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2)
- 2023(5518)
- 2022(4587)
- 2021(4077)
- 2020(3454)
- 2019(7378)
- 2018(7031)
- 2017(12900)
- 2016(7304)
- 2015(7604)
- 2014(7326)
- 2013(7126)
- 2012(6458)
- 2011(5716)
- 2010(5428)
- 2009(4975)
- 2008(4968)
- 2007(4134)
- 2006(3398)
- 2005(2815)
- 学科
- 济(26768)
- 经济(26732)
- 管理(20985)
- 业(20614)
- 企(16281)
- 企业(16281)
- 方法(13717)
- 数学(12392)
- 数学方法(12304)
- 财(8018)
- 农(7613)
- 学(7008)
- 贸(6714)
- 贸易(6713)
- 易(6563)
- 中国(6368)
- 业经(6098)
- 务(5398)
- 农业(5396)
- 财务(5395)
- 财务管理(5390)
- 企业财务(5153)
- 环境(4909)
- 技术(4877)
- 制(4276)
- 划(4115)
- 产业(3953)
- 地方(3924)
- 银(3871)
- 银行(3829)
- 机构
- 大学(103776)
- 学院(103421)
- 济(40104)
- 经济(39461)
- 管理(38711)
- 研究(36788)
- 理学(34936)
- 理学院(34516)
- 管理学(33858)
- 管理学院(33707)
- 农(30285)
- 科学(27224)
- 中国(25288)
- 农业(24694)
- 业大(24012)
- 京(21208)
- 所(20409)
- 研究所(19338)
- 农业大学(16910)
- 财(16398)
- 中心(16232)
- 江(14093)
- 财经(13990)
- 室(13008)
- 省(13007)
- 业(12931)
- 经(12864)
- 院(12796)
- 科学院(12712)
- 北京(12448)
- 基金
- 项目(80305)
- 科学(62019)
- 基金(59695)
- 家(56435)
- 国家(55974)
- 研究(48491)
- 科学基金(46392)
- 自然(33356)
- 自然科(32608)
- 自然科学(32593)
- 基金项目(32516)
- 省(32188)
- 自然科学基金(32041)
- 社会(31955)
- 社会科(30405)
- 社会科学(30396)
- 划(27684)
- 资助(23201)
- 教育(21436)
- 计划(18705)
- 重点(18476)
- 创(17338)
- 科技(17116)
- 发(16764)
- 部(16755)
- 编号(16565)
- 科研(16495)
- 业(16472)
- 创新(16291)
- 农(14694)
共检索到134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青 戴雄泽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以耐寒辣椒品种湘研 1号 ,耐寒性一般品种早丰 1号和不耐寒品种湘研 5号为试材 ,对辣椒在低温胁迫前后离子渗漏电导百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除使湘研 5号 SOD活性下降外 ,其他处理的电导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和 SOD活性均表现上升 ;在低温处理前后 ,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辣椒 电导百分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兰涛 陈双林 李迎春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左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设 耿广东 程智慧
分别在 5 ,8℃低温胁迫下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茄子品种叶片内部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两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增加 ,SOD和 POD活性上升 ,CAT活性变化表现相反的趋势 ,但低温处理与对照温度间差异较小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更高的 SOD和 POD等保护酶活性、更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更低的 MDA含量 ,并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永红 李纪元 田敏 格日乐图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关键词:
山茶 低温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丙二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柴文臣 马蓉丽 焦彦生 邢国明
我国的设施辣椒栽培面积不断增加,以现有的品种为试材,研究其耐寒性情况,为设施辣椒的栽培生产提供参考。以晋尖椒1号、保椒F1、良椒2313、中椒22号4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各辣椒品种分别在15℃/5℃(昼/夜),20℃/10℃(昼/夜),25℃/15℃(昼/夜)3个不同的温度处理下,其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SOD活性、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各辣椒品种的各项生长指标及干物质、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SOD活性都逐渐减小,而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POD活性、丙二醛含量逐渐增大。在低温处理前后,所研究生理指标的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媚 任惠 刘业强 苏伟强 方位宽
选取3年树龄的4个杨桃品种(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及土种酸杨桃)的当年生营养枝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这些杨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个杨桃品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POD活性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且这4个生理指标较不做低温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杨桃的品种及低温胁迫处理温度对这4个抗寒指标的影响也呈现出...
关键词:
杨桃 低温胁迫 抗寒性 生理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雁军 刘建辉
为了解抗寒性不同的厚皮甜瓜品种“玉金香”和“白兰瓜”在低温胁迫下的抗寒生理反应,以20℃为对照温度,分别在4,6,8℃下低温胁迫6 h,在6℃下低温胁迫2,4,6 h后,测定幼苗叶片的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两品种随温度降低和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其电导率增大,SOD、POD和CAT活性上升,可溶性蛋白含量也呈增加趋势,但抗寒性强的品种在低温下的电导率较低,SOD、POD和CAT等保护酶活性较高,并且能够产生更多的可溶性蛋白。在6℃下胁迫6 h后,抗寒性强的“玉金香”电导率较对照增加幅度比抗寒性弱的“白兰瓜”低69%;在4℃下胁迫6 h后,“玉金香”CAT活性较对照增加幅度比“白兰瓜”高1...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长慧 李淑娟 刘艳霞 董添财 贾科 梁德飞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鹅观草属(Roegneria)野生种质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采集自青海三江源区的鹅观草属6个野生种10个居群的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幼苗在-255℃低温胁迫下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供试材料细胞膜透性、Chl含量、MDA含量、SS含量、Pro含量以及CAT、POD活性等抗寒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不同材料间变化幅度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元 杨途熙 魏安智 宋晓军 杨向娜
【目的】探讨仁用杏抗寒性与膜透性、可溶性糖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一窝蜂、优一和龙王帽3种仁用杏枝条的萌芽率、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及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供试的3种仁用杏品种中,一窝蜂的抗寒能力略强于优一,但显著大于龙王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仁用杏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相关不密切,不宜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黎 杨鹏郅 柯善文 钟天秀 陈曙 解新明
为了探究柱花草的抗寒性,本研究以细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var.intermedia)和TPRC2001-1柱花草(S.guianensis‘TPRC2001-1’)营养期叶片为材料,分别进行时长为0(对照)、24h和48h的低温处理,然后对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柱花草叶片的抗寒性生理指标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上升。低温处理后,细茎柱花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TPRC2001-1柱花草(P<0.05),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TPRC2001-1柱花草(PTPRC2001-1柱花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清亚 路斌 赵佳伟 栗浩 李艳 苗胜越 路丙社
【目的】对8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性评价,为我国北方地区北美豆梨引种时的品种选择提供借鉴。【方法】以3年生8个品种豆梨及杜梨苗木的当年生休眠枝条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10,-15,-20,-25和-30℃)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品种豆梨的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豆梨相对电导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各豆梨品种的低温伤害起始温度为-12.57~-20.36℃,可忍耐的最低温度为-33.95~-40.27℃,低温半致死温度(LT_(50))为-25.61~-29.38℃。低温胁迫过程中,各品种豆梨SOD和POD活性整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5℃时达到峰值;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逐渐升高。采用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三体>杜梨>秋火焰>红塔。【结论】在我国杜梨天然分布区引种北美豆梨克利夫兰、新布拉德福德、殿级堂、贵族、资本和三体可安全越冬,而引种秋火焰和红塔则应注意在越冬期间采取一定的防寒保护措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素勤 耿广东 谭玉丽
以辣椒为试材,通过喷施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研究了SA对辣椒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2.0 mmol/L)的SA可降低低温条件下辣椒幼苗的伤害程度,使其萎蔫率降低,POD和CAT活性升高,叶绿素含量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辣椒的抗寒性增强;当浓度大于2.0 mmol/L时,辣椒幼苗体内的新陈代谢发生紊乱,使其抗寒性降低。从各浓度处理效果看,2.0 mmol/L的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辣椒 水杨酸 抗寒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付秋实 李红岭 崔健 赵冰 郭仰东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揭示水分胁迫与辣椒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辣椒栽培管理,抗性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辣椒生长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的生长,植株总的干物质含量下降,并且干物质含量向根的分配比例增加,向茎叶的分配比例减少。叶片水势(Ψ)、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及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显著下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琳 衣莹 林凤 马晓岗 白丽萍 马慧 陈丽静 钟鸣 郭志富
小麦野生近缘物种是小麦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因库,可为小麦抗寒力的提高提供丰富的基因资源。以抗寒性较好的三芒山羊草、冰草和强冬性小麦品种M808为试材,以春小麦材料中国春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处理对小麦族物种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所有材料相对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春上升最快,96h后达到90%,M808次之,而三芒山羊草和冰草相对较慢;可溶性蛋白含量在24h内变化不显著,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三芒山羊草和冰草上升趋势较为明显,72h时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脯氨酸含量较未胁迫时有很大幅度的提高,96h后达到25~30μgFW.g-1的范围,三芒山羊草和冰草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小麦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石如意 王腾飞 李军 裴玉贺 宋希云
为了探讨外源ABA对玉米苗期耐寒性的影响,选取了耐寒能力强的青农105和冷敏感的农华101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低温和外施ABA处理后,测定2个玉米品种的MDA含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低温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外源ABA处理降低了低温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的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提高了可溶性糖含量。抗寒品种青农105的MDA含量和电导率下降幅度大,而可溶性糖含量上升幅度大,外源ABA对抗寒性强的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对植物体内保护酶活性和激素含量分析发现,外源ABA可以提高低温胁迫下2个品种的SOD、POD、CAT、APX活性,增强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减少活性氧物质的积累,抗寒品种青农105的SOD、POD、CAT、APX活性增幅较大,外源ABA对抗寒品种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外源ABA处理明显提高了低温胁迫下2个玉米品种的内源ABA的含量,降低了GA3、ZR、IAA含量,低温及ABA处理对抗寒品种青农105作用更明显。分子水平的证据表明,外源ABA处理增强了低温条件下一些与逆境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对青农105和农华101的抗寒基因分析表明,低温胁迫诱导2个品种的Apx1、Fad8、Lip15、Cat3基因及抗寒品种青农105的Dreb1和Asr1基因的表达,抑制冷敏感品种农华101的Dreb1和Asr1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外施ABA对耐寒性强的玉米品种作用明显。为我国北方地区春玉米的生产提供了一些抵御冷害的策略。
关键词:
玉米 ABA 低温 抗寒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