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9)
- 2023(2183)
- 2022(1849)
- 2021(1819)
- 2020(1668)
- 2019(3566)
- 2018(3680)
- 2017(6154)
- 2016(4042)
- 2015(4767)
- 2014(4844)
- 2013(4612)
- 2012(4729)
- 2011(4308)
- 2010(4494)
- 2009(4364)
- 2008(4601)
- 2007(4418)
- 2006(3951)
- 2005(3601)
- 学科
- 济(12160)
- 经济(12138)
- 管理(8928)
- 业(7601)
- 企(6766)
- 企业(6766)
- 学(6457)
- 方法(4835)
- 数学(3697)
- 数学方法(3530)
- 中国(3340)
- 农(3078)
- 理论(3006)
- 制(2850)
- 财(2768)
- 教育(2709)
- 贸(2533)
- 贸易(2530)
- 易(2460)
- 业经(2292)
- 关系(2242)
- 融(2199)
- 金融(2198)
- 教学(2191)
- 及其(2133)
- 策(2092)
- 银(2072)
- 和(2065)
- 体(2051)
- 银行(2015)
- 机构
- 大学(63851)
- 学院(61599)
- 研究(27123)
- 科学(21478)
- 农(20205)
- 中国(18595)
- 所(16845)
- 济(16486)
- 农业(16379)
- 经济(15896)
- 管理(15837)
- 研究所(15572)
- 京(15368)
- 业大(15260)
- 理学(13084)
- 理学院(12815)
- 管理学(12133)
- 管理学院(12056)
- 中心(11553)
- 省(11109)
- 江(10957)
- 农业大学(10729)
- 室(10546)
- 技术(10095)
- 院(9790)
- 北京(9733)
- 实验(9607)
- 实验室(9214)
- 范(9161)
- 业(8945)
- 基金
- 项目(40499)
- 科学(28578)
- 基金(27113)
- 家(26999)
- 国家(26756)
- 研究(22738)
- 科学基金(20175)
- 省(16718)
- 自然(15897)
- 自然科(15536)
- 自然科学(15529)
- 自然科学基金(15236)
- 划(14656)
- 基金项目(13727)
- 资助(12393)
- 教育(11259)
- 社会(11131)
- 科技(10614)
- 计划(10534)
- 社会科(10355)
- 社会科学(10350)
- 重点(9804)
- 编号(8448)
- 成果(8397)
- 科研(8388)
- 专项(8215)
- 发(8113)
- 农(7835)
- 部(7695)
- 创(7527)
共检索到101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俊环 黄卫东
为了探讨热激蛋白在低温锻炼诱导的耐热性形成过程中的保护功能,进一步分析葡萄幼苗对温度逆境产生交叉适应性的细胞学机制,试验以葡萄(Vitis vinifera L. cv. Jingxiu)幼苗为试材,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定位观察了小分子热激蛋白17.6(sHSP17.6)在葡萄叶片中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低温锻炼预处理可增强其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细胞核和叶绿体中代表sHSP17.6的免疫金颗粒密度比相应的对照细胞明显增多,尤其是胁迫处理3 h时。这一结果为sHSP17.6参与低温锻炼诱导的耐热性提供了更直观的细胞学证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芝 周人纲 樊志和 王占武 韩炜
探讨了粒用苋幼苗在高温锻炼过程中叶片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同功酶的变化规律,以及与叶片细胞膜耐热性的关系。发现叶片膜蛋白在高温下的高稳定性可能是粒用苋耐热的原因之一;SOD在热锻炼过程中对维持膜蛋白的稳定,提高膜的耐热性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粒用苋,超氧化物歧化酶,耐热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俊环 黄卫东
以京秀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38℃/10 h热预处理诱导葡萄果实对-2℃低温产生适应性反应过程中小分子热激蛋白sHsp17.6的合成变化。结果表明,热预处理明显减缓了低温引起的电解质渗漏率的增加,同时在转录和翻译两种水平上增强了sHsp17.6的表达。因此认为,sHsp17.6参与了热预处理所诱导的葡萄果实的低温耐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梁雯 赵冰 黄文梅
为探究热锻炼对杜鹃花Rhododendron耐热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经30℃热锻炼的杜鹃花品种‘状元红’Rhododendron‘Zhuangyuan Hong’在不同热胁迫下(38℃,42℃)的叶片解剖结构、光合作用及生理生化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热胁迫下,经过热锻炼的叶片与未经热锻炼的叶片相比,解剖结构受损较轻,能保持较高的栅海比和结构紧密度(RCT);净光合速率(Pn)得到了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降低;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均减少,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俊环 张国强 刘悦萍 黄卫东
