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79)
- 2023(5545)
- 2022(4727)
- 2021(4193)
- 2020(3715)
- 2019(8025)
- 2018(8074)
- 2017(15276)
- 2016(8812)
- 2015(9959)
- 2014(10078)
- 2013(9909)
- 2012(9286)
- 2011(8561)
- 2010(8653)
- 2009(7959)
- 2008(8197)
- 2007(7470)
- 2006(6459)
- 2005(6228)
- 学科
- 管理(32161)
- 济(30566)
- 经济(30496)
- 业(25514)
- 企(22503)
- 企业(22503)
- 财(12224)
- 制(11986)
- 方法(11783)
- 数学(9807)
- 数学方法(9647)
- 学(9167)
- 体(8324)
- 业经(8063)
- 农(8014)
- 中国(7995)
- 环境(7390)
- 务(7373)
- 财务(7357)
- 财务管理(7339)
- 体制(7162)
- 企业财务(6879)
- 银(6558)
- 银行(6526)
- 融(6359)
- 金融(6357)
- 行(6189)
- 划(5928)
- 和(5716)
- 贸(5692)
- 机构
- 大学(131817)
- 学院(129742)
- 济(50833)
- 经济(49683)
- 研究(46712)
- 管理(44916)
- 理学(38176)
- 理学院(37691)
- 管理学(37004)
- 管理学院(36768)
- 中国(34462)
- 科学(29854)
- 财(27513)
- 京(27453)
- 农(26507)
- 所(25145)
- 研究所(22598)
- 业大(21465)
- 江(21222)
- 农业(21169)
- 财经(20841)
- 中心(20520)
- 经(18707)
- 院(16953)
- 北京(16945)
- 省(16255)
- 经济学(16151)
- 州(15811)
- 财经大学(15329)
- 范(15282)
- 基金
- 项目(85903)
- 科学(66126)
- 基金(62004)
- 研究(59847)
- 家(55316)
- 国家(54903)
- 科学基金(45724)
- 社会(37906)
- 社会科(35857)
- 社会科学(35851)
- 省(33986)
- 基金项目(32125)
- 自然(30065)
- 自然科(29320)
- 自然科学(29301)
- 划(28937)
- 自然科学基金(28766)
- 教育(27585)
- 资助(25898)
- 编号(22599)
- 制(20951)
- 重点(20101)
- 成果(19771)
- 部(19391)
- 发(18261)
- 创(18087)
- 创新(17198)
- 科研(16974)
- 计划(16896)
- 课题(16863)
共检索到199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燕燕 游刚 李来好 杨贤庆 邓建朝 陈胜军
为了研究不同腌制方法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为腌干鱼制品加工新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比较了鲜红牙原料采用低盐乳酸菌法和传统法腌干鱼制品的风味成分变化。结果表明:鲜红牙、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检测出80、110、91种挥发性成分,醛、醇、酮类化合物是构成腌干鱼肉独特风味的主要成分。经低盐乳酸菌法腌干的鱼肉挥发性物质对风味贡献较大的醛、醇、酮类化合物总量达35种,而鲜鱼和传统腌干鱼肉中分别只有17和21种。低盐乳酸菌法腌干鱼肉风味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醇、醛类物质,但不含有胺类物质,在保持传统腌制鱼肉风味的基础...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秋杏 吴燕燕 李来好 杨贤庆 赵永强 王悦齐
为研究从腌干鱼中获取的乳酸菌在细胞内外起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测定菌株胞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提取胞外多糖(EPS)并测定其抗氧化性,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分析其结构。结果显示,9株菌的SOD、GSH-Px和CAT的最高活性分别为44.67、15.26和1.23 U/mg prot,对应菌株为L21、L4和L21;9株菌的EPS产量为(5.71±0.18)(50.33±1.89)mg/L,L21的EPS最高纯度为56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亚宏 岳田利 高振鹏 赵多勇
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目标菌株,对冻干高活力乳酸菌粉的保护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7种保护剂对6032型保加利亚乳杆菌保护作用的影响大小次序为:抗坏血酸>甘油>蔗糖>脱脂奶粉>L-谷氨酸>乳糖>葡萄糖,其中抗坏血酸、甘油、蔗糖的保护效果最为明显;2真空冷冻干燥法生产高活力保加利亚乳杆菌菌粉的最佳保护剂配方为:抗坏血酸20g/L,甘油40mL/L,蔗糖50g/L,脱脂奶粉100g/L,L-谷氨酸10g/L,乳糖20g/L,葡萄糖100g/L。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玲 孙云章 叶继丹 常建波 陈政强
采用体外试验研究了3株从斜带石斑鱼仔鱼体内分离的乳酸菌其产酸能力及抑菌特性。结果表明:菌株EA-1和Y1B-3产乳酸的速度和pH值下降速度较快,培养后期乳酸含量显著高于Y4-2(P<0.05)。3株乳酸菌对致病性哈维氏弧菌和溶藻弧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乳酸对三株乳酸菌的抑菌活性没有影响,提示3株乳酸菌均能产生乳酸以外的抑菌物质。三株乳酸菌的抑菌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经60℃和80℃热处理后保留70%以上的抑菌活性,但经100℃高温处理失去抑菌活性。3株乳酸菌产生的抑菌物质对胰蛋白酶敏感,在偏中性条件下抑菌活性较高。
