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7)
2023(12354)
2022(10348)
2021(9335)
2020(7742)
2019(17536)
2018(16982)
2017(31483)
2016(17642)
2015(19421)
2014(19078)
2013(18770)
2012(17809)
2011(16280)
2010(16396)
2009(14915)
2008(14626)
2007(12925)
2006(11463)
2005(10506)
作者
(56804)
(47336)
(47331)
(44254)
(30181)
(23055)
(21142)
(18688)
(18077)
(16819)
(16208)
(15793)
(15706)
(15077)
(15077)
(14501)
(14398)
(14065)
(13634)
(13596)
(12344)
(11779)
(11617)
(10881)
(10838)
(10652)
(10602)
(10358)
(9816)
(9556)
学科
(76776)
经济(76704)
(45789)
管理(45421)
(34945)
企业(34945)
方法(31333)
数学(28012)
数学方法(27591)
中国(22961)
(21492)
地方(20815)
(17419)
业经(16841)
(16156)
农业(14893)
(14505)
贸易(14493)
(14015)
(13600)
环境(12424)
(12388)
金融(12388)
(12364)
银行(12304)
技术(11890)
(11844)
(11627)
地方经济(11578)
理论(10186)
机构
学院(251683)
大学(251661)
(100411)
经济(98250)
研究(98010)
管理(90110)
理学(77659)
理学院(76622)
管理学(74733)
管理学院(74316)
中国(70471)
科学(65093)
(59712)
(55422)
(52774)
研究所(48309)
农业(47686)
业大(46679)
中心(42946)
(42876)
(39286)
(35448)
北京(35216)
(33875)
财经(33594)
(33327)
师范(32725)
(31537)
科学院(30674)
(30508)
基金
项目(173905)
科学(135189)
基金(125066)
研究(116404)
(114284)
国家(113318)
科学基金(94575)
社会(72585)
(71131)
社会科(68809)
社会科学(68792)
基金项目(65474)
自然(65189)
自然科(63733)
自然科学(63712)
自然科学基金(62564)
(60484)
教育(53772)
资助(51779)
编号(44195)
(42801)
重点(40415)
(36786)
计划(36626)
(36426)
成果(34505)
创新(34452)
科研(34321)
课题(33219)
科技(32902)
期刊
(112818)
经济(112818)
研究(73608)
中国(58327)
(55050)
学报(53091)
科学(45003)
大学(37947)
农业(37526)
学学(36230)
管理(33653)
(31319)
教育(29281)
(23632)
金融(23632)
技术(20724)
(20429)
业经(19457)
经济研究(18775)
财经(16012)
业大(15392)
问题(14501)
(13959)
(13759)
科技(13623)
农业大学(13054)
统计(12891)
技术经济(12284)
(12016)
商业(11577)
共检索到3848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彦涛  李殿荣  杨淑慎  
以生长在大田自然环境下的16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探讨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方式、处理时间、花序长度及其基因型对油菜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处理的油菜花序,其小孢子无胚胎发生能力;30~40cm长的花序冷藏处理10d,小孢子仍有一定的胚胎发生能力;花序长度在0~40cm时,用于处理的花序越长,则能进行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花序的有效处理时间越长;但随着花序处理时间的延长,小孢子产胚率有下降的趋势。此外,材料的基因型对小孢子产胚率有重要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刘凡  
17个用于大白菜常规育种的基因型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结果有16个基因型经由小孢子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小孢子胚.这些基因型包括从早熟到晚熟的各种类型.各基因型之间在小孢子胚胎发生频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产量最高的两个基因型T11和CC11,平均每百花蕾分别达35 928和34 132个胚.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小孢子胚胎发生具有明显影响:在10/20℃(夜/昼)的部分控温温室生长的供体植株,其小孢子胚产量较高;而在温度无法调控、午间最高温达30-40℃、夜间降至10-15℃左右田间生长的供体植株,胚产量仅为前者的29.5%.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璇  杨倩  张海清  贺记外  闫韫韬  鞠灏  
以黄籽油菜‘410’‘456’‘552’和黑籽油菜‘492’为试验材料,采用花期标记、定期采样、形态和生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种子胎萌发生时期、环境对胎萌的影响以及胎萌与种子的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种子胎萌发生在种胚充实阶段(花后27~36 d左右),初始胎萌率为2.44%~3.90%,胎萌发生时期越早的品种的胎萌率越高;种子千粒质量与胎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为0.84~0.97),含水量与胎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为–0.93~–0.98);种胚充实初期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较薄的种皮及相对较高的脂肪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呼吸强度均易导致种子胎萌的发生,而种子电导率、总糖含量与胎萌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璇  杨倩  张海清  贺记外  闫韫韬  鞠灏  
