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9)
2023(3713)
2022(2946)
2021(2721)
2020(2261)
2019(5147)
2018(5285)
2017(8914)
2016(4576)
2015(5126)
2014(5190)
2013(4903)
2012(4598)
2011(3988)
2010(4307)
2009(3621)
2008(3821)
2007(3839)
2006(3402)
2005(2675)
作者
(13964)
(11415)
(11271)
(10783)
(7417)
(5376)
(5220)
(4391)
(4343)
(4258)
(3965)
(3863)
(3740)
(3626)
(3602)
(3495)
(3448)
(3349)
(3320)
(3273)
(2886)
(2817)
(2791)
(2665)
(2627)
(2614)
(2610)
(2598)
(2334)
(2281)
学科
(14222)
经济(14206)
管理(13916)
(9580)
(8351)
企业(8351)
中国(5649)
(5255)
(5193)
银行(5187)
(4988)
业经(4776)
地方(4617)
方法(4614)
(4467)
金融(4466)
(4379)
(4228)
教学(4020)
理论(3975)
数学(3611)
(3457)
数学方法(3446)
(3305)
体制(2862)
(2829)
贸易(2824)
(2796)
财务(2774)
财务管理(2767)
机构
学院(59392)
大学(58605)
研究(20135)
管理(20095)
中国(17869)
(17713)
经济(17015)
理学(15868)
理学院(15643)
管理学(15066)
管理学院(14944)
(13909)
科学(13439)
中心(10781)
(10730)
(10723)
(10199)
(10167)
技术(9357)
北京(9042)
业大(9039)
研究所(8977)
(8882)
(8160)
(8065)
(8015)
农业(7930)
师范(7835)
财经(7509)
工程(7431)
基金
项目(38260)
研究(28899)
科学(28065)
基金(24379)
(21571)
国家(21357)
科学基金(17928)
(16300)
社会(15194)
社会科(14214)
社会科学(14213)
教育(14200)
(13073)
基金项目(12589)
编号(12548)
自然(12060)
自然科(11765)
自然科学(11760)
自然科学基金(11523)
成果(10927)
资助(10235)
课题(9740)
重点(8842)
(8555)
大学(7871)
项目编号(7848)
(7769)
(7705)
(7477)
科研(7313)
期刊
(23972)
经济(23972)
中国(18492)
研究(17035)
教育(12221)
管理(10625)
学报(10200)
技术(9575)
(9424)
(9402)
(8072)
金融(8072)
大学(7839)
科学(7694)
学学(7000)
农业(6510)
图书(6234)
书馆(4690)
图书馆(4690)
职业(4432)
业经(3996)
(3690)
财经(3460)
(3385)
论坛(3385)
经济研究(3372)
会计(3330)
(3058)
实验(3050)
财会(3005)
共检索到103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秀霞  林日亿  李晓辰  杨德伟  
设计搭建了一套低温海水外掠圆管对流换热实验平台,可研究管径、换热温差、Re等因素对流动换热特性的影响。应用结果表明,该实验平台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精确度高、扩展性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该实验平台实现了科研实验项目与教学实验项目的紧密结合,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盛健  豆斌林  侯昊  羊恒复  刘旭阳  袁宏伟  
对自建的空气横掠圆管表面传热特性实验装置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和改进,发现电加热管与换热圆管之间的空气间隙是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操作效率低和电加热管频繁烧毁而维修成本高的关键因素。采用耐高温导热无机胶C2填充了空气间隙。结果表明,电加热管壁面温度大幅下降,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大幅提高;实验测得的传热系数式中的系数与推荐值的误差减小,并且实验达到稳态的时间缩短。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胡静  刘雅琳  严双志  
对自然对流换热设备进行了优化改造,保留了不影响实验过程的本体部分,优化设计了独立的电加热测量系统和温度测量数显系统,解决了现有实验耗时长、数据采集量小、实验工况不稳定、设备故障等问题。优化改造后的设备提供了更加成熟且灵活的实验条件,使教学方式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革为设计性实验,并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体现出诸多优势,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勇  朱丽红  邹德永  刘永旺  
结合石油钻井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需求,针对高可钻性地层钻井效率低的问题,开发设计了高低温钻井室内实验平台。该平台利用温度对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通过高低温钻井液交替注入井底,改变岩石原有物理力学性质,主动降低岩石可钻性,实现钻井提速。平台可完成高低温交变钻井的全过程模拟,功能齐全、操作简便,为石油钻井技术发展和高校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了硬件支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景玲  朱秀红  王谦  袁远  苗蕾  赵勇  吴明作  
为了摸清番茄果实与空气间传热的对流换热系数,在人工气候室控温、控光环境下,测定了番茄果实不同风速时的表面温度与空气温度的温差,根据热平衡原理计算番茄果实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用Porter和Mitchell模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并计算了模式的回归系数。用称重法测定1 d中番茄果实水分损失量,分析了番茄水分损失产生的潜热交换量。结果表明,采样后24 h内番茄果实水分蒸发产生的潜热交换量平均为2.3 W/m2;番茄果实的对流换热系数随风速增加而线性增加。Porter的模式回归系数修正后,可用Porter公式计算对流换热系数。这为以后的对流传热分析提供了较为确切的热物性参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姜文凤  张永策  宿艳  
