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6)
- 2023(11051)
- 2022(9898)
- 2021(9377)
- 2020(7850)
- 2019(18296)
- 2018(18474)
- 2017(34948)
- 2016(19426)
- 2015(21825)
- 2014(21764)
- 2013(21557)
- 2012(19773)
- 2011(17719)
- 2010(17437)
- 2009(15702)
- 2008(14925)
- 2007(12569)
- 2006(10831)
- 2005(9124)
- 学科
- 济(73093)
- 经济(73022)
- 管理(52359)
- 业(47781)
- 企(39145)
- 企业(39145)
- 方法(33077)
- 数学(28522)
- 数学方法(28191)
- 农(21080)
- 地方(20057)
- 学(18766)
- 中国(17757)
- 业经(16543)
- 财(16088)
- 环境(15352)
- 农业(14334)
- 和(13028)
- 理论(12419)
- 贸(11794)
- 贸易(11786)
- 技术(11374)
- 易(11310)
- 划(11153)
- 制(10913)
- 务(10184)
- 财务(10126)
- 财务管理(10111)
- 教育(10002)
- 地方经济(9774)
- 机构
- 大学(263331)
- 学院(263176)
- 管理(105210)
- 济(95134)
- 经济(92836)
- 理学(92025)
- 理学院(90891)
- 管理学(89227)
- 管理学院(88778)
- 研究(88681)
- 中国(63115)
- 科学(60329)
- 京(57293)
- 农(46486)
- 所(44965)
- 业大(43816)
- 研究所(41776)
- 江(41450)
- 财(41345)
- 中心(40104)
- 范(37092)
- 师范(36705)
- 农业(36573)
- 北京(35273)
- 财经(33705)
- 院(32695)
- 州(31637)
- 经(30504)
- 师范大学(29800)
- 技术(29002)
- 基金
- 项目(191633)
- 科学(149242)
- 研究(138186)
- 基金(136738)
- 家(120077)
- 国家(119075)
- 科学基金(101665)
- 社会(83566)
- 社会科(78891)
- 社会科学(78865)
- 省(77446)
- 基金项目(74731)
- 自然(68790)
- 自然科(67032)
- 自然科学(67014)
- 自然科学基金(65744)
- 划(64565)
- 教育(62294)
- 编号(57332)
- 资助(55177)
- 成果(45249)
- 重点(43017)
- 发(41241)
- 部(40736)
- 创(39522)
- 课题(39255)
- 科研(36795)
- 创新(36771)
- 计划(35741)
- 大学(34731)
共检索到371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车家骧 彭熙 苏维词
贵州典型的低热河谷区——花江峡谷由于大气降水时空分布严重失衡,长期干旱缺水,人畜用水困难,生态环境恶劣,但近几年顶坛花椒的种植在农业发展及生态建设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通过建立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和作物需水系数,重点分析了雨水资源供应的时空分布与主要优势经济作物的需水规律间的差异性,并找出其水分胁迫条件下成功抗旱的机理。结果表明:(1)花江峡谷区全年雨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存在严重缺水危机;(2)林地全年蒸腾与蒸发需水总量大,水资源压力较大;(3)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平稳状态难以维持;(4)顶坛花椒通过增加根系、角质层及栅栏组织保护、植株自身调节及Ca2+的保护等作用能较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容丽,熊康宁
采用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从地理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角度,运用模糊数学上的综合评价方法,将喀斯特环境与贵州西南花江喀斯特峡谷地区当地居民的心理意识及行为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来认识人地相互关系,将喀斯特石山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与心理意识相结合并进行数理分析、相关对比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整体性进行综合定性与定量研究,从人的数量,更重要的是从人的质量(素质)和行为效应与预测的角度,揭示了喀斯特地区民族心理意识与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安定 贾申 喻理飞
以贵州花江峡谷为例,研究了该地区不同小生境的小气候日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小生境地面温度、气温、光照强度和大气相对湿度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土面土温高,但温度变化缓和,气温、光照条件和湿度条件都较好,因而土面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提高光合产率。石沟土温、气温和光照都较低,相对湿度高,植物的生长相对土面较差。而石槽则小气候变化剧烈,植物生长受到制约。
关键词:
喀斯特区 小生境 小气候 变化特征 花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比较典型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不同等级石漠化类型区植物群落中常见木本植物叶片的δ13C值,以植物叶片δ13C值为水分利用效率的指示指标,探讨不同石漠化等级对植物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石漠化等级乔灌叶片δ13C值的范围为-30.280‰~-25.546‰,平均值为-28.040‰±1.208‰。不同等级石漠化样地上叶片δ13C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潜在石漠化样地内叶片δ13C的平均值显著低于强度、中度、轻度石漠化样地的叶片δ13C平均值;而强度、中度及轻度石漠化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荒漠化一旦发生便对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产生直接影响,而植物生理功能对环境因子改变的适应是敏感、及时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玮 周运超
The variation of soil enzyme activities under a Karst forest was studied by comparing soil enzyme activity and soil nutrient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and different ages of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gtanensis forest in Beipan River Karst gorge district.The Z.planispinum var.dingt...
