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3)
2023(3628)
2022(3002)
2021(2568)
2020(2156)
2019(4798)
2018(4490)
2017(8775)
2016(4791)
2015(5074)
2014(4895)
2013(4828)
2012(4346)
2011(4031)
2010(3905)
2009(3403)
2008(3310)
2007(2938)
2006(2554)
2005(2133)
作者
(15329)
(13087)
(12875)
(12164)
(8184)
(6306)
(5690)
(4983)
(4807)
(4593)
(4452)
(4404)
(4149)
(4107)
(4080)
(4003)
(3905)
(3879)
(3726)
(3719)
(3186)
(3182)
(3117)
(2944)
(2869)
(2806)
(2754)
(2747)
(2731)
(2657)
学科
(20604)
经济(20587)
(11733)
方法(11532)
管理(11355)
数学(10672)
数学方法(10571)
(8367)
企业(8367)
(5895)
(4913)
中国(4543)
(4209)
业经(4198)
农业(4150)
(3908)
贸易(3907)
(3788)
环境(3779)
地方(3177)
技术(3087)
(2917)
产业(2829)
理论(2599)
(2558)
(2525)
(2366)
金融(2365)
(2321)
银行(2294)
机构
大学(71266)
学院(70659)
(30220)
经济(29774)
管理(26640)
研究(24770)
理学(24106)
理学院(23814)
管理学(23346)
管理学院(23215)
(17594)
科学(17174)
中国(16448)
业大(14741)
(14081)
农业(14068)
(13147)
研究所(12459)
(12240)
中心(10803)
财经(10643)
(10327)
经济学(10139)
农业大学(9902)
(9842)
经济学院(9447)
(8989)
(8676)
师范(8528)
北京(8295)
基金
项目(55067)
科学(43377)
基金(41295)
(38018)
国家(37732)
研究(35568)
科学基金(31928)
社会(24302)
社会科(23330)
社会科学(23324)
基金项目(22367)
(21787)
自然(21473)
自然科(21037)
自然科学(21030)
自然科学基金(20705)
(18334)
资助(16687)
教育(16447)
重点(12510)
编号(12343)
(12128)
(11577)
(11494)
计划(11302)
国家社会(11093)
科研(11062)
创新(10775)
教育部(10174)
科技(9987)
期刊
(26811)
经济(26811)
研究(17887)
学报(16824)
(15077)
科学(13777)
大学(12310)
学学(11944)
中国(11503)
农业(10422)
(8232)
管理(8106)
(5594)
业大(5252)
财经(5211)
经济研究(5188)
教育(5045)
技术(4895)
(4582)
业经(4499)
农业大学(4380)
林业(4144)
(4064)
(4013)
金融(4013)
统计(3976)
科技(3864)
问题(3783)
(3740)
技术经济(3570)
共检索到92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杰  艾辛  梁成亮  蔡珍艳  魏兴敏  陈小虎  
为了解低温和赤霉素对大蒜蒜种休眠的解除效应,以玉林大蒜和成都大蒜为试材,研究了用赤霉素100,150,200,250 mg/L分别进行1,2,3,4,5,6,7 d的处理;在5,10,15,20,25℃条件下分别处理10,15,20,25,30,35 d;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玉林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成都大蒜,在5,10,15,20,25℃下处理5,10,15,20,25 d对大蒜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常温下对玉林大蒜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可达45%;对成都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为27.33%,常温下用赤霉素处理时间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杰  艾辛  何长征  杨亚  李志刚  
为打破大蒜蒜种休眠,以提前播种,及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低温和常温下清水或赤霉素溶液浸泡蒜种,研究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赤霉素加低温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经低温处理的蒜种在田间都表现出分蘖现象;赤霉素以150mg/L效果较好,用清水浸种虽然对打破休眠有一定作用,但是烂种严重;单一因素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如两因素结合处理.赤霉素加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迟熟品种能增强打破休眠的效果,对早熟品种则减弱打破休眠的效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玉喜  张文超  李玉娥  刘春英  郑国生  盖树鹏  
为明确在花芽内休眠进程中牡丹赤霉素氧化酶PsGA20ox基因与内源GA3含量的相关性,以454测序筛选到的PsGA20ox基因部分cDNA序列为基础,经RACE扩增和序列拼接后得到1 391 bp全长cDNA序列,包括16 bp 5'UTR区,212 bp 3'UTR区,17 bp的PolyA和1 146 bp编码区,编码区编码381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PsGA20ox与杨树GA20ox同源性最高,为77.6%。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在内休眠的前期阶段,PsGA20ox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低温处理天数增加而升高,低温处理14 d时PsGA20ox基因表达量最高。酶联免疫反应结果表明,不同低温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顺林  袁继超  马均  李首成  王西瑶  