关键词:
乳酸菌 抑菌特性 乳酸 胰蛋白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小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尹雪 郭雪峰 刘俊峰 张秀萍 席琳乔 张苏江
【目的】合理利用牧草资源,为新疆南疆地区畜牧业提供优质青贮,研究探讨了花果期盐穗木青贮后的营养价值和发酵品质,同时为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筛选提供乳酸菌资源。【方法】以新疆阿克苏地区花果期盐穗木为原料制作实验室小剂量自然发酵青贮,在发酵第150天时对比青贮前后盐穗木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可溶性糖(WSC)、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变化,测定盐穗木青贮的p H、氨态氮(NH3-N)、乳酸(LA)、乙酸(AA)、丙酸(PA)和丁酸(BA)含量,并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结合生理生化分析,对青贮中乳酸菌的种类和形态学进行分类,通过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试验、细菌微量生化反应碳源发酵试验、耐盐试验、耐酸试验和温度生长试验等生理生化试验对所筛选菌株进行研究。运用核酸Blast技术,将所测序列与Gen Bank数据库进行对比,选择并下载与所测序列同源性最高的已知分类地位的菌种,与本试验所测菌株的序列一起,采用Clustal进行比对,用MEGA5.0绘制系统发育树,确定各菌株分类地位,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与青贮前相比,由于乳酸菌发酵利用原料中的糖类物质导致青贮后盐穗木中的干物质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同时在青贮发酵过程中盐穗木茎秆中难降解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被乳酸菌降解为易被利用的纤维,导致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升高,青贮p H为4.250—4.286,乳酸含量为60.923—61.283属于优良品质青贮饲料的范围。从自然发酵盐穗木青贮中分离得到3株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1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lactis)、2株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1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1株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9株菌均能在p H4—7环境下能生长,在3.0%和6.5%Na Cl条件下及10—45℃范围内生长,且生长状况良好,同时能利用D-葡萄糖、D-甘露糖、纤维二糖、D-甘露醇、D-果糖、蔗糖等多种碳源。其中,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产酸速率和生长速率较快,且具有很强的耐酸耐盐能力,在5—45℃范围内生长良好。【结论】将盐穗木制成青贮后其营养成分含量和发酵品质均处于良好水平,可将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这3株菌选作青贮饲料制作过程中的添加剂。
关键词:
盐穗木 乳酸菌 分离 鉴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许惠雅 张强 王逸鑫 王锡昌 施文正
为探明不同乳酸菌对发酵草鱼微生物数量和理化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发酵鱼制品的品质。对草鱼背部肌肉经不同乳酸菌(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发酵后制品的微生物、pH、总酸、水分含量、白度、氨基酸态氮、硫代巴比妥酸和挥发性盐基氮等进行分析,探究不同乳酸菌对草鱼发酵过程中(0~15 d)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自然发酵相比,接种后乳酸菌在鱼肉中快速生长,鱼肉pH降低至4.03±0.02,总酸含量增加至(23.70±1.06) g/kg,有效抑制腐败菌的繁殖。同时提高鱼肉白度,提高氨基酸态氮含量,降低水分含量和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量。研究表明,接种乳酸菌发酵可以减少发酵开始的滞后时间,延缓鱼肉腐败变质,有助于营养价值的提高和色泽的改善,提高发酵草鱼的品质。
关键词:
草鱼 乳酸菌 发酵 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惠芬 毛胜勇 姚文 朱伟云
研究了分离自仔猪肠道的乳酸菌L5和L7对低pH值、胆盐的耐受性。结果表明,pH值在2.5、3.5 和4.5时,L5菌株处理1 50 min对其无显著影响,在pH 1.5时经30 min处理,L5仍可维持较高的存活率;L7菌株在pH 3.5和4.5条件下经150 min处理后可保持较高的存活率,而在pH 1.5和2.5条件下经处理30 min后菌株数量显著下降。胆盐对L5和L7菌株的生长有一定影响,但低浓度短时间内影响较小。在同一胆盐浓度下,随培养时间的增长,活菌数下降。当胆盐浓度高于0.2%时,L5和L7菌株的生长极差。热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L5菌株在50℃下可成活,且呈正常生长趋势,但其对8...