从"双一流"对实验室建设的新要求出发,分析了构建、应用新型实验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并介绍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过程性评价、人工智能等信息学方法来循环优化实验教学体系的实验教学平台的功能及优势。探讨了在线预习资源、在线测试、交互式预习、虚拟实验、操作记录、电子报告等深层次立体化教学功能设计,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实验基础技能和创新意识培养,特别是基础经典实验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实验教师能力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端木琳  袁鹏丽  王宗山  李祥立  舒海文  
为实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原有单一实验平台的基础上,建设了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自主研究型实验平台。该自主研究型实验平台的建设基于实际工程,源于科研项目,不仅为部分理论课程服务,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师素质以及科研和创新意识。基于该自主研究型实验平台开展了近13年的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巧璇  潘逵  顾文勇  万俊毅  
在分析创新创业经管虚拟实验平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从4方面阐述了该平台的建设:实验场地建设的功能分区及文化环境设计;创业技能实验流程与实验内容设计;把创业基础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创新思维训练与创业技能训练整合为创新创业实验课程体系;以及与全天候运行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设计。该平台的应用切实解决了学生创业全过程体验的问题,推动了实验师资培养与资源整合。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晶  陈雪峰  周光辉  段玉岗  杨立娟  
以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了智能制造学科交叉实验平台。该平台以微涡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为载体,能够实现产品设计、加工制造、智能管理、物流服务等产品全生命运行和监控过程,包括智能设备层、智能采集与控制层、智能执行层、智能决策层的四层级架构体系。基于平台设计了三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开发了专业导论课程实验、模块化专题实验、系统级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该平台是西安交通大学开展新工科建设实践与探索的重要举措,为智能制造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秦丽玮  胡原  万建  熊国梅  杨娇艳  邓灵福  杨继红  李兵  
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实际应用出发,建立了分子生物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探讨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三层次的建设思路和"虚实结合,以虚促实"的实现方法,并提出了平台的改进方向。该平台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将虚拟仿真实验同实体实验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实验教学效率,强化了实验教学效果,加强了多层次人才的培养,推动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宏娟  费新宇  管凯敏  
为了提高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V)的实验教学质量、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性、培养高质量海洋智能化领域人才,该文运用虚拟仿真技术搭建了AUV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AUV本体设计、运动控制仿真以及水下实训等教学内容。经过教学实践证明,AUV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AUV设计、仿真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意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玉英  
根据纸浆悬浮液所具有的特殊流变特性,该文对纸浆在圆管中的流动状态提出了新的见解。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纸浆在圆管中流动时压头损失的数学模型,可为制浆造纸管道输送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玉英  卢谦和  
该文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浓度的纸浆在不同管径圆管中流动的压头损失,利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推算出纸浆圆管流动压头损失数学模型中的有关参数,为制浆造纸管道输送系统的设计提供压头损失具体的数学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宁涛  顾春伟  
该文利用商业软件ANSYS-CFX对圆管中的脉动湍流进行了大涡模拟,分析了脉动流的减阻特性和总能耗。文中的脉动流算例包括稳态流主控和振荡流主控两种流态。结果表明:脉动流通过叠加适合的振荡流来改变稳态流的边界层特性,脉动幅值为5.5时得到最佳减阻率为25%;当脉动流的流态由振荡流主控且振荡流分量的边界层为层流时,减阻效果较好;简单正弦形式脉动流的总能耗高于相应的稳态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萍  
临床路径管理的核心思路与医疗机构DRG改革的逻辑相辅相成,医院可以通过临床路径强化对入组病例诊疗流程与医疗费用的管控。文章以宁波市某三级公立医院DRGs成本管控平台建设和应用为实例,分析基于临床路径的DRGs成本管控平台建设内涵、构架及路径,通过成本管控的实证研究,探索基于DRGs成本管控体系的建设及优化。将临床路径与DRGs有机结合的实践经验表明,成本管控平台建设有助于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降低医疗成本。今后应进一步优化临床路径管理,提高病例的入径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