本研究以米拉为试验材料,探讨了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处理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物质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外源GA3对小整薯休眠解除过程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都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但不同浓度GA3处理所产生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存在差异。高浓度(4×10-4mL/L)处理对内源GA3、IAA和ZT的影响作用大于低浓度(2×10-4mL/L)处理,而对ABA和JAs的影响差异不明显;②高浓度(4×10-4mL/L)GA3处理产生作用的时间均比低浓度(2×10-4mL/L)处理提前,持续时间更长;③外源GA3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整薯休眠解除中淀粉的分解和可溶性糖的消耗,高浓度的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苗利娟  韩锁义  张新友  黄冰艳  汤丰收  董文召  刘娟  王素霞  赵志芳  
为研究双氧水和赤霉素对打破怀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果,本研究采用不等浓度的双氧水和赤霉素处理不同休眠时期的怀山药零余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双氧水和赤霉素均未打破刚收获的怀山药零余子的休眠。对于收获后60 d的怀山药零余子,2%和5%H2O2处理均比对照提早30 d出苗,处理60 d时发芽率分别为62%和56%,均明显高于对照(5%)。随着双氧水浓度的进一步提高,出芽率明显降低,30%H2O2处理60 d时出芽率只有2%,低于对照。收获后60 d的零余子在赤霉素处理下,100、1000 mg/L赤霉素比对照提早出芽,处理60 d时,100 mg/L的赤霉素出芽率达30%,对照仅10%,随着浓度升高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翠存  胡建军  贾巍巍  王克秀  王西瑶  唐铭霞  黄雪丽  何卫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处理下赤霉素(GA3)与硫脲对马铃薯原原种休眠及芽形态的影响。【方法】以费乌瑞它与川芋117的原原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结果】结果表明:马铃薯原原种的休眠期与休眠幅度在4℃(7 d)→25℃处理下最长,在25℃与室温处理下差异不显著。浓度为1.0%与1.5%的硫脲在降低原原种腐烂率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川芋117芽的生长速度快于费乌瑞它,相较CK,GA3与硫脲均能使芽生长加速,其中10 mg/L GA3处理下的芽最长;顶芽直径只受温度影响,费乌瑞它均表现为25℃芽最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国生  盖树鹏  盖伟玲  
以4~5年生牡丹‘胡红’为试材,研究1~7周不同低温处理时间对其开花展叶的影响。根据花芽萌动和开花情况结合激素的变化动态,将低温解除花芽休眠进程划分为:低温累积期、休眠解除启动期、休眠基本解除期、休眠彻底解除期4个时期。分别测定低温处理期内和进入温室后内源GA3,ABA,CTK,IAA及其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期内GA3,ABA,CTK质量分数的增减和GA3/ABA比值的变化可明显地反映低温解除花芽休眠的进程。其中,GA3/ABA比值的变化与休眠的进程直接对应。进入温室后牡丹花芽内各激素的变化进一步证明GA3和CTK是解除休眠的促进物,ABA是解除休眠的抑制物。低温解除牡丹休眠是通过调节休...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陈水春  储霞玲  班庭辉  茅沈丽  林炎权  陈振国  李修岩  方春海  
为确定3种龙虾:锦绣龙虾(Panulirus ornatus)、波纹龙虾(Panulirus homarus)和杂色龙虾(Panulirus versicolor)的休眠温度及其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对该3种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和模拟低温休眠运输后的存活率进行了研究。在分析龙虾低温休眠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冰块梯度降温的方法,设置14℃、13℃、12℃、10℃4个温度,将从斯里兰卡收购的3种龙虾分别在4组不同温度下进行试验,观察龙虾的应激反应和休眠状态,以确定龙虾的低温休眠温度。并进行室内模拟试验,设置4个包装温度组(25℃、20℃、15℃、12℃),将不同温度组龙虾包扎装箱密封后静置于22℃的恒温室中,26 h后复苏并统计存活率,以检验低温休眠运输的可行性。结果发现,龙虾的休眠温度为12℃,处理时间应不超过10 min;室内模拟试验发现,包装温度为12℃情况下,26 h后平均龙虾存活率达98.3%,其中锦绣龙虾的存活率最高达到1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玲  钟原  王莹  成仿云  
