴 安辛欣 朱建春 丁瑞兴
试验大鼠 40只分为 5组 ,分别饲以基础饲料 (含硒量为 0 0 1μg/g)并饮用自来水 (对照 )、亚硒酸钠溶液、低硒茶浸出液、人工富硒茶及天然富硒茶浸出液 ,观察天然和人工富硒茶叶硒的相对生物利用率及其对大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鼠对富硒茶叶硒的相对利用率比对照和亚硒酸钠高 ,富硒茶叶硒的利用率为 6 8 0 5 %~ 70 40 % ,而对照的硒利用率为 6 5 38% ,Na2 SeO3 硒的利用率为 6 5 41%。显示富硒茶叶中硒的生物有效性高于无机硒。大鼠饮用富硒茶和补充Na2 SeO3 能显著提高血液和肝组织的含硒量 ,在等量硒条件下 ,富硒茶对提高血液...
关键词:
富硒茶叶 硒 利用率 大鼠 吞噬细胞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建军 赖飞 王小利 张崇玉 冯跃华
【目的】研究克里金插值数据平滑效应的校正方法及其在富硒茶园适宜区研究中的应用。【方法】用采样点插值表面估计值和实测值极差和标准差的相对变化率定量表示克里金插值的平滑效应,用样点插值表面估计值和实测值的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之间的一元二次回归方程为校正函数,用贵州省凤冈县0-20 cm土层的pH和全硒含量校正克里金插值表面叠加分析研究富硒茶园适宜区。【结果】(1)极差平滑率和标准差平滑率可分别描述克里金插值数据变化范围平滑效应和数据变异程度平滑效应,凤冈县土壤pH和硒含量普通克里金插值的极差平滑率和标准差平滑率分别为68.30%、69.51%和65.33%、60.00%。(2)校正后凤冈县土壤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丹 刘青付 郭雅玲 葛宏力 王果
对福建省安溪县、华安县、永春县主要铁观音茶生产乡镇的茶园表层土壤和相应茶叶中的镍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茶园土壤全镍含量为4.08-123.44 mg.kg-1,平均值19.06 mg.kg-1,绝大部分土壤未受到明显的镍污染,土壤全镍含量与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效镍含量为0.12-4.84 mg.kg-1,平均值0.74 mg.kg-1,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和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茶叶镍含量为(3.70±1.52)mg.kg-1.茶叶对镍的吸收富集能力随着土壤镍含量的升高而降低.
关键词:
铁观音 茶叶 镍 土壤 富集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磊 梁巧凤 杜葱远 郭雅玲 王果
供试茶叶和土壤样品各144个,采自福建省铁观音茶叶主产区安溪、华安、永春.茶园表层土壤(0-25 cm)的全砷含量为0.33-53.41 mg.kg-1,平均7.39 mg.kg-1,土壤母质和土壤对全砷含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土壤有效砷含量为0.006-2.059 mg.kg-1,平均0.177 mg.kg-1;砷的平均有效度为2.38%,土壤砷的有效度与
关键词:
土壤 茶叶 砷 转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芳 汪社英 方勇 王飞飞 谢伟 王茹 胡秋辉
采用不同提取液从富硒绿茶茶渣中提取富硒绿茶硒蛋白,以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并分析了富硒绿茶硒蛋白含量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以0.1mol·L-1NaOH提取富硒绿茶茶渣,得到的蛋白质和硒含量最高。硒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质量体积比1∶30(g/mL),提取时间16h,提取温度40℃。另外,试验还表明,喷施生物硒肥可以显著提高富硒绿茶中总蛋白和硒蛋白的含量,富硒绿茶中有30.3%的硒与碱溶性蛋白质结合;除蛋氨酸外,硒肥处理对绿茶中其他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富硒绿茶 硒蛋白 提取工艺 氨基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志 刘扬 张黎明 许锐能 孙丽莉 廖红
【目的】分析乌龙茶主产区武夷茶园中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对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改良茶园养分管理和提升茶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在2008年福建省土壤普查数据的基础上,于2015年在武夷3大茶区,(桐木区、岩茶区和洲茶区)随机选取68个茶园,包括桐木区12个、岩茶区32个和洲茶区24个,分别采取茶园0—20 cm的土壤和一芽三叶的茶青样品。检测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土壤养分指标,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HPLC)定量测定茶青中的茶氨酸、咖啡碱、芦丁、ECG、EGCG和总儿茶素等6种次级代谢物含量做品质成分分析。