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47)
- 2023(4290)
- 2022(3450)
- 2021(3288)
- 2020(2507)
- 2019(6061)
- 2018(5988)
- 2017(9850)
- 2016(6658)
- 2015(7191)
- 2014(7441)
- 2013(6609)
- 2012(6246)
- 2011(5953)
- 2010(6085)
- 2009(4810)
- 2008(4510)
- 2007(4222)
- 2006(3815)
- 2005(3600)
- 学科
- 济(18884)
- 经济(18873)
- 教育(18297)
- 中国(12597)
- 管理(11771)
- 业(9342)
- 方法(8921)
- 数学(8340)
- 数学方法(8241)
- 企(7273)
- 企业(7273)
- 学(7097)
- 理论(6295)
- 教学(5489)
- 财(5259)
- 结构(5071)
- 发(5035)
- 农(4577)
- 产业(4301)
- 发展(4277)
- 制(4190)
- 展(4154)
- 地方(4129)
- 环境(3950)
- 业经(3472)
- 技术(3453)
- 研究(3350)
- 革(3251)
- 改革(3193)
- 体(3152)
- 机构
- 大学(87462)
- 学院(81628)
- 研究(34125)
- 济(27769)
- 经济(27055)
- 教育(26790)
- 管理(22734)
- 范(21854)
- 师范(21685)
- 京(20279)
- 科学(20205)
- 理学(19916)
- 理学院(19535)
- 管理学(18971)
- 管理学院(18789)
- 师范大学(18139)
- 中国(17718)
- 所(17178)
- 研究所(15881)
- 江(13621)
- 北京(13583)
- 中心(13545)
- 技术(13003)
- 农(12623)
- 财(12566)
- 院(12381)
- 职业(11656)
- 业大(11426)
- 研究院(10231)
- 财经(10227)
- 基金
- 项目(54108)
- 科学(44595)
- 研究(44578)
- 基金(36736)
- 家(31824)
- 国家(31438)
- 教育(29638)
- 社会(26768)
- 科学基金(26211)
- 社会科(25164)
- 社会科学(25160)
- 省(22637)
- 划(21338)
- 编号(19280)
- 基金项目(18125)
- 成果(17993)
- 课题(17483)
- 自然(15617)
- 资助(15354)
- 自然科(15263)
- 自然科学(15259)
- 自然科学基金(15003)
- 年(14593)
- 重点(14363)
- 部(14107)
- 发(13496)
- 规划(13264)
- 教育部(12774)
- 性(11943)
- 项目编号(11415)
共检索到128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树 蒙昱竹 赵庆
本文基于CFPS(2010)、CHIPS(2013)和CHFS(2017)三个微观数据库,通过双胞胎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低生育率对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生育数量减少显著促进了子女受教育水平的提升,特别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该效应更为明显,从而验证了家庭对孩子抚养的“数量-质量”替代效应。在区分个体性别差异后,发现低生育率对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作用显著低于男性,拥有兄弟对女性的教育投资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即同胞性别结构的差异导致家庭教育投资的非对称性。据此,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开,应更加重视微观家庭中对女性的教育投资,倡导教育投资的“性别公平”。
关键词:
低生育率 同胞性别结构 教育水平 PSM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亚丽 林燕 张黎阳
本文通过代际交迭模型探究了教育及社保投入对生育率和社会人均教育水平的影响及作用渠道。政府通过向个人收入征税来融资,为简便分析,税收收入仅用于社保支出和教育支出,由此税率和税收分配到社保的比重共同决定社保投入水平。作为基准模型,我们发现在私人教育下,税率增加,生育率下降,但人均教育水平不变。在公共教育下,税率增加,生育率也下降,但人均教育水平反而增加;当从税收中分配到社保的比例增加时,生育率下降,人均教育水平的变化不确定。最后我们对世界各国2000年—2012年的生育率、社保和教育投入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与前述理论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社保 生育率 教育 经济增长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金典 程名望 吴春燕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采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具有显著影响。父母最高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认知能力提高0.019。其中,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女孩认知能力的影响高于男孩;随着子女认知能力的提高,父母受教育水平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趋于下降,表明认知能力较低的孩子受父母受教育水平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通过影响教育期望和教育投入而作用于子女的认知能力,学业成绩要求、学历层次要求、子女自身学历期望和亲子陪伴都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重分别为29.56%、44.52%、40.19%和2.59%。因此,政策上要对弱势家庭的孩子进行适度的倾斜;父母要构建家庭文化资本,适度提高子女的教育期望,并增加对子女的陪伴,担当起子女成长的“重要他人”角色。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从明 张培莹
教育是家庭和个体阶层流动的重要渠道,也是一国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伴随经济社会转型,重组家庭规模不断增加,而家庭结构变动对子女受教育影响的定量研究却付之阙如。文章首次采用CHARLS(2014)微观数据研究了家庭重组对子女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完整家庭相比,重组家庭子女受教育水平降低约12.18%–15.5%,父母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可以减缓但并不能消除这种差异。(2)家庭重组对男女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女受教育水平分别下降约14.26%和7.44%。(3)文章进一步从重组家庭的组合类型研究了
关键词:
重组家庭 受教育水平 性别差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慧慧 王瀛娴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加强老年教育已经成为丰富老年人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更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有效举措。加强对21世纪以来我国老年教育研究,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我价值实现和晚年的生活质量,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老年教育 老龄化 教育形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高跃光 范子英
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将本地自有财政收入投入教育领域,这些具有空间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成为中央财政的政策目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填补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本文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即以出生年份和地区为基础,构造在其所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受益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以评估转移支付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每提升10个百分点,本地区居民的受教育年限能够增加约0.2年,在三大类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机制检验中,我们也发现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增加地方的教育支出,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长期受教育水平,本文认为要以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前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共同事权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
