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5)
- 2023(5340)
- 2022(4421)
- 2021(3942)
- 2020(3235)
- 2019(7014)
- 2018(6642)
- 2017(12068)
- 2016(6858)
- 2015(7118)
- 2014(6695)
- 2013(6449)
- 2012(5797)
- 2011(5172)
- 2010(4872)
- 2009(4502)
- 2008(4302)
- 2007(3596)
- 2006(2949)
- 2005(2377)
- 学科
- 济(22852)
- 经济(22822)
- 业(18285)
- 管理(18117)
- 企(13803)
- 企业(13803)
- 方法(11613)
- 数学(10628)
- 数学方法(10569)
- 农(7360)
- 学(7306)
- 财(6584)
- 贸(6401)
- 贸易(6401)
- 易(6264)
- 中国(5696)
- 业经(5405)
- 农业(5224)
- 技术(4635)
- 环境(4442)
- 务(4197)
- 财务(4196)
- 财务管理(4192)
- 企业财务(4002)
- 壤(3834)
- 土壤(3820)
- 产业(3751)
- 制(3736)
- 划(3553)
- 地方(3397)
- 机构
- 大学(97521)
- 学院(97229)
- 研究(36298)
- 济(36239)
- 经济(35688)
- 管理(34632)
- 农(31951)
- 理学(31564)
- 理学院(31145)
- 管理学(30430)
- 管理学院(30296)
- 科学(28176)
- 农业(25954)
- 中国(24684)
- 业大(24672)
- 所(20716)
- 京(20070)
- 研究所(19807)
- 农业大学(17680)
- 中心(15564)
- 财(14129)
- 室(14123)
- 业(13703)
- 实验(13674)
- 省(13400)
- 江(13178)
- 实验室(13102)
- 科学院(13050)
- 院(12781)
- 重点(12443)
- 基金
- 项目(78036)
- 科学(59858)
- 基金(58026)
- 家(56165)
- 国家(55732)
- 科学基金(45514)
- 研究(45277)
- 自然(33573)
- 自然科(32846)
- 自然科学(32829)
- 自然科学基金(32290)
- 基金项目(31618)
- 省(31111)
- 社会(29479)
- 社会科(28016)
- 社会科学(28007)
- 划(27319)
- 资助(22441)
- 教育(19945)
- 计划(19102)
- 重点(18297)
- 科技(17845)
- 创(16818)
- 发(16344)
- 科研(16250)
- 业(16080)
- 部(15962)
- 创新(15837)
- 编号(14965)
- 农(14941)
共检索到123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姜丽娜 林琳 邵云 张黛静 余海波 郭魏
以4个小麦品种(兰考矮早8、偃展4110、豫麦49-198、周麦18)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分析了低温对小麦幼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显著影响了根际土壤酶的活性,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根际土壤脲酶、淀粉酶活性逐渐下降,非根际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小麦幼苗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二者的差异随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增加逐渐缩小。T3条件下,小麦幼苗土壤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淀粉酶的活性较高,表明适当的低温促进了土壤酶活性的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4个品种,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小麦 温度 根际 土壤酶活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俊龙 王丹 俞飞 沈卫东 邹翠翠 张汝民 侯平
为了探讨酸雨和凋落物对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柳杉幼苗根际土壤为材料,采用酸雨(pH 4.0),凋落物(500 g·m-2)和酸雨与凋落物复合等3种处理,测定了短时间(30 d)和长时间(90 d)处理后土壤氧化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酸雨和凋落物处理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影响,酸雨对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凋落物极显著地提高其酶活性,复合处理极显著地降低其酶活性(P<0.01);3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P<0.05);复合处理对土壤过氧化物酶活性无显著影响,短时间酸雨和凋落物处理均对其具有抑制作用,长时间处...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汪琼 辛培尧 闻永慧
为探讨林木落叶浸提液对高羊茅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浓度银杏、鸡爪槭落叶浸提液(10(T_(1))、40(T_(2))、80g·L~(-1)(T_(3)))浇灌盆栽高羊茅幼苗,研究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对高羊茅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对高羊茅幼苗株高、根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银杏落叶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鸡爪槭。在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处理下,高羊茅CAT活性较对照变化不大。SOD、POD活性随银杏落叶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则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T_(3)处理时,MDA含量较对照上升了60.33%;在鸡爪槭落叶浸提液处理下,高羊茅SOD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OD活性随浸提液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T_(3)处理时,POD活性较对照上升了151.03%(P<0.05)。两种乔木落叶浸提液处理下高羊茅根际土壤木糖苷酶(XYL)、β-葡萄糖苷酶(BG)、α-葡萄糖苷酶(AG)和纤维二糖酶(CBH)、总酶活性较CK显著上升,而亮氨酸氨基肽酶(LAP)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但各处理下LAP活性均低于对照,尤其在银杏、鸡爪槭落叶浸提液T_(1)处理时,LAP活性较对照分别降低了31.69%和70.40%,导致基质土壤氮素利用率低,显著降低高羊茅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
关键词:
浸提液 高羊茅 化感作用 土壤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冬云 郭天财 查菲娜 岳艳军 宋晓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豫麦49-198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在拔节和抽穗期数量较多,而放线菌、真菌在开花期数量最多。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基本苗150×104株/hm2或225×104株/hm2处理最高;真菌数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关键词:
小麦 密度 微生物 土壤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建华 牛德奎 李兆君 梁永超 张树清
【目的】探明四环素类抗生素土霉素在小麦根际的微生态效应。【方法】通过根箱模拟栽培法,研究了土霉素对小麦烟农21(对土霉素不敏感品种)和核优1号(对土霉素敏感品种)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1)土霉素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小麦核优1号根区、近根区和远根区土壤脲酶、蔗糖酶(根区除外)、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而只显著降低了小麦烟农21根区、部分近根区和远根区相应的土壤酶活性。(2)土霉素能够显著增加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且其影响作用随着距根表距离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就小麦品种而言,土霉素对烟农21的影响大于核优1号。土霉素显著降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亚利 王立国 周治国 陈兵林 王瑛 张立桢 卞海云 张思平
在麦棉两熟双高产条件下,设置麦棉自然根系(根系和肥水均可相互通过)、麦棉纱网隔根(肥水可相互通过,根系不能相互通过)和麦棉塑膜隔根(根系和肥水均不能相互通过)3种套种复合根系群体,研究麦棉两熟复合根系对棉花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麦棉共生期,与麦棉塑膜隔根相比,麦棉自然根系和纱网隔根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其中以麦棉纱网隔根处理的土壤酶活性最高。同时,麦棉自然根系复合群体中棉花根际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降低,纱网隔根处理减缓了小麦根系对棉花根系营养的竞争,同时又可能是小麦根系分泌物的作用使其养分含量最高。到棉花盛蕾期,小麦已收...
关键词:
棉花 麦棉两熟 根系 土壤酶 土壤养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兴飞 王振东 王友保 黄丽红 朱成风 周朝 朱志鹏
【目的】探讨凤丹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根际土壤性质的影响,为确定凤丹与作物之间的轮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用凤丹根、茎、叶浸提液及其根际土浸提液浇灌盆栽玉米幼苗,研究凤丹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凤丹浸提液对玉米幼苗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凤丹浸提液浇灌玉米幼苗的株高、根长变短,植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减少。凤丹浸提液降低了土壤酶活性,减少了土壤养分含量及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凤丹根浸提液处理组的减少程度最大,其次是凤丹根际土浸提液,凤丹茎和叶浸提液的影响较小。相关性分析发现,除过氧化氢酶外,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正...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建明 汪鑫 罗玉明 李师默 孙国荣 陈刚
采用不同浓度的山梨醇-硼酸络合物(SB)和硼酸(BA)处理,以不加硼为对照,研究其对小麦幼苗各器官硼含量、SOD、POD及PPO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培养液中硼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根、叶鞘、叶片中硼含量显著升高。SB较BA更能提高小麦幼苗根及叶片中硼浓度。缺硼能引起SOD、POD和PPO活性的升高,加两种硼都能显著降低其活性,而SB在较低浓度(0.1,1.0μmol/L)时就表现出较好效果。小于20μmol/L时,ΦPSII、qP和ETR值随硼浓度上升而增大,SB处理增幅更显著,20μmol/L时又有所下降,可能是由于硼过量引起的。推测SB相对于BA更有利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雷梅 甘子莹 谭世广 宋秀玲 上官翰婷 丘清燕
[目的]探究丛枝菌根真菌(AMF)和不同形态氮(NH_4~+-N、NO_3~--N)对杉木根际土壤氮(N)与磷(P)养分含量、相关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本研究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实验,研究杉木幼苗在接种摩西球囊霉(G.mosseae,Gm)和添加不同形态N(NH_4~+-N、NO_3~--N)后根际土壤N、P养分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与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结果](1)AMF接种提高了土壤有效P含量,降低了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可溶性有机氮以及全P含量,与NH_4~+-N处理相比,NO_3~--N处理下AMF对土壤N、P养分的调节作用更显著(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忙顺兰 罗晓蔓 丁贵杰
【目的】掌握菌根化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规律,为马尾松菌根苗栽培及土壤养分调控提供指导。【方法】将接菌Sl13和Sl12及不接菌(NS)马尾松的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施加到盆栽马尾松幼苗土壤中,浓度设置为高、中、低3水平(1、0.5、0.25 mg·mL-1),1%乙醇作为空白对照CK,测定盆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接菌的马尾松根系分泌物,提高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有机质含量,但土壤pH值有所降低。与CK相比,高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2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0.64%,接菌Sl13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1.10%,接菌Sl13的土壤pH值下降6.76%;中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和Sl12的脲酶活性均提高22.47%;低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的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分别提高26.71%、10.51%。