【结果】通过对比2008年和2015年的土壤养分指标,发现近年来,武夷茶区土壤酸化严重,部分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显著。三大茶区中,岩茶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变化最为明显,其土壤pH、有机质和碱解氮分别下降了0.65、45.29%和49.39%;土壤有效磷含量却大幅度上升,从5.21 mg?kg~(-1)上升到平均值为245.70 mg?kg~(-1),上升幅度超过40倍。说明该区域茶园存在过度施肥的现象。土壤养分状况显著影响茶叶品质成分,并且不同土壤养分指标对不同品质成分的影响有所不同。通过边际效应分析,发现各次级代谢物的最高含量都有其对应的土壤养分范围。在此基础上,拟合了武夷茶区高品质茶园适宜的土壤养分范围:pH4.5—5.0;有机质20—40g·kg~(-1);碱解氮60—100 mg·kg~(-1);有效磷10—100 mg·kg~(-1);速效钾100—150 mg·kg~(-1)。【结论】综合本研究结果,建议武夷岩茶区和洲茶区在养分管理方面,总体采取有机肥取代部分化肥,适量补氮和钾,严格控制磷肥施用等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艳玲 潘根兴 胡秋辉 陈历程
研究了叶面喷施Na2 SeO3 和自制生物硒肥对低硒土壤中大豆籽粒蛋白组分及其硒含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 :叶面施用含硒 180mg·L-1(施硒量为 2 0 0 g·hm-2 )的Na2 SeO3 和生物硒肥可使低硒土壤大豆硒含量达到 11~ 12mg·kg-1,而对产量没有显著影响。与对照相比 ,施硒后籽粒中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 ,而固体残渣降低。施硒不但提高了大豆水溶性蛋白含量 ,而且水溶性蛋白结合态硒上升 ,固体残渣结合态硒下降 ,故大豆对外源补充的硒有较高的生物利用效率 ;7S蛋白是水溶性蛋白中比较活跃的组分 ,施硒后其本身含量及含硒量均大幅度提高 ,显示出容易受外界环境硒浓度变化的特...
关键词:
硒 大豆 蛋白质 低硒土壤 硒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青 梁潘霞 邢颖 黄太庆 刘永贤 江泽普
【目的】从广西富硒区土壤中分离出多株耐硒菌株,为土壤硒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在广西主要富硒区永福、巴马、玉林寒山、桂平、藤县等地采集田间土样,利用稀释平板法并通过加硒培养对耐硒微生物进行分离、筛选。【结果】筛选得到8株耐硒能力较强的菌株,其在固体培养基中对硒的耐受浓度均在10 000μg/m L以上。8株耐硒菌株中,YLB1-33耐硒能力最强,其在含硒量为29000μg/m L的固体培养基中仍能微弱生长。经16S rDNA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结果表明,YLB1-6为蜡质芽孢杆菌、BMB2-
关键词:
富硒土壤 耐硒 菌株 鉴定 广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锐 余涛 杨忠芳 侯青叶 曾庆良 马宏宏
湖北恩施是典型的富硒土壤分布区,在恩施市沙地乡采集了199件表层土壤样品以及60件玉米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旨在查明研究区硒元素含量特征,并分析硒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硒含量的平均值为1.88 mg/kg,同时土壤中水溶态硒含量只占到总硒含量的0.04%~2.91%,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研究区内,有机碳含量对硒生物有效性影响很小,影响硒生物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总硒含量和土壤pH值,碱性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更高。由于该区土壤主要呈酸性,且水溶态硒含量较少,导致玉米中硒含量整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可以通过人为手段适当调控土壤酸碱性,提高硒生物有效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曲航 尼玛扎西 韦泽秀 梅旭荣
西藏土壤普遍缺硒,已经严重影响该区居民身体健康。青稞作为西藏居民主要粮食而广泛种植,青稞硒生物强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硒生物强化是改善人体硒营养健康的热点研究领域,虽然国内外对主要农作物硒生物强化研究已有很多,然而西藏硒生物强化研究,特别是富硒青稞研究目前尚无报道。本文从西藏硒状况出发,结合西藏青稞生产现状和青稞硒含量,讨论富硒青稞生产的问题和解决路径。(1)已有的研究明确了西藏土壤全硒含量及分布。西藏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为(0.150±0.084)mg·kg-1,仅为中国土壤全硒含量平均值(0.290±0.255)mg·kg-1的一半;西藏缺硒土壤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以北地区,同时也是大骨节病...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兰芳 丁瑞兴
