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2)
- 2023(13124)
- 2022(11682)
- 2021(10857)
- 2020(9050)
- 2019(20702)
- 2018(20633)
- 2017(39072)
- 2016(21479)
- 2015(23955)
- 2014(23492)
- 2013(23239)
- 2012(20983)
- 2011(19049)
- 2010(18874)
- 2009(17287)
- 2008(16307)
- 2007(13938)
- 2006(12119)
- 2005(10445)
- 学科
- 济(78965)
- 经济(78870)
- 管理(58236)
- 业(54516)
- 企(45577)
- 企业(45577)
- 方法(37646)
- 数学(32522)
- 数学方法(32117)
- 农(21421)
- 中国(20851)
- 学(20428)
- 财(19954)
- 业经(17813)
- 地方(15733)
- 贸(14506)
- 贸易(14498)
- 农业(14413)
- 易(14051)
- 理论(14012)
- 制(13841)
- 和(13151)
- 务(12620)
- 财务(12548)
- 财务管理(12527)
- 环境(12508)
- 技术(12239)
- 企业财务(11821)
- 银(11584)
- 教育(11569)
- 机构
- 大学(296652)
- 学院(295083)
- 管理(113820)
- 济(109353)
- 经济(106847)
- 研究(102518)
- 理学(99103)
- 理学院(97962)
- 管理学(95911)
- 管理学院(95410)
- 中国(73526)
- 科学(68324)
- 京(63602)
- 农(55159)
- 所(53190)
- 业大(49593)
- 研究所(49039)
- 财(48924)
- 中心(45447)
- 农业(43930)
- 江(42520)
- 北京(39919)
- 财经(39616)
- 范(39323)
- 师范(38796)
- 院(37720)
- 经(36138)
- 州(34540)
- 技术(33681)
- 经济学(32015)
- 基金
- 项目(210312)
- 科学(162795)
- 基金(150611)
- 研究(148779)
- 家(134128)
- 国家(133017)
- 科学基金(112175)
- 社会(90407)
- 社会科(85383)
- 社会科学(85357)
- 省(83415)
- 基金项目(79823)
- 自然(76099)
- 自然科(74315)
- 自然科学(74292)
- 自然科学基金(72937)
- 划(71092)
- 教育(68376)
- 资助(62754)
- 编号(60605)
- 成果(48741)
- 重点(47729)
- 部(45004)
- 发(44789)
- 创(43799)
- 课题(42193)
- 科研(41167)
- 创新(40831)
- 计划(40671)
- 大学(38572)
- 期刊
- 济(118282)
- 经济(118282)
- 研究(84166)
- 学报(55597)
- 中国(54679)
- 农(49786)
- 科学(48230)
- 管理(41302)
- 大学(40215)
- 学学(37920)
- 财(35908)
- 农业(34842)
- 教育(34382)
- 技术(24657)
- 融(22054)
- 金融(22054)
- 业经(20037)
- 经济研究(19396)
- 财经(18235)
- 业(18131)
- 图书(16612)
- 科技(15542)
- 经(15502)
- 版(14881)
- 业大(14846)
- 问题(14751)
- 理论(14247)
- 技术经济(13456)
- 实践(13239)
- 践(13239)
共检索到422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兰 林勇 张永德 杨慧赞 卢其西 陆勤娟 李坤媛 蓝宝同 唐启明
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2℃/3 h匀速降温至半数致死温度(8.6℃),然后以0.4、0.7和1.0℃/4h升温至室温。对持续时间、累计昏迷率和累计死亡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累计昏迷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的线性相关,0.4℃/4 h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982+0.012x和y=0.929-0.005x;0.7℃/4 h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1.008+0.012x和y=0.789-0.004x;1.0℃/4 h上升段和下降段试验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60+0.006x和y=0.914-0.006x。累计死亡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兰 林勇 张永德 杨慧赞 卢其西 陆勤娟 李坤媛 蓝宝同 唐启明
测定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应用室内人工降温,以0.2、0.4、0.6和0.8℃/3 h匀速降温至所有试验鱼死亡,应用Logistic方程确定罗非鱼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对持续时间、累计昏迷率和累计死亡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四种降温模式下,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的昏迷温度范围为9.4~9.9℃,半数昏迷温度分别为8.6、8.4、9.2、9.8℃;低温死亡温度范围为7.9~9.5℃,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6、7.7、7.5和6.8℃。累计昏迷率与持续时间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6.426+0.063x、y=-3.512+0.074x、y=-2.431+0.081x和y=-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朱琳 祝璟琳 邹芝英 李大宇 肖炜 喻杰 陈炳霖 杨弘