但3种浓度处理下的接菌根系分泌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影响均较小。不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可提高土壤pH值,但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施加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后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结论】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肥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忙顺兰 罗晓蔓 丁贵杰
【目的】掌握菌根化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对土壤肥力的作用规律,为马尾松菌根苗栽培及土壤养分调控提供指导。【方法】将接菌Sl13和Sl12及不接菌(NS)马尾松的不同浓度根系分泌物施加到盆栽马尾松幼苗土壤中,浓度设置为高、中、低3水平(1、0.5、0.25 mg·mL~(-1)),1%乙醇作为空白对照CK,测定盆栽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含量。【结果】接菌的马尾松根系分泌物,提高了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有机质含量,但土壤pH值有所降低。与CK相比,高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2的土壤脲酶活性提高20.64%,接菌Sl13的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11.10%,接菌Sl13的土壤pH值下降6.76%;中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和Sl12的脲酶活性均提高22.47%;低浓度处理下的接菌Sl13的脲酶活性和有机质分别提高26.71%、10.51%。但3种浓度处理下的接菌根系分泌物对多酚氧化酶活性、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影响均较小。不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可提高土壤pH值,但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及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相关性分析表明施加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后的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结论】接菌马尾松根系分泌物增强土壤酶活性,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改善土壤肥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靖 田霄鸿 闫辉 曹翠玲
【目的】研究不同稀释度黑曲霉发酵液对石灰性土壤中苗期小麦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小偃22号为供试小麦品种,设置种植和不种植小麦2个试验组,待盆栽小麦生长3周后,2个试验组均依次浇灌3种不同稀释度(分别稀释50,100,200倍)黑曲霉发酵液,以浇灌清水作为对照,分别测定不同稀释度黑曲霉发酵液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叶片及根系硝酸还原酶活性、小麦组织磷含量和生物量等的影响,并测定种植小麦和不种植小麦条件下不同稀释度黑曲霉发酵液对土壤pH、磷酸酶(酸性磷酸酶(ACP)、中性磷酸酶(Ne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无机磷形态和含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小麦的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稀释1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以3个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在室温(18℃)和低温(4℃)胁迫下测定发芽特性和幼苗(萌发15 d)形态指标,以各性状低温与室温下测定值的比值(相对值)作为小麦耐低温评价指标,评价小麦萌发和幼苗的耐低温特性。结果表明:低温降低小麦发芽速度和阻碍幼苗生长,苗比根对低温敏感,低温的干鲜比大于室温的干鲜重比值;种子萌发和幼苗期的各性状相对值可以作为鉴定小麦耐低温的评价指标。
关键词:
小麦 低温 发芽指数 幼苗生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华 郭冬琴 周浓 潘兴娇 张杰 罗静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对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实验对滇重楼幼苗接种28种AM真菌,通过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根际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并结合室内分析对其土壤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各接种AM真菌组菌根浸染率在75%~100%,接种不同AM真菌的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及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接种AM真菌提高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改变了土壤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一度,增加了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酶(蛋白酶、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力的增加,尤其可显著增强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结论]AM真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滇重楼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对滇重楼人工栽培应用AM菌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夏 周春娟 董岁明
采用盆栽试验培育冬小麦幼苗,待幼苗生长3周、7周和12周时,收集根系土,进行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亚硝化菌和自生固氮菌数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冬小麦幼苗生长3周时,Pb2+/Cd2+对根际细菌、自生固氮菌和亚硝化菌表现为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