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7)
- 2023(5660)
- 2022(4674)
- 2021(4159)
- 2020(3509)
- 2019(7429)
- 2018(7049)
- 2017(12800)
- 2016(7250)
- 2015(7617)
- 2014(7284)
- 2013(7080)
- 2012(6476)
- 2011(5774)
- 2010(5440)
- 2009(4931)
- 2008(4869)
- 2007(4057)
- 2006(3369)
- 2005(2779)
- 学科
- 济(25629)
- 经济(25597)
- 管理(19888)
- 业(19588)
- 企(15146)
- 企业(15146)
- 方法(12776)
- 数学(11670)
- 数学方法(11577)
- 学(7738)
- 农(7712)
- 财(7333)
- 贸(7195)
- 贸易(7194)
- 易(7046)
- 中国(6271)
- 业经(5921)
- 农业(5434)
- 环境(4896)
- 技术(4814)
- 务(4727)
- 财务(4723)
- 财务管理(4718)
- 企业财务(4493)
- 制(4111)
- 出(4048)
- 划(3964)
- 产业(3894)
- 地方(3871)
- 银(3716)
- 机构
- 大学(103473)
- 学院(103366)
- 济(39062)
- 经济(38434)
- 研究(38064)
- 管理(37363)
- 理学(33759)
- 理学院(33333)
- 管理学(32618)
- 农(32587)
- 管理学院(32475)
- 科学(28869)
- 农业(26584)
- 中国(25910)
- 业大(25265)
- 所(21393)
- 京(21293)
- 研究所(20366)
- 农业大学(18065)
- 中心(16714)
- 财(15704)
- 室(14273)
- 江(14136)
- 业(14124)
- 省(13858)
- 实验(13614)
- 科学院(13439)
- 财经(13345)
- 院(13145)
- 实验室(13087)
- 基金
- 项目(81273)
- 科学(62405)
- 基金(60129)
- 家(57447)
- 国家(56987)
- 研究(48027)
- 科学基金(46898)
- 自然(34251)
- 自然科(33479)
- 自然科学(33462)
- 自然科学基金(32895)
- 省(32699)
- 基金项目(32693)
- 社会(31181)
- 社会科(29652)
- 社会科学(29643)
- 划(28397)
- 资助(23323)
- 教育(21253)
- 计划(19573)
- 重点(18867)
- 科技(18101)
- 创(17595)
- 发(17098)
- 业(16812)
- 科研(16788)
- 部(16747)
- 创新(16573)
- 编号(16145)
- 农(15351)
共检索到135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黎 杨鹏郅 柯善文 钟天秀 陈曙 解新明
为了探究柱花草的抗寒性,本研究以细茎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var.intermedia)和TPRC2001-1柱花草(S.guianensis‘TPRC2001-1’)营养期叶片为材料,分别进行时长为0(对照)、24h和48h的低温处理,然后对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以及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柱花草叶片的抗寒性生理指标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步上升。低温处理后,细茎柱花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TPRC2001-1柱花草(P<0.05),而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TPRC2001-1柱花草(PTPRC2001-1柱花草。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左方华 凌桂芝 唐新莲 玉永雄 李耀燕 黎晓峰
【目的】为揭示柱花草的耐铝机制,对铝诱导根系分泌柠檬酸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柱花草的耐铝性及铝对柱花草分泌柠檬酸的影响,并与紫花苜蓿进行对比。【结果】10μmol·L-1AlCl3对柱花草幼根生长的抑制不显著,而3和5μmol·L-1AlCl3处理24h后,紫花苜蓿幼根伸长明显受阻、根尖的铬天青着色明显。铝胁迫下柱花草根系分泌柠檬酸,且与铝浓度(10、20、30μmol·L-1AlCl3)和处理时间(6、12、18、24h)呈正相关,而紫花苜蓿根系无明显分泌。10μmol·L-1阴离子通道抑制剂(苯甲酰甲醛、尼氟灭酸、4,4-二异硫氰2,2-二磺酸、蒽9羧酸)显著抑制铝诱导的柱...