关键词:
乳酸菌 低pH值 胆盐 存活 仔猪肠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雪 郭雪峰 帕提古丽·毛拉红 刘俊峰 张秀萍 席琳乔
【目的】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筛选出能够抑制黄曲霉菌生长的乳酸菌,为改善和提高青贮饲料品质提供优良菌种。【方法】采用实验室纯培养方法对新疆传统发面面肥样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对发霉花生、玉米和变质青贮饲料中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同源性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明确各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新疆传统发面面肥中分离出12株乳酸菌,通过抑菌试验筛选出F3、F11和F12 3株对黄曲霉菌具有抑制作用的菌株。生理生化试验发现,3株菌株均能在5,10,40和45 ℃温度
关键词:
乳酸菌 黄曲霉菌 抑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冯会贤 梅星星 蒋瑞瑞 郭克豹 孙向丽 康相涛 王彦彬
【目的】从健康鸡肠道中分离筛选优质乳酸菌,为制备禽用微生态制剂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用30日龄健康青年鸡,取其盲肠内容物,通过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具有产酸能力的乳酸菌,对其进行耐pH 3.0胃酸和3g/L牛胆盐筛选试验及菌株生长曲线、产酸能力测定,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筛选出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菌株。最后对此菌株16SrrNA进行克隆测序,经BLASt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所取鸡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得到L1~L9 9株乳酸菌,其中L2、L4和L9株耐pH 3.0和3g/L牛胆盐的综合能力较强。经过比较3株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曲线,发现L2菌株耐酸耐牛胆盐、生长迅速、产酸能力强,且...
关键词:
乳酸菌 16SrRNA 大肠杆菌 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素纯 胡茂丰 聂荣
利用乳酸菌L6和L3发酵湖区甜象草、黑麦草、苜蓿、紫羊茅共4种草本植物制备草食鱼青贮饲料,结果表明:2株乳酸菌混合发酵湖洲青草(4种草本植物),能有效降解粗纤维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pH为4.0以下;气味酸香,色泽亮黄,质地松散软弱,所制备的鱼青贮饲料达到了青贮饲料质量评价标准。
关键词:
鱼青贮饲料 草本植物 乳酸菌 发酵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梅 王衍强 彭帅 崔艺久 王悦
从水体中分离能够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参照《伯杰细菌鉴定手册》对分离出的wyq-1、wyq-2和wyq-3株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rRNA序列分析,参照国家标准方法GB/T 5009.33-2008中的格里斯比色法测定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结果表明:3株菌均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wyq-1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wyq-2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wyq-3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3株菌在添加血红素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和猪...
关键词:
乳酸菌 鉴定 降解 亚硝酸盐 肉制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磊 汪浩 张名位 张雁 张瑞芬 唐小俊 邓媛元
【目的】建立龙眼乳酸菌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明确乳酸菌发酵前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龙眼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法将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依次接入到含60%、70%、80%、90%(质量分数)龙眼果浆和10%脱脂乳的混合物中进行驯化,分析驯化过程中龙眼果浆酸度和p H的变化;以总酸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工艺条件,建立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脱脂奶粉添加量和接种量的4因素回归模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龙眼果浆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1)经过梯度浓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宁 陆兆新 别小妹 吕凤霞 赵海珍
[目的]本文旨在筛选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具有抑制活性的乳酸菌,并确定乳酸菌发酵液(CFS)中主要的抑制霉菌物质。[方法]采用累积富集法从谷物中分离乳酸菌,用双层平板法测定其对黄曲霉和禾谷镰刀菌的抑制活性,同时用96孔板法测定乳酸菌发酵液对2种霉菌孢子的抑制活性,筛选具有最佳抑制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并进行鉴定。采用pH值调节、蛋白酶处理和热处理的方法分析发酵液中有效抑制霉菌物质的种类,通过HPLC法测定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的含量,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蛋白类抑制霉菌物质。[结果]从谷物中初筛出139株乳酸菌,其中12株对黄曲霉有高度抑制作用,14株对禾谷镰刀菌有高度抑制作用。Y5、Y9、S2和S9 4株乳酸菌的发酵液对黄曲霉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好;Sm1、Sm12、S6和N6 4株乳酸菌的发酵液对禾谷镰刀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较好。经过鉴定,8株乳酸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N6、S2和Y9)和戊糖片球菌(Y5、Sm12、Sm1、S6和S9)。不同pH值调节和蛋白酶处理对发酵液的抑制霉菌活性有不同的影响,但热处理不改变抑制霉菌活性。发酵液中含量最高的有机酸为乳酸、乙酸和柠檬酸,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存在蛋白类抑制霉菌物质。戊糖片球菌Y5粗提物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存在蛋白质和多糖特征峰,胰蛋白酶处理后其SDS-PAGE凝胶电泳条带改变,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存在的蛋白类抑制霉菌物质为糖蛋白。[结论]本文共筛选出8株对黄曲霉或禾谷镰刀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发酵液的抑制霉菌活性是有机酸共同作用的结果,戊糖片球菌Y5发酵液中存在具有抑制霉菌活性的糖蛋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