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1)
- 2023(7113)
- 2022(6068)
- 2021(5679)
- 2020(4694)
- 2019(10468)
- 2018(10445)
- 2017(18998)
- 2016(10778)
- 2015(12254)
- 2014(12307)
- 2013(11971)
- 2012(11350)
- 2011(10273)
- 2010(10496)
- 2009(10142)
- 2008(10339)
- 2007(9476)
- 2006(8553)
- 2005(7940)
- 学科
- 济(39159)
- 经济(39081)
- 管理(35579)
- 业(30290)
- 企(26250)
- 企业(26250)
- 方法(14200)
- 制(13989)
- 财(13391)
- 数学(11619)
- 数学方法(11340)
- 农(11226)
- 中国(11224)
- 业经(10239)
- 学(10174)
- 体(9625)
- 地方(8430)
- 务(8081)
- 财务(8049)
- 体制(8044)
- 财务管理(8026)
- 银(7684)
- 银行(7649)
- 企业财务(7584)
- 环境(7311)
- 融(7291)
- 金融(7289)
- 行(7271)
- 理论(7222)
- 农业(7103)
- 机构
- 大学(158518)
- 学院(157941)
- 济(58315)
- 研究(57189)
- 经济(56835)
- 管理(54606)
- 理学(46055)
- 理学院(45398)
- 管理学(44343)
- 管理学院(44025)
- 中国(43738)
- 科学(37132)
- 京(34703)
- 财(31765)
- 所(30455)
- 农(29524)
- 研究所(27361)
- 江(26519)
- 中心(26058)
- 业大(24522)
- 财经(23786)
- 州(23767)
- 农业(23104)
- 北京(21896)
- 范(21340)
- 经(21272)
- 师范(21067)
- 院(20913)
- 省(20356)
- 技术(17991)
- 基金
- 项目(102920)
- 科学(79845)
- 基金(73643)
- 研究(72682)
- 家(65639)
- 国家(65086)
- 科学基金(54636)
- 社会(45004)
- 社会科(42432)
- 社会科学(42421)
- 省(40912)
- 基金项目(38555)
- 自然(36203)
- 自然科(35309)
- 自然科学(35299)
- 自然科学基金(34639)
- 划(34605)
- 教育(33877)
- 资助(30336)
- 编号(28820)
- 成果(25002)
- 重点(24056)
- 制(23109)
- 部(22313)
- 发(21677)
- 课题(21513)
- 创(21051)
- 创新(19869)
- 科研(19721)
- 计划(19520)
共检索到25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为试材,研究了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兰州百合中部鳞片中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以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对解除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和处理时间延长,淀粉明显降解、ABA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糖、酚类物质、内源GA3、IAA含量急剧增加。低温处理初期的34d是上述物质变化最活跃的时期。相关分析表明,淀粉酶和PAL活性升高是分别导致可溶性糖和酚类物质含量增加的因素。低温贮藏期间,游离氨基酸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变化最大。根据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的结果初步判定鳞片内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等物质变化主要受内源GA3的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兰州百合鳞茎分别在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至101d。贮藏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鳞茎各部位酚类物质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及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同时比较了发芽鳞茎与休眠鳞茎中酚类物质含量和PAL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鳞茎内酚类物质含量呈增加趋势。贮藏初期的34d是酚类物质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关键时期。鳞茎不同部位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极显著差异,以鳞茎盘内最高,顶芽次之,鳞片中酚类物质含量较低。顶芽和鳞片的酚类物质含量随贮藏温度升高而下降,且与PAL活性和游离苯丙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鳞茎盘中的酚类物质含量变化与之不同。未发现PPO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中轩 杨森 杜运鹏 贾桂霞
研究了4℃冷藏过程OT百合(Lilium hybrids)品种‘黄天霸’(‘Manissa’)鳞茎形态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49 d后顶芽生长点距鳞茎顶端小于1 cm,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蔗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第49天出现峰值);ABA含量在贮藏初期略有上升,第35天开始明显下降;IAA含量的变化则与ABA相反;GA3与ZR含量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激素含量之间比值均在29-35 d明显上升.表明‘黄天霸’百合鳞茎4℃解除休眠的合适时间为49 d,冷藏后29-35 d为其打破休眠的关键时期.