以黄籽油菜‘410’‘456’‘552’和黑籽油菜‘492’为试验材料,采用花期标记、定期采样、形态和生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种子胎萌发生时期、环境对胎萌的影响以及胎萌与种子的形态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种子胎萌发生在种胚充实阶段(花后27~36 d左右),初始胎萌率为2.44%~3.90%,胎萌发生时期越早的品种的胎萌率越高;种子千粒质量与胎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为0.84~0.97),含水量与胎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为–0.93~–0.98);种胚充实初期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较薄的种皮及相对较高的脂肪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呼吸强度均易导致种子胎萌的发生,而种子电导率、总糖含量与胎萌率的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爱松  高兵  宋立晓  张云霞  李健绮  李英  侯喜林  严继勇  
游离小孢子培养即小孢子在外界胁迫诱导的条件下,从其配子体发育途径转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诱导小孢子胚胎发生的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结球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的细胞学观察,为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可调控性及相关胚胎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个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胚胎发生响应有差异的甘蓝杂交种,分别采用醋酸洋红、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及荧光素双醋酸酯(FDA)3种染色方法,对甘蓝小孢子体内配子体发育、游离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过程及细胞死亡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小孢子正常发育方向是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花粉,而单核靠边期小孢子在体外经32.5℃热激胁迫1 d后,小孢...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高田义人  
用 4× 4完全双列杂交研究了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胚状体发生能力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多数F1的胚产量与具高胚发生能力的亲本相近 ,部分F1的胚产量与双亲中亲值接近。胚状体发生能力主要由基因的加性效应控制。高胚发生能力由显性核基因控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分别为 97 2 %和 81 1%。由Lisandra(高胚发生能 )×Kamikita(低胚发生能 )的F2 群体胚发生数的分离结果得出小孢子胚状体发生能力由具加性效应特点的两个基因位点控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安平  张恩慧  郑爱泉  尚丽荣  许念芳  马勇斌  
【目的】研究秋水仙碱对甘蓝小孢子胚胎发生及发育的影响,为促进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游离小孢子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秋水仙碱,处理时间为48h,以不添加秋水仙碱为对照(CK),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小孢子培养,分别比较产胚量和胚胎发育状况的差异。【结果】(1)培养基中添加10mg/L秋水仙碱的40份甘蓝材料中,有19份产生了胚状体,产胚材料比率为47.5%,较对照提高25%;(2)以9份甘蓝一代杂种及不同自交代数的高代自交系、低代自交系为试材,在培养基中添加1,10,50mg/L秋水仙碱后,每蕾产胚数、子叶形胚率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光圣  瞿波  傅廷栋  
对三个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花药发育的解剖学观察表明,S45A和117A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特点相同,其雄性败育于减数分裂后的四分体至单核小孢子阶段。其主要特点是减数分裂完成后,小孢子不形成花粉壁并开始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径向扩大和小液泡化并逐渐解体。9012A雄性败育于花粉母细胞至减数分裂四分体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胼胝质壁不降解和不释放出四分体,并且四分体开始液泡化解体;同时,绒毡层细胞逐步大液泡化,直至最后解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凤群  刘后利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种F1代为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小孢子胚产量(以每花药产生的胚状体个数表示)的影响。不同材料胚产量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为0~12.86。通常,杂种F1代胚产量较品种(系)高。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胚产量亦有差异。培养基成分中,大量元素以NLN为最佳,1/2MS和1/2B5培养基上亦可形成少量胚状体;培养基的pH以5.8为佳,提高pH至6.8和7.8,显著不利于胚状体形成和发育;不同材料要求的蔗糖浓度、激素种类和浓度也不同。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浩杰  蒲晓斌  张锦芳  张德发  夏凊  石化娟  蒋俊  蒋梁材  