本文研究了在容器栽培条件下,赤霉素(GA3)处理对紫斑牡丹种子生根的影响,不同主根长度、低温((3±1)℃)时间、赤霉素(GA3)浓度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GA3能够促进种子生根,其中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处理效果最好;种子发芽过程中,主根长度与低温时间的交互效应对初萌期和发芽率存在极显著的影响;只有在主根生长超过40 mm时,低温和GA3处理才能有效地促进种子发芽,在此基础上,低温14 d结合100、200mg/L或者500 mg/L GA3处理为促进发芽的较好组合。当主根长度超过40 mm时,低温和GA3处理才能有效地促进幼苗的生长,以低温14 d结合500 mg/L...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乔永旭  张永平  陈超  陈敏敏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小鳞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鳞茎在4℃低温处理过程中活性氧和抗氧化系统酶的动态变化。鳞茎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释放速率在低温处理的前期缓慢上升,30 d时达最大,随后迅速下降,过氧化氢含量在低温45 d后达最大值,随着低温积累也迅速下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4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动态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低温处理前期下降,随后又上升,45 d后又迅速下降,与过氧化氢的动态变化趋势一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在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琼  钮世辉  李伟  陈晓阳  
通过4℃处理,对模式植物拟南芥与烟草赤霉素(GA)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抑制赤霉素前体GGPP合成通路众多基因的表达,而促进催化GA失活酶编码基因及赤霉素受体基因的表达。通过对超表达Pt GA20ox、Pt GA2ox1及At CBF1的转基因烟草及4℃处理野生型烟草植株GA1含量及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GGPP合成与GA失活酶编码基因的表达属于主动调控,低温响应通路中关键因子CBF1可能参与了此调控过程,而赤霉素受体基因表达受到了低水平GA的反馈调控。该研究揭示低温胁迫下生长延滞可能是植物主动响应环境变化的过程,通过抑制前体积累及加速失活而降低G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高平  刘秀峰  袁文娅  王璞  楼辰军  杨兆顺  
研究单一低温胁迫和低温干旱双重胁迫对不同耐寒性玉米品种的籽粒萌发特性和苗期生理生化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不同浓度赤霉素溶液浸种的抗逆效果。以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和抗寒性较弱的CB15098为供试品种,设置低温单一胁迫和低温干旱双重胁迫2种逆境,研究10,50,100 mg/L的赤霉素浸种对玉米籽粒萌发和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效果表现为在单一胁迫下增加不同耐寒性玉米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在双重胁迫下减少两玉米品种浸种后的地上部干、鲜质量。对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赤霉素浸种可增加其低温和低温干旱胁迫下的地上部高度;对抗寒性较差的CB15098,浸种显著提升其低温和低温干旱胁迫下的发芽势,浸种在低温胁迫下抑制CB15098地上部高度和根系长度,在低温干旱胁迫下促进CB15098地上部高度。抗寒性较强的郑单958发芽率、地上部干、鲜质量和高度对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的响应幅度均高于抗寒性较弱的CB15098。低温干旱胁迫下建议采用低浓度赤霉素浸种。单一低温胁迫下建议采用高浓度赤霉素浸种,低温干旱复合胁迫下采用低浓度赤霉素浸种抗逆效果更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立学  王海南  范晶  那守海  
研究了紫椴种子的休眠与萌发条件,主要对其解除休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设计包括3种处理:不同时间的浓H2SO4处理(10、30、60min),4种不同的层积方式(无处理,0~5℃、30d,15~20℃、30d,15~20℃、10d→0~5℃、20d),不同浓度的GA3处理(0、100、300mg/L)。每种处理设置4个重复。经上述处理的种子最终萌发率与平均萌发时间与对照相比显著提高;同时,15~20℃、10d→0~5℃、20d的变温层积比其他恒温层积更加有效;层积处理效果比浓H2SO4、GA3的处理效果更好。对紫椴种子处理的最佳组合是以浓H2SO4浸泡种子30min,然后施以100mg/L的G...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宏  李正红  张艳丽  王雁  刘秀贤  万友名  
以9月采收于西藏林芝县、米林县并经自然晾干、室内储存3个月的大花黄牡丹种子为材料,研究温度、GAs、乙烯利等处理对种子休眠的解除效应。结果表明:1)经7天常温清水浸泡后直接播种于露地苗床,种子于第140天发根,第288天发芽,至发芽结束共490天,发芽率35%左右。2)温度对大花黄牡丹种子萌发具显著影响,低于10℃及高于25℃培养的种子均不能发根,15℃对下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佳;15℃及20℃对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最理想。3)各处理与对照的发根率均可达96%以上。4)GA3处理大花黄牡丹生根种子可起到显著的上胚轴休眠解除效果,其中以300mg·L-1处理效果最佳。5)综合考虑上胚轴及下胚轴休眠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