财政转移支付 自有财力 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牛建林
文章结合中老年人延迟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预期和实际行为,考察了现阶段中国中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对退休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2011年全国45岁及以上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非农劳动者中,超过半数预期在法定退休年龄暂不退出劳动力市场;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预期延长劳动参与时间的可能性平均较低。但是,劳动参与预期随年龄增长呈现出一定的变化,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更有可能延长劳动参与的预期。从劳动者的实际退休行为看,受教育程度最高和最低者的实际退休年龄均相对更晚,而且女性尤为突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对实际劳动参与具有正向作用。文章认为,劳动者选择何时退出劳动力市场,往往是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本特征、资源禀赋及市场环境抉择的;法定退休年龄对劳动参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体制内"的就业领域。随着年轻队列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者实际退休年龄的推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劳动供给规模下降的压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郭云蔚
中国离婚率的不断走高持续吸引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关于离婚的研究却仍然存在可继续探讨的空间。结合受教育水平与亲密关系变迁的相关理论,分析受教育水平与离婚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否会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发生转变。研究发现,对于1960年以前的出生队列而言,女性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会显著提升离婚风险,而男性受教育水平的增加不会提升离婚风险。教育水平对离婚风险影响的分性别作用机制在1980年及以后的出生队列中发生了改变,在1980年及以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并不会显著提升其离婚风险,而男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则会降低其离婚风险。这一结果体现了受教育水平对离婚等亲密关系所产生的影响会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发生转变。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冬平 白菊红
本文在对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差异性量化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这种差异形成的 原因以及经济增长、农民收入与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 不同收入地区间和低收入地区内部文盲半文盲差异较大 ,高中以上教育水平差异次之 ;高 收入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 1 0 0 0元 ,受教育水平可提高 0 .32年 ,低收入地区可提高 0 .6 8年 ;私人教育投资对农民收入的弹性是非线性的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受教育水平 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日前,教育部传出声音,未来3年我国国民受教育水平将明显提高,新增劳动力以高中毕业生为主。到2010年,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者达10%左右。这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老年人再就业研究"课题组在山东省泰安市和江苏省无锡市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了老年人受教育程度对其再就业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行健 陈仁静 来特 杨碧云
本文利用2010年与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中的城市家庭数据,来验证户主受教育水平对家庭储蓄率是否存在正向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率,其机制是户主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通过降低收入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家庭储蓄率。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谦 李祎晨 张帅
本文对第五次、六次、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开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围绕“平均受教育年限”“人口受教育程度水平分布”两大核心指标,通过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次序和分类等不同维度的数据分析,细致呈现自2000年至2020年二十年间各民族人口在三次人口普查时间节点上的受教育状况及其总体变动趋势。研究发现,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各民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显著提升,由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所构成的教育层次结构不断优化。当前各民族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和教育层次结构仍存在差异,但从纵向发展上看,差异正不断缩小。在促进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根据各民族教育发展现状,强调因地制宜推进教育政策与实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赫 任金政 王贝贝
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类理财产品最为引人瞩目。以行为理论模型为框架,初始信任为研究出发点,引入性别、受教育水平、使用经验等调节变量构建了三阶段模型,基于301位互联网理财用户的有效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引入初始信任的行为理论整合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用户的互联网理财使用行为;初始信任是用户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意愿间的显著性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比例为总效应的54.0%;性别与受教育水平在使用意愿的不同影响关系中起显著性的调节效应;使用经验在初始信任与使用意愿间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从动态角度来看,初始信任能够持续稳定地影响使用意愿。研究结论为互联网理财供给方提高产品竞争力、培育忠诚用户和市场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岭 王艳华
基于协整理论的Panel Data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从实证角度分析了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并比较了地区因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结论:我国农民受教育水平是农民收入变动的Granger原因,农民收入和农民受教育水平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