土壤施硒盆栽试验设置 6个处理 ,其施硒量分别为 0 ,0 5 ,1 0 ,5 0 ,10 0 ,16 7mg/kg。叶面施硒盆栽试验亦设6个处理 ,分别用含硒 5 0和 10 0 μg/mL的Na2 SeO3 溶液 ,在 3个生长时期内喷施。结果表明 ,在土壤施硒条件下 ,烤烟各部位的含硒量均与土壤施硒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植株含硒量多少依次为根、叶、茎 ;而在叶面施硒条件下则为叶、根、茎。无论土壤施硒还是叶面施硒 ,富硒量均以叶最多 ,说明烤烟烟叶的富硒能力最强。因此 ,在低硒土壤施硒以生产富硒烟是可行而有效的 ,叶面施硒效果优于土壤施硒 ,且以中期 (2 1~ 2 3叶 )喷...
关键词:
土壤 烤烟 硒 富硒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吉清妹 潘孝忠 符传良 谢良商
为研究灵芝富硒栽培中不同浓度亚硒酸钠(0,0.1,0.4,0.8,1.2g·kg~(-1))对赤芝、紫芝、无柄紫芝、热带灵芝生长情况及富硒效应的影响程度,本试验分别采用平板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对所选育的灵芝菌株进行培养试验,以菌丝体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及子实体硒含量等为指标,研究不同浓度的亚硒酸钠对灵芝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子实体硒富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1~0.8g·kg~(-1)亚硒酸钠对4种灵芝的生长速度、子实体的生物量有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有所加强,在相同情况下,平板培养基上菌丝体的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在木屑培养基上强;木屑培养基中灵芝子实体生物量随着亚硒酸钠浓...
关键词:
灵芝 硒含量 富硒灵芝 生长速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义勇 黎健龙 周波 吴小敏 崔莹莹 冯少茂 胡海涛 唐劲驰
【目的】解析茶园间作鼠茅草对土壤营养成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茶叶品质成分的影响,为鼠茅草间作改良茶树种植生态环境,提升茶叶品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间作鼠茅草2年的茶园土壤和茶叶鲜叶为试验材料,清耕茶园为对照,对茶园表层土壤pH、有机质、矿质营养成分等进行测定;运用16S、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群结构进行测定分析;茶叶品质成分采用Agilent-7890B气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结果】在茶园间作鼠茅草2年后,茶园土壤pH提高0.29,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6.46 g·kg~(-1);另外,有效磷、速效钾、铵态氮、硝态氮等在鼠茅草间作的茶园土壤中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有效磷是清耕茶园的5.88倍。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全氮含量高于清耕茶园,全磷、全钾、全钠含量均低于清耕茶园。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铜和阳离子交换量在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中的含量均高于清耕茶园。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细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有机质分解相关放线菌门细菌和子囊菌门真菌在鼠茅草间作茶园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增加。鼠茅草间作茶园与清耕茶园茶叶鲜叶中共鉴定出259个茶叶代谢物组分,其中20种代谢物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肪酸类和儿茶素类等。鼠茅草间作茶园茶树叶片中麦白糖、甲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乳糖醇、半乳糖甘油及α-乳糖含量是清耕茶园的2倍以上;(9Z)-十八碳烯酸和(9Z,12Z,15Z)-十八碳三烯酸含量显著低于清耕茶园;(+)-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酚、表儿茶素等4种儿茶素类代谢物在鼠茅草间作茶园茶叶中的含量也显著低于清耕茶园。【结论】茶园间作鼠茅草能有效缓解茶园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变化能有效提升茶树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土壤营养成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对茶叶品质成分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鼠茅草 茶 间作 土壤微生物 品质成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