为筛选出耐低温性能较好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品系,本研究以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NE品系)、埃及尼罗抗逆品系(NER品系)、湘湖品系(NX品系)、新吉富(NNG品系)和吉富品系(NG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从最适生长温度28℃自然降温到死亡临界温度11℃的方法,分别测定它们在两个温度条件下血液生化和酶类指标的变化;当水温降到11℃后,连续观察一周,统计每种尼罗罗非鱼的存活率,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耐寒性能差异。结果显示,NER品系的存活率最高;NX品系和NER品系葡萄糖水平极显著升高,NER品系和NG品系总蛋白水平极显著降低,而白蛋白/球蛋白的值均没有显著性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及乳酸脱氢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但NER品系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程度最低;同时NX品系、NG品系、NE品系和NG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极显著增高,但NER品系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没有显著性变化,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只是显著增高。上述结果表明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能一定程度抵御低温对机体带来的损伤,适应慢性自然降温,但NER品系存活率最高,肝功能和肌肉受损程度相对最小,在5个品系尼罗罗非鱼中耐寒性能最强。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王辉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氨氮(0.02~2.00 mg/L)和养殖密度(1~5尾/10 L)对吉富罗非鱼幼鱼生长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氨氮和养殖密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氨氮或养殖密度的上升,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氨氮与养殖密度之间存在互作效应(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彭俊 王辉 强俊 李瑞伟 王海贞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温度(T,℃)和盐度(S)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人工受精率(FR,%)和孵化率(HR,%)的综合影响。设定的温度范围为20~34℃,盐度范围为0~18。建立了温度、盐度与受精和孵化之间关系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分析明确了温度与盐度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吉富罗非鱼在温度与盐度较高或较低范围内受精率与孵化率都处于较低水平。温度和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受精与孵化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5)。建立了吉富罗非鱼受精率与孵化率的多项式方程,复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57 8和0.960 1(P<0.01),可以用于预测吉富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杨弘 何杰 王辉 徐跑 朱志祥
以‘吉富’、‘新吉富’、‘埃及尼罗’3种不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品系之间生长与高密度胁迫反应的比较,探讨3种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点与应激后生理响应的变化规律。将初始规格基本一致的3种品系尼罗罗非鱼饲养100 d后,吉富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最高,新吉富其次,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埃及尼罗罗非鱼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吉富罗非鱼(P<0.05)。吉富与新吉富罗非鱼的内脏比显著高于埃及尼罗(P0.05)。养殖实验结束后,进行48 h的急性高密度(100 g/L)应激实验。应激48 h内...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学军 郭瑄 聂国兴 孔祥会 乔志刚
为深入研究养殖新品种吉丽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的耐盐性能,对吉丽罗非鱼及其两个亲本尼罗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进行了慢性盐度胁迫实验,分析了3种罗非鱼耐盐性能的差异,建立了盐度胁迫过程中死亡率与致死盐度及时间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1)3种罗非鱼的耐盐能力差异显著,吉丽罗非鱼的耐盐性能接近于萨罗罗非鱼,远高于尼罗罗非鱼,耐盐胁迫时3种罗非鱼的平均致死盐度分别为57.9、66.7和18.5。(2)盐度胁迫实验中尼罗罗非鱼个体间死亡时间差异最大,萨罗罗非鱼个体之间差异最小,吉丽罗非鱼介于其间;吉丽罗非鱼和萨罗罗非鱼死亡时间都有极显著的正态负偏移,离群值和极值较多,尼罗罗非鱼有较显著...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华平 刘玉姣 刘志刚 卢迈新 高风英 可小丽 黄樟翰
以经过连续多代抗寒选育获得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耐寒品系为实验材料,克隆了尼罗罗非鱼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的c DNA序列,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探讨了低温胁迫对罗非鱼AQP1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尼罗罗非鱼AQP1 c DNA长度为1 098 bp,包含36 bp的5′端非翻译区序列、783 bp开放阅读框(ORF)和279 bp的3′非翻译区序列,编码261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比对表明,各物种间AQP1序列的同源性较高(96%~59%)。聚类分析表明,尼罗罗非鱼首先与同属鲈形目丽鱼科的斑马拟丽鱼(Maylandia zebr...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学军 李思发 么宗利 筴金华 张艳红
用1m×1m×1m的实验网箱,在盐度分别为0、10、20及30的水体中进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melanotheron)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iredtilapia)幼鱼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1)盐度、鱼的种类及盐度-鱼类的交互作用都对3种罗非鱼的生长及体重变异系数有显著影响(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何杰 徐跑 董在杰 朱健 张守领 张成锋 杨弘 农肖颖 梁政远 缪凌鸿