本试验对甘蓝型油菜新胞质不育恢复系(NER)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对小孢子培养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遗传背景下的甘蓝型油菜NEA不育胞质恢复系(NER)胚产量差异显著,即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基因型的差异是造成胚产量差异的重要原因。提高小孢子胚发生能力试验表明: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6-BA和NAA有利于小孢子胚的发生;固液双层培养优于液体单层培养;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碱加倍处理小孢子胚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在诱导直接成苗前对子叶型胚进行12h/12h弱光照1~2 d、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NAA等处理能提高小孢子胚成苗率。建立了一套新胞质不育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优化体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勇  刘红雨  曾正宜  
以网室生长的油菜为供体材料,对10个甘蓝型油菜不同品种(系)的游离小孢子进行了离体胚状体诱导和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分期播种对胚状体形成无明显不利影响,并能延长供花期;生长在田间的植株花蕾比温室内生长植株的单核期花蕾的外部形态短0.5~1.0mm。在相同条件下,杂交品种和组培品系来源的小孢子诱导成胚率最好;前期低温冷冻处理能促进小孢子分化和提高品种的成胚率。小孢子悬浮阶段加入草酸能筛选出抗(耐)菌核病材料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淑稳  刘后利  
1992年和1993年对田间的17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6个属种间杂种的小孢子进行了培养,并对基本培养基、蔗糖浓度和激素对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建立田间植株的小孢子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NLN、KR和K三种培养基均可使小孢子形成胚状体,但从产胚率和胚状体的质量看,以NLN最佳。在所有的处理中,10%蔗糖没有诱导出胚状体,13%蔗糖是有效的。在两年的试验中,0.01~0.1 mg·L~(-1)2,4-D对某些品种(系)的小孢子胚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2,4-D与BA组配使用效果更好。0.05~0.5 mg·L~(-1)NAA与0.01~0.05 mg·L~(-1)BA组合未表现有...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米哲  李云昌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陈玉峰  胡琼  
对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的油菜育种材料进行小孢子产胚率鉴定,并以11种不同基因型的甘蓝型油菜品系为供体材料,在武汉田间,分别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分离培养小孢子,研究基因型、生态条件、开花时间对小孢子产胚率的影响及秋水仙碱处理的加倍效果,通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孢子再生苗的DNA含量鉴定其倍性,并种植验证。结果表明:相同基因型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种植及不同基因型间产胚率差异很大,西宁春播种植产胚率显著高于武汉秋播种植;大田条件下,初花期分离的小孢子产胚率显著高于盛花期。不同基因型油菜小孢子再生苗的自然加倍率也有差异,变异幅度为8.62%~20.88%。用50 mg/L秋水仙碱处理小孢子可以显著增加二倍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安平  张恩慧  尚丽荣  朱守亮  李宏伟  许忠民  白延红  
【目的】比较结球甘蓝F1、F2、双交种及其亲本小孢子胚胎的发生能力,为建立高效的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分别用25份结球甘蓝F1及其50份亲本,产胚困难的22份结球甘蓝F1及其相应的F2,1份产胚能力强的结球甘蓝与22份产胚困难材料的正、反交杂交后代,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小孢子培养,以比较其产胚情况。【结果】25份结球甘蓝F1有9份产生胚状体,其中"EF10"产胚能力最强,平均每蕾产胚10.45个,"QG80"和"QG78"次之,其余6份材料平均每蕾产胚不足1个;50份结球甘蓝亲本只有5份产胚,这5份材料分别是"EF10"、"QG80"的父、母本和"QG78"的母本。22份产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钟婷婷  郭诗芬  卢文斌  肖钢  
为了准确高效的筛选抗根肿病材料,提高甘蓝型油菜根肿病抗性育种效率。通过对甘蓝型油菜抗病亲本的Crr1基因与感病亲本中相应的同源基因LOC103834349进行测序,寻找SNP位点,针对第1 486-1 487上的非同义突变位点,开发了一套精准检测抗感根肿病基因型的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标记。利用该KASP标记对来自42个F_2群体的771个单株进行分型检测,其中315个单株含有纯合感病基因型GG,322个单株含有纯合抗病基因型AA,134个单株含有杂合等位基因型GA。其中对编号为2033的F_2群体中125株材料的KASP分型情况进行χ~2检测,其中纯合抗病基因型AA 30株,纯合感病基因型GG 33株,杂合基因型GA 62株,经χ~2检测,抗病材料与感病材料符合3∶1理论值,抗病纯合基因型、抗病杂合基因型与感病纯合基因型的比值符合1∶2∶1理论值,说明该抗病位点为显性单基因抗病位点。结合田间表型检测鉴定,AA分型和杂合的GA分型单株田间检测均为抗病表型,GG分型均为感病表型,KASP分型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一致。比对结果说明该KASP标记对根肿病抗、感植株进行正确分型,表明基于Crr1基因和LOC103834349的SNP位点开发的KASP标记可以准确高效的应用于油菜抗根肿病材料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