关键词:
铝 柱花草 分泌 柠檬酸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钟军 智旭丹 杨波
以6个柱花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柱花草愈伤组织的诱导、芽和根的分化等组织培养技术,结果表明,外值体和培养基对柱花草组织培养的影响较大.愈伤组织的诱导,6个品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的外值体却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其中真叶的出愈率最高;芽和根的分化,真叶的分化系数、生根率和生根系数最高,最佳芽和根的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1.0 mg/L NAA+4.0 mg/L KT,1/2MS+1.0 mg/L NAA+0.5 mg/L KT.
关键词:
柱花草 组织培养 外植体 培养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李长慧 李淑娟 刘艳霞 董添财 贾科 梁德飞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鹅观草属(Roegneria)野生种质抗寒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以采集自青海三江源区的鹅观草属6个野生种10个居群的植物为研究材料,测定其幼苗在-255℃低温胁迫下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细胞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供试材料细胞膜透性、Chl含量、MDA含量、SS含量、Pro含量以及CAT、POD活性等抗寒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变化,不同材料间变化幅度不同,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林杰 缪野 邹晓燕 邢玉芬 蒋凌雁 刘国道 陈志坚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是主要的热带豆科牧草,对低磷胁迫表现出优良的适应性。由LPR基因编码的多铜氧化酶被报道在调控植物根系生长和低磷响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低磷胁迫对两个柱花草基因型生长的影响,并对SgLPR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柱花草基因型‘TF0285’,‘TF0277’具有较高的植株干重和磷吸收效率,且低磷处理促进了‘TF0277’根系的生长。基因克隆分析表明,SgLPR1基因全长为1 713 bp,编码570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64.1 kDa,属于Cupredoxin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SgLPR1蛋白定位于内质网上。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表明,SgLPR1基因在柱花草茎中表达量高于其他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在根尖大于1 cm的根段中表达量最高。相比对照处理,缺氮、缺磷和缺钾处理均增加了SgLPR1基因在柱花草叶和根中的表达量。此外,低磷处理增加了SgLPR1基因在柱花草‘TF0277’根中的表达,但其在‘TF0285’根中的表达无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揭示了SgLPR1可能参与柱花草根系生长对低磷胁迫的应答。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罗佳佳 向晨莹 刘攀道 胡璇 唐军 王文强 刘国道 陈志坚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限制作物生长和产量增加的主要因素之一。转录因子STOPs具有调控耐铝相关基因表达的功能,是植物耐铝毒的重要基因。本研究以耐铝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基因型‘TPRC2001-1’为材料,首次克隆到两个柱花草编码锌指蛋白SgSTOP1和SgSTOP2基因。这两个基因cDNA全长分别为1 515和1 077 bp,编码504和358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6.2和39.7 kDa。亚细胞定位预测表明,SgSTOP1和SgSTOP2均定位于细胞核中。并且,SgSTOP1和SgSTOP2均为ZF-C_2H_2家族成员,SgSTOP1和SgSTOP2均包含4个保守的锌指结构域。定量PCR结果表明,铝毒胁迫显著增强SgSTOP1在‘TPRC2001-1’根和叶中的表达(P 0.05),暗示SgSTOP1基因可能参与柱花草对铝毒胁迫的应答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柱花草适应铝毒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候选基因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小媚 任惠 刘业强 苏伟强 方位宽
选取3年树龄的4个杨桃品种(大果甜杨桃1号、大果甜杨桃3号、大果甜杨桃4号及土种酸杨桃)的当年生营养枝的叶片为材料,对其进行4、2、0、-2、-4、-6℃不同温度的低温胁迫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研究这些杨桃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4个杨桃品种可溶性糖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活性、POD活性表现出升降-升降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现出"降-升-降"的变化,且这4个生理指标较不做低温处理的对照相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杨桃的品种及低温胁迫处理温度对这4个抗寒指标的影响也呈现出...
关键词:
杨桃 低温胁迫 抗寒性 生理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马兰涛 陈双林 李迎春
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对国外引进的热带竹种Guadua amplexifolia7个日最低气温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7项抗寒性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抗寒性生理指标与日最低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9℃为轻微的低温逆境,自由水/束缚水比值呈下降趋势;3℃时低温胁迫生理伤害较为严重,POD、CAT、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含量达峰值;0℃时SOD、游离脯氨酸含量达峰值;G.amplexifolia生长的极限低温为-2℃左右。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亚格 李茂 周汉林 胡琳 李韦 徐铁山
为了研究品种和生育期对柱花草饲用价值的影响,本研究测定了热研2号(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20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0)和21号(S.guianensis cv.Reyan No.21)3个品种柱花草不同生育期的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了3个品种柱花草体外发酵特征。结果表明,虽然在营养成分方面热研2号柱花草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显著高于20号和21号(P<0.05),但3个品种的体外产气情况却较为接
关键词:
柱花草 营养成分 体外产气 生育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建设 耿广东 程智慧
分别在 5 ,8℃低温胁迫下 ,对耐寒性不同的两个茄子品种叶片内部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随温度降低 ,两品种细胞膜透性增大 ,MDA含量增加 ,SOD和 POD活性上升 ,CAT活性变化表现相反的趋势 ,但低温处理与对照温度间差异较小 ;脯氨酸含量也随胁迫温度降低而呈增加趋势。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更高的 SOD和 POD等保护酶活性、更好的细胞膜完整性和更低的 MDA含量 ,并诱导产生更多的脯氨酸。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永红 李纪元 田敏 格日乐图
山茶花是我国著名的木本花卉,在园林上主要用作地栽或者盆栽供观赏,少数品种也可用作盆景或者切花。花可入药,种子可以榨油食用,木材可供雕刻之用,总之山茶全身是宝。
关键词:
山茶 低温胁迫 电解质外渗率 丙二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艳青 戴雄泽
为探明低温胁迫条件下辣椒抗寒性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 ,以耐寒辣椒品种湘研 1号 ,耐寒性一般品种早丰 1号和不耐寒品种湘研 5号为试材 ,对辣椒在低温胁迫前后离子渗漏电导百分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低温胁迫除使湘研 5号 SOD活性下降外 ,其他处理的电导百分率、丙二醛含量和 SOD活性均表现上升 ;在低温处理前后 ,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说明其变化与辣椒的抗寒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辣椒 电导百分率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元 杨途熙 魏安智 宋晓军 杨向娜
【目的】探讨仁用杏抗寒性与膜透性、可溶性糖及膜脂过氧化的关系。【方法】采用人工模拟低温处理,对低温胁迫下一窝蜂、优一和龙王帽3种仁用杏枝条的萌芽率、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及MDA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供试的3种仁用杏品种中,一窝蜂的抗寒能力略强于优一,但显著大于龙王帽。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仁用杏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上升,MDA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结论】电解质渗出率、MDA含量与抗寒性密切相关,可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相关不密切,不宜作为仁用杏抗寒性的鉴定指标。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亚君 申晴 丁西朋 严琳玲 刘国道 白昌军
为研究柱花草(Stylosanthes)遗传多样性分布情况及其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来自6个不同种的60份柱花草种质资源的17个表型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旗瓣条斑,其次是茎生长习性和茎毛类型;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高的是自然株高,其次是小叶宽和叶柄长;通过聚类分析将60份柱花草种质分为两大类,其中7份头状柱花草(Stylosanthes capitata)、10份大头柱花草(S.Macrocephala)、7份有钩柱花草(S.hamata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许霖 郇恒福 黄冬芬 刘国道 胡安 杨孝奎
为了明确间作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作绿肥后不同管理方式对椰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为酸性土壤地区椰子园绿肥间作以及绿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参考,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设无绿肥间作、间作并覆盖利用、间作并压青利用3个处理,观测椰子园耕土层土壤有机质、矿质养分、pH等土壤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绿肥压青能有效提高椰子园土壤有机质以及矿质养分的含量,且能改善土壤酸度,其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的平均含量及pH分别增加了54.9%、62.3%、150.4%、53.3%、72.3%、82.8%、22.1%、19.1%和10.9%(P <0.05)。研究结果表明,间作柱花草绿肥可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其中绿肥压青利用方式的效果要优于绿肥覆盖利用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