研究所用60个家系的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 strain Nile tilapia,Oreochromis niloticus;简称吉富罗非鱼)样本均为由世界渔业中心所在地马来西亚引进的原种。采用传统形态学测量方法,测量每尾鱼的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头长、尾柄长和尾柄高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群体内的形态差异。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体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R2=0.9002)。在体长与体质量对应的点状分布中,总群体、雌雄群体和每个家系群体中均呈现出2条带状,分布于2条带的个体间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应的个体数量之比接近常数0.7;体高、体宽、头长...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涂翰卿 赵金良 赵岩 曹晓颖
为了解罗非鱼在碱水环境适应过程中的氨代谢机制,将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放在(2、4、6 g/L)碳酸盐(Na HCO3)碱水环境中进行急性胁迫。检测碱胁迫72 h内的血氨浓度,肝、肾、鳃组织及水体、尿液、血液尿素浓度变化,肝、脑、鳃谷氨酰胺(Gln)浓度,肝、脑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肝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PS)活性,不同组织中GS、CPS、谷氨酰胺酶(GLS)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急性胁迫下尼罗罗非鱼血氨浓度上升,于12 h到达峰值。随着血氨升高,各组织中的尿素浓度0~6 h快速升高,CPS活性0~2 h快速升高,基因相对表达量0~24 h升高,表明尿素代谢途径0-6 h内启动。肝谷氨酰胺浓度0~6 h快速升高到达峰值,肝GS活性0~6 h和12~24 h快速升高,组织中GS、GLS基因相对表达量在0~24 h升高,表明谷氨酰胺代谢途径0~6 h内启动。结果表明,在碱胁迫条件下,尼罗罗非鱼在胁迫早期同时启动尿素代谢途径与谷氨酰胺代谢途径共同参与调节血氨浓度。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然 陈立敏 辛颖 赵早亚 俞筱筝 黄金凤 廖宗甄 李文笙
为探究盐度胁迫对尼罗罗非鱼免疫的影响,对体质量(35.0±5.0) g的尼罗罗非鱼进行了急性和慢性的盐度胁迫实验,对免疫相关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在急性盐度胁迫中,设置0、5和15盐度组,分别在胁迫后6、12、24、48和96 h进行取样,检测血清SOD、CAT、GSH-Px和AKP的活性。在慢性实验中,设置0、10、20和30盐度组,胁迫8周后检测血清SOD、CAT、GSH-Px和AKP活性,并进行了无乳链球菌易感性实验。结果显示:①血清中SOD活性在急性盐度胁迫6、12和24 h时都有随盐度上升而上升的趋势,但在96 h时盐度15组酶活性显著低于盐度5组;在慢性盐度胁迫下,各组的酶活性呈现出随着盐度升高而显著性下降的趋势。②血清CAT活性在急性盐度胁迫下12和24 h时呈现出随着盐度升高而显著下降的趋势;在慢性胁迫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③血清中GSH-Px活性在急性和慢性胁迫后,均呈现随着盐度升高而降低的趋势。④血清AKP活性在胁迫后6 h随盐度升高呈现出显著下降趋势;在慢性盐度胁迫下,盐度20组显著低于其他实验组。⑤尼罗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易感性实验中,盐度10组的易感性和盐度0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盐度20和30组的易感性高于盐度0组。研究表明,两种盐度胁迫均会引起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急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盐度5和15可导致尼罗罗非鱼机体氧化损伤,但尼罗罗非鱼可以逐渐适应这一变化;慢性盐度胁迫实验表明,盐度高于20会抑制尼罗罗非鱼多种免疫指标活性,造成其对无乳链球菌的易感性升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强俊 徐跑 何杰 李瑞伟
采用中心复合实验设计(CCD)和响应曲面方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探讨了温度(18~37℃)和盐度(0~16)对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miloticus)仔鱼生长和存活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条件下,温度与盐度的一次与二次效应对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温度或盐度的上升,生长与存活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温度与盐度间存在互作效应(P<0.05),温度为18~20℃时,仔鱼的特定生长率与存活率在盐度为8~9时较高;随着温度上升,27~32℃时,盐度为5~7时较高;高温环境时(35~37℃),盐度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辉 强俊 王海贞 徐跑 李瑞伟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以影响能量代谢的2个重要环境因子(温度和盐度)为自变量,以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为响应值,研究并探讨了温度(13~36℃)与盐度(0~20)对吉富罗非鱼幼鱼能量代谢的联合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与盐度的一次效应、盐度的二次效应及其互作效应对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的二次效应对耗氧率和CO2排泄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所考察因子与耗氧率、排氨率与CO2排泄率间二次多项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58 1、0.977 8和0.979 5(P<0.01),可用于预测。温度效应较盐度明显,盐度较低时,能量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