目的研究植物交叉适应现象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方法以京秀葡萄(VitisviniferaL.cv.Jingxiu)为试材,研究了38℃/10h的高温锻炼预处理和8℃/2.5d的低温锻炼预处理分别对随后0℃低温和45℃高温胁迫期间葡萄叶片细胞质膜Ca2+-ATPase的影响。从生化水平测定了定位在质膜、液泡膜上的Ca2+-ATPase的活性,并用氯化铈沉淀的电镜细胞化学方法,定位观察了质膜Ca2+-ATPase的活性。结果高温锻炼预处理提高了微粒体膜上的Ca2+-ATPase酶的活性,并且在随后的低温胁迫条件下,保持了酶活性的稳定性;低温锻炼提高了微粒体在高温胁迫下的ATP酶活性。结论高温锻炼诱导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娣 王丽 汪矛 彭惠茹
以不同耐热性的 2个小麦品种叶片为试材 ,研究在热锻炼 (34℃ ,4 8h)和热胁迫 (4 9℃ )条件下 ,叶片相对电导率及超微结构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热锻炼提高了核膜的热稳定性 ,降低了叶片相对电导率 ,延缓热胁迫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 ,从而可提高细胞的耐热性。叶肉细胞中液泡膜对高温最敏感 ,其次为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的嵴和内膜比外膜对高温更敏感 ;叶绿体中 ,类囊体膜在热胁迫下首先出现排列紊乱 ,但解体时间却比叶绿体被膜晚。此外比较了 2个小麦品种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在热锻炼和热胁迫下反应的差异 ,讨论了这些超微结构变化与耐热性的关系及热胁迫下叶肉细胞的死亡类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雪凝 杨利平 马川 向地英
【目的】研究温汤处理种球对亚洲百合幼苗耐热性的影响。【方法】以亚洲百合‘多安娜’(Pollyanna)为试材,研究种球在45℃下,经历不同时间梯度(0、10、20、30、40、50min)温汤处理后,其幼苗抗性生理指标及电阻抗图谱参数对38℃胁迫的反应。【结果】种球热锻炼20min,植株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高于对照51.41%(P<0.01)和23.45%(P<0.01),根系活力比对照增加57.11%(P<0.01),弛豫时间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处理30min后,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达到峰值,但与处理20min差异不显著,且根系活力下降至低于对照。【结论】种球温汤处理20mi...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荣富 王丽雪
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山葡萄与玫瑰香的叶片及根系细胞亚显微结构无明显差异。在2±1℃低温胁迫条件下,山葡萄叶绿体稳定性强,而玫瑰香叶绿体片层结构排列方向明显改变,但被膜仍保持完整。山葡萄和玫瑰香根系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嵴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粗面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有脱落现象,细胞质内产生了一些空泡,但细胞核无明显变化
关键词:
低温胁迫,葡萄,叶,根,细胞亚显微结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以博 侯喜林 陈晓峰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苏州青(耐热)和矮脚黄(不耐热)幼苗为材料进行热激处理(40℃,0、6、12、24、48、72和96 h),测定了热激处理对不结球白菜叶片中保护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膜透性的影响,同时利用实时定量PCR(qPCR)技术检测叶片中BcHsp1和BcHsp2耐热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热激处理后,耐热品种叶片中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幅大于不耐热品种;不耐热品种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渗透率的增幅大于耐热品种;相对于不耐热品种,耐热品种热激蛋白基因具有明显稳定的热激诱导表达特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海延 陈伟芝 李天来 李宝聚
采用改进的焦锑酸钙细胞化学方法 ,探讨了葡聚六糖诱导后Ca2 + 在黄瓜幼苗细胞中超微结构定位变化动态。结果表明 ,在正常情况下 ,黄瓜幼苗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存在大量Ca2 + 。葡聚六糖诱导后2h,细胞壁和细胞间隙Ca2 + 沉淀物明显减少 ;诱导后4h ,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只偶尔能看到有少量Ca2 + 沉淀物 ,细胞质中Ca2 + 沉淀物增多 ;诱导后7h ,Ca2 + 又重新流回细胞壁和细胞间隙
关键词:
葡聚六糖 Ca2+ 信使系统 黄瓜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红 李宁毅
为探讨水杨酸对百日草植株抗热性的影响,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水杨酸对40℃/30℃(d/n)下百日草幼苗热害状况、根系活力、叶片相对电导率及Pro、MDA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杨酸可以显著降低百日草幼苗的热害指数,提高其恢复指数;增强根系活力;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增加Pro含量。水杨酸处理可以缓解高温胁迫条件下百日草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加渗透调节物质的含量,增加百日草的耐高温性。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mg·L-1水杨酸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百日草 高温胁迫 水杨酸 抗热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林梅桂
以"中椒105"甜椒为材料,采用砂培法,研究不同含量(50、175、500和1750 mg·L-1)矿源黄腐酸(MFA)对甜椒幼苗生长,叶片细胞质膜透性、细胞中O-·2和H2O2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分析高温胁迫下的耐热性.结果表明:适宜含量的MFA可显著促进甜椒幼苗生长,500 mg·L-1MFA处理的株高较无MFA的对照增高12.22%,全株鲜重增加24.90%;在高温胁迫下,适宜含量的MFA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的活性,500 mg·L-1MFA处理的CAT、POD和SOD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74.49%、122.08%和1...
关键词:
矿源黄腐酸 甜椒 耐热性 逆境生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国驰 于晓东 曹莹 刑子云 王晓旭 于慧佳
低温是影响花生正常生长的环境因子之一,并且严重影响花生产量。研究外源物质对低温胁迫下花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而选出适用于花生的外源物质。采用砂培方式,使用6种外源物质(脯氨酸、肌醇、磷酸二氢钾、EDTA-Fe、芸苔素内酯、萘乙酸)对花生进行浸种处理,每种外源物质设置4个浓度,对萌动期花生种子进行5℃低温胁迫3d,分析不同外源物质浸种处理对花生幼苗的主茎高、叶面积及根系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萌动期低温胁迫条件下,3000mg·L(-1)磷酸二氢钾、300mg·L(-1)EDTA-Fe、0.01mg·
关键词:
花生幼苗 低温胁迫 外源物质 因子分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梦杰 郭凤菲 王晨 纠松涛 朱旭东 房经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VvAGL11和VvAGL15在应答赤霉素(GA3)信号诱导葡萄无核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鉴定了VvAGL11和VvAGL15的c DNA全长序列,并通过分析基因的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其潜在功能,同时运用RT-qPCR方法检测对照和GA3处理组葡萄VvAGL11和VvAGL15的时空表达水平。[结果]GA3处理能够诱导葡萄果实无核化,使葡萄果粒和果穗显著伸长,穗轴增粗。同时,鉴定到VvAGL11(MG581423)和VvAGL15(MG581424)的c DNA全长序列。VvAGL11和VvAGL15蛋白序列与可可和棉花的亲缘关系较近;二者均含有MADS-MEF2-like和K-box家族保守结构域,属于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蛋白结构具有保守性。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析显示:二者均含有响应赤霉素和胚乳发育相关的motifs。RT-qPCR分析显示,在果实硬核期和转色期的种子中,VvAGL11和VvAGL15的表达量较高,而GA3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其在种子中的表达。[结论]鉴定到MADS-box基因家族中的2个成员,分别为VvAGL11和VvAGL15。GA3处理可抑制VvAGL11和VvAGL15在种子区的表达,影响种胚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无核果实。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洪昌 李丽 郑晓鹰 Samuel S.Sun
依次经过抽提、分步硫酸铵沉淀、二乙氨乙基纤维素(DEAECelulose)柱层析,以及聚丙烯酰胺自然胶制备电泳(PreparativePAGE)等分离步骤,从耐热性较强的“白阳”大白菜品种的黄化种苗中,分离和纯化了与耐热性密切相关的一个葡萄糖磷酸变位酶(PGM)同工酶。通过SDSPAGE电泳,纯化的酶样品在29KD处呈现一个显著条带。推测此酶为细胞质来源。我们还同时纯化了与耐热性无关的另一个细胞质PGM同工酶。结果表明,它们只有自然电泳迁移率(电荷量)的不同,而没有明显分子大小的差别。在整个纯化过程中巯基保护试剂的存在对于PGM酶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