关键词:
‘黄天霸’百合 鳞茎 解除休眠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张永平 陈超 陈敏敏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小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鳞茎在4℃低温处理过程中活性氧和抗氧化系统酶的动态变化。鳞茎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缓慢上升,30 d时达最大,随后迅速下降,过氧化氢含量在低温45 d后达最大值,随着低温积累也迅速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动态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低温处理前期下降,随后又上升,45 d后又迅速下降,与过氧化氢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
百合 休眠 活性氧 抗氧化系统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李天来 李云飞
以兰州百合鳞茎为试材,研究2、6、10℃条件下保湿贮藏101d内顶芽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并对内源激素与碳水化合物、酚类物质、游离氨基酸等物质的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ABA含量呈下降趋势,GA3、IAA和ZR含量均有升高过程。ABA和GA3含量均随贮藏温度降低而减少,且贮藏温度越低,ABA含量下降越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A3和ABA无任何相关性。淀粉酶活性、总可溶性糖含量、PAL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均与ABA含量极显著负相关,而与GA3含量和ZR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表明ABA的负效应是最关键的因素,其次是GA3的正效应,而ZR的贡献率则相对较小。精氨酸含量与AB...
关键词:
兰州百合 休眠 内源激素 调节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红梅 陶文玲 王春夏 李天来
以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为试材,研究了GA3和IBA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锯木屑和草炭两种培养基质对鳞片扦插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锯木屑埋片处理的繁殖系数最高(2.4),锯木屑扦插处理可获得较大的小鳞茎(Φ=5.24mm),并有利于生根。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影响效力高于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IBA显著提高了小鳞茎数量,GA3与IBA等体积混合溶液显著促进了小鳞茎生根,但使IBA促进小鳞茎增殖的效应减弱。对IBA的不同浓度而言,培养前期(30d,45d),低浓度(100mg·L-1)处理的繁殖系数较高(3.85,4.06);而培养后期(60d,75d),...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片扦插 植物生长调节剂 基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花 瞿素萍 王继华 汪禄祥 吴学尉
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siberia"种球在-1℃低温处理下解除休眠过程中的形态和某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合"siberia"种球内的顶芽在冷藏过程中不断伸长,52 d后芽生长点距种球端部的距离小于1 cm。在冷藏处理过程中,淀粉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低温冷藏至52 d时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大值,后出现下降趋势,52~86 d变化趋势平缓,糖分含量的转折点可能与种球内生长点的萌发有关。
关键词:
东方百合 冷处理 种球 解除休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国生 盖树鹏 盖伟玲
以4~5年生牡丹‘胡红’为试材,研究1~7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其开花展叶的影响。根据花芽萌动和开花情况结合激素的变化动态,将低温解除花芽休眠进程划分为:低温累积期、休眠解除启动期、休眠基本解除期、休眠彻底解除期4个时期。分别测定低温处理期内和进入温室后内源GA3,ABA,CTK,IAA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期内GA3,ABA,CTK质量分数的增减和GA3/ABA比值的变化可明显地反映低温解除花芽休眠的进程。其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休眠的进程直接对应。进入温室后牡丹花芽内各激素的变化进一步证明GA3和CTK是解除休眠的促进物,ABA是解除休眠的抑制物。低温解除牡丹休眠是通过调节休...
关键词:
牡丹 内源激素 低温 休眠解除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丽静 李丽丽 曹珊 李慧男 张丽 明军 陶承光 李天来
以离体培养不同时间的新铁炮百合新品种"沈香一号"鳞茎为材料,在MS+6-BA 0.5 mg.L-1+NAA 0.1 mg.L-1和MS无激素培养基条件下,测定并分析激素对新铁炮百合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处理的新铁炮再生苗中可溶性蛋白和非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较大,适宜的激素处理能促进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相互转变,通过激素处理明显增加新铁炮百合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同时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总之,在不定芽形成过程中,激素处理可以增强百合分化和脱分化过程中的蛋白和糖代谢,还会提高组织抗逆性。
关键词:
新铁炮百合 鳞茎 激素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蕊 王秀花 章建红 周志春
选择具有长期休眠特性的3种冬青属Ilex树种铁冬青Ilex rotunda,冬青Ilex chinensis和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种子,以无休眠的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种子为对照,开展低温层积过程中种子内含物质量分数、酶活性和内源激素质量分数等生理变化研究,以揭示冬青属种子休眠的可能生理机制。测定结果表明,铁冬青、冬青和全缘冬青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代谢活跃,脂肪质量分数不断下降,淀粉和还原糖质量分数明显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增强,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降低;脱落酸(ABA)质量分数大幅降低,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钰芳 张恩和 张新慧 王惠珍 王琦 刘青林 荔书楠 陈红刚 崔佳佳
[目的]研究不同连作年限下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salisb)光合参数日变化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筛选出影响兰州百合光合作用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分别测定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叶片光合特性及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程;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净光合速率(P_n)和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 07:00—17:30,光合有效辐射(PAR)和空气温度(T_a)均呈单峰曲线,先升高后降低,13:45达到峰值;空气相对湿度(RH)呈“V”形变化,大气CO_2浓度(C_a)变化较小。正茬、连作2年和连作4年兰州百合P_n均呈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G_s)总体呈下降趋势,胞间CO_2浓度(C_i)呈“W”形变化,气孔限制值(L_s)变化趋势与C_i相反;蒸腾速率(T_r)呈倒“V”形变化,水分利用效率(WUE)呈“M”形变化趋势。随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P_n、G_s、T_r及WUE的日均值呈不断下降趋势,而C_i日均值逐渐上升,与正茬相比,连作4年兰州百合各指标变化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非气孔因素是引起连作兰州百合P_n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PAR、T_r和WUE是影响兰州百合P_n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结论]随着连作年限的延长,兰州百合光合作用能力不断下降;各生理生态因子对兰州百合不同的光合参数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其中PAR、T_r和WUE的影响程度较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红梅 何玲 王微微 贾子坤 李天来
【目的】研究IBA与GA3促进百合鳞片扦插繁殖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机制,为调控鳞片繁殖技术、深入研究小鳞茎形成发育的生理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亚洲系‘精粹’百合为试材,设计200 mg·L-1 IBA浸泡鳞片2 h和200 mg·L-1 GA3浸泡鳞片8 h两个处理,以同体积清水浸泡鳞片2 h为对照,测定母鳞片不同部位和小鳞茎中淀粉、蔗糖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结果】施用IBA与GA3促进了母鳞片的淀粉降解、蔗糖合成以及鳞片上、中部的糖类物质向基部的运转,加快了小鳞茎的形态建成。母鳞片的淀粉降解部分受淀粉磷酸化酶(starchphosphorylase,SP)调控,蔗糖含量与蔗糖合成酶(sucros...
关键词:
百合 鳞片扦插 淀粉 蔗糖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潘玲立
以东北百合(Lilium distichum Nakai)的鳞片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探讨不同外源激素水平对其小鳞茎诱导、增殖与不定根形成的影响,建立了东北百合鳞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MS+BA1.0mg·L-1+NAA0.5~1.0mg·L-1培养基的不定芽诱导和增殖效果最好,诱导率为80.0%以上,增殖系数为4.1~4.6;1/2MS+NAA0.5~1.0mg·L-1或1/2MS+IBA0.1mg·L-1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96.0%;试管苗在草炭+珍珠岩(1:1)基质中扦插成活率为96.0%。
关键词:
东北百合 鳞片 离体培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祥宁 蹇洪英 汪国鲜 毕翠花
以东方百合品种"Siberia"作为试材,在黑暗条件下通过对百合鳞片催芽过程中变温处理的研究,寻求提高鳞片籽球抽茎率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百合鳞片在25℃高温催芽45 d,当鳞片分生籽球达95%以上后,转入17℃环境中膨大60 d,最后转入3~4℃环境中破休眠处理120 d效果最好,试验认为3~4℃的环境比-1℃的环境更容易使百合鳞片籽球打破休眠和提高籽球的抽茎率。
关键词:
百合鳞片籽球 变温处理 膨大期 抽茎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秀梅 瞿素萍 王丽花 崔光芬 彭绿春 王继华
以百合鳞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CTAB法获得了高质量的基因组DNA。通过影响PCR反应各因子的优化,建立了适合百合的RGA-PCR反应体系:25μl体系中含30 ng模板DNA、2.5 mmol/L MgCl2、0.2 mmol/L dNTPs、0.6μmol/L引物及1.5 UTaq酶。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 min,94℃变性1 min,44℃退火1 min,72℃延伸2 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利用该体系对35个百合品种进行RGA-PCR,表明该反应体系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
百合 DNA提取 RGA-PC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