关键词:
土壤酶活性 植被类型 喀斯特 北盘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阳兵 王世杰 熊康宁
尽管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趋势严重 ,但真正做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统一的岩溶石漠化生态重建模式的实践工作却做得很少 ,且对于这些实践活动还缺乏理论的总结和思考。花江峡谷顶坛片区 ,充分利用当地的适生植物资源和干热资源优势在石漠化土地上种植花椒、砂仁等喜热耐旱的经济作物 ,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成功调整了农业内部结构 ,形成以花椒规模种植为核心的特色产业 ,利用雨水、坡面水、岩溶裂隙水 ,实行参与式社区管理 ,使环境、经济与社区文化得以可持续发展。“顶坛”模式是充分利用岩溶环境资源优势 ,寓山地保护于特色农业开发之中的一个成功例子 ,它启示我们 ,岩溶石漠化土地恢复重建必须重新认识岩溶环境优势...
关键词:
花江峡谷 岩溶石漠化 恢复重建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姜霞 张喜 张佐玉 刘兰 文弢
通过样地调查和取样测定,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清水江峡谷和南江峡谷的土壤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密度呈增大趋势,以B层最大,A层最小;而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最小持水量却呈减小的趋势,以A层最过大,B层最小。(2)两个峡谷土壤物理性质比较,土壤密度清水江峡谷>江南峡谷,毛管孔隙度以清水江峡谷>南江峡谷,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最小持水量南江峡谷>清水江峡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谭秋锦 宋同清 曾馥平 彭晚霞 杨钙仁 杜虎
结合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对峡谷型喀斯特水田(ST)、旱地(HD)、草地(CD)、灌丛(GC)、人工林(RGL)、次生林(CSL)6类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除全钾含量外,6类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增加而减少,土壤pH与之相反;(2)与全球不同生态系统土壤的平均水平相比,峡谷型喀斯特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氮比、碳磷比、碳钾比、磷钾比和氮磷比均较低;(3)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态系统的化学计量差异也显著,土壤肥力的总体趋势为次生林>人工林>水田>旱地>灌丛>草地。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的限制因子不同,应制定不同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喻阳华 钟欣平 王颖
[目的]研究土壤大量、中量、微量元素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有利于深入认识土壤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规律和作用机制,以期为喀斯特高原峡谷区植被恢复及土壤养分综合管理与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喀斯特高原山地区52份土壤样品的C:N、C:P、N:P、Ca:Mg、Fe:Mn、Cu:Zn、B:Mo、P:S、Ca:S和Al:Si共计10个生态化学计量比,研究不同计量指标的变异范围、相互作用效应及其对土壤质量的贡献。[结果]B:Mo、Al:Si的变异系数130%。C:N与Fe:Mn、Cu:Zn间呈显著正相关,与Al:Si呈出极显著负相关;C:P、N:P与B:Mo、P:S,Cu:Zn与Al:Si呈极显著负相关。前4个主成分反映出原始数据信息总量的82.479%,依次受C:P、N:P,Cu:Zn、Al:Si,Ca:Mg、Ca:S和Fe:Mn等的支配。[结论]土壤生态化学计量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异,计量指标间呈较强的互作效应,土壤中量和微量元素亦对土壤质量起到明显的支配作用。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益敏 刘素红 李小文
本文选取坡度、坡向、海拔、土地利用、交通、水资源、土壤质量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GIS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空间分析技术对怒江峡谷区的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泸水县人居环境适宜区主要以带状形式分布在河流周围,其他区域只有零星分布,与泸水县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相吻合。泸水县人居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人居环境评价值与各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系数达到0.89,与各行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达到0.956。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泸水县各个乡镇的人居环境容量,表明泸水县已难以承载现有的人口。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高山峡谷 泸水县 人居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容丽 王世杰 杜雪莲 俞国松
测定6种喀斯特峡谷石漠化区常见植物的δ13C值并对相关植物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各个特征在种间变化不同步,同化组织越厚,气孔密度越高,下角质层越厚,δ13C值越正。不同植物种对植物δ13C值影响的结构主导因子不同:构树为下角质层厚度,清香木为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石岩枫和野桐为栅栏组织厚度,八角枫和红背山麻杆没表现出主导因子。石漠化发生后,叶片结构表现出抗旱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加的趋势,同时叶片也表现出随石漠化强度增大δ13C增大的趋势,显示植物的WUE增加。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威 熊康宁 盈斌 王琦 陈永毕
文章利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开展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农户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现状调查,建立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兼农型和农兼型转化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1)研究区农户生计资本整体上比较稀缺,各类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农户的自然资本最为匮乏,生计恢复力较弱。(2)研究区农户主要采用四种生计策略,以非农型为主的生计策略农户的资本指数最高,生计策略也相对最优;兼农型资本指数其次,但风险相对较高;农兼型资本指数低于前二者,脆弱性相对较低;纯农型资本指数最低,生计策略单一,风险最高。(3)人力资本始终是影响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因素,如家庭整体劳动力、耕地面积、家庭现金收入、农作物产值、家庭畜禽数量对农户由纯农型向兼农型和农兼型的生计策略转化具有促进作用。最后,论文提出了应对喀斯特高原峡谷地区农户生计风险、基于生计策略优化的生态环境修复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飞 闫倩倩 郭星 刘锦乾
为在白龙江干旱河谷植被重建和恢复过程中更加科学地选择树种,以两年生狼牙刺Sophora davidii、河朔荛花Wikstroemia chamaedaphne、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酸枣Ziziphus jujuba、荆条Vitex negundo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控制土壤水分,测定不同水分条件下5个树种的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和叶绿素等指标,评价分析了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树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1)80%~85%、50%~55%水分条件下狼牙刺和华西小石积抗旱性优良。(2)30%~35%、10%~15%水分条件下狼牙刺和荆条抗旱性优良。(3)综合4个水分条件,狼牙刺和华西小石积的抗旱性最佳。
关键词:
白龙江 干旱河谷 抗旱性 综合评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建勤 贾宏涛 解建强
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水电建设将不可避免地引起河段生态环境改变,因此,在水电建设的同时确定河段植被生态需水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历史积累资料以及观测数据,根据Penman-Monteith公式确定研究区河段生态需水。①根据积累数据以及公式计算可以看出,额尔其斯河"喀塑克"至布尔津河段冬季11~3月ET0较小,而7月ET0最大,达到173mm;②"喀塑克"至布尔津河段生态需水定额在7月份最大,从4月到7月生态需水定额逐渐增加,之后则逐渐减小,需水量与温度紧密相关;③从总量上来看,苇地净需水定额最大,其次为有林地和人工林,荒漠草地、沙地和草地较小。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需水定额 额尔其斯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晶 包维楷 庞学勇 范建容 杨阿强
为了预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对下游干旱河谷演变的影响,开展了对泸定县城以上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河谷生态需水量为能够维系干旱河谷生态功能的基本环境目标、恢复干旱河谷生态景观的生态系统所需求的水量;②研究区干旱河谷总面积1185.00km2,其中干暖河谷250.11km2,干温河谷934.89km2;③考虑输沙需水时,维持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56.3×108m3,其中干暖河谷最小为58.8×108m3,干温河谷最小为97.4×108m3,不考虑输沙需水时,最小生态需水量仅为58.3×108m3;④河道外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7%;⑤考虑输沙需水...
关键词:
生态 干旱河谷 大渡河上游 生态需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李家洋副院长视察环江喀斯特站并为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揭牌与广西区喀斯特生态合作研究进行座谈
西南喀斯特山区生态补偿机制初探——以贵州北盘江板贵乡为例
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
干热河谷石漠化区顶坛花椒叶片蒸腾速率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不同恢复模式土壤养分分布特征——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
典型喀斯特地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分区研究——以贵州猫跳河流域为例
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树种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旱性关系
城市化背景下喀斯特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异特征——以贵阳市南明河流域为例
花江石漠化喀斯特土壤有机碳及其部分转化酶演变
喀斯特生态治理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以贵州毕节鸭池、遵义龙坪、